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阿片保留自主呼吸麻醉在手汗症日间手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民强 洪凤珠 +5 位作者 郭珊珊 何俊永 杨晓瑞 施琴朗 何仁亮 吴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69-1073,共5页
目的 探讨无阿片保留自主呼吸麻醉策略在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治疗手汗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手汗症患者择期行喉罩全麻下手术治疗9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观察组(O组)。C组采用丙泊酚+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麻醉,O组采用丙泊酚+... 目的 探讨无阿片保留自主呼吸麻醉策略在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治疗手汗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手汗症患者择期行喉罩全麻下手术治疗9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观察组(O组)。C组采用丙泊酚+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麻醉,O组采用丙泊酚+右美托咪定+胸椎旁阻滞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T_(1))、切皮即刻(T_(2))、术毕(T_(3))、出手术室(T_(4))生命体征及血气指标变化,记录患者苏醒即刻(P_(1))、出手术室(P_(2))、术后2 h(P_(3))、术后6 h(P_(4))、术后24 h(P_(5))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记录患者围术期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时间和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结果 围术期未发生手术中断或更改麻醉方式病例。两组各时点镇静及疼痛指数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组P1、P4时点VAS评分较高,T2时点PH较低,PCO_(2)、BG较高(P <0.05),围术期高血压、心动过速的发生率较高(P <0.05)。两组术后恢复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手汗症日间手术中联合无阿片及保留自主呼吸麻醉策略安全可行,但该技术在临床应用无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汗症 无阿片麻醉 自主呼吸 日间手术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艾滋病患者肛周手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刘民强 杨晓瑞 +6 位作者 何俊永 陈瑶 郭珊珊 唐奕 贺遵芳 何仁亮 吴强 《广东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325-329,共5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在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肛周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肛周手术的A...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在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肛周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肛周手术的AIDS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O组)和对照组(C组)。O组PCIA采用舒芬太尼1.5μg/kg+DEX 2.5μg/kg+氟比洛芬酯200 mg+昂丹司琼8 mg,生理盐水稀释至200 mL,背景剂量为3 mL/h,每次追加剂量为3 mL/h,锁定时间15 min,持续输注48 h。C组PCIA不使用DEX,其余同O组。记录患者术后4、12、24、48 h静息状态下疼痛程度、镇静情况及PCIA追加药物情况,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术后24、48 h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记录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C组相比,O组术后各时点疼痛评分降低,PCIA累计追加药物次数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P<0.05),但两组间术后镇静评分、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不良反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X应用于AIDS患者肛周手术PCIA安全有效,有助于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并对T淋巴细胞亚群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艾滋病 术后镇痛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对比 被引量:12
3
作者 何俊永 钟祥鹏 +2 位作者 李志超 王松 刘永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3期70-72,共3页
目的比较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为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提供临床指导。方法于2015年9月~2017年9月,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 目的比较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为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提供临床指导。方法于2015年9月~2017年9月,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静吸复合麻醉,试验组患者给予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中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更理想,血流动力学指标更稳定,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腹腔镜手术 静吸复合麻醉 全凭静脉麻醉 麻醉效果
下载PDF
超前应用地佐辛在瑞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患者术后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何俊永 马明飞 +2 位作者 刘民强 刘丽 王艳丽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4期556-557,共2页
目的研究超前应用地佐辛在减少瑞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11月~2016年8月收治的92例全麻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自愿接受手术,均选择瑞芬太... 目的研究超前应用地佐辛在减少瑞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11月~2016年8月收治的92例全麻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自愿接受手术,均选择瑞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方式,其中观察组全麻患者超前应用地佐辛药物,对照组未超前用药,评估两组患者麻醉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躁动情况,评估平均动脉压(MAP)、SPO_2(血氧饱和度)、VAS(疼痛)、HR(心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为7例(15.22%),低于对照组26例(56.52%),(χ~2=37.075,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MAP、SPO_2、VAS、HR指标值均优于对照组(t=26.588、10.328、10.781、13.232,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例(2.17%),优于对照组6例(13.04%)(χ~2=8.408,P<0.05)。结论超前应用地佐辛可有效减少瑞芬太尼复合全麻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术后患者体征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瑞芬太尼 全身麻醉 躁动
下载PDF
麻醉时对肺结核患者手术中肺损伤进行预处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何俊永 刘民强 马明飞 《吉林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2074-2075,共2页
目的:探究麻醉时对肺结核患者手术中肺损伤进行预处理的应用疗效。方法:抽选2015年5月~2016年7月期间90例行接受肺部手术的肺结核患者为调查对象,经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未给予任何处理,观察组于麻醉前予... 目的:探究麻醉时对肺结核患者手术中肺损伤进行预处理的应用疗效。方法:抽选2015年5月~2016年7月期间90例行接受肺部手术的肺结核患者为调查对象,经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未给予任何处理,观察组于麻醉前予以预处理,分析两组氧合指数、炎性细胞因子等情况。结果:观察组Pa O2、Sp O2、氧合指数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计数、炎性因子含量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结核患者麻醉时对其肺损伤予以预处理,有助于肺损伤程度降低和肺功能提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肺结核 预处理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对多汗症患者手术的影响观察
6
作者 何俊永 马明飞 +3 位作者 王艳丽 石浩文 李志超 何仁亮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13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多汗症患者手术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我院120例胸腔镜下双侧交感神经选择手术切除的多汗症患者,以随机抽取方式平均分成A、B两组,A组采用气管插管的方式进行全身麻醉,B组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全麻加局部麻醉...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多汗症患者手术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我院120例胸腔镜下双侧交感神经选择手术切除的多汗症患者,以随机抽取方式平均分成A、B两组,A组采用气管插管的方式进行全身麻醉,B组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全麻加局部麻醉。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全麻用药剂量、麻醉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的生理指标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后B组5、10、15、20 min平均动脉压(Mi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5、10 min心率低于A组,血氧饱和度(SpO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亦低于A组,反观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却高于A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以及麻醉时间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全麻加局麻在多汗症患者手术中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在临床上更有助于多汗症的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汗症 全身麻醉 局部麻醉 交感神经切除术
下载PDF
意识指数监测联合小剂量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安全性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民强 李仁宰 +3 位作者 何俊永 石浩文 马明飞 何仁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79-1182,共4页
目的探讨在意识指数监测下联合使用小剂量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的安全性。方法择期行无痛人流术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瑞芬太尼10、20、30和40μg组。对照组采用单纯丙泊酚麻醉,其他组接受丙泊酚+相应剂量瑞芬太尼麻醉。记录各组患者... 目的探讨在意识指数监测下联合使用小剂量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的安全性。方法择期行无痛人流术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瑞芬太尼10、20、30和40μg组。对照组采用单纯丙泊酚麻醉,其他组接受丙泊酚+相应剂量瑞芬太尼麻醉。记录各组患者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丙泊酚注射痛及围术期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低氧血症、体动反应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随着瑞芬太尼剂量增加,丙泊酚用量渐减少,苏醒时间缩短,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降低,疼痛程度减轻,体动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各瑞芬太尼组心动过缓及低氧血症发生率随剂量增加渐升高,其中低氧血症R4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OC监测下联合使用小剂量瑞芬太尼有助于减少无痛人流术中丙泊酚用量,缩短苏醒时间,降低注射痛及体动反应发生率,但瑞芬太尼单次剂量达40μg时增加需警惕发生心动过缓及低氧血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指数 瑞芬太尼 人工流产 安全性
下载PDF
无阿片保留自主呼吸麻醉技术在胸科日间手术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民强 吴强 +5 位作者 洪凤珠 何俊永 孙莹莹 陈爱华 乔坤 何仁亮 《广东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127-130,共4页
随着精准医疗及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推广,越来越多胸科手术要求患者术后快速清醒、快速出院,围术期多模式镇痛和非插管麻醉策略应运而生。这篇综述无阿片保留自主呼吸麻醉技术在胸科日间手术中的现状,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 无阿片麻醉 自主呼吸 日间手术
下载PDF
全凭静脉麻醉下肌松监测联合麻醉深度监测对全麻苏醒过程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马明飞 刘丽 +4 位作者 石浩文 何俊永 李仁宰 王华 何仁亮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15期2765-2766,共2页
目的分析全凭静脉麻醉下肌松监测联合麻醉深度监测对全麻苏醒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采取全凭静脉麻醉的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患者苏醒过程中对照组采用主观评价法,观察组采用肌松监测联合麻醉深度监测;对... 目的分析全凭静脉麻醉下肌松监测联合麻醉深度监测对全麻苏醒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采取全凭静脉麻醉的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患者苏醒过程中对照组采用主观评价法,观察组采用肌松监测联合麻醉深度监测;对比两组手术前、拔管时、拔管后15min、30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观察呛咳、呼吸抑制及全麻苏醒过程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客观监测组拔管时、拔管后15min、30min的MAP、HR无明显变化,无呛咳、呼吸抑制、肌松残余发生;主观评价组在拔管时MAP、HR水平明显升高,中、重度呛咳发生率为13.95%;拔管后60min,呼吸抑制发生率为11.63%,肌松残余发生率为37.21%;客观监测组全麻苏醒过程躁动发生率、躁动时间大于15min发生率均小于主观评价组,平均躁动评分低于主观评价组,经t检验或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下肌松监测联合麻醉深度监测的临床效果确切,可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提高麻醉安全性,减少全麻苏醒过程躁动的发生,对于提高麻醉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凭静脉麻醉 肌松监测 麻醉深度监测 全麻苏醒
下载PDF
高频喷射通气对无痛纤支镜检查患者血气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杰 叶涛生 +2 位作者 高瑞君 何俊永 刘丽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4期600-602,共3页
目的研究HFJV在肺结核患者无痛纤维支气管镜(FOB)诊治中血气变化。方法 100例FOB介入诊治的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50例,以HFJV联合靶控输注麻醉;B组50例,以鼻导管吸氧联合靶控输注麻醉,分别进行吸痰、肺泡灌洗等综合治疗。分... 目的研究HFJV在肺结核患者无痛纤维支气管镜(FOB)诊治中血气变化。方法 100例FOB介入诊治的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50例,以HFJV联合靶控输注麻醉;B组50例,以鼻导管吸氧联合靶控输注麻醉,分别进行吸痰、肺泡灌洗等综合治疗。分别记录T0、T1、T2及T3时的ABG、ECG及Bp、HR和SpO2,计算RPP,观察镜检期间有无呛咳、体动,并在苏醒后询问有无术中知晓发生。结果两组PaO2明显下降,T1时的Bp、RPP低于T0、HR增快(P<0.05),部分出现心律失常,ST-T段压低,A组PaO2较B组明显升高且超过术前水平(P<0.05)。镜检期间患者SpO2维持在麻醉前值,无一例出现呛咳、体动或术中知晓。结论 HFJV对肺结核患者行无痛FOB能提高PaO2,减少并发症,使FOB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通气 动脉血气分析 纤支镜检查 肺结核
下载PDF
性别对结核病患者顺式阿曲库铵药效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民强 何俊永 +4 位作者 王华 张沛沛 马明飞 李仁宰 何仁亮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57-860,共4页
目的探讨性别对结核病患者顺式阿曲库铵药效学参数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80例,结核病(T组)及非结核病(N组)患者40例,两组依性别不同分为结核病男性组(TM组)、女性组(TF组)及非结核病男性纽(NM组)、女性组(NF组)... 目的探讨性别对结核病患者顺式阿曲库铵药效学参数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80例,结核病(T组)及非结核病(N组)患者40例,两组依性别不同分为结核病男性组(TM组)、女性组(TF组)及非结核病男性纽(NM组)、女性组(NF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入室后予静脉输注咪达唑仑0.1mg/kg、芬太尼4μ/kg,靶控输注丙泊酚1—4μg/mL,患者意识消失后采用4个成串刺激进行肌松监测,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当第1个肌颤搐反应(T,)下降至最低值并连续重复3次以上时行气管插管,记录起效时间、T,最大抑制程度、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药理作用时间及气管插管条件和麻醉诱导前(t0)、给予肌松药后5rain(t1)、15min(t2)、30min(t3)、45min(t4)、1h(t5)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结果与男性相比,T组女性起效时间较短,临床作用时间及药理作用时间较长(P〈0.01);与N组相比,T组患者顺式阿曲库铵临床作用时间及药理作用时间较短,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病患者顺式阿曲库铵单次静脉注射时女性较男性更敏感,表现为起效时间较短,临床作用时间及药理作用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结核 顺式阿曲库铵 药效学
下载PDF
全麻患者肌松监测下气管拔管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明飞 刘丽 +4 位作者 石浩文 何俊永 李仁宰 王华 何仁亮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23期2928-2929,共2页
目的分析全麻患者肌松监测在气管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前往本院行全麻择期手术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50例全麻择期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常规模式拔管,予以观察组在肌松监测的辅助下确定拔管时机,比较两组的... 目的分析全麻患者肌松监测在气管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前往本院行全麻择期手术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50例全麻择期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常规模式拔管,予以观察组在肌松监测的辅助下确定拔管时机,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肌松药物总用量、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术后拔管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拔管后各时间段低氧血症发生率4%,对照组气管拔管后各时间段低氧血症发生率26%,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肌松监测应用在全麻患者气管拔管中,能减少麻醉药物用量、患者苏醒及拔管时间,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患者 肌松监测 气管拔管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对HIV感染者麻醉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民强 马明飞 +3 位作者 王艳丽 何俊永 石浩文 何仁亮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3年第3期35-38,共4页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对HIV感染者麻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HIV感染患者行手术治疗79例,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方式选择全身麻醉(A组)、局部麻醉(含局部浸润麻醉及外周神经阻滞,B组)和腰硬联合麻醉(C组)。记录麻醉前(T0...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对HIV感染者麻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HIV感染患者行手术治疗79例,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方式选择全身麻醉(A组)、局部麻醉(含局部浸润麻醉及外周神经阻滞,B组)和腰硬联合麻醉(C组)。记录麻醉前(T0)、诱导后(T1)、切皮时(T2)及术毕(T3)各时点HR、MAP和SpO2及术前CD4+T细胞计数、手术切口类型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C组术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其余2组高,ASA分级较其余2组低(P<0.01);B组麻醉时间较A组短,术后发热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其他2组低(P<0.05或P<0.01)。与A组比较:B组T1-T3时点HR较快、MAP较高、SpO2较低;C组HR T1时点较快、T3时点较慢,T1-T3时点SpO2较低(P<0.05或P<0.01)。与C组比较:B组T2、T3时点HR较快,T1-T3时点MAP较高、SpO2较低(P<0.05或P<0.01)。结论 3种麻醉方式均可安全用于HIV感染患者,但全身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围术期生命体征较平稳,局部麻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局部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HIV感染 麻醉并发症
下载PDF
国产麻醉深度检测仪与脑电双频谱指数在全麻镇静深度监测中的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民强 李仁宰 +5 位作者 王华 马明飞 刘丽 何俊永 石浩文 何仁亮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14年第6期459-460,共2页
目的:探讨国产麻醉深度检测仪与脑电双频谱指数在全身麻醉手术镇静深度监测中的相关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40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患者入室后同时进行国产麻醉深度检测仪(记录麻醉深度指数,Cerebral State Index,... 目的:探讨国产麻醉深度检测仪与脑电双频谱指数在全身麻醉手术镇静深度监测中的相关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40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患者入室后同时进行国产麻醉深度检测仪(记录麻醉深度指数,Cerebral State Index,CSI)与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3min(t1)、切皮即刻(t2)、切皮后30min(t3)、术毕(t4)、拔管时(t5)及出手术室时(t6)的CSI和BIS值(每个时点记录3组数据),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监测部位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各时点CSI和BIS变化一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麻醉深度检测仪与BIS具有良好相关性,能较好反映围术期麻醉深度变化,使用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深度指数 脑电双频谱指数 镇静深度
下载PDF
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脑氧代谢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明飞 刘民强 +4 位作者 何俊永 李仁宰 刘丽 王华 何仁亮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年第5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脑氧代谢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共90例。根据不同麻醉深度分为两组,实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术中均给予全...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脑氧代谢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共90例。根据不同麻醉深度分为两组,实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术中均给予全身麻醉,维持实验组脑电双频指数(BIS)值于40~49,对照组BIS值于50~59。比较两组患者脑氧代谢及术后认识功能。结果:(1)两组患者术后1 d认知功能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差异显著;对照组患者术后5 d认知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差异显著。(2)两组患者麻醉诱导30 min后与术后的Ca O2(动脉血氧含量)与Cv O2(混合静脉血氧含量)显著低于术前(P〈0.05),差异显著。(3)实验组的苏醒、拔管、定向力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67%)显著高于实验组(8.89%)(P〈0.05),差异显著。结论 :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给予BIS值40~49的麻醉效果较好,对脑氧代谢负面作用较小,对术后恢复认知功能有促进作用,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 老年 不同麻醉深度 脑氧代谢 术后认知功能
下载PDF
每搏变异度指导肾移植术中输液对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
16
作者 刘民强 王华 +5 位作者 杨晓瑞 胡春晓 高宏 何俊永 吴强 何仁亮 《广东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1177-1181,共5页
目的观察每博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在指导肾移植手术中输液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全麻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在SVV指导下进行输液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典4-2-1液体疗法。观察两... 目的观察每博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在指导肾移植手术中输液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全麻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在SVV指导下进行输液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典4-2-1液体疗法。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及术后早期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围术期总输液量明显减少(P<0.01),但两组术中呼吸循环并发症、主要血气指标、出血量、尿量、术后拔管时间、离室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4d内恢复质量评分和30d内肺部感染、胸腔积液、肺水肿、心功能衰竭、淋巴瘘及重度贫血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移植术中采用SVV指导容量管理可明显减少术中输液量,但并不能改善患者早期预后,传统输液策略仍可安全用于肾移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搏变异度 肾移植 输液
下载PDF
全麻过程中过度通气对脑电意识监测的影响
17
作者 刘丽 王华 +4 位作者 何俊永 马明飞 石浩文 李仁宰 何仁亮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4期157-158,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全麻过程中过度通气对麻醉深度即BIS值的影响。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腹腔镜手术的患者40例,对这40例患者在全麻过程中进行手术,并且过度通气使PETCO2由40 mm Hg降至25 mm Hg,在此过程中,了解患者脑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全麻过程中过度通气对麻醉深度即BIS值的影响。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腹腔镜手术的患者40例,对这40例患者在全麻过程中进行手术,并且过度通气使PETCO2由40 mm Hg降至25 mm Hg,在此过程中,了解患者脑电意识的变化情况。结果在过度通气状态下,40例患者脑电图的α、δ-θ波相对功率以及NI数值都有显著的提高。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全麻状态下进行过度通气,对患者的脑电意识造成较为显著的影响,容易出现麻醉过深的情况,容易对患者的脑组织造成损伤。因此,在全麻状态下对患者进行通气的过程中,需要把握适当的度,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过程 过度通气 脑电意识监测 影响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刘丽 马明飞 +2 位作者 石浩文 何俊永 何仁亮 《中外医疗》 2014年第13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进入到该院进行手术的患者102例,将这10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1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51例患者在手术后采取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进入到该院进行手术的患者102例,将这10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1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51例患者在手术后采取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进行镇痛,对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不进行相应的镇痛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情况。结果在患者术后的12 h,24 h,36 h和48 h内,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睡眠质量良好率为96.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睡眠质量良好率为78.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及其睡眠质量良好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 镇痛效果
下载PDF
BIS联合TOF监测对全麻肺结核患者拔出气管导管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明飞 何俊永 +3 位作者 刘民强 石浩文 何仁亮 赵国栋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5-16,共2页
目的:评估脑电双频指数(BIS)联合肌松监测(TOF)指导肺结核患者气管拔管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医院择期行手术治疗非结核患者与合并肺结核患者各20例。A组为合并肺结核患者,B组为非结核患者,两组均在BIS联合TOF监测下... 目的:评估脑电双频指数(BIS)联合肌松监测(TOF)指导肺结核患者气管拔管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医院择期行手术治疗非结核患者与合并肺结核患者各20例。A组为合并肺结核患者,B组为非结核患者,两组均在BIS联合TOF监测下指导气管拔管,比较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_2)和肌松残余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拔管时MAP及HR水平均不高于麻醉前,表明BIS联合TOF监测指导气管拔管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拔管时产生的刺激反应。A组和B组患者气管拔管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联合TOF监测可以安全用于指导肺结核患者气管拔管,减轻拔管时产生的心血管反应,提高拔管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肌松监测 气管拔管
下载PDF
HIV/AIDS患者疼痛诊疗现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民强 吴海萍 +5 位作者 石浩文 何俊永 孙莹莹 刘晓宁 吴强 何仁亮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1-104,共4页
艾滋病(AIDS)疼痛是由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引起的疼痛综合征,可见于AIDS的各个阶段,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临床表现复杂及难根治等特点,严重干扰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综述HIV感染者/AIDS患者疼痛的诊疗现状,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 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 疼痛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