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优选肿瘤标志群”建立的决策树模型对肺癌辅助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何其栋 魏小玲 +2 位作者 张红巧 王威 吴拥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应用决策树技术联合肿瘤标志蛋白芯片建立基于"优选肿瘤标志群"的决策树模型,实现对肺癌的快速诊断。方法:运用肿瘤标志定量检测试剂盒测定201例肺部良性疾病及199例肺癌患者血清中9项肿瘤标志[癌胚抗原、糖原类抗原19-9... 目的:应用决策树技术联合肿瘤标志蛋白芯片建立基于"优选肿瘤标志群"的决策树模型,实现对肺癌的快速诊断。方法:运用肿瘤标志定量检测试剂盒测定201例肺部良性疾病及199例肺癌患者血清中9项肿瘤标志[癌胚抗原、糖原类抗原19-9(CA19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CA242、铁蛋白、CA125、甲胎蛋白、人生长激素和CA153]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对肿瘤标志进行筛选以获得"优选肿瘤标志群",分别于筛选前后建立决策树模型和Fisher判别分析模型。结果:肺癌组9项血清肿瘤标志水平均高于肺良性疾病组(P<0.05)。筛选前基于9项肿瘤标志分别建立的Fisher判别分析模型、决策树模型和筛选后基于6项肿瘤标志建立的Fisher判别分析模型、决策树模型,其预测准确度分别为86.0%、92.5%、84.5%、91.5%。筛选前和筛选后决策树模型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925和0.915,均高于Fisher判别分析的0.860和0.845(Z=4.462和4.575,P均<0.01);但决策树模型和Fisher判别分析筛选前后自身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914和1.074,P均>0.05)。结论:基于6项肿瘤标志建立的决策树模型诊断肺癌的效果优于Fisher判别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树 肿瘤标志 肺肿瘤 辅助诊断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清中DNMT1、DNMT3a、DNMT3b和HDAC1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7
2
作者 冯悦静 魏小玲 +5 位作者 尤爱国 周安燕 吴拥军 王威 何其栋 王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3-326,共4页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血清中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1、DNMT3a、DNMT3b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136例肺癌患者、140例肺良性疾病及14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DNMT1、DNMT3a、DNMT3b...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血清中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1、DNMT3a、DNMT3b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136例肺癌患者、140例肺良性疾病及14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DNMT1、DNMT3a、DNMT3b和HDAC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DNMT1、DNMT3a、DNMT3b和HDAC1蛋白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3组血清中DNMT1、DNMT3a、DNMT3b和HDAC1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81、62.510、37.273、57.721,P<0.05),肺癌患者均高于正常对照及肺良性疾病患者;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DNMT1、DNMT3a、DNMT3b和HDAC1蛋白高表达均可影响肺癌的发生发展(P<0.001);肺癌患者血清中DNMT1、DNMT 3a、DNMT 3b和HDAC1蛋白表达无组织学类型特异性(P>0.05),但不同临床分期其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843、0.244、0.222、0.878,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中DNMT1、DNMT3a、DNMT3b和HDAC1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DNA甲基化转移酶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清中DNA甲基化酶的表达 被引量:3
3
作者 魏小玲 冯斐斐 +3 位作者 何其栋 冯悦静 王威 吴拥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目的:观察DNA甲基化酶( DNMT1、DNMT3a和DNMT3b)与肺癌危险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36例肺癌患者(肺癌组)、141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血清DNMT1、DNMT3a和DNMT3b的水平。分析性别、年龄、吸烟史、肺癌组织学... 目的:观察DNA甲基化酶( DNMT1、DNMT3a和DNMT3b)与肺癌危险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36例肺癌患者(肺癌组)、141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血清DNMT1、DNMT3a和DNMT3b的水平。分析性别、年龄、吸烟史、肺癌组织学类型和临床分期对血清DNMT1、DNMT3a和DNMT3b的影响,以及血清DN-MT1、DNMT3a和DNMT3b表达水平与肺癌危险性的关系。结果:肺癌组DNMT1、DNMT3a表达水平(μg/L)[12.64(9.67~17.07),0.74(0.61~1.05)]高于对照组[11.07(7.85~17.59),0.66(0.49~1.00)(Z =1.884, P=0.002;Z=1.788,P=0.003)],DNMT3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3种DNMTs水平的百分位数25%、50%、75%为分界点分别将肺癌组和对照组分为4层,结果显示随着DNMT1、DNMT3a表达水平增加,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χ^2趋势=4.062和7.853,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中DNMT1、DNMT3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检测血清DNMTs的变化可预测患肺癌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DNA甲基化酶
下载PDF
2019—2021年河南省安阳市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分析
4
作者 何其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7期1185-1189,共5页
目的通过整理分析河南省安阳市2019—2021年食源性疾病报告和监测情况,为制定和调整食源性疾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安阳市2019—2021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采集患者粪便并检测相关病原体,对监测结果进行整体统计分析。结果2... 目的通过整理分析河南省安阳市2019—2021年食源性疾病报告和监测情况,为制定和调整食源性疾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安阳市2019—2021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采集患者粪便并检测相关病原体,对监测结果进行整体统计分析。结果2019—2021年安阳市共报告22867例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男10340例,女12527例。报告病例主要集中于6—8月,其中以30~<40岁组(16.01%,3661/22867)最多;报告罹患率最高为龙安区(680.32/100000)。可疑暴露食品中水果及其制品(26.64%,6364/23887)报告最多,加工或包装方式以家庭自制(34.96%,8350/23887)、散装(包括简易包装)(34.38%,8212/23887)为主,家庭是主要的进食场所(83.15%,19862/23887)。安阳市食源性疾病病原学监测总标本检出率为8.73%。结论应进一步完善该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加大重点高危人群监测力度,针对家庭自制食品,尤其是在夏秋季节,加强食品安全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病例监测 流行病学特征
下载PDF
基于肿瘤标志群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肺癌辅助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尊税 魏小玲 +2 位作者 何其栋 张红巧 吴拥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58-661,共4页
目的:应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联合肿瘤标志蛋白芯片建立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型,探讨其对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蛋白芯片(化学发光法)测定201例肺良性疾病患者、202例肺癌患者血清中9项血清肿瘤标志(CA199、Ferritin、AFP、CA153、... 目的:应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联合肿瘤标志蛋白芯片建立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型,探讨其对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蛋白芯片(化学发光法)测定201例肺良性疾病患者、202例肺癌患者血清中9项血清肿瘤标志(CA199、Ferritin、AFP、CA153、CEA、NSE、CA242、CA125、HGH)的水平,logistic回归筛选,建立ANN和Fisher判别分析肺癌诊断模型。结果:4项肿瘤标志(CEA、NSE、Ferritin、CA153)建立的ANN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0.850)高于4项Fisher、6项(CEA、NSE、Ferritin、CA153、AFP、CA125)Fisher和6项ANN的ROC曲线下面积(0.793、0.767和0.825)。结论:基于4种肿瘤标志的ANN模型判别诊断肺癌的效果优于Fisher判别分析,优于6种肿瘤标志建立的ANN模型;ANN模型诊断效果优于Fisher判别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肿瘤标志 人工神经网络 FISHER判别分析 辅助诊断
下载PDF
一起阿邦尼沙门菌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分析及分子溯源调查
6
作者 何其栋 石超凡 +1 位作者 赵宏胜 王书舟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0-554,共5页
目的查明引起某庙会期间发生的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原因,确认致病危害因素及其来源,为此类事件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通过描述分析方法分析病例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危害因素。开展病例对照研究确... 目的查明引起某庙会期间发生的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原因,确认致病危害因素及其来源,为此类事件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通过描述分析方法分析病例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危害因素。开展病例对照研究确定可疑食物,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法对致病因子进行相似性分析。结果根据病例定义共收集可疑病例32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87.50%)、腹泻(78.13%)、发热(75.00%)、头晕恶心(71.88%)。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水煮带壳花生是危险因素(OR=4.000,95%CI:1.409~11.354)。采集28份样品中有7份分离培养出沙门菌,血清型鉴定均为阿邦尼沙门菌,经PFGE图谱分析高度相似。结论本次事件是由阿邦尼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可疑食物为水煮带壳花生,应加强非城区流动摊位散装食品的监管,同时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暴发 流行病学调查 阿邦尼沙门菌
原文传递
DNA甲基转移酶在原发性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冯悦静 田蕊 +9 位作者 尤爱国 王静 吴拥军 王威 周安燕 魏小玲 何其栋 冯煦 于永敏 邓小敏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8期3822-3825,共4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肺癌患者血清中DNA甲基转移酶(DNMT)1、3a、3b蛋白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136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肺癌组)和同期郑州市第六人... 目的观察原发性肺癌患者血清中DNA甲基转移酶(DNMT)1、3a、3b蛋白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136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肺癌组)和同期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47名健康人群(对照组)血清中DNMT1、3a、3b蛋白表达进行测定,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蛋白表达与肺癌危险性关系及蛋白的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肺癌组DNMTl、DNMT3a、3b蛋白表达(15±10、997±76、302±2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10、344±93、1084-22)(t=3.28、62.51、37.27,P=0.021、0.000、0.000);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DNMTl、3a、3b蛋白高表达均可增加患肺癌的危险性(X2=14.811、26.768、12.057,P=0.000、0.000、0.001),其中DNMTl显著增加患肺癌的危险性(OR=1.545,95%CI:1.238~1.928)。不同组织学类型和不同临床分期肺癌患者的DNMTl、3a、3b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中DNMTl、5a、3b蛋白高表达可增加患肺癌的危险性,可能是肺癌发展早期过程中的重要生物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DNA 甲基转移酶类 血清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原文传递
决策树联合生物标志在肺癌辅助诊断中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魏小玲 谭善娟 +4 位作者 何其栋 王威 吴拥军 王静 吴逸明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79-1482,共4页
目的 检测p16、RASSF1A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甲基化水平及外周血DNA端粒长度,建立并探讨判别分析与决策树2种分类模型在肺癌辅助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200名正常对照、200例肺癌患... 目的 检测p16、RASSF1A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甲基化水平及外周血DNA端粒长度,建立并探讨判别分析与决策树2种分类模型在肺癌辅助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200名正常对照、200例肺癌患者外周血p16、RASSF1A和FHIT基因甲基化水平和DNA端粒长度,建立决策树、判别分析2种肺癌判别诊断模型。结果 肺癌组和对照组中p16、RASSF1A和FHIT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分别为0.59(0.16~4.50)与0.36(0.06~4.00)(P=0.008)、27.62(9.09~52.86)与17.17(3.86~50.87)(P=0.038)、3.33(1.86~6.40)与2.85(1.39~5.44)(P=0.002);端粒长度分别为(0.93&plusmn;0.32)和(1.16&plusmn;0.57)(P〈0.001),4项生物标志在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判别分析、决策树对预测集的预测准确度分别为64%、83%;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0、0.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数据挖掘工具建立的决策树模型判别诊断肺癌的效果优于判别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生物标志 决策树 辅助诊断
原文传递
2016—2021年安阳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其栋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3年第4期97-100,共4页
目的对河南省安阳市2016—2021年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食源性疾病监测、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安阳市2016—2021年安阳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数据,采集粪便标本开展食源性病原体病原体检验,同时采集病例进行相关... 目的对河南省安阳市2016—2021年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食源性疾病监测、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安阳市2016—2021年安阳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数据,采集粪便标本开展食源性病原体病原体检验,同时采集病例进行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结果2016—2021年安阳市共报告1535例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例,报告病例主要集中于6~8月(53.03%,814/1535),其中以25~<45岁组(25.41%,390/1535)和45~65岁组(24.43%,375/1535)年龄组病例为主;加工或包装方式中家庭自制比例最高,家庭是主要的进食场所(46.45%,713/1535)。临床症状以消化道症状为主(94.07%,1444/1535)。安阳市食源性疾病病原学监测总阳性检出率为6.97%,历年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致泻大肠埃希菌主要血清型为肠粘附型(EAEC,73.81%)、沙门氏菌优势血清型是肠炎沙门氏菌(54.55%)。结论2016—2021年安阳市食源性疾病夏秋季节高发,25~<45岁组和45~65岁组年龄组年龄组人群为主要发病人群,进食场所以家庭为主,病原体以致泻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为主。应进一步完善安阳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系统,加大重点高危人群监测力度,针对家庭自制食品,尤其是在夏秋季节,加强食品安全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主动监测 病原体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