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前庭自旋转试验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何京川 翟翔 +2 位作者 米悦 张金玲 刘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7-481,共5页
目的分析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posterior circutalion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PCTIA)患者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探讨其前庭功能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对41例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 目的分析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posterior circutalion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PCTIA)患者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探讨其前庭功能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对41例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PCTIA组)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VAT检查,以水平、垂直测试的增益、相移、水平非对称指标出现一项或一项以上异常评定为试验阳性。结果 PCTIA组和对照组VAT测试前庭功能高频中枢性损害(增益增高)者分别为25例(62.5%,25/40,有1例未完成检查)和5例(16.7%,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7.09,P<0.01);PCTIA组和对照组VAT测试前庭功能高频中枢性和外周性损害(不同频率段既有增益增高又伴有增益减低)并存者分别为10例(25%)和0例(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8.78,P<0.01)。结论 PCTIA患者VAT检查可表现为单纯的增益增高或不同频率段既有增益增高又伴有增益减低,可提示其病变位于中枢或外周,VAT对PCTIA患者前庭系统损伤的定位评估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自旋转试验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后循环缺血
下载PDF
前庭自旋转试验对前庭神经炎患者康复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13
2
作者 米悦 张金玲 +1 位作者 何京川 张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4-101,共8页
目的分析前庭神经炎患者前庭自旋转试验的特征表现及临床意义,以及在前庭康复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共42例前庭神经炎患者,分别以增益、相移、非对称性偏向作为前庭自旋转试验的评价参考指标。结果本组42例患者... 目的分析前庭神经炎患者前庭自旋转试验的特征表现及临床意义,以及在前庭康复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共42例前庭神经炎患者,分别以增益、相移、非对称性偏向作为前庭自旋转试验的评价参考指标。结果本组42例患者增益降低占73.81%(31/42)、相移延迟占61.90%(26/42)、非对称性偏向占19.05%(8/42),与对照组相比,增益降低(χ~2=17.890,P=0.000)和相移延迟(χ~2=12.446,P=0.00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非对称性偏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0,P=0.920)。康复治疗3个月后,前庭自旋转试验显示联合治疗组患者增益降低与相移延迟基本恢复至正常值范围,增益降低(χ~2=8.005,P=0.005)和相移延迟(χ~2=8.400,P=0.004)发生率较单纯药物治疗组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庭自旋转试验可用于分析前庭神经炎患者的高频区间半规管功能状态,有助于前庭康复训练效果的评价;于前庭神经炎早期施行前庭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神经炎 前庭功能试验 康复
下载PDF
内镜下经眶入路的解剖学和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马越 黄振华 +2 位作者 何京川 刘钢 佟小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52-756,共5页
内镜下经眶入路是颅底外科手术的一种新路径,可单独或联合其他入路治疗前颅底和中颅底病变,是内镜下经鼻入路和传统颅底外科手术的重要补充。本文旨在总结内镜下经眶入路的相关解剖学研究进展及其在颅底外科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 颅底 眼眶 内窥镜 解剖学 综述
下载PDF
慢性鼻-鼻窦炎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邱新峰 何京川 翟翔 《天津医药》 CAS 2015年第11期1322-1325,共4页
目的评估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和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两种病理学特征的慢性鼻-鼻窦炎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住院手术治疗后症状未得到改善、术后3个月视觉模拟量表(VAS)主观症状评分>6分的慢性鼻窦炎患者256例。根据... 目的评估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和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两种病理学特征的慢性鼻-鼻窦炎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住院手术治疗后症状未得到改善、术后3个月视觉模拟量表(VAS)主观症状评分>6分的慢性鼻窦炎患者256例。根据细胞浸润类型给予不同的综合治疗方案,观察治疗后患者VAS主观症状评分、Lund-Kennedy内镜评分及鼻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改善情况。结果综合治疗后,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患者主观症状及鼻内镜检查有明显改善,鼻组织嗜酸性粒细胞的数目未见明显减少;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患者主观症状及鼻内镜检查均得到明显改善,中性粒细胞数降低。结论根据不同的免疫病理学特征,慢性鼻窦炎的患者要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鼻窦炎 慢性病 中性白细胞浸润 嗜酸细胞 外科手术 综合疗法
下载PDF
17-AAG对不同肿瘤细胞系增殖影响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恩宏 王书华 +5 位作者 马朝朋 何京川 刘宇帆 张平 许倩 肖丽君 《河北医学》 CAS 2013年第12期1761-1764,共4页
目的:观察17-烯丙胺-17-脱甲氧格尔德霉素(17-allylamino-17-desmethoxygeldanamycin,17-AAG)对胃癌MKN-45细胞株、乳腺癌MCF-7细胞株、肝癌HepG-2细胞株和肺癌A549细胞株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四种肿瘤细胞株,分别给予10.0、5... 目的:观察17-烯丙胺-17-脱甲氧格尔德霉素(17-allylamino-17-desmethoxygeldanamycin,17-AAG)对胃癌MKN-45细胞株、乳腺癌MCF-7细胞株、肝癌HepG-2细胞株和肺癌A549细胞株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四种肿瘤细胞株,分别给予10.0、5.00、2.50、1.25、0.62、0.31、0.160μg/mL的不同剂量的17-AAG进行作用,并分别在24h、48h之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10.0、5.00、2.50、1.25、0.62、0.31、0.160μg/mL作用24h、48h后发现17-AAG在体外细胞试验中浓度1-10μg/mL时对人癌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有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结论:17-AAG能够抑制多种肿瘤细胞增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AAG 细胞增殖 MTT法
下载PDF
天山之约
6
作者 何京川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16年第9期32-35,共4页
2015年暑假,按照既定的安排,我和妈妈以及爷爷奶奶要一起去新疆探望援疆的爸爸。8月4日清晨,我们从北京首都机场出发.我梦寐以求的天山之行就此正式拉开了帷幕。
关键词 中学教育 语文 作文 《天山之约》
下载PDF
WFBX-1型在线微机防误闭锁系统 被引量:2
7
作者 何京川 朱金大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32-34,共3页
介绍一种新型的微机防误闭锁系统。该系统在现有BJ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利用实时信息,引入元件操作规则,通过在计算机显示器上进行模拟操作,取代传统的模拟屏系统,自动检查操作是否符合操作规则,生成操作票。结合电脑钥匙、编码锁... 介绍一种新型的微机防误闭锁系统。该系统在现有BJ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利用实时信息,引入元件操作规则,通过在计算机显示器上进行模拟操作,取代传统的模拟屏系统,自动检查操作是否符合操作规则,生成操作票。结合电脑钥匙、编码锁等技术,可实现现场操作强制性闭锁,达到软、硬件全方位的防误操作闭锁。利用电脑钥匙上送虚遥信,可以节约大量信号电缆,简化监控系统配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自动化 微机 防误闭锁系统 变电所
下载PDF
缝合技术在内镜经鼻入路颅底重建中的应用
8
作者 黄振华 马越 +2 位作者 何京川 佟小光 刘钢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5-509,共5页
随着内镜颅底手术适应证的拓宽,大面积颅底缺损及高流量脑脊液漏成为学科发展的关键问题,对颅底重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种颅底重建技术在这种临床需求的推动下不断进步,其中,内镜下颅底硬脑膜缝合技术日益成熟,与带血管蒂的鼻黏膜瓣... 随着内镜颅底手术适应证的拓宽,大面积颅底缺损及高流量脑脊液漏成为学科发展的关键问题,对颅底重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种颅底重建技术在这种临床需求的推动下不断进步,其中,内镜下颅底硬脑膜缝合技术日益成熟,与带血管蒂的鼻黏膜瓣一同为颅底重建保驾护航。本文综合文献介绍缝合技术的基本理念及适用性,并就技术细节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重建 综合文献 带血管蒂 临床需求 缝合技术 脑脊液漏 内镜下 技术细节
原文传递
内镜经鼻切除旁中央颅底硬膜外胆脂瘤手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何京川 马越 +5 位作者 黄振华 翟翔 于焕新 张金玲 张强 刘钢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51-955,共5页
目的总结内镜经鼻切除旁中央颅底硬膜外胆脂瘤手术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采用内镜经鼻手术治疗的7例旁中央颅底硬膜外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32~63... 目的总结内镜经鼻切除旁中央颅底硬膜外胆脂瘤手术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采用内镜经鼻手术治疗的7例旁中央颅底硬膜外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32~63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内镜经鼻手术,观察术中切除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效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36个月,记录患者术后复查头颅MRI、临床症状恢复及复发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7例患者中,4例实现完全切除(囊内容物和囊壁完全切除),1例实现近全切除(囊内容物完全切除,部分囊壁残留),2例实现次全切除(部分囊内容物、囊壁残留)。1例患者术前无明显临床症状,其他6例患者术后症状均得到缓解。1例患者出现术后脑脊液鼻漏,经腰大池引流及鼻腔碘仿纱条填塞治疗后治愈。术后随访至今,包括非全切除患者在内的7例患者均无肿瘤复发。结论对于旁中央颅底生长范围局限的硬膜外胆脂瘤,内镜经鼻手术治疗方法简单有效,安全可靠,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耳鼻喉外科手术 旁中央颅底 胆脂瘤
原文传递
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安全性的大宗病例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翟翔 张金玲 +1 位作者 何京川 刘钢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大宗病例研究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DT)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 200例行PDT和326例行传统的气管切开术(TT)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PDT和TT两组随机对照试验,每组80例,统计手术中情况(包括手... 目的:通过分析大宗病例研究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DT)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 200例行PDT和326例行传统的气管切开术(TT)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PDT和TT两组随机对照试验,每组80例,统计手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口大小)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随机对照研究: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出血例数和并发症总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肉芽形成、切口感染和皮下气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大样本研究:术后出血、术后感染、皮下气肿及并发症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气管内肉芽形成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大样本和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PDT是一种快速建立长久人工气道的安全方法,符合现代微创的手术发展方向。PDT不仅手术操作时间短,技术易于掌握,而且安全可靠。对于需行气管切开术的危重症患者,如无明显手术禁忌证,可以首先选择PDT,在熟练掌握了其操作技巧后,成功率和安全性都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 微创 并发症
原文传递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手术失败及并发症五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海艳 翟翔 +2 位作者 卢醒 何京川 王铭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66-868,共3页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紧急解除上气道阻塞的方法,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ation tracheotomy,PDT)具有快捷、微创、安全的特点,在临床得到应用,尤其在重症医学科。天津市环湖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引入PDT技术已经十余年,手术...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紧急解除上气道阻塞的方法,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ation tracheotomy,PDT)具有快捷、微创、安全的特点,在临床得到应用,尤其在重症医学科。天津市环湖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引入PDT技术已经十余年,手术例数逾千例,并且成功应用到困难气道中,对比传统气管切开术,PDT安全、并发症少。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我们积累了数例PDT手术失败及并发症的病例资料,本文主要介绍PDT手术失败及严重并发症的5例患者资料,并探讨其发生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传统气管切开术 困难气道 重症医学科 上气道阻塞 手术失败 病例资料
原文传递
经鼻内镜切除旁中线颅底良性病变的手术入路选择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海艳 翟翔 +2 位作者 何京川 张金玲 刘钢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52-356,共5页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切除旁中线颅底良性病变的手术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1年2月采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40例旁中线颅底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胆脂瘤9例,血管瘤6例,血管外皮细胞瘤1例,神经鞘膜瘤6例,蝶窦外侧隐窝脑...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切除旁中线颅底良性病变的手术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1年2月采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40例旁中线颅底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胆脂瘤9例,血管瘤6例,血管外皮细胞瘤1例,神经鞘膜瘤6例,蝶窦外侧隐窝脑膜脑膨出伴脑脊液鼻漏15例,鼻咽癌放疗后骨炎3例。所有患者行经鼻内镜手术切除,根据病变位置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结果:40例患者病变全切,全切率为100%。1例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经修补后治愈。随访3~30个月,39例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的上颌部或下颌部麻木感,2周~6个月麻木感消失;1例神经鞘膜瘤患者术后1年仍遗留一侧上唇麻木。结论:经鼻内镜切除旁中线颅底良性病变手术安全性及治愈率较高。手术入路的选择主要以翼突为中心点向周围扩展,根据病变位置选择径路最短、损伤最小的入路,同时也要根据术者擅长术式选择内镜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翼突入路 旁中线颅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