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南彭错林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何俊国 周永章 +2 位作者 杨志军 李红中 王晓悦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55-1065,共11页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系统的岩石化学、常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稀土元素等研究,探讨了藏南彭错林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研究表明,呈厚层状产出的绿色、棕褐色硅质岩具有较高的SiO2含量,局部受Fe、Mn矿化,Al/(Al+Fe+Mn)比值小...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系统的岩石化学、常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稀土元素等研究,探讨了藏南彭错林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研究表明,呈厚层状产出的绿色、棕褐色硅质岩具有较高的SiO2含量,局部受Fe、Mn矿化,Al/(Al+Fe+Mn)比值小,在Fe-Mn-Al三角成因判别图解中,大部分硅质岩样品落入热水沉积区域,微量元素Sr、Zr、Cu、Zn和Ba含量较高,稀土元素∑REE较低,Ce负异常,Eu正异常,北美页岩标准化后配分模式稍向左倾,体现出热水沉积特征;在沉积环境判别图100×Fe2O3/SiO2-100×Al2O3/SiO2、Fe2O3/(100-SiO2)-Al2O3/(100-SiO2)和Fe2O3/TiO2-Al2O3/(Al2O3+Fe2O3)中,硅质岩样品投影到洋中脊和深海区域,说明形成于大洋中脊和深海盆地环境;硅质岩常量和稀土参数变化特征图显示,在剖面中PCL-1、PCL-5和PCL-7采样位置更接近热液中心;硅质岩的形成与板块的汇聚消减产生的以洋中脊和海底热点为中心的洋壳热水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热水沉积 洋中脊 藏南 彭错林 地球化学
下载PDF
西藏南部热水沉积硅质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4
2
作者 何俊国 周永章 +3 位作者 聂凤军 杨志军 张澄博 付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74-81,共8页
西藏南部广泛分布大规模中、新生代蛇绿岩套硅质岩、非蛇绿岩套硅质岩和硅质泉华体,本文通过对藏南日喀则、泽当等地区硅质岩的野外岩石学特征、镜下观察和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研究其地质意义。藏南硅质岩普遍发育层状、纹理状、块状和... 西藏南部广泛分布大规模中、新生代蛇绿岩套硅质岩、非蛇绿岩套硅质岩和硅质泉华体,本文通过对藏南日喀则、泽当等地区硅质岩的野外岩石学特征、镜下观察和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研究其地质意义。藏南硅质岩普遍发育层状、纹理状、块状和角砾状构造,化学成分与广西丹池盆地等典型热水沉积硅质岩相似,Fe/Ti值为12.88~30.60,(Fe+Mn)/Ti为13.25~33,Co/Ni小于1,REE总量低,δCe呈负异常,重稀土相对轻稀土元素富集,Eu呈正异常,反映为热水成因,个别样品为生物成因。硅质岩形成与藏南拆离系和伸展构造碰撞造山带所造成的构造热事件有关,Au、Sb、Cs等多金属矿化与硅质岩密切相关.赋矿岩石石英硅同位素与马里亚纳海槽现代海底黑烟囱热水沉积物相似,为热水喷流沉积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沉积构造 多金属矿化 热水成因 西藏南部
下载PDF
藏南硅质岩成岩信息多元统计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何俊国 周永章 +2 位作者 杨志军 付伟 李红中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9-555,共7页
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藏南3条剖面硅质岩的常量、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提取第一、第二、第三主因子,不同程度地反映了陆源组分、自生组分和热水来源组分的特征。结果显示,自彭错林、夏鲁到宗卓组剖面,陆源因子和自生因子所占方差贡献率逐... 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藏南3条剖面硅质岩的常量、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提取第一、第二、第三主因子,不同程度地反映了陆源组分、自生组分和热水来源组分的特征。结果显示,自彭错林、夏鲁到宗卓组剖面,陆源因子和自生因子所占方差贡献率逐渐升高,热水源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大幅下降,指示彭错林硅质岩以热水沉积为主,夏鲁硅质岩属正常沉积叠加热水沉积,宗卓组硅质岩为正常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 成岩信息 硅质岩 藏南
下载PDF
藏南硅质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效应 被引量:10
4
作者 何俊国 周永章 +2 位作者 杨志军 张澄博 付伟 《矿产与地质》 2004年第5期405-409,共5页
西藏南部地区广泛发育中、新生代硅质岩,具有层状构造、纹理状构造、块状构造和角砾状等典型古热水沉积构造,其Al/(Al+Fe+Mn)比值、Co/Ni比值、Fe/Ti比值、氧同位素以及TiO2-Al2O3图解等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热水成因。藏南沉积硅质岩与... 西藏南部地区广泛发育中、新生代硅质岩,具有层状构造、纹理状构造、块状构造和角砾状等典型古热水沉积构造,其Al/(Al+Fe+Mn)比值、Co/Ni比值、Fe/Ti比值、氧同位素以及TiO2-Al2O3图解等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热水成因。藏南沉积硅质岩与锑、金多金属等矿化关系密切,成矿流体和热水流体有很强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热水成因 成矿效应 藏南
下载PDF
广东云浮金子窝锡多金属矿床控矿条件与矿化分布规律 被引量:6
5
作者 何俊国 周永章 +3 位作者 张澄博 杨志军 石贵勇 付伟 《矿产与地质》 2003年第5期598-601,共4页
云浮金子窝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广东四会-吴川构造带与肇庆-海丰纬向构造交汇部位。主要控矿条件包括基底地层、岩浆岩、构造等。主断裂派生的次一级断裂交切部位控制了矿床的定位和空间展布。寒武纪地层的W、Sn等元素含量较高,是重要的矿... 云浮金子窝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广东四会-吴川构造带与肇庆-海丰纬向构造交汇部位。主要控矿条件包括基底地层、岩浆岩、构造等。主断裂派生的次一级断裂交切部位控制了矿床的定位和空间展布。寒武纪地层的W、Sn等元素含量较高,是重要的矿源层。后期的热事件使成矿元素发生重新分布。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使锡等成矿元素在矿液中逐渐富集,并在压力驱使下沿构造裂隙上升,在围岩中有利地段充填交代形成矿床。矿床存在垂直方向变化。根据矿体在空间上的原始展布和变化规律,对矿区边部和深部之隐伏矿体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多金属矿床 控矿条件 成矿模式 隐伏矿体预测 云浮金子窝
下载PDF
藏南硅质岩特征及其与金、锑、铯多金属矿化 被引量:1
6
作者 何俊国 周永章 +3 位作者 聂凤军 杨志军 张澄博 付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z1期452-454,共3页
  在藏南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喜马拉雅地体中广泛分布中、新生代硅质岩建造.这些硅质岩建造主要可分为三类:蛇绿岩套硅质岩(与蛇绿岩共生)、非蛇绿岩套硅质岩和新近形成的硅、泉华体.……
关键词 硅质岩 沉积构造 多金属矿化 热水成因 西藏南部
下载PDF
论学生干部的素质 被引量:12
7
作者 何俊国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0年第4期106-107,共2页
学生干部是沟通老师和学生的桥梁 ,在高校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包括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标准 ,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和人文修养 ,以及突出的个人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学生干部 心理素质 情商 认知能力 身体素质 创新能力
下载PDF
钦杭结合带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规律 被引量:54
8
作者 周永章 李兴远 +5 位作者 郑义 沈文杰 何俊国 虞鹏鹏 牛佳 曾长育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67-681,共15页
钦杭成矿带是钦州湾-杭州湾成矿带的简称,具有矿床规模大、矿床分布密集、矿床类型齐全、伴生组分多样的显著特点,是中国地质调查局规划的全国重点成矿区带。钦杭成矿带又称为钦杭(构造)结合带,大地构造位置对应于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的... 钦杭成矿带是钦州湾-杭州湾成矿带的简称,具有矿床规模大、矿床分布密集、矿床类型齐全、伴生组分多样的显著特点,是中国地质调查局规划的全国重点成矿区带。钦杭成矿带又称为钦杭(构造)结合带,大地构造位置对应于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的接合带。研究显示,钦杭带是一条古老俯冲带。它在古生代仍存在洋壳,属于洋陆俯冲体系。中生代构造转换是一个重要的地质事件,它使钦杭带由特提斯构造域卷入到西太平洋构造域中,大地构造性质从华夏和扬子板块之间的板块构造机制为主,转为陆内岩石圈拉张伸展构造环境,并产生巨大的地质效应,最突出的是燕山期岩浆的大规模活动以及成矿作用的大爆发。燕山期花岗岩存在确切的幔源端元信息,幔源物质参与了许多矿床的形成,并为最近钨多金属矿床北拓找矿所验证。钦杭结合带是重要的斑岩铜(钼)矿带,斑岩铜(钼)矿在钦杭结合带北、中、南三段均有产出,它们的主成岩成矿年龄是燕山期,但带有古老俯冲带岛弧体系的基因。钦杭带也是一条古海洋喷流热水沉积矿床密集分布带,VMS型铜多金属矿床和SEDEX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发育。钦杭带是一条古老俯冲带改造成矿带,古老俯冲带经燕山期改造/叠加成矿是钦杭成矿带的重要成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杭结合带(成矿带) 华夏板块 古老俯冲带 中生带构造转换地质事件 燕山期成矿大爆 斑岩铜(钼)矿 喷流热水沉积矿床 改造/叠加成矿作用
下载PDF
钦州湾-杭州湾构造结合带(南段)地质演化和找矿方向 被引量:95
9
作者 周永章 曾长育 +6 位作者 李红中 安燕飞 梁锦 吕文超 杨志军 何俊国 沈文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86-491,共6页
钦州湾-杭州湾结合带是位于扬子与华夏两大古陆块中间的巨型构造结合带。根据内部结构不均一性和演化历史的差异,钦-杭结合带可划分为3段:北(东)段、中段和南(西)段,分界线大致为北纬24°和北纬27°。中段与南岭带大体一致;北... 钦州湾-杭州湾结合带是位于扬子与华夏两大古陆块中间的巨型构造结合带。根据内部结构不均一性和演化历史的差异,钦-杭结合带可划分为3段:北(东)段、中段和南(西)段,分界线大致为北纬24°和北纬27°。中段与南岭带大体一致;北段指南岭以北地区,即绍兴-江山-萍乡一带;南段位于南岭以南区域,大致与云开-十万大山带相当。钦-杭结合带南段是华南大陆壳再造和矿产资源寻找的重要研究课题。它的地质演化与钦-杭结合带具有整体一致性,特别是具有一致的开-合历史。震旦系底部的粤西云浮大降坪块状硫化物矿床是海底喷流沉积的产物,它与信宜和陆川新元古代蛇绿岩等是南段洋壳存在的重要证据。在进一步的矿床勘查中,要重视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寻找。中酸性斑岩体来自于元古宙岛弧底部玄武质岩石(下地壳)在中生代时期的部分熔融,本质上该类矿床带有岛弧俯冲环境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杭结合带 华夏地块 华南大陆壳再造 洋壳部分熔融 岛弧玄武质岩石 斑岩型铜矿
下载PDF
华南热水沉积硅质岩建造及其成矿效应 被引量:69
10
作者 周永章 何俊国 +4 位作者 杨志军 付伟 杨小强 张澄博 杨海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373-377,共5页
华南地区热水沉积建造发育。文中介绍该地区热水沉积建造 ,特别是震旦系顶部、泥盆系榴江组和二叠系当冲组 3个重要层位的硅质岩建造 ,分析它们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 ,华南三层位沉积硅质岩的共同特征是TiO2 、Al2 O3 和K2 O含... 华南地区热水沉积建造发育。文中介绍该地区热水沉积建造 ,特别是震旦系顶部、泥盆系榴江组和二叠系当冲组 3个重要层位的硅质岩建造 ,分析它们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 ,华南三层位沉积硅质岩的共同特征是TiO2 、Al2 O3 和K2 O含量一致偏低 ,大部分微量元素含量偏低 (与地壳克拉克值相比 ) ,但Ba、As、Sb富集 ,具有较为典型的热水沉积成因特点。多元统计分析显示 ,大部分微量元素在第一个主因子上均有显著因子载荷 ,与它们在基底的富集或亏损无关 ,代表了古地热系热水循环中的淋滤因子。华南三层位热水成因硅质岩具有相似的REE地球化学特征。REE总量低 ,稀土配分模式落在典型热水沉积物的上、下限之间 ,多数样品呈现δCe和δEu负异常。正常沉积的混入使部分硅质岩的REE配分模式复杂化。最后 ,讨论了与热水沉积建造相关的成矿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热水沉积 稀土元素 成矿效应 华南地区
下载PDF
秦岭造山带西段八方山-二里河地区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8
11
作者 李红中 周永章 +5 位作者 杨志军 古志宏 吕文超 何俊国 李文 安燕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094-3102,共9页
陕西省凤县-太白(凤太)地区位于秦岭造山带的西段,是我国重要的金属成矿集中区之一。本文重点分析凤太地区中泥盆统古道岭组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过渡部位的沉积成因硅质岩。它是八方山-二里河铅锌矿床的主要赋矿层位。硅质岩多为灰黑色,... 陕西省凤县-太白(凤太)地区位于秦岭造山带的西段,是我国重要的金属成矿集中区之一。本文重点分析凤太地区中泥盆统古道岭组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过渡部位的沉积成因硅质岩。它是八方山-二里河铅锌矿床的主要赋矿层位。硅质岩多为灰黑色,块状、层纹状、角砾状构造,致密坚硬,经受过轻微变质作用(主要是重结晶作用),主要组成矿物为细晶、微晶石英,含有少量的铁白云石、方解石、绢云母、炭质。根据地球化学分析,八方山-二里河地区沉积成因硅质岩的SiO_2含量均大于80%,最高者可达95.3%,TiO_2和Al_2O_3明显偏低,高FeO,Al/(A1+Fe+Mn)值落在0.13~0.64之间。大部分微量元素含量远小于地壳元素丰度,但Ba、As、Sb、B、Ag、Hg含量较高。在V/Y-Ti/V和Ti-V图解中,硅质岩样品投影在洋中脊→大陆边缘的洋盆位置,大部分落在远洋区域,部分靠近大陆边缘。样品稀土元素含量较低,∑REE仅为3.28×10^(-6)~20.66×10^(-6),经北美页岩标准化后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可以分为H和S两组。H组曲线左倾,富集重稀土(HREE),具有明显的热水成因特征。S组与H组稍有差异,是受非热水沉积作用影响所致。(La/Lu)_N介于0.36~1.99,多分布于0.36~0.70和1.00~1.99两个区间内,分别代表与洋中脊环境相似的的洋盆喷口或断裂附近环境和受一定陆源物质影响的远洋盆地或深海平原环境。(La/Yb)_N值介于0.32~2.21,多分布0.32~0.72和1.74~2.21两个区间内,地质意义与(La/Lu)_N类似。硅质岩样品的(La/Ce)_N值在1.04~3.28,多数大于1,平均为1.62,主要反映大洋盆地(或深海平原)环境,个别样品也表现出大陆边缘沉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尽管经历了后期成岩作用等,但硅质岩仍整体上较好地保持了初始沉积时的地球化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沉积环境 热水沉积 造山带 秦岭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藏南地区硅质岩微组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3
12
作者 周永章 付伟 +7 位作者 杨志军 聂凤军 何俊国 赵元艺 李振清 胡朋 石贵勇 李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42-750,共9页
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藏南地区产出红、绿、黑、褐等多色调的中生代硅质岩。石英是它们的主要矿物,但不同样品的石英晶体微形貌各有特征,X衍射和红外吸收光谱特征表现出细微差别。夏鲁和彭错林分别作为生物成因和热水成因硅质岩的代表,... 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藏南地区产出红、绿、黑、褐等多色调的中生代硅质岩。石英是它们的主要矿物,但不同样品的石英晶体微形貌各有特征,X衍射和红外吸收光谱特征表现出细微差别。夏鲁和彭错林分别作为生物成因和热水成因硅质岩的代表,它们在矿物演化路径、石英晶体微形貌和集合体微结构存在差异,为利用微组构区分不同成因硅质岩提供了参考依据。在夏鲁硅质岩中生物化石残骸内存在方英石和玉髓,为反演生物成因硅质岩的矿物演变序列提供了很好的证据。硅质岩成岩过程中微组构演变和元素迁移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石英在重结晶过程中对杂质元素的剔除作用是促使某些微量元素产生富集的重要机制。从微组构角度切入硅质岩研究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它综合运用微区微束手段对硅质岩的微观组构特征进行测试,进而探讨微观组构信息所指示的地质意义。结果对探讨硅质岩的成因、演化和藏南地区硅质岩容矿型Au-Sb-Cs矿床的成矿机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微组构 成岩作用 热水成因 元素剔除作用 西藏
下载PDF
藏南地区中生代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25
13
作者 周永章 付伟 +4 位作者 杨志军 何俊国 聂凤军 李文 赵文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00-608,共9页
藏南地区中生代硅质岩包括蛇绿岩套硅质岩(与蛇绿岩共生)和非蛇绿岩套硅质岩两大类。本文重点分析日喀则地区彭错林、夏鲁以及泽当地区的罗布莎、江孜盆地宗卓组及四个剖面的硅质岩。其中,彭错林、夏鲁和罗布莎硅质岩与蛇绿岩共生,江孜... 藏南地区中生代硅质岩包括蛇绿岩套硅质岩(与蛇绿岩共生)和非蛇绿岩套硅质岩两大类。本文重点分析日喀则地区彭错林、夏鲁以及泽当地区的罗布莎、江孜盆地宗卓组及四个剖面的硅质岩。其中,彭错林、夏鲁和罗布莎硅质岩与蛇绿岩共生,江孜盆地宗卓组为非蛇绿岩套硅质岩。分析表明:(1)藏南地区硅质岩剖面地球化学特征鲜明,具有一致性和多样性特点;(2)与蛇绿岩共生的彭错林、夏鲁、罗布莎硅质岩普遍具有高 Si、高 Fe、低 Al 特征,大部分微量元素相对于克拉克值亏损,稀土元素总量低,经北美页岩标准化后,Ce 异常明显或不明显,重稀土相对轻稀土富集。硅质泥岩的∑REE要明显高于硅质岩;(3)非蛇绿岩套宗卓组硅质岩SiO_2含量稍低,Al_2O_3.TiO_2则相反。V、Th、Hf、Ta 等不相容元素上亏损程度较小,部分样品含量可接近克拉克值。稀土总量相对较高,页岩标准化配分模式上体现为弱 Ce 正异常,负 Eu 异常,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的平坦型曲线图;(4)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了,藏南地区硅质岩多数具有明显的热水沉积成因属性,同时有正常陆源组分的加入。其中,夏鲁硅质岩的热水沉积地球化学特征较为典型,而宗卓组硅质岩则表现出受陆源物质加入的影响显著的地球化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地球化学参数 稀土元素 热水成因 西藏南部
下载PDF
湘中南二叠系孤峰组硅质岩的成因属性及其地球动力学指示意义 被引量:17
14
作者 付伟 周永章 +3 位作者 杨志军 何俊国 张澄博 杨海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92-300,共9页
华南二叠系底部的硅质岩及同一层位对应于华南重要的地幔强活动期和成矿期,有非常重要的动力学指示意义。研究表明,孤峰组剖面的岩性可划分为三段:泥页岩段、厚层状硅质岩段和薄层状硅质岩段。沿剖面自下而上,Al2O3、K2O和TiO2含量逐渐... 华南二叠系底部的硅质岩及同一层位对应于华南重要的地幔强活动期和成矿期,有非常重要的动力学指示意义。研究表明,孤峰组剖面的岩性可划分为三段:泥页岩段、厚层状硅质岩段和薄层状硅质岩段。沿剖面自下而上,Al2O3、K2O和TiO2含量逐渐降低,MnO、TFe等组分逐渐升高;稀土元素显示出一定的铈负异常,ΣREE偏低,且向上ΣREE逐渐减少而HREE LREE逐渐增高;一些热水沉积诊断性微量元素如As、Sb、Hg等也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异常。这些特征均表明硅质岩的成岩过程中包含有正常沉积和热水沉积的共同作用,且自下而上热水沉积作用逐渐增强的趋势。这种成岩作用的演化特征,代表了下扬子地台拉张裂陷盆地对晚古生代伸展背景的沉积响应,对于探讨裂谷盆地阶段性发育的动力学特征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指示意义 二叠系 热水沉积 地球动力学 孤峰组 REE 诊断 中南 正常
下载PDF
藏南多层位金锑含矿建造特征及其控矿因素制约 被引量:22
15
作者 付伟 周永章 +3 位作者 杨志军 聂凤军 何俊国 李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1-327,共7页
初步研究表明,成矿带内主要矿床(点)的赋矿地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特征,发育时代和藏南印支和燕山两期伸展运动的构造背景相对应。含矿沉积建造可基本分为碎屑岩型和硅质岩型两类,分别代表裂陷(谷)盆地内的浊流或喷流沉积相。深部来源的... 初步研究表明,成矿带内主要矿床(点)的赋矿地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特征,发育时代和藏南印支和燕山两期伸展运动的构造背景相对应。含矿沉积建造可基本分为碎屑岩型和硅质岩型两类,分别代表裂陷(谷)盆地内的浊流或喷流沉积相。深部来源的矿质可能是产生区域性成矿作用的主要矿源,而地层来源的Au、Sb则起辅助作用。变质核杂岩的空间结构以及拆离构造的发育型式和含矿建造关系密切,它们往往构成有利的容矿和导矿构造。此外,喜山期岩浆活动和含矿建造的发育也存在时空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南 金锑矿床 含矿建造 变质核杂岩 拆离断层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南部元古代熊耳群硅质岩地球化学及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红中 周永章 +5 位作者 张连昌 何俊国 杨志军 梁锦 周留煜 瓦西拉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679-3691,共13页
熊耳群是华北地台南缘古元古代末伸展-裂解作用的产物,它以偏基性的中性火山岩为主,沉积岩主要位于其顶部和底部并常常以夹层的形式发育于火山岩中。地球化学及SEM-EDS分析结果表明,熊耳群顶部马家河组火山岩中夹层硅质岩的特征为:SiO2... 熊耳群是华北地台南缘古元古代末伸展-裂解作用的产物,它以偏基性的中性火山岩为主,沉积岩主要位于其顶部和底部并常常以夹层的形式发育于火山岩中。地球化学及SEM-EDS分析结果表明,熊耳群顶部马家河组火山岩中夹层硅质岩的特征为:SiO2含量65.55%~80.33%,平均73.41%;结晶程度偏低,Ba、U和ΣREE含量、Al/(Al+Fe+Mn)值、Fe/Ti值、(Fe+Mn)/Ti值、Ba/Sr值等地球化学特征指示硅质岩为热水沉积成因;硅质岩Al/(Al+Fe+Mn)值、MnO/TiO2值、Al/(Al+Fe)值、Al2O3/(Al2O3+Fe2O3)值、Sc/Th值、U/Th值、(La/Yb)N值、δCe值、(La/Ce)N值指标指示其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岩石K2O/Na2O值、SiO2/(K2O+Na2O)值、SiO2/Al2O3值显示其属于火山喷发作用相关的硅质岩,而Al2O3/TiO2值、V/Cr值、Ni/Co值则进一步反映了中基性岩浆作用对硅质岩的影响;硅质岩沉积体系受控于地球内动力,其原始热水沉积体系发育的能量来源于岩浆的加热作用,而相关热水流体的溶解、淋滤作用实现了热水体系内物质的富集并构成了硅质岩物质来源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元古代 熊耳群 火山活动 热水沉积
下载PDF
西秦岭八方山-二里河Pb-Zn矿区硅质岩的微区成分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红中 周永章 +8 位作者 杨志军 何俊国 马占武 吕文超 周国富 安燕飞 李文 梁锦 王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0-298,共9页
硅质岩以SiO2为主,并广泛发育于造山带内。激光Raman、SEM-EDS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硅质岩微组构特征记录了造山作用、成矿作用和重结晶作用等的改造。SEM分析显示,研究区硅质岩中石英颗粒较小且呈紧密堆积,这些特征符合热水沉积快速结... 硅质岩以SiO2为主,并广泛发育于造山带内。激光Raman、SEM-EDS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硅质岩微组构特征记录了造山作用、成矿作用和重结晶作用等的改造。SEM分析显示,研究区硅质岩中石英颗粒较小且呈紧密堆积,这些特征符合热水沉积快速结晶的特点。激光Raman分析结果中,石英颗粒自边缘向中心核部的拉曼特征峰(463cm-1)经高斯拟合(Gaussian Fitting)后尖锐程度逐渐递增,半高宽(FWHM)递减,反映了石英自身的重结晶作用。在石英颗粒边界与碳酸盐脉的接触部位,结晶程度和有序度自内向外呈递增趋势,反映了石英颗粒遭受了流体的影响,SEM分析结果中石英颗粒的絮状反应残余边界进一步支持了该结论。在SEM下,金属硫化物在裂隙和空隙中发生沉淀并呈线状和零星浸染状分布,与应力作用及杂质矿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据硅质岩中的脉体穿插关系,指示西秦岭存在碳酸盐(铁白云石)热液→金属硫化物热液→硅质-碳酸盐(方解石)热液的多阶段流体演化,与东秦岭流体作用具有较好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 Pb-Zn矿 微组构 热水沉积 流体
下载PDF
钦-杭结合带硅质岩的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红中 周永章 +5 位作者 杨志军 高乐 何俊国 梁锦 曾长育 吕文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钦州—杭州(钦-杭)结合带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区,跨越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和广西5省(区)。大致以南岭为界,该带可划分为北、中、南三段。中段与南岭带重合,大致分布在北纬24°~27°范围,以北为北段,包括江西、浙江及安徽南... 钦州—杭州(钦-杭)结合带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区,跨越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和广西5省(区)。大致以南岭为界,该带可划分为北、中、南三段。中段与南岭带重合,大致分布在北纬24°~27°范围,以北为北段,包括江西、浙江及安徽南部,以南为南段,包括粤西桂东南地区。钦-杭结合带跨带内沉积硅质岩广泛发育,地质和地球化学证据展示它们主要为热水成因。硅质岩相关的热水活动分布偏向于靠近结合带的两侧。钦-杭结合带"北、中、南"三段的硅质岩时空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南段及两侧邻区大规模热水活动集中于晚古生代,中段及两侧邻区的集中于早古生代,北段及邻区的热水活动集中于元古宙。这种大规模热水活动自北向南逐渐变新的特点与钦-杭结合带分段演化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作为热水活动地质遗迹的硅质岩,其形成与大地构造与地球动力学背景的演化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与钦-杭结合带的几个拉张阶段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富含硅质的热水活动伴随了丰富的成矿作用,热水喷流沉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和热水沉积型金矿在该构造带内均较为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杭结合带 硅质岩 热水活动 分段 成矿作用
下载PDF
西秦岭造山带硅质岩的成岩成矿演化特征——以八方山-二里河矿区赋矿硅质岩为例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红中 周永章 +7 位作者 杨志军 周国富 何俊国 马占武 吕文超 李文 梁锦 卢文姬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15-723,共9页
硅质岩是一类广泛分布于造山带内的岩石,其组成简单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然而,硅质岩的这种高稳定性是宏观的,在微观上仍然会保留地质演化和成岩过程的痕迹,可以从中提取造山带演化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和流体等重要信息。秦岭造山带西段... 硅质岩是一类广泛分布于造山带内的岩石,其组成简单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然而,硅质岩的这种高稳定性是宏观的,在微观上仍然会保留地质演化和成岩过程的痕迹,可以从中提取造山带演化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和流体等重要信息。秦岭造山带西段八方山-二里河Pb-Zn矿区的赋矿硅质岩的光学显微镜、激光拉曼(RAMAN)、X射线粉晶衍射(XRD)和扫描电镜-能谱(SEM-EDS)研究结果表明,该硅质岩明显受到了造山作用、成矿作用和重结晶作用等的改造。显微镜下,硅质岩主要由细-微晶石英和少量的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等)组成,微裂隙和脉体的存在反映其曾经受到张应力作用,而微褶皱以及矿物的定向排列则说明其受到压应力的影响。XRD和SEM分析也指示其遭受了压应力作用。RAMAN原位微区分析结果揭示了石英的重结晶作用及其受流体的影响。硅质岩的SEM图片中金属硫化物的线状和浸染分布可能与温度、压力和流体等对硅质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造山带 Pb-Zn矿 微组构 硅质岩
下载PDF
西藏南部硅质岩的特征及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8
20
作者 付伟 周永章 +3 位作者 杨志军 聂凤军 何俊国 李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2-501,共10页
西藏南部广泛发育中生代古海洋沉积硅质岩,在空间上集中分布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喜马拉雅沉积带,呈东西向条带状分布,断断续续延伸达数千公里。可大致厘定出3条硅质岩带:缝合带蛇绿岩北侧早白垩世硅质岩带、缝合带蛇绿岩南侧三叠纪至... 西藏南部广泛发育中生代古海洋沉积硅质岩,在空间上集中分布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喜马拉雅沉积带,呈东西向条带状分布,断断续续延伸达数千公里。可大致厘定出3条硅质岩带:缝合带蛇绿岩北侧早白垩世硅质岩带、缝合带蛇绿岩南侧三叠纪至白垩纪硅质岩带和喜马拉雅沉积带白垩纪硅质岩带,产出块状、层状、角砾状和结核状4种类型的硅质岩。在沉积建造特征上,缝合带蛇绿岩北侧硅质岩带以蛇绿岩-硅质岩建造为主;缝合带蛇绿岩南侧硅质岩带主要以火山岩-硅质岩建造和改造型硅质岩建造为主;喜马拉雅沉积带硅质岩则以浊积岩-硅质岩建造为特征。藏南硅质岩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其薄弱环节和科学问题主要包括:硅质岩的成因问题、硅质岩的微组构问题、硅质岩中的古海洋沉积事件信息、硅质岩对沉积环境的指相意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沉积建造 特提斯 西藏南部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