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罕见重度气道狭窄伴重度呼吸困难患者多学科联合清醒ECMO进行气道肉芽组织切除术
1
作者 巴哈尔古丽·艾克然木 海迪娅·艾尔肯 +2 位作者 何元兵 马超 吐尼沙·艾克然木 《临床肺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59-162,共4页
重度气道狭窄通常由于炎症、肿瘤、异物阻塞、损伤等原因引起呼吸道中气流受到严重限制或阻塞的情况[1]。这种狭窄可以发生在呼吸道的任何部位,包括喉部、气管、支气管或肺部的细支气管[2]。严重的气道狭窄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气促、喘... 重度气道狭窄通常由于炎症、肿瘤、异物阻塞、损伤等原因引起呼吸道中气流受到严重限制或阻塞的情况[1]。这种狭窄可以发生在呼吸道的任何部位,包括喉部、气管、支气管或肺部的细支气管[2]。严重的气道狭窄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气促、喘息、咳嗽等症状,并且可能危及生命,需要紧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狭窄 支气管镜 ECMO 支架置入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其mNGS对血液系统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2
作者 李金泉 何元兵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2298-2302,共5页
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白血病细胞大量的增值后抑制了骨髓中正常的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的生成。粒细胞缺乏所致的感染常见感染部位有上呼吸道、肺部、口腔、肛周及全身(败血症)。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 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白血病细胞大量的增值后抑制了骨髓中正常的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的生成。粒细胞缺乏所致的感染常见感染部位有上呼吸道、肺部、口腔、肛周及全身(败血症)。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次为革兰氏阳性球菌,还可能出现病毒、真菌(含卡氏肺孢子菌)感染等。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是指对患者进行放疗、化疗及免疫抑制预处理,消除异常造血与免疫系统后,将供者或自身造血干细胞(HSC)经血管输注到患者体内,使之重建正常造血和免疫系统的一种治疗方法。自1959年美国E. D. Thomas医师实行全球首例同卵孪生提供造血干细胞进行HSCT后,HSCT已成为治疗多种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有效乃至唯一的耿直方法。骨髓移植后由于全血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留置导管、粘膜屏障受损及免疫功能低下等,感染相当常见。由于HSCT患者的特殊性导致抗生素的滥用以及感染病原体的不断产生、进化和编译,导致其脓毒血症、呼吸衰竭死亡的患者病死率高。临床常用检测方法为分离、生化、核酸等操作相对简单,成本较低的方式方法,然而这些传统方法检测耗时较长,且仅能对常见病原体检测,并且所送项目及标本更依赖临床医师执业水准和判断,因此对像HSCT这种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能感染到的未知及罕见病原体识别困难。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metagenomics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比较上一代测序方法通量更高,测序速度更快,理论上能无偏倚地检测出细菌、真菌、病毒以及罕见致病微生物,因此,mNGS对疑难甚至复合感染的早期诊断,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精准治疗提供了重大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肺部感染 mNGS 气管镜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金泉 何元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01-0009,共9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主要由于长期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中引起气道或肺泡异常炎症反应,以不完全可逆及进行性发展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疾病,以气道炎症、感染和组织重塑导致的不可逆的气流阻为主要症状,这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主要由于长期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中引起气道或肺泡异常炎症反应,以不完全可逆及进行性发展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疾病,以气道炎症、感染和组织重塑导致的不可逆的气流阻为主要症状,这些临床症状导致患者生活支出增高,生活质量下降,严重者最终可致死亡。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至2060年死于慢阻肺及其相关疾病患者数量每年将超过540万。有研究表明慢阻肺患者年直接费用约占家庭收入的40%。有研究表明在中国40岁以上人口慢阻肺总患病率约为8.2%,其中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患病率存在着地区差异。肺功能检查是目前公认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同时也是评价慢阻肺的严重程度、监测疾病进展、预后和治疗反应评估中最常用的指标。在阻塞性肺疾病的炎症协调中,炎症细胞通过招募和激活各种细胞因子发挥作用。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调节炎症模式,促炎细胞因子放大和维持炎症反应,炎症细胞经趋化因子作用经体液循环聚集于肺部组织,许多生长因子维持这种炎症,并导致气道的特征性结构变化。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有几种治疗方法可以靶向治疗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但阻断特定的细胞因子可能不提供临床效益;广谱抗炎方法则更有可能对临床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炎症 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 生长因子
下载PDF
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患者巨细胞病毒肺炎14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元兵 米日古丽 +1 位作者 夏宇 热依汗 《国际内科双语杂志(中英文)》 2007年第4期47-48,共2页
目的 探讨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患者巨细胞病毒肺炎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2004—2006年我院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患者14例,其中肾移植11例、骨髓移植1例、肝移植1例、肾病综合征长期服免疫抑制剂1例,基础免疫抑制剂为环孢素、晓悉、FKS06... 目的 探讨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患者巨细胞病毒肺炎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2004—2006年我院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患者14例,其中肾移植11例、骨髓移植1例、肝移植1例、肾病综合征长期服免疫抑制剂1例,基础免疫抑制剂为环孢素、晓悉、FKS06、泼尼松联合免疫抑制治疗,14例患者于术后平均90天发病,均有发热(38.5℃以上)、咳嗽、痰少,呼吸困难、呼吸急促(〉35次/min)、发绀;胸部X线呈“磨玻璃”样弥漫性间质性肺炎改变。实验室检查:所有病例淋巴细胞分类〈20%;8例巨细胞病毒IgM抗体阳性和(或)外周血巨细胞病毒抗原PCR——(CMV-Ag)阳性;10例患者血气分析为PaO2〈60mmHg,PaO2/FiO2〈200,符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诊断。治疗主要为抗病毒治疗,丙氧鸟苷10mg/(kg·d),分2次静滴;加用甲基强的松龙40mg,ivgtt,bid短期冲击治疗,直至胸部X线(或CT)病灶减少后减量,同时调整免疫抑制剂:泼尼松减量至10mg/d,环孢素剂量减至发病前的1/3—1/4,或停用环孢素;合并ARDS者,均给予无创呼吸机双水平正压通气给氧治疗;2例肾移植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连续静脉血滤治疗。结果 14例患者总存活率50%(7/14),10例合并ARDS者7例死亡,死亡率(70%),10例肾移植病人减少免疫抑制剂后肾功能正常,仅1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连续静脉血滤治疗及调整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好转。结论 免疫抑制患者(肾移植术、肝移植、骨髓移植后等及长期口服免疫抑制剂)易并发巨细胞病毒肺炎,治疗应给予抗病毒、短期激素冲击、调整免疫抑制剂、呼吸机辅助呼吸等综合治疗。免疫抑制患者合并巨细胞病毒肺炎预后不佳,合并ARDS者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肺炎 免疫抑制剂 移植后 诊治分析 器官 IGM抗体阳性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抗原
下载PDF
新疆地区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临床分析
5
作者 何元兵 张灿花 +12 位作者 郁秀莉 李丽 焦克岗 王在义 齐曼古力.吾守尔 彭鹏 买买提.艾力 张跃新 宋国平 凌敏 吴彦青 汤勇 林勇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583-586,共4页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09年12月新疆地区五家大型综合医院及传染病专科医院收治的经实验室确诊的63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临床一...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09年12月新疆地区五家大型综合医院及传染病专科医院收治的经实验室确诊的63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临床一般情况、并发症、治疗情况及预后,按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结果新疆地区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63例,存活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28.48±19.59)岁;合并重症肺炎30例(63.8%),MODS 10例(43.48%);治愈29例(63.04%),好转15例(32.61%),放弃治疗2例。死亡组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39.47±21.23)岁;合并肺炎100%,MODS 94.12%。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肌酸激酶同工酶、羟丁酸脱氢酶、尿素氮、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PaO2、PaCO2、血氧饱和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白蛋白、肌酐及pH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MODS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以年轻人多见,临床表现以高热、咳嗽、咳痰多见,常合并肺炎及ALI/ARDS,部分患者可治愈好转。合并有多器官损害的患者预后差。发病早期有效应用抗病毒药物及小剂量激素、合理使用机械通气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甲型HN流感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口鼻面罩无创性机械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20例观察
6
作者 何元兵 刘荣惠 +1 位作者 黄亦芬 李立 《新疆医学》 2002年第2期37-37,共1页
机械通气是治疗各种呼吸衰竭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口鼻面罩质量的提高,无创性机械通气受到了重视,因其避免了插管、切开带来的痛苦和并发症,而易被患者接受,对轻中度呼吸衰竭患者疗效肯定.我院1999~2001年对20例呼吸衰竭患者采... 机械通气是治疗各种呼吸衰竭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口鼻面罩质量的提高,无创性机械通气受到了重视,因其避免了插管、切开带来的痛苦和并发症,而易被患者接受,对轻中度呼吸衰竭患者疗效肯定.我院1999~2001年对20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口鼻面罩无创性机械通气治疗,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鼻面罩 无创性机械通气 治疗 Ⅱ型呼吸衰竭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7
作者 黄斌 杨增荣 +2 位作者 黄毅 吕江华 何元兵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4300-4303,共4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临床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以睡眠中间断通气量减低和呼吸暂停,伴或不伴打鼾为主要特征,这种间断呼吸暂停或通气量减低造成睡眠过程中反复发生的与...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临床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以睡眠中间断通气量减低和呼吸暂停,伴或不伴打鼾为主要特征,这种间断呼吸暂停或通气量减低造成睡眠过程中反复发生的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相似的间歇性低氧,引发全身氧化应激反应、炎性反应及交感神经兴奋性持续增强,导致多系统、多器官损伤,出现诸多并发症,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肺动脉高压及肺心病、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胃食管反流、性功能障碍、肾脏损伤、认知障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持续正压通气 上气道刺激 N-乙酰半胱氨酸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社区获得性肺炎和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5
8
作者 郁秀莉 何元兵 +2 位作者 夏宇 王晶 齐曼古力.吾守尔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肺结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1年4月至2011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收住的明确诊断的CAP患者134例,同期收住的明确诊断为肺结核患者86例。收...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肺结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1年4月至2011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收住的明确诊断的CAP患者134例,同期收住的明确诊断为肺结核患者86例。收集患者入院24 h内的血常规、PCT、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病原学等指标。结果 PCT及CRP在CAP患者中的水平高于肺结核患者[PCT:M(Q)0.30(1.54)比0.05(0.11)ng/mL,P<0.01;CRP:M(Q)57.85(87.43)比21.15(55.75)mg/L,P<0.01]。通过ROC曲线分析,与CRP相比,PCT能较好的区别CAP和肺结核[PCT的ROC曲线下面积0.736(95%CI 0.668~0.803),CR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52(95%CI 0.576~0.727)]。PCT在肺结核患者痰涂阳与痰涂阴两组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AP患者的PCT及CRP水平较肺结核患者高;肺结核患者的PCT水平不高,对于肺结核痰涂阳及涂阴患者无诊断价值,但对于结核高发地区有助于区别CAP与肺结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肺结核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肿瘤标记物在肺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力 何元兵 +3 位作者 刘挺 毕洪霞 李槐 李龙芸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10-512,共3页
目的 :为探讨肿瘤标记物CEA、CA5 0、CA199和CA2 42在肺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 2 3例病人的血清标本 ,其中肺鳞癌 41例 ,腺癌 46例 ,小细胞肺癌 14例 ,不能分型 16例 ,肺内转移癌 6例 ,肺部良性病变 10 0例。采用放射免... 目的 :为探讨肿瘤标记物CEA、CA5 0、CA199和CA2 42在肺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 2 3例病人的血清标本 ,其中肺鳞癌 41例 ,腺癌 46例 ,小细胞肺癌 14例 ,不能分型 16例 ,肺内转移癌 6例 ,肺部良性病变 10 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指标的血浆水平。经SAS软件包统计学处理 ,用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比较其在不同病理类型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EA值在小细胞癌、鳞癌、腺癌、不能分型肺癌、肺内转移癌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值上限 ,而良性病变组的CEA水平与正常人血清水平无显著差异。CA5 0只在肺腺癌组升高明显 ,与正常值有显著性差异。CA199在肺腺癌组、不能分型肺癌组和肺内转移癌组明显高于正常值 ,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CA2 42只在肺内转移癌轻度升高 ,统计学上有差异。CEA、CA5 0、CA199和CA2 42的特异度分别为 86 %、92 %、94%和 94%。CEA的敏感度分别为肺鳞癌 (31.0 %)、肺腺癌 (5 0 0 %)、不能分型肺癌(5 6 5 %)、肺小细胞癌 (6 0 .0 %)和肺内转移癌 (2 5 0 %)。CA5 0分别为 2 0 .4%、14.3%、2 6 .1%、6 .7%和 33.3%。CA199分别为 :9.7%、2 1.4%、30 .4%、2 0 .0 %和 5 0 .0 %。CA2 42分别为 :14.6 %、2 1.4%、2 6 .1%,2 6 .7%和 5 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记物 CEA CA50 CA199 CA242 肺癌 诊断
下载PDF
支气管镜下冷冻结合球囊扩张治疗支气管结核所致气道狭窄24例 被引量:24
10
作者 陆瑶 何元兵 +3 位作者 齐曼古力.吾守尔 米和热古丽.司马义 焦克岗 夏宇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联合球囊扩张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导致的气道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住院的首次确诊为支气管内膜结核合并气道狭窄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联合球囊扩张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导致的气道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住院的首次确诊为支气管内膜结核合并气道狭窄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资料对其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结果经支气管镜黏膜活检术或刷片确诊为支气管内膜结核合并气道狭窄的24例患者行冷冻联合球囊扩张术的介入治疗,同时给予标准抗结核药物治疗1年,24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介入治疗后气道内径均明显增宽,其中18例狭窄气道完全复张,6例部分复张(小于2/3),1个月后复查电子支气管镜,其中治愈8例,有效15例,无效1例。结论支气管结核性狭窄应根据不同的病程和病变特点选择方案。球囊扩张术仍为瘢痕型支气管内膜结核的首选治疗手段,冷冻是肉芽增殖型支气管内膜结核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将两者结合治疗肉芽增殖型、瘢痕型支气管内膜结核所致的气道狭窄是通过临床研究后寻求到较为合理的治疗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结核 气管狭窄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奈达铂、顺铂分别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疗效评价 被引量:11
11
作者 夏宇 戴月梅 +2 位作者 焦克岗 何元兵 齐曼古力.吾守尔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652-2655,2660,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奈达铂(N D P)联合吉西他滨(G EM)方案和顺铂(D D P)联合吉西他滨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 SC 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246例确诊的晚期N SC 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G N组126例,采用N D P+G EM方案;G P组120例,采用D D... 目的对比分析奈达铂(N D P)联合吉西他滨(G EM)方案和顺铂(D D P)联合吉西他滨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 SC 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246例确诊的晚期N SC 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G N组126例,采用N D P+G EM方案;G P组120例,采用D D P+G EM方案。治疗2周期后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入组的246例均可评价疗效。G N组及G P组的R R分别为38.09%和36.67%,D C R分别为80.95%和76.67%,TTP分别为6.3个月和5.8个月,M ST分别为9.1个月和9.2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34.13%和31.67%,2年生存率分别为12.70%和11.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 N组骨髓抑制尤其是血小板减少明显高于G P组(P<0.05),G N组消化道反应明显高于G P组(P<0.05),两组的其他不良反应相近(P>0.05)。结论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吉西他滨对晚期N SC LC疗效相当,但奈达铂的消化道反应明显低于顺铂,奈达铂更容易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达铂 顺铂 吉西他滨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下载PDF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纤维连接蛋白水平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程继荣 齐曼古力.吾守尔 +3 位作者 何元兵 刘晖 任葳 梁伟 《临床肺科杂志》 2007年第2期128-129,共2页
目的研究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纤维连接蛋白(Fn)水平及其与肺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用临床-影像-生理(CTR)评分系统评价IPF患者肺纤维化严重程度,并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 目的研究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纤维连接蛋白(Fn)水平及其与肺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用临床-影像-生理(CTR)评分系统评价IPF患者肺纤维化严重程度,并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IPF组(n=44)和键康对照组(n=44)的血清CTGF和Fn水平,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各组间CTGF、Fn水平差异,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CRP分数与CTGF、Fn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高分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CTGF和Fn水平增高(P<0·05);低分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CTGF和Fn水平无差异(P>0·05);高分组CRP分数与血清CTGF及Fn之间的秩相关数分别为0·52和0·45,即它们之间呈正相关。结论肺纤维化程度较重的IPF患者血清CTGF、Fn水平增高,且随肺纤维化严重程度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纤维连接蛋白
下载PDF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对弥漫性肺间质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夏宇 曾敏 +2 位作者 郗慧 何元兵 齐曼古力.吾守尔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906-909,共4页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联合多种取材方法对弥漫性肺间质性病变(ILD)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经痰细胞学及细菌学检查均为阴性的弥漫性肺间质性病变129例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并做镜下钳夹、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支气管镜下针吸活检(TB...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联合多种取材方法对弥漫性肺间质性病变(ILD)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经痰细胞学及细菌学检查均为阴性的弥漫性肺间质性病变129例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并做镜下钳夹、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支气管镜下针吸活检(TBNA)、灌洗(BAL)及刷片(BB)检查,对以上方法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经上述方法确诊特发性肺纤维化64例(49.6%),继发性肺纤维化13例(10.1%),肺癌17例(13.2%),肺结核7例(5.4%)及其它少见的肺部疾病。未能明确诊断者共18例(14.0%);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联合多种取材方法较初次TBLB确诊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联合TBLB、TBNA、BAL及BB等检查多种取材方法对ILD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肺间质性疾病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诊断
下载PDF
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大气道狭窄40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勤 何元兵 +1 位作者 夏宇 马艳丽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84-886,共3页
目的分析经支气管镜下的介入治疗在治疗大气道肿瘤所致的气道狭窄中的意义。方法收集该院呼吸科2009年1月-2013年8月诊治的40例大气道肿瘤所致的气道狭窄患者,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并比较介入治疗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综合评价电子支气管... 目的分析经支气管镜下的介入治疗在治疗大气道肿瘤所致的气道狭窄中的意义。方法收集该院呼吸科2009年1月-2013年8月诊治的40例大气道肿瘤所致的气道狭窄患者,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并比较介入治疗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综合评价电子支气管镜引导的介入治疗的疗效。结果 40例同时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采用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例如二氧化碳CO2冷冻治疗、氩气刀(APC)治疗、高频电刀治疗及支架植入。40例患者呼吸困难症状迅速缓解,气管直径明显变大。结论经电子支气管镜的介入治疗对有大气道肿瘤而无法手术的患者来说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能够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气道狭窄 肿瘤
下载PDF
EBUS-TBNA在肺和/或纵隔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步青 文进 +2 位作者 何元兵 齐曼古力.吾守尔 王晶 《临床肺科杂志》 2018年第4期644-64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在肺和/或纵隔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01月-2017年06月接受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或传统支气管针吸活检(c TBNA)检查的142例患者的医疗记...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在肺和/或纵隔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01月-2017年06月接受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或传统支气管针吸活检(c TBNA)检查的142例患者的医疗记录,对两组患者的病理学检查结果、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BUS-TBNA组77例患者共穿刺158组淋巴结,c TBNA组65例患者共穿刺134组淋巴结,EBUS-TBNA组的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65.8%、86.1%、100%、87.0%、100%、33.3%,c TBNA组的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41.8%、60.7%、100%、63.1%、100%、14.3%;两组患者对检查的耐受性均较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对影响病理阳性的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灶越大病理阳性率越高,穿刺次数越多,病理阳性率越高,EBUS-TBNA组较c TBNA组病理阳性率高。结论 EBUS-TBNA具有较高的诊断阳性率、灵敏度以及准确度,且未增加相关并发症,在肺和/或纵隔疾病诊断中具有更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支气管针吸活检(cTBNA) 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 肺和/或纵隔疾病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3
16
作者 郁秀莉 何元兵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6期1114-1116,共3页
CAP是一种常见的具有潜在生命威胁且耗费大量医疗资源的疾病,尽管抗生素在不断发展,但患者的病死率仍较高。据统计资料显示,门诊接受治疗的患者的病死率为1%~5%,普通病房的患者为5.7%~12.0%,而ICU的患者则高达50%[3]。至今它仍然是威... CAP是一种常见的具有潜在生命威胁且耗费大量医疗资源的疾病,尽管抗生素在不断发展,但患者的病死率仍较高。据统计资料显示,门诊接受治疗的患者的病死率为1%~5%,普通病房的患者为5.7%~12.0%,而ICU的患者则高达50%[3]。至今它仍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血清降钙素原 应用 医疗资源 潜在生命 统计资料 普通病房 人类健康
下载PDF
良性支气管狭窄介入治疗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马艳莉 何元兵 《临床肺科杂志》 2014年第4期739-743,共5页
因瘢痕形成和肉芽肿引起的良性气管狭窄在临床上很常见,气管、主支气管重度狭窄严重影响患者生命活动,可导致急性呼吸衰竭,是危及生命的急症[1].内科药物治疗多无明显治疗效果,既往以外科治疗为主,手术切除受累气管,但手术创伤大、并发... 因瘢痕形成和肉芽肿引起的良性气管狭窄在临床上很常见,气管、主支气管重度狭窄严重影响患者生命活动,可导致急性呼吸衰竭,是危及生命的急症[1].内科药物治疗多无明显治疗效果,既往以外科治疗为主,手术切除受累气管,但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有微创、对患者心肺功能的要求相对较低等特点,近年来内镜介入技术迅速发展,将逐渐取代传统外科手术,成为治疗良性气管狭窄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常用的介入技术有激光消融、电灼烧、氩等离子体凝固技术( APC)、气道球囊扩张成形术、气道内支架植入术、冷冻、光动力治疗、腔内后装放疗、微波治疗等.上述介入治疗手段各有其独特的优点,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良性支气管狭窄 良性气管狭窄 球囊扩张成形术 气管重度狭窄 急性呼吸衰竭 传统外科手术 内支架植入术
下载PDF
联合介入方法治疗良性瘢痕增生性气道狭窄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艳莉 何元兵 +1 位作者 齐曼古力.吾守尔 焦克岗 《临床肺科杂志》 2014年第10期1776-1779,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在狭窄部位局部注射丝裂霉素C治疗良性瘢痕增生性气道狭窄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良性瘢痕增生性狭窄患者24例,对照组16例,丝裂霉素组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丝裂霉素组采用介入方法联合狭窄局部注射丝裂霉... 目的初步探讨在狭窄部位局部注射丝裂霉素C治疗良性瘢痕增生性气道狭窄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良性瘢痕增生性狭窄患者24例,对照组16例,丝裂霉素组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丝裂霉素组采用介入方法联合狭窄局部注射丝裂霉素C(浓度为0.4 mg/ml,给药剂量按狭窄长度计算,1 ml/cm),给药方法为气管镜下黏膜针注射。随访6个月,观察狭窄气道内局部注射丝裂霉素的安全性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气道直径、气促指数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气道直径增加值均显示丝裂霉素治疗组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丝裂霉素组6个月内平均每例介人治疗次数为(4.94±1.18)次和(2.63±0.7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丝裂霉素组患者在观察期内均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局部注射丝裂霉素联合常规介入方法,可明显延长良性瘢痕增生性气道狭窄再狭窄的时间,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狭窄 丝裂霉素C 局部注射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成人支气管哮喘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晶 齐曼古丽.吾守尔 +4 位作者 李霞 何元兵 克丽别娜.吐尔逊 文进 居来提.木塔力甫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7期686-688,共3页
目的:分析我国最低海拔地区吐鲁番维吾尔族成人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为哮喘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设计,选择2005年9月~2006年8在吐鲁番地区医院确诊的门诊及住院的维吾尔族哮喘患者86例(哮喘组)及同期眼科门诊... 目的:分析我国最低海拔地区吐鲁番维吾尔族成人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为哮喘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设计,选择2005年9月~2006年8在吐鲁番地区医院确诊的门诊及住院的维吾尔族哮喘患者86例(哮喘组)及同期眼科门诊就诊病人86例(对照组).制定统一的调查表,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哮喘危险因素调查及常见血清变应原S-IgE检测,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并检测中、重度哮喘患者及其对照者血清炎症介质S-ECP、T-IgE水平检测.结果:维吾尔族成人哮喘发作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呼吸道感染、家族史(一级亲属)、气候变化、过敏史、S-IgE阳性(P<0.05).哮喘组中、重度哮喘患者血清S-ECP、T-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呼吸道感染、家族史、气候变化、过敏史为维吾尔族成人哮喘发作的主要危险因素;血清S-ECP、T-IgE水平能反映哮喘气道炎症的活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危险因素 维吾尔族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部分液体通气在ALI/ARDS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丽 何元兵 曾赟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99-101,共3页
关键词 ARDS治疗 高频振荡通气 VALI 部分液体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进行性呼吸困难 急性肺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