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纪录片的发展理念与路径探讨
1
作者 杜嘉琪 何佳惠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第5期125-127,共3页
纪录片承载了我国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对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其创作、理念和叙事也在不断追求发展流变。进入新时代,纪录片的创作转型突出表现为对文化、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观照;在理念突破中表现为突破独白宣教,透过纪实影像传播面向世界的... 纪录片承载了我国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对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其创作、理念和叙事也在不断追求发展流变。进入新时代,纪录片的创作转型突出表现为对文化、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观照;在理念突破中表现为突破独白宣教,透过纪实影像传播面向世界的文明新形态;在创新发展中表现为短视频化的移动传播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纪录片 发展理念
下载PDF
苏门词人作品中桃源意象的比较研究——以“迷”“仙”“艳”的桃源意象特征为纽带
2
作者 何佳惠 周陈芸 《汉字文化》 2024年第12期74-76,共3页
晁补之、秦观、黄庭坚、陈师道作为苏门主要词人,政治命运的联系、文学思想的碰撞使其都曾以桃源意象入词。同时,在“要非本色”的词学论争背景下,隐逸、迷失、仙境、艳情特征的具备及其与雅词、艳词抒情特点的适配,使得桃源意象成为探... 晁补之、秦观、黄庭坚、陈师道作为苏门主要词人,政治命运的联系、文学思想的碰撞使其都曾以桃源意象入词。同时,在“要非本色”的词学论争背景下,隐逸、迷失、仙境、艳情特征的具备及其与雅词、艳词抒情特点的适配,使得桃源意象成为探究苏门词人词作创作差异的联系纽带。本文通过对苏门主要词人词作中桃源意象的比较研究,进一步感知他们的创作分歧,即雅词上晁补之的矛盾沉咽,秦观的凄厉绝望,黄庭坚的佛道调和;艳词上黄庭坚的亵诨玩味,陈师道的神秀雅正。而词人的创作差异又与其性格本源、贬谪经历与词风观念有所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门 桃源意象 要非本色
原文传递
秦观词的风格嬗变详究
3
作者 周陈芸 何佳惠 《汉字文化》 2024年第11期83-85,共3页
秦观,在中国词史上以婉约见长,纵观其词集,其词风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元丰二年(1079),秦观与师友漫游山水,其词风转向主观抒情;绍圣元年(1094),秦观初次贬谪,仍存返京之愿景与达观,词作多用对比手法表现惆怅迷茫;绍圣三年(1096)... 秦观,在中国词史上以婉约见长,纵观其词集,其词风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元丰二年(1079),秦观与师友漫游山水,其词风转向主观抒情;绍圣元年(1094),秦观初次贬谪,仍存返京之愿景与达观,词作多用对比手法表现惆怅迷茫;绍圣三年(1096),秦观贬至郴州,自觉回归无望,绝望之风顿生,词境渐趋凄厉,常于醉酒中寻慰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观 词风 嬗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