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孟子》和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的性论 被引量:10
1
作者 末永高康 佐藤将之() 《科学.经济.社会》 2020年第4期1-15,共15页
本文即基于研究郭店楚简等20世纪末年问世的新出土文献而获得的新知见,探讨孟子性善论形成过程的一系列论考之最初部分。本文首先提出笔者对孟子性善论的看法,以为后续探讨的展开打住基础。在此笔者所要论证的是孟子在思维方式上有何种... 本文即基于研究郭店楚简等20世纪末年问世的新出土文献而获得的新知见,探讨孟子性善论形成过程的一系列论考之最初部分。本文首先提出笔者对孟子性善论的看法,以为后续探讨的展开打住基础。在此笔者所要论证的是孟子在思维方式上有何种特色。笔者将厘清孟子在"可不可"和"欲不欲"之间并没有设立区分,而只是比较各种"欲不欲"的情形以选择其中比较理想的"欲"。其实,为了这样思路的成立,其背后还可以设想"选择之齐一性"(人会有同欲的倾向)以及"性之齐一性"(凡性属同一)两种"齐一性"思维,而孟子的性善论就是在此两种"齐一性"的前提上建构出来的。在此理解的基础上,笔者又试图论证《性自命出》的"性"论,一方面具有与孟子性善论类似的论述构造,另一方面是在所谓"性即气"的思维方式上建构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性善(论/说) 郭店楚简 《性自命出》
下载PDF
郭店楚简《五行》的修养论 被引量:6
2
作者 末永高康 佐藤将之() 《科学.经济.社会》 2021年第1期106-117,共12页
本文基于"郭店楚简"等20世纪末年问世的新出土文献带来的新知见,探讨孟子性善论形成过程的一系列论考之中探讨《五行》思想的部分。《五行》将"知"视为觉醒认知能力之过程,并将之分为"圣"和"智"... 本文基于"郭店楚简"等20世纪末年问世的新出土文献带来的新知见,探讨孟子性善论形成过程的一系列论考之中探讨《五行》思想的部分。《五行》将"知"视为觉醒认知能力之过程,并将之分为"圣"和"智"两种。在此格局上,《五行》设定修养过程为:借由"智"之觉醒察觉到"贤人"之"德",通过模仿"行"本身来掌握"仁""义"等,从而实现"人道"之"善",进而从此阶段上升,借由"圣"的觉醒达到"天道"之"德",亦即能够在"德之行"的层次实践"仁""义"等。另外,《五行》"说"的相关论述中,"说"的作者用"仁气""义气"等术语对上述过程加以解说。从这一点可推测出《五行》的思想与《性自命出》的"性即气"的思维方式相当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楚简 《五行》 子思 修养论
下载PDF
从郭店楚简“义外”论到孟子“义内”论的系谱 被引量:2
3
作者 末永高康 佐藤将之() 《科学.经济.社会》 2022年第4期71-80,共10页
20世纪末以来的新出土文献带来了新的知识与见解。笔者基于此新知见,对孟子性善论的形成过程有一系列论考,本文探讨了“义外”论的展开以及孟子“义内”论所具有的思想史意义。郭店楚简《六德》中论述了基于“门内·门外”的早期“... 20世纪末以来的新出土文献带来了新的知识与见解。笔者基于此新知见,对孟子性善论的形成过程有一系列论考,本文探讨了“义外”论的展开以及孟子“义内”论所具有的思想史意义。郭店楚简《六德》中论述了基于“门内·门外”的早期“仁内义外”论。《语丛一》则将“门内·门外”换成“人内·人外”,为告子“义外”论的提出做了准备。“仁内义外”论一方面认为“仁·义”皆由天赐予,另一方面又以是否具有“人内”的根据而将“仁·义”分为“内·外”,这与《性自命出》中由天赐予人内在之“性”的观点相矛盾。而孟子的“义内”论解决了这个矛盾,使天与人道的关系得以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徳》 《语丛》 孟子 义外 义内
下载PDF
性善论的诞生
4
作者 末永高康 佐藤将之() 《科学.经济.社会》 2022年第6期99-112,共14页
20世纪末以来的新出土文献带来了新的知识与见解。基于此新知见,对孟子性善论的形成过程有一系列论考,本文即相当于其结论部分。《性自命出》《五行》及“中庸新本”中虽然也有可以称之为性善论的思考模式,但主要建立在“性即气”的思... 20世纪末以来的新出土文献带来了新的知识与见解。基于此新知见,对孟子性善论的形成过程有一系列论考,本文即相当于其结论部分。《性自命出》《五行》及“中庸新本”中虽然也有可以称之为性善论的思考模式,但主要建立在“性即气”的思考上。孟子打破了这种“性即气”的思考,而往“心”所选择的齐一性之中寻求“性”的齐一性,从而构建了他的性善论。以子思思想的展开为轴心,阐明基于“性即气”思考的性善论的成立过程;另外,也进一步探讨孟子是如何改写子思思想,从而发展出他自己的性善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善论 子思 孟子 《性自命出》 《五行》 《中庸》
下载PDF
从《表记》《坊记》的内容和形式看子思的思想“转换”
5
作者 末永高康 佐藤将之() 《科学.经济.社会》 2022年第2期102-112,共11页
20世纪末以来的新出土文献带来了新的知识与见解。笔者基于此新知见,对孟子性善论的形成过程有一系列论考。本文即其中探讨《子思子》的《表记》《坊记》的部分。《中庸》古层和《缁衣》阶段的子思思想对人内在的关心十分稀少,但《表记... 20世纪末以来的新出土文献带来了新的知识与见解。笔者基于此新知见,对孟子性善论的形成过程有一系列论考。本文即其中探讨《子思子》的《表记》《坊记》的部分。《中庸》古层和《缁衣》阶段的子思思想对人内在的关心十分稀少,但《表记》中关于“仁”的论述成为了将“行”二分为“形于内”与“不形于内”的《五行》思想之基础。另一方面,《坊记》中一边以“礼”为“民之坊”,一边也意识到了“礼”之功能的限制性,从而显示出往《中庸》新层之“诚”思想迈进的前阶段。后期的子思思想是在对人内在怀有强烈兴趣的基础之上成立的,这种转换的轨迹可见于《表记》《坊记》二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思 《子思子》 《表记》 《坊记》 《中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