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辅助乳腺X线摄影在致密型乳腺肿块中的筛查价值
1
作者 陈静 吴蓉 +4 位作者 刁雪红 何之彦 姚明华 李春晓 邵思惠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1期49-56,共8页
目的:分析超声辅助乳腺X线摄影在致密型乳腺肿块中的筛查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2013年1月—2019年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同时接受常规超声和乳腺X线摄影检查的1096例致密型乳腺肿块患者,按照其年龄、肿块大小及有无... 目的:分析超声辅助乳腺X线摄影在致密型乳腺肿块中的筛查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2013年1月—2019年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同时接受常规超声和乳腺X线摄影检查的1096例致密型乳腺肿块患者,按照其年龄、肿块大小及有无钙化进行分组。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探讨联合检查对乳腺X线摄影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分类的影响。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获得并比较乳腺X线摄影及其联合常规超声诊断致密型乳腺肿块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 curve,AUC)、灵敏度、特异度和恶性检出率。结果:联合检查对于乳腺X线摄影BI-RADS 0类及1~3类致密型乳腺升级后的恶性检出率分别提高了14.8%和15.1%。乳腺X线摄影及其联合常规超声诊断致密型乳腺肿块的AUC分别为0.774和0.937(Z=13.757,P<0.001)。在不同年龄、不同肿块大小及有无钙化组的致密型乳腺肿块中,乳腺X线摄影联合常规超声的AUC均显著高于乳腺X线摄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X线摄影及其联合常规超声诊断致密型乳腺肿块的灵敏度分别为65.6%和93.3%(χ^(2)=54.955,P<0.001);特异度分别为89.3%和94.1%(χ^(2)=102.805,P<0.001);恶性检出率分别为24.3%(266/1 096)和34.6%(379/1 096,χ^(2)=293.450,P<0.001)。在不同年龄组、不同肿块大小组及有无钙化组中,乳腺X线摄影联合常规超声诊断致密型乳腺肿块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恶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乳腺X线摄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行乳腺X线摄影相比,超声辅助乳腺X线摄影显著提高了致密型乳腺患者的恶性肿瘤检出率。尤其对于≥55岁及肿块最大径<2 cm的人群,超声联合乳腺X线摄影筛查乳腺癌的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型乳腺 超声 乳腺X线摄影 筛查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CT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何之彦 王兴鹏 +4 位作者 杨秀军 缪竟陶 蔡为民 陶勇浩 蒋忠浩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312-315,共4页
目的结合临床表现评价CT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D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JDD(共56个)的临床表现和CT征象。结果在55例JDD中出现胆系疾病48例次,胰腺炎5例次。JDD最突出的CT征象是在十二指肠与胆总管下段之间的气泡影,可不伴... 目的结合临床表现评价CT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D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JDD(共56个)的临床表现和CT征象。结果在55例JDD中出现胆系疾病48例次,胰腺炎5例次。JDD最突出的CT征象是在十二指肠与胆总管下段之间的气泡影,可不伴有液平(32例)或伴液平(18例)。5例JDD腔内存留未消化食物及气体而成网格状影。仅1例JDD不含气,因有碘剂而被显示,JDD均位于十二指肠环内,根据与胆总管下段的关系,被分成居右(27个)、居前(15个)、居后(9个)及左下方(5个),除后者源于十二指肠水平段外,前三者均源于降段。CT在横断面上能很好显示JDD壁与胆胰管下段管壁的位置关系。结论 JDD可引起明显的胆胰管并发症,CT是诊断JDD非常实用而有效的影象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疾病 诊断 瓦特氏壶腹 憩室 胆结石 CT 诊断
下载PDF
乳腺钙化的X线影像评价 被引量:23
3
作者 何之彦 陈海曦 +1 位作者 姚戈虹 楼薇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332-337,共6页
乳腺X线摄影经常发现钙化,但判断其性质是诊断难点。本文重点从钙化的形态和与之关联的密度、钙化的分布特点等方面系统评价乳腺钙化,并对乳腺钙化产生的原因和对钙化的诊断技巧进行探讨。
关键词 乳腺摄影 X线 乳腺 钙化
下载PDF
乳腺X线摄影对微小乳腺癌的诊断策略 被引量:20
4
作者 何之彦 姚戈虹 +2 位作者 陈海曦 楼薇 陆媛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327-331,共5页
研究如何更有效、更准确地通过乳腺X线摄影发现微小乳腺癌。我们了收集2000年8月至2007年7月经GE Senographe 2000D检查发现并手术病理证实的158例女性微小乳腺癌,观测并分析其形态学表现。结果显示微小乳腺癌大多不能为临床扪及,其X线... 研究如何更有效、更准确地通过乳腺X线摄影发现微小乳腺癌。我们了收集2000年8月至2007年7月经GE Senographe 2000D检查发现并手术病理证实的158例女性微小乳腺癌,观测并分析其形态学表现。结果显示微小乳腺癌大多不能为临床扪及,其X线表现分为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微小乳癌直接征象中微小钙化占非常重要的地位;间接征象相对较少。微小乳腺癌需要一定的步骤才可能最终确定诊断,通过加强对乳腺X线摄影征象的认识及采用合理的诊断步骤,可以提高微小乳腺癌的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摄影 乳腺癌 诊断
下载PDF
3.0T MR扩散加权和动态增强对乳腺小肿块性病灶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5
作者 何之彦 Ateelesh Mangroo +2 位作者 李志宇 姚戈虹 李康安 《磁共振成像》 CAS 2012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 3.0T MR扩散加权(DWI)和动态增强(DCE)对乳腺小肿块性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采用MRI扩散加权和动态增强检查的乳腺良恶性病灶,其横轴像最大长径为10mm。结果常规的MRI的敏感性100%,特异性75.9%,与良性病变相比,恶性... 目的 3.0T MR扩散加权(DWI)和动态增强(DCE)对乳腺小肿块性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采用MRI扩散加权和动态增强检查的乳腺良恶性病灶,其横轴像最大长径为10mm。结果常规的MRI的敏感性100%,特异性75.9%,与良性病变相比,恶性病灶的ADC值显著降低。利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得出良恶性病变ADC值的分界值是1.11×10-3mm2/s。动力学曲线分析揭示II、III型曲线多考虑恶性。结论研究表明DWI和DCE-MRI技术易于评估。通过DWI获得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能够用来鉴别良恶性乳腺肿瘤,从而使MRI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动态增强后测得的动力学曲线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亦提供了较准确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动态增强 乳腺病灶
下载PDF
心脏术后心外胸部并发症X线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何之彦 杨志刚 +1 位作者 缪竞陶 胡廷顺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28-130,176,共3页
心脏术后X线检查多侧重于观察心脏、肺血的改变,以及有无肺炎、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复习文献,发现对心脏术后心外其他胸部并发症的X线表现,国内报告尚少。本文结合我院74例心脏术后X线照片所见,报告并讨论于后。
关键词 心脏术 胸部并发症 X线分析
下载PDF
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进展:对比增强双能成像 被引量:4
7
作者 何之彦 姚戈虹 《肿瘤影像学》 2013年第2期129-131,共3页
对比增强双能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CEDM)是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的新进展,本文综述其物理原理、方法及对放射剂量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应用的现状。
关键词 乳腺X线摄影 对比增强 双能 放射物理学
下载PDF
肝裸区与腹膜后间隙右份关系的临床CT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何之彦 缪竞陶 +3 位作者 杨秀军 张继旭 陈勤 刘爱群 《上海医学影像》 2000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 研究肝裸区与腹膜后间隙右份的通连关系,并对来源于右肝、肾上腺的较大肿块的CT定位诊断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回顾性观察38例CT表现,其中右肾旁前间隙积液16例,右肾周间隙积液3例,右肾上腺肿块13例,右肝肿块6例。肿块直径均大于5cm... 目的 研究肝裸区与腹膜后间隙右份的通连关系,并对来源于右肝、肾上腺的较大肿块的CT定位诊断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回顾性观察38例CT表现,其中右肾旁前间隙积液16例,右肾周间隙积液3例,右肾上腺肿块13例,右肝肿块6例。肿块直径均大于5cm。结果 1.本组右肾前、后筋膜均未在肾上极以上平面显示。2.右肾旁前间隙积液上界未超过肾上极平面。3右肾周间隙内积液向上蔓延至肝裸区。肝裸区附近肝腺肿流入右肾周间隙,而非肾旁前间脓。4.肝裸区肿肿块向下突至右肾周间隙,其优势位置多在门静脉右支平面以上(5/6),常致下腔静脉肝段受压左移(4/6)。5.位于肾周间隙内的右肾上腺肿块向上压迫肝裸区。其优势位置多在门静脉右支平面以下(12/13)。常致下腔静脉肝段受压前移或左前移(9/13、4/13)。结论 肝裸区与右肾周间隙上端相关,而与右肾旁前、后间隙未见沟通。观察该区域肿块的优势位置和与下腔静脉肝段的关系等CT表现,有助于判断其器官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裸区 膜腹后 积液 肿块 CT
下载PDF
乳腺CT的禁忌、专用性及其技术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何之彦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6期612-616,共5页
分析CT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与筛查中应用较少的原因,强调常规CT辐射剂量偏高、空间分辨力不足使其应用受限。就专用乳腺CT的发展及其价值进行了回顾。专用乳腺CT机的设计中已经提出了具有不同图像采集方式、不同探测器类型和不同成像模式... 分析CT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与筛查中应用较少的原因,强调常规CT辐射剂量偏高、空间分辨力不足使其应用受限。就专用乳腺CT的发展及其价值进行了回顾。专用乳腺CT机的设计中已经提出了具有不同图像采集方式、不同探测器类型和不同成像模式的专用系统。期待未来的专用乳腺CT能够满足乳腺成像的9项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乳腺
下载PDF
胰腺疾病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10
作者 何之彦 缪竞陶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3期199-202,共4页
关键词 胰腺疾病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上腔静脉综合征螺旋CT研究:侧枝循环与梗阻部位和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畅 缪競陶 +4 位作者 何之彦 朱培菊 白红利 周清华 侯彩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347-350,共4页
目的 探讨上腔静脉综合征 (SVCS)侧枝循环的途径。方法  31例SVCS患者行胸部螺旋CT扫描及血管成像 ,以奇静脉弓为中心将阻塞部位分为弓上段及弓下段 ,将侧枝血管按位于胸廓的前、后分为前组及后组 ,观察及分析侧枝循环血管分布与SVC... 目的 探讨上腔静脉综合征 (SVCS)侧枝循环的途径。方法  31例SVCS患者行胸部螺旋CT扫描及血管成像 ,以奇静脉弓为中心将阻塞部位分为弓上段及弓下段 ,将侧枝血管按位于胸廓的前、后分为前组及后组 ,观察及分析侧枝循环血管分布与SVC阻塞部位及程度的相关性 ,判断SVCS侧枝循环引流途径。结果 ①前组侧枝血管、后肋间静脉及椎静脉丛的出现与弓上段阻塞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5 ) ,半奇静脉的出现与弓下段的阻塞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5 )。②侧枝循环的分布与上腔静脉阻塞程度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③回流途径 :SVC弓上段阻塞时 ,血液可经奇静脉汇入上腔静脉 ,或经前组血管至下腔静脉回心 ;SVC弓下段阻塞时 ,血液主要经奇静脉、半奇静脉逆流入下腔静脉回心。结论 SVCS侧枝循环分布与梗阻部位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上腔静脉综合征 侧枝循环 血管成像 梗阻部位
下载PDF
非增强螺旋CT扫描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3
12
作者 周根泉 何之彦 +4 位作者 刘爱群 李征宇 张悦萍 张贵祥 缪竞陶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58-760,共3页
目的 评价非增强螺旋CT扫描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 115例临床怀疑急性阑尾炎患者作非增强螺旋CT扫描 ,不口服或结肠内灌注对比剂 ,层厚 10mm ,Pitch 1,扫描范围从L3 椎体至耻骨联合。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标准包括阑尾... 目的 评价非增强螺旋CT扫描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 115例临床怀疑急性阑尾炎患者作非增强螺旋CT扫描 ,不口服或结肠内灌注对比剂 ,层厚 10mm ,Pitch 1,扫描范围从L3 椎体至耻骨联合。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标准包括阑尾增粗横径超过 6mm ,或阑尾结石同时伴有阑尾周围的炎性改变。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CT发现 5 6例真阳性 ,49例真阴性 ,7例假阴性和 3例假阳性。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性为 89%,特异性为 94%,准确性为 91%,阳性预测值为 95 %,阴性预测值为 88%。 49例无阑尾炎患者中 ,CT发现其他病变 2 2例 (45 %)。结论 非增强螺旋CT扫描 ,能快速、准确地诊断有无急性阑尾炎 ,而且还能发现除阑尾炎以外的其他各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诊断 螺旋CT扫描 病理 临床应用 治疗
下载PDF
CT对急性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32
13
作者 陈海曦 李征宇 +2 位作者 何之彦 张贵祥 周志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0期1532-1534,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成人肠套叠的CT征象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42例急性成人肠套叠行常规全腹CT平扫。结果 小肠型肠套叠 17例 (4 0 % ) ;小肠 结肠套叠 15例 (3 6% ) ;结 结型肠套叠 10例 (2 4% )。直接征象有“靶征... 目的 探讨急性成人肠套叠的CT征象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42例急性成人肠套叠行常规全腹CT平扫。结果 小肠型肠套叠 17例 (4 0 % ) ;小肠 结肠套叠 15例 (3 6% ) ;结 结型肠套叠 10例 (2 4% )。直接征象有“靶征”2 2例、彗星尾征或肾形征 2 0例。间接征象包括肠壁增厚 18例 ,近侧肠腔不同程度的扩张 19例 ,肠梗阻 7例 ,邻近肠系膜或筋膜浸润 3例等。结论 CT扫描对急性成人肠套叠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急性病 肠套叠
下载PDF
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胸部并发症的平片X线表现 被引量:9
14
作者 何之彦 杨志刚 +1 位作者 杨开宇 廖方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16-118,169,共3页
本文从平片的角度,报告63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胸部并发症的X线表现。着重分析吻合口癌、胸胃纵隔疝和低张力胃的平片X线征象,并对胸胃纵隔疝的意义和发生机制,以及低张力胃的鉴别诊断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手术 并发症 胸部 X线诊断
下载PDF
急性输尿管梗阻时肾脏及肾周间隙的CT表现 被引量:15
15
作者 金保良 何之彦 +1 位作者 陈勤 刘爱群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64-967,共4页
目的 了解输尿管结石所致的急性输尿管梗阻时的肾脏及肾周间隙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 对 2 6例经CT及B超扫描显示输尿管结石所致急性输尿管梗阻患者的肾脏、肾周间隙的CT征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2 6例患者均有肾脏及肾周间隙水肿... 目的 了解输尿管结石所致的急性输尿管梗阻时的肾脏及肾周间隙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 对 2 6例经CT及B超扫描显示输尿管结石所致急性输尿管梗阻患者的肾脏、肾周间隙的CT征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2 6例患者均有肾脏及肾周间隙水肿性的改变。CT主要表现为 :患侧肾实质增厚、肾盂肾盏扩张、肾被膜增厚 ,部分伴有肾被膜下积液、肾窦水肿、肾周间隙桥隔增厚、肾周间隙内脂肪层斑片状影及肾筋膜增厚。结论 急性输尿管梗阻在急诊CT上有明显表现 ,除输尿管结石征象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输尿管梗阻 肾脏 肾周间隙 CT 输尿管结石 肾实质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 被引量:8
16
作者 周根泉 何之彦 +4 位作者 刘爱群 张悦萍 李征宇 张贵祥 缪竞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2期1687-1689,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方法 对 68例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病人的腹部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阑尾大小、有无阑尾结石、阑尾周围及盲肠末端的改变作了观察、分析。结果  68例中 61例CT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7例假阴性 ,C...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方法 对 68例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病人的腹部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阑尾大小、有无阑尾结石、阑尾周围及盲肠末端的改变作了观察、分析。结果  68例中 61例CT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7例假阴性 ,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性为 89.7%。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主要有阑尾增粗 ( 76.5 % ) ,阑尾结石( 2 9.4% ) ,阑尾周围炎性改变 ( 66.2 % ) ,阑尾脓肿 ( 13 .2 % ) ,蜂窝织炎 ( 10 .3 % ) ,盲肠末端肠壁增厚 ( 7.4% )和局部淋巴结肿大 ( 5 .9% )。结论 急性阑尾炎可出现多种CT表现 ,熟悉这些表现有助于提高CT诊断阑尾炎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 急性阑尾炎 计算机体层摄影 螺旋CT 诊断
下载PDF
3D-ASL磁共振成像检查各脑区血流量及年龄与性别因素对其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唐纳 赵光明 +2 位作者 张洁 何之彦 孟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5期697-701,共5页
目的探讨年龄、性别因素对3D-ASL测量各脑区血流量有无影响。方法抽取在本院常规体检项目、神经系统检查及MRI检查均正常,MRA无颅内动脉异常的健康体检者共64例(男性34例,女性30例)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青年(≤44岁)19例、中年(45~59岁... 目的探讨年龄、性别因素对3D-ASL测量各脑区血流量有无影响。方法抽取在本院常规体检项目、神经系统检查及MRI检查均正常,MRA无颅内动脉异常的健康体检者共64例(男性34例,女性30例)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青年(≤44岁)19例、中年(45~59岁)19例及老年组(≥60岁)26例三组,行3D-ASL检查(GE Discovery MR750w3.0T)。采用Functool-ASL后处理软件(Adw 4.6版本)进行图像后处理,ROI选取双侧对称区域的小脑皮层、丘脑核团、额叶、颞叶、顶叶、枕叶皮层,测量并记录各脑区的CBF(Cerebral Blood Flow)值。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Statistics 17.0,双侧脑区对称区域CBF值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各年龄及性别分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分别控制变量(年龄、性别)的偏相关分析各组、各脑区CBF值有无相关性。结果 64例研究对象中,除青年组1例、老年组2例运动伪影不能明确测量CBF外,其余61例(男性32例,女性29例)均获得了各脑区的CBF值。双侧各脑区对称区域CBF值差异的配对t检验P值均大于0.05。年龄分组时中年组除双侧小脑、右丘脑外,各脑区CBF均值略高于青年和老年组各脑区,老年组的双侧小脑、右丘脑的CBF均值略高于青年和中年组,方差分析P值均大于0.05,CBF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意义。性别分组时除左丘脑外,女性各脑区CBF均值高于男性,其中左、右小脑及右额叶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7,0.000及0.032)。控制变量的偏相关分析显示双侧各脑区CBF值与年龄无相关性,左、右小脑及右额叶的CBF值与性别相关(分别为r=0.627,P=0.009,r=0.812,P=0.000,r=0.511,P=0.043),其余脑区与性别无相关性。结论 3D-ASL测量各脑区CBF时,年龄因素无显著影响;女性除左侧丘脑外,各脑区的CBF值均高于男性,其中双侧小脑及右额叶的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性别 磁共振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脑血流量
下载PDF
肾周间隙积液的CT表现及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12
18
作者 金保良 何之彦 +2 位作者 周志国 陈勤 刘爱群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388-391,共4页
目的:结合肾周间隙的解剖学基础分析肾周间隙积液的CT表现。材料和方法:观察59例肾周间隙积液的分布及CT表现。结果:肾周间隙积液CT表现:肾窦水肿,肾被膜下积液,肾周间隙内桥隔增厚,肾周间隙脂肪层内斑片状影,肾被膜及肾前、肾后筋膜增... 目的:结合肾周间隙的解剖学基础分析肾周间隙积液的CT表现。材料和方法:观察59例肾周间隙积液的分布及CT表现。结果:肾周间隙积液CT表现:肾窦水肿,肾被膜下积液,肾周间隙内桥隔增厚,肾周间隙脂肪层内斑片状影,肾被膜及肾前、肾后筋膜增厚,部分同时有圆锥侧筋膜增厚肿胀。右侧肾周间隙积液向上可至肝裸区。结论:CT能够清楚显示肾周间隙积液和肾筋膜的分隔作用,了解这些解剖结构,可合理地解释影像学征象及了解疾病扩展途径,为泌尿外科及介入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周间隙 积液 解剖 CT
下载PDF
上海市松江城区某社区老年居民肺部结节的发生率和易发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包爱华 郭海英 +7 位作者 何之彦 章晓淼 陈栋辉 饶亚飞 包婺平 周新 张旻 李群 《临床肺科杂志》 2019年第6期1061-1065,共5页
目的了解华东老年居民肺部小结节的发生率及其易发因素。方法通过对上海市松江城区某社区年龄≥60岁,<75岁的居民进行低剂量CT筛查以及对其年龄、性别、职业、生活史、既往史及家族遗传病史的问卷调查。结果该社区老年居民肺部结节... 目的了解华东老年居民肺部小结节的发生率及其易发因素。方法通过对上海市松江城区某社区年龄≥60岁,<75岁的居民进行低剂量CT筛查以及对其年龄、性别、职业、生活史、既往史及家族遗传病史的问卷调查。结果该社区老年居民肺部结节的发生率约为30.62%,肺部结节最常累及肺叶为右肺上叶,最常累及肺段为左肺上叶尖后段。单发结节的发生率高于多发结节。实性结节最为常见,良性征象出现的概率高于不良征象。男性、吸烟者以及恶性肿瘤家族史为肺部结节的易发因素;而男性、吸烟以及高血压病史是肺部多发结节的高危因素。结论该社区老年居民的肺结节发生率为30.62%,男性、吸烟者以及恶性肿瘤家族史为肺部结节的易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结节 低剂量CT 发生率 高危因素
下载PDF
对比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在诊断乳腺癌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张承中 王庆国 +3 位作者 王建丰 何之彦 张贵祥 李康安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12期1420-1423,共4页
目的:通过与常规乳腺X线摄影(MG)和对比增强乳腺MRI(CE-MRI)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对比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CESM)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临床拟诊为乳腺癌的63例患者纳入研究。在碘对比剂注射前后分别行双侧乳腺摄影术得到常规MG... 目的:通过与常规乳腺X线摄影(MG)和对比增强乳腺MRI(CE-MRI)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对比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CESM)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临床拟诊为乳腺癌的63例患者纳入研究。在碘对比剂注射前后分别行双侧乳腺摄影术得到常规MG和CESM图像。CE-MRI采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乳腺容积成像技术(VIBRANT)。由3位有经验的乳腺影像医师对所有图像进行分析,并对可疑病灶的最大径线进行测量。每种成像技术的诊断结果均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63例中乳腺癌42例,良性病变21例。CESM、CE-MRI和MG对乳腺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6.67%(42/63)、65.08%(41/63)和57.14%(36/63),CESM对乳腺病变的诊断符合率比CE-MRI和MG要高,但3种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SM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敏感度高(100%),但特异度较低(42.9%)。三组图像上测量的病灶最大径分别为(28.33±17.24)、(26.50±16.21)和(26.45±15.94)mm,与组织病理学测量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较高,优于常规乳腺X线摄影,有望成为诊断乳腺病变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增强能谱乳腺摄影术 放射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乳腺肿瘤 病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