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微创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缪惠东 何中寅 +3 位作者 沈锋 袁晓林 刘海涌 薛亚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8期76-77,78,共3页
目的观察输尿管镜下碎石术(URL)、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84例,采用URL治疗91例(1组)、PCNL治疗50例(2组)、RLUL治疗43例(3组)... 目的观察输尿管镜下碎石术(URL)、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84例,采用URL治疗91例(1组)、PCNL治疗50例(2组)、RLUL治疗43例(3组),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1周内/1个月内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结果 1、2、3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5.0±7.3)、(66.0±8.7)、(85.0±6.4)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0±3.2)、(107.0±8.4)、(24.0±4.9)m L,组间两两比较,P均<0.05;住院时间分别为(3.1±1.8)、(7.3±1.7)、(6.7±1.5)d,1组住院时间均少于2、3组(P均<0.05)。1、2、3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0.1%、100%、100%,组间两两比较,P均>0.05;1周内/1个月内结石清除率分别为75.8%/85.7%、76.0%/96.0%、100%/100%,3组1周内结石清除率均高于1、2组(P均<0.05)。1、2、3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10.0%、7.0%,1组与2组比较,P<0.05。结论 URL、PCNL、RLUL三种手术方式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均安全有效,URL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均优于PCNL、RL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下碎石术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下载PDF
经皮肾镜钬激光与EMS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薛亚岗 陆佳伟 +4 位作者 何中寅 沈锋 顾红星 缪惠东 侯建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23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钬激光与EMS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据碎石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钬激光与EMS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据碎石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对照组采用经皮肾镜EMS碎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2、24 h的Scr、BUN以及Cys C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钬激光与EMS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肾结石的效果确切,但均可导致一过性的肾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 EMS碎石清石系统 肾结石 肾功能
下载PDF
保留部分尿道黏膜改良HoLEP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缪惠东 沈锋 +4 位作者 刘海涌 袁晓林 何中寅 薛亚刚 陆佳伟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10期2023-2025,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部分尿道黏膜改良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BPH患者42例,应用100W钬激光和组织粉碎器对其行改良HoLEP术,记录患者手术前... 【目的】探讨保留部分尿道黏膜改良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BPH患者42例,应用100W钬激光和组织粉碎器对其行改良HoLEP术,记录患者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3~128(80.6±38.4)min,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2.55±1.32)d,住院时间(4.5±3.1)d。术后3个月、6个月IPSS、QOL评分、残余尿量均低于术前,Qmax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中均未输血,膀胱黏膜损伤1例;术后拔除导尿管后尿潴留1例,保留导尿2 d后,小便自解;尿道狭窄1例,行尿道扩张后好转;尿路感染2例,抗感染治疗后恢复;压力性尿失禁4例,术后1-6个月均完全恢复。【结论】保留部分尿道黏膜改良HoLEP术治疗BPH疗效显著,在手术适应证、安全性,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较其他微创手术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 黏膜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方法 前列腺增生/外科学 钬/治疗应用 激光疗法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7
4
作者 顾红星 何中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21期1798-1800,共3页
目的对比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与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BPH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别统计分析TURP和PVP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导尿... 目的对比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与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BPH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别统计分析TURP和PVP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导尿管留置天数、术后1月IPSS评分降低值、术后1月最大尿流率增加值、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PVP组较TURP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短,两组有统计学差异;在术后1月IPSS评分降低值、最大尿流率增加值方面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VP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URP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V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BPH的手术方式,相较于TURP更安全、患者痛苦少,两者术后疗效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下载PDF
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巨大前列腺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缪惠东 何中寅 +2 位作者 沈锋 袁晓林 刘海涌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21-24,共4页
目的:对比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两种术式治疗巨大前列腺(>60 g)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本科收治的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两种术式治疗巨大前列腺(>60... 目的:对比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两种术式治疗巨大前列腺(>60 g)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本科收治的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两种术式治疗巨大前列腺(>60 g)患者的100例,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别统计分析两种术式在术中情况、术后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别。结果:手术时间方面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HoLEP组较短,TURP组较长(P<0.05)。术中出血量方面HoLEP组与TURP组相仿。切下组织重量方面TURP组明显少于HoLEP组。留置导尿管天数方面HoLEP组与TURP组相仿。术后一月IPSS评分降低值方面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一月最大尿流率增加值方面HoLEP组较TURP组增加值多。术后再出血例数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尿失禁例数TURP组低于HoLEP组。尿道狭窄例数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术式均能安全有效地治疗巨大前列腺。TURP手术创伤小;HoLEP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相对应手术创伤小,但术后早期尿失禁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钬激光剜除术 电切术 巨大前列腺
下载PDF
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与开放肾癌根治术疗效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顾红星 何中寅 《交通医学》 2014年第4期384-385,387,共3页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LRN)与开放肾癌根治术(ORN)临床疗效。方法:对LRN28例和OPN36例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1年复发转移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例LRN和36例ORN均获得成功。两...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LRN)与开放肾癌根治术(ORN)临床疗效。方法:对LRN28例和OPN36例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1年复发转移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例LRN和36例ORN均获得成功。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72.3±16.2)min和(148.2±14.9)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62±34.3)mL和(231±39.5)mL。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7.8±1.3)d和(11.4±1.5)d。手术并发症分别为2例和5例。随访1年复发转移者分别为2例和2例。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随访1年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RN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与ORN术后并发症及复发转移率相当,是今后肾癌治疗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 开放肾癌根治术
下载PDF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URBT术后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7
作者 薛亚岗 袁晓林 +4 位作者 刘海涌 何中寅 陆佳伟 沈锋 顾红星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23年第5期769-773,共5页
目的构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复发风险的定量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诊断为NMIBC且接受TURBT治疗的31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模型组(170例... 目的构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复发风险的定量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诊断为NMIBC且接受TURBT治疗的31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模型组(170例)和验证组(140例)。同时将模型组分为复发组(90例)和未复发组(80例)进行亚组分析。首先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风险分层将模型组分为低风险组(21例)、中风险组(119例)和高风险组(30例),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各亚组间无复发生存(RFS)的差异;然后比较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特征(包括TNM分期、最大径、组织学分级)和生化标志物[包括膀胱癌特异性核基质蛋白4(BLCA-4)、膀胱肿瘤抗原(BTA)、核基质蛋白22(NMP22)、癌胚抗原(CEA)];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主要危险因素,根据权重赋值建立新型定量评分系统,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分系统在验证组中的诊断效能;最后根据评分系统的最佳临界值对模型组进行危险分层,再次比较RFS的差异性。结果模型组基于EORTC风险分层的低、中、高风险组间R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的年龄和家族史比例较未复发组显著升高,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比例显著降低,T1期显著增多,肿瘤最大径显著增大,低分化比例显著增多,BLCA-4、BTA、NMP22和CEA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族史、化疗药物膀胱灌注、肿瘤最大径、低分化、BLCA-4、BTA、NMP22和CEA水平均是肿瘤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评分系统预测验证组复发的准确性为0.865,临界值为3.8分(总分6~7分),>4分为高风险,<4分为低风险。模型组中高风险患者的RFS明显低于低风险患者(χ^(2)=6.235,P=0.003);验证组中高风险患者的RFS明显低于低风险患者(χ^(2)=5.867,P=0.007)。结论我国NMIBC患者的TURBT后复发风险应用EORTC的准确性欠佳,家族史、化疗药物膀胱灌注、肿瘤最大径、低分化、BLCA-4、BTA、NMP22和CEA水平可能是肿瘤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构建的定量评分系统对预测肿瘤复发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对评估RFS也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术 核基质相关蛋白质类 癌胚抗原
原文传递
肾血流对兔肾射频消融范围的影响
8
作者 何中寅 郭宏骞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994-1996,F0002,共4页
目的研究肾脏血流对兔肾射频消融(RFA)范围的影响。方法 1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实验组(阻断肾动脉)和对照组(不阻断肾动脉)。两组均采用腹部正中切口暴露两侧肾脏,于肾脏中极插入射频针;RFA后处死动物,取肾脏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测... 目的研究肾脏血流对兔肾射频消融(RFA)范围的影响。方法 1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实验组(阻断肾动脉)和对照组(不阻断肾动脉)。两组均采用腹部正中切口暴露两侧肾脏,于肾脏中极插入射频针;RFA后处死动物,取肾脏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测量RFA范围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RFA范围呈近似球体形状;对照组RFA范围呈尖端指向肾蒂近似圆锥体形状。实验组RFA深度、纵截面、横截面最大径分别为(1.39±0.07)cm、(1.39±0.08)cm、(1.39±0.07)c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1.26±0.05)cm、(1.01±0.07)cm、(1.01±0.06)cm(P<0.05)。两组病理组织学改变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RFA能够对兔肾造成有效的凝固性坏死,肾脏血流对于肾脏RFA范围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肾脏血流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与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顾红星 何中寅 +2 位作者 袁晓灵 刘海涌 侯建华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063-2065,共3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LRN)与肾部分切除术(LPN)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确诊的32例肾癌患者,术前均通过超声、增强CT证实肾脏占位,其中行LRN 20例、LPN 12例。比较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肌酐变化值、术后住院天数、...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LRN)与肾部分切除术(LPN)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确诊的32例肾癌患者,术前均通过超声、增强CT证实肾脏占位,其中行LRN 20例、LPN 12例。比较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肌酐变化值、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随访1年肿瘤复发转移率的差别。结果 3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及腹腔脏器损伤病例。LRN组平均手术时间(158.3±17.9)min,短于LPN组(189.9±26.2)min(P<0.05),术后肌酐变化值(21.5±6.1)μmol/L,高于LPN组(8.5±3.8)μmol/L(P<0.05),术后住院天数(7.6±1.2)d,短于LPN组(8.7±1.4)d(P<0.05)。而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随访1年复发转移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LPN术式创伤小、恢复快,且对于减少患者术后肾功能损害有显著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肾癌根治术 肾部分切除术
原文传递
取石网篮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薛亚岗 沈锋 +5 位作者 袁晓林 顾红星 何中寅 刘海涌 缪惠东 侯建华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6年第4期551-553,共3页
目的探讨取石网篮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上段输尿管结石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NGage取石网篮配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结果... 目的探讨取石网篮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上段输尿管结石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NGage取石网篮配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结果观察组患者碎石成功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结石残留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取石篮网配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可显著提高一次性结石成功率,降低结石的残留率,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 碎石术 激光
原文传递
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中整叶法与分叶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 被引量:3
11
作者 缪惠东 何中寅 +3 位作者 沈锋 侯建华 顾红星 刘海涌 《江苏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1011-1014,共4页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EP)中整叶法和分叶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HoLEP治疗的150例男性BP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整叶法组46例,分叶法组10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血...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EP)中整叶法和分叶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HoLEP治疗的150例男性BP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整叶法组46例,分叶法组10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切除组织体积、导尿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分叶法组患者手术时间较整叶法组短(P<0.05)。两组术后血红蛋白、切除组织体积、导尿管留置时间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整叶法组患者术后尿失禁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分叶法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最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和残余尿量均改善(P<0.05),而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性功能评分量表(IIEF-5)评分均无明显改善(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IPSS、QOL评分、残余尿量、IIEF-5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整叶法与分叶法均可安全、有效治疗BPH,在具有相同手术效果的前提下,分叶法较整叶法操作时间更短,对老年患者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