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质联用结合网络药理学探究少腹逐瘀汤抗宫颈癌活性机理
1
作者 胡轩 吴同川 +5 位作者 艾鑫丹 何兴悦 徐弘康 郑飞 越皓 戴雨霖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7-702,共16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对少腹逐瘀汤发挥抗宫颈癌作用的重要成分、靶点和通路进行预测分析,并通过细胞实验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经鉴定发现...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对少腹逐瘀汤发挥抗宫颈癌作用的重要成分、靶点和通路进行预测分析,并通过细胞实验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经鉴定发现苯丙素类、黄酮类、萜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挥发油类、苯酞类、香豆素类、苯醛类、氨基酸类、酚类和其他类等共89种化合物,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深入挖掘得到少腹逐瘀汤抗宫颈癌的7个重要成分、8个核心靶点和10条宫颈癌相关信号通路。细胞实验表明,给药组HeLa细胞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生存率逐渐降低,细胞凋亡率逐步提高,呈浓度依赖性(P<0.05)。少腹逐瘀汤可以提高Bax、Cyto c、Caspase 9和Caspase 3表达水平,降低PI3K、AKT和Bcl-2表达水平。少腹逐瘀汤可能通过槲皮素、芍药苷、黄芩素、山奈酚、沙立朴吩、丁香酚和鞣花酸等成分作用于TP53、AKT1和EGFR等靶点发挥抗宫颈癌作用,其机制与PI3K/AKT和Bcl-2家族蛋白信号通路的调控密切相关,充分体现了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化学成分 宫颈癌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脑卒中后疲劳采取八段锦团体干预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何兴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78-81,共4页
探讨脑卒中后疲劳采取八段锦团体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后疲劳患者30例,分组后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八段锦团体干预,比较两组疲劳度、神经功能、运动能力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SS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与... 探讨脑卒中后疲劳采取八段锦团体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后疲劳患者30例,分组后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八段锦团体干预,比较两组疲劳度、神经功能、运动能力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SS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疲劳采取八段锦团体干预的效果确切,可使患者疲劳度减轻,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疲劳 八段锦 神经功能 运动能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推拿联合脐灸治疗产后气虚血瘀型腹直肌分离35例
3
作者 郑鹏 何兴悦 +2 位作者 刘美君 周慧玲 徐晓红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2-764,共3页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脐灸治疗产后气虚血瘀型腹直肌分离(D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5例气虚血瘀型DRA患者,采用推拿联合脐灸治疗,推拿按揉后颈部、肩部及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掌根推带脉至神阙穴,顺时针方向摩腹,并按压双侧关...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脐灸治疗产后气虚血瘀型腹直肌分离(D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5例气虚血瘀型DRA患者,采用推拿联合脐灸治疗,推拿按揉后颈部、肩部及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掌根推带脉至神阙穴,顺时针方向摩腹,并按压双侧关门、天枢、大巨及气海、关元等穴位,推拿后进行脐灸约20 min。以上治疗隔日1次,每周治疗4次,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和治疗结束后8周随访时,观察两组患者腹直肌分离距离(IRD)及腰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中医症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并评定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及随访时IRD与VAS、中医症状、ODI、EPDS、SAS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与随访时比较,以上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推拿联合脐灸可以减少气虚血瘀型产后DRA患者的IRD,改善症状、功能障碍及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腹直肌分离 气虚血瘀型 推拿 益气调形 脐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