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究NR1H4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药物预测中的作用
1
作者 彭晓婷 王文素 +2 位作者 何典城 詹亚梅 游绍伟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4期5-10,23,共7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差异基因,预测治疗CAG的小分子药物。方法通过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获取2份CAG芯片(GSE27411、GSE116312)基因表达样本,利用R...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差异基因,预测治疗CAG的小分子药物。方法通过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获取2份CAG芯片(GSE27411、GSE116312)基因表达样本,利用R语言筛选出CAG差异表达基因,获得CAG免疫相关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筛选出核心基因,进一步研究核心基因的免疫浸润,预测其小分子化合物,通过MOE2022进行分子对接,通过GEPIA2网站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基于GEO数据库筛选出差异基因517个。GO富集分析发现主要涉及粒细胞趋化性、白细胞趋化性、中性粒细胞趋化性等生物过程。KEGG富集分析显示主要富集于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PPI网络筛选前6个核心基因即NR1H4、CCK、CCL20、CXCL1、LCN2、SAA1,通过相关验证,NR1H4作为核心基因。免疫细胞浸润分析结果显示中央记忆CD8 T细胞、效应记忆CD4 T细胞、γδ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可能参与CAG的发生发展,而中性粒细胞与NR1H4呈正相关。分子对接显示柯里拉京、豆甾醇、栀子苷、桔皮素、鹅去氧胆酸、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6种小分子药物与NR1H4有较好的结合力。结论本研究初步探讨CAG的潜在机制,NR1H4作为关键基因与中性粒细胞可能在CAG“炎-癌转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为CAG的“炎–癌转化”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生物信息学 NR1H4 差异基因 免疫浸润
下载PDF
基于苗医整病理论探讨Bcl-2、Bax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游绍伟 易旭 +4 位作者 赵琦 王文素 何典城 詹亚梅 杨玲 《光明中医》 2021年第8期1191-1193,共3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合并肠上皮化生或上皮内瘤变时,癌变率明显增加,被认为是胃炎癌前病变。单纯西医治疗有一定局限性,对胃黏膜病变的改善效果欠佳。苗医学是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苗医药理论治疗慢性萎缩...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合并肠上皮化生或上皮内瘤变时,癌变率明显增加,被认为是胃炎癌前病变。单纯西医治疗有一定局限性,对胃黏膜病变的改善效果欠佳。苗医学是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苗医药理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具有独特优势,可改善甚至逆转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其治疗精髓为苗医整病理论,与干预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基因表达相同,都是以改善结构、恢复功能为最终目的,从而拓展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诊疗思路,对针对疾病靶向治疗具有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痛 苗医整病理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炎癌前病变
下载PDF
游绍伟教授基于“升阳散火法”论治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被引量:1
3
作者 蓬兴柱 代光琴 +4 位作者 彭晓婷 王文素 何典城 詹亚梅 游绍伟 《基层中医药》 2022年第10期1-5,共5页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是一种病因复杂且病情反复的难治性皮肤疾病。现代医学对于本病的治疗效果欠佳,难以治愈。游绍伟教授基于李东垣“升阳散火法”理论,从脾胃入手,通过调理脾胃治疗脾胃以外其他系统疾病,抓住脾胃与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病...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是一种病因复杂且病情反复的难治性皮肤疾病。现代医学对于本病的治疗效果欠佳,难以治愈。游绍伟教授基于李东垣“升阳散火法”理论,从脾胃入手,通过调理脾胃治疗脾胃以外其他系统疾病,抓住脾胃与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病机联系,从“脾虚、阳郁、阴火”方面进行分析论治,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脾虚 阳郁 阴火 升阳散火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治疗克罗恩病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1
4
作者 曾程 游绍伟 +1 位作者 王文素 何典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5期617-620,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克罗恩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及相关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2009—2020年治疗克罗恩病方剂,并建立网络数据库,对数据进行频次、频率、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此次共收集方剂126首,涉及中药...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克罗恩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及相关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2009—2020年治疗克罗恩病方剂,并建立网络数据库,对数据进行频次、频率、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此次共收集方剂126首,涉及中药共166种,高频中药为白术(49.2%)、茯苓(42.9%)、白芍(33.3%)、当归(27.8%)等18种,以健脾利湿、理气活血为主,四气以温(46.0%)、寒(24.0%)、平(23.0%)为主,五味以甘(33.0%)、苦(30.0%)、辛(25.0%)为主,归经以脾经(频率为790)为最。结论治疗克罗恩病大多以健脾利湿、理气活血为主,重要归经是脾、胃、肺,核心药对是茯苓、白术、白芍、陈皮。药物配伍上体现了从脾论治、肺与大肠相表里等治疗思想,同时加入镇静、调情志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中药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游绍伟运用“通腑法”治疗大肠积滞型腰痛经验
5
作者 代光琴 蓬兴柱 +2 位作者 王文素 何典城 游绍伟 《基层中医药》 2022年第12期11-15,共5页
腰痛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腰部或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的以腰部一侧或两侧发生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中医学认为腰为肾之府,多从肾论治腰痛。游绍伟主任从医20余载,总结多年临证经验,结合古籍经典,基于“脾为之使,胃为之市”理论... 腰痛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腰部或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的以腰部一侧或两侧发生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中医学认为腰为肾之府,多从肾论治腰痛。游绍伟主任从医20余载,总结多年临证经验,结合古籍经典,基于“脾为之使,胃为之市”理论,认为燥屎积聚肠腑,腰部局部气血运行不畅,也会导致腰痛,并结合胃肠与腰椎的经络、解剖生理、神经调节的关系,运用“通腑法”治疗大肠积滞引起的腰痛疗效较好。本文主要总结游绍伟从脾胃肠论治腰痛的临证经验,并附验案一则,以期为治疗腰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积滞 腰痛 通腑法
下载PDF
葛花解酒涤脂汤对酒精性肝病小鼠肝脏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
6
作者 刘蕊 易旭 +3 位作者 吴雪莉 王硕石 何典城 游绍伟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2-671,共10页
目的 检测酒精性肝病(ALD)小鼠肝脏组织能量代谢相关指标水平,并探讨葛花解酒涤脂汤的干预作用。方法 40只雄性C57BL/6J小鼠任意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葛花解酒涤脂汤高剂量组(4.94 g/kg)、葛花解酒涤脂汤低剂量组(2.47 g/kg)和白藜... 目的 检测酒精性肝病(ALD)小鼠肝脏组织能量代谢相关指标水平,并探讨葛花解酒涤脂汤的干预作用。方法 40只雄性C57BL/6J小鼠任意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葛花解酒涤脂汤高剂量组(4.94 g/kg)、葛花解酒涤脂汤低剂量组(2.47 g/kg)和白藜芦醇组(0.40 g/kg),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先予Lieber-DeCarli对照液体饲料喂养5 d,随后予Lieber-DeCarli酒精液体饲料喂养10 d,第16天灌胃31.5%乙醇溶液1次,以制备ALD小鼠模型。造模结束后第2天起,各干预组灌胃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9 d。苏木素-伊红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组织脂肪变性情况;分光光度法检测肝脏组织Na+K+-腺苷三磷酸(ATP)酶、Ca^(2+)Mg^(2+)-ATP酶活性,琥珀酸脱氢酶(SDH)、肝糖原含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肝脏组织ATP、腺苷二磷酸(ADP)和腺苷一磷酸(AMP)含量,以及AMP/ATP值、总腺苷酸池(TAN)含量、能荷值(EC);实时荧光PCR法检测肝脏组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α2 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脏组织SIRT1、AMPKα2、AMPKβ1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组织脂肪变性病变明显,肝脏组织Ca^(2+)Mg^(2+)-ATP酶活性、SDH含量降低,肝糖原含量升高,EC、AMP/ATP值降低,ATP、ADP、AMP和TAN含量升高,SIRT1、AMPKα2 mRNA表达降低,AMPKβ1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葛花解酒涤脂汤高、低剂量组肝脏组织脂肪变性明显减轻,肝脏组织Na+K+-ATP酶活性降低,EC及SIRT1、AMPKα2 mRNA表达升高(均P<0.05);葛花解酒涤脂汤低剂量组Ca^(2+)Mg^(2+)-ATP酶活性、SDH及ATP含量升高(均P<0.05);葛花解酒涤脂汤高剂量组AMP/ATP值升高(P<0.05);葛花解酒涤脂汤高、低剂量组和白藜芦醇组肝脏组织SIRT1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葛花解酒涤脂汤低剂量组和白藜芦醇组AMPKα2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与葛花解酒涤脂汤高剂量组比较,葛花解酒涤脂汤低剂量组、白藜芦醇组肝脏组织ATP、TAN含量和EC升高,AMP/ATP值降低(均P<0.05);葛花解酒涤脂汤低剂量组AMPKα2 mRNA表达降低(P<0.05);白藜芦醇组SIRT1、AMPKα2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与葛花解酒涤脂汤低剂量组比较,白藜芦醇组AMPKβ1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慢性酒精摄入引起的能量代谢改变可能与小鼠ALD发生有关,葛花解酒涤脂汤干预可以改善ALD小鼠肝脏能量代谢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葛花解酒涤脂汤 能量代谢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小鼠
原文传递
基于NF-κB信号通路探讨萎胃通调汤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1
7
作者 游绍伟 易旭 +6 位作者 赵琦 王文素 杨玲 何典城 童平珍 王学勇 詹亚梅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8-97,共10页
目的:探析萎胃通调汤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萎胃通调汤高、中、低剂量干预组,胃复春组6组,每组15只,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多因素复合造模法制备CA... 目的:探析萎胃通调汤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萎胃通调汤高、中、低剂量干预组,胃复春组6组,每组15只,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多因素复合造模法制备CAG大鼠模型。经组织病理学检测鉴定模型制备成功后,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18、9、4.5 g·kg^(-1)·d^(-1)的萎胃通调汤及0.45 g·kg^(-1)·d^(-1)胃复春水溶液,12周后取大鼠胃黏膜组织经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胃黏膜CAG相关病理学表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分析大鼠胃黏膜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关键指标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AG大鼠胃黏膜固有腺体排列和形态极不规则,伴不同程度减少或消失,固有层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约48.4%出现肠上皮化生表现。萎胃通调汤处理后显著改善CAG大鼠胃黏膜固有腺体减少与肠化生等病理改变,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环氧合酶2(COX-2)、NF-κB p65、白细胞介素(IL)-1α、IL-1β、IL-10、IL-8α、IL-8βmRNA及COX-2、NF-κB p65、IL-10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萎胃通调汤及胃复春干预后CAG大鼠胃黏膜组织COX-2、NF-κB p65、IL-1α、IL-1β、IL-10、IL-8α、IL-8βmRNA及COX-2、NF-κB p65、IL-10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其中萎胃通调汤高剂量组相应指标表达水平接近正常组。结论:萎胃通调汤能改善甚至逆转CAG大鼠病变胃黏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萎胃通调汤下调CAG大鼠胃黏膜组织NF-κB信号通路相关指标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萎胃通调汤 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基于“脾虚宛滞”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炎癌转化”与防治思路 被引量:6
8
作者 游绍伟 詹亚梅 +3 位作者 王文素 何典城 蓬兴柱 王学勇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88-195,共8页
胃“炎癌转化”是从胃的相关性炎症发生、发展到胃癌(GC)的一个过程,其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在我国,GC无论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均较高,预后较差,对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构建GC的防治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胃“炎癌转化”是从胃的相关性炎症发生、发展到胃癌(GC)的一个过程,其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在我国,GC无论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均较高,预后较差,对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构建GC的防治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胃“炎癌”链发生、发展及转归的关键环节,现代医学对于CAG的治疗一般以去除病因及改善临床症状为主,这些治疗虽短期疗效较好,但往往缺乏明显的逆转性且易复发。中医药防治从“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出发,并且结合现代医学对“炎癌转化”的认识,对CAG及GC实施个体化防治原则,防治并重是控制胃“炎癌转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基于CAG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病机关键提出“脾虚宛滞”理论,认为脾虚是“炎癌转化”之根本,宛是“炎癌转化”之重要因素,滞是“炎癌转化”之关键,“脾虚宛滞”与胃“炎癌转化”进程息息相关。治疗上运用“健脾去宛”之法,其目的是健脾以培元,改善胃腑供血及调节机体免疫力;去宛以通滞,减少非可控性炎症的发生,改善炎性微环境,对胃的相关性炎症进行早期干预,控制胃“炎癌转化”进程,阻断、延缓甚至逆转胃黏膜病变,为CAG的临床诊疗及GC的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炎癌转化 脾虚宛滞 健脾去宛 非可控性炎症
原文传递
萎胃通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病变及IL-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文素 游绍伟 +4 位作者 詹亚梅 易旭 赵琦 童平珍 何典城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10-15,共6页
目的:观察萎胃通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模型大鼠胃黏膜病变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萎胃通调汤高剂量组、萎胃通调汤中剂量组、萎胃通调汤低剂量组... 目的:观察萎胃通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模型大鼠胃黏膜病变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萎胃通调汤高剂量组、萎胃通调汤中剂量组、萎胃通调汤低剂量组、胃复春对照组各15只。实验组大鼠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多因素复合法连续造模12周制备CAG大鼠实验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灌胃给予萎胃通调汤高、中、低剂量组及胃复春对照组大鼠(18 g·kg^(-1)/d、9g·kg^(-1)/d、4.5g·kg^(-1)/d)剂量的萎胃通调汤及(0.45 g·kg^(-1)/d)胃复春水溶液,连续给药12周后收集大鼠胃黏膜组织,分别采用组织病理学HE染色、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免疫组化(IHC)及Western blot分析大鼠胃黏膜的病理情况和检测胃黏膜组织IL-6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固有腺体伴不同程度缺失、肠化,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萎胃通调汤能改善甚至逆转病变胃黏膜,萎胃通调汤及胃复春干预组胃黏膜组织IL-6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下调(P<0.01),其中高剂量组IL-6 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似(P>0.05)。结论:萎胃通调汤能改善甚至逆转CAG大鼠病变胃黏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萎胃通调汤下调CAG大鼠胃黏膜组织IL-6 mRNA及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萎胃通调汤 IL-6
原文传递
苗药组方萎胃通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方药机制探讨 被引量:6
10
作者 游绍伟 詹亚梅 +4 位作者 易旭 赵琦 杨玲 王文素 何典城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58-60,77,共4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与胃癌关系密切,属胃癌癌前状态,我国发病率较高,治疗效果较差,难以治愈。西医治疗该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逆转胃黏膜病理改变疗效欠佳。苗药组方萎胃通调汤以中医药理论与苗医药理论为基石,经临床...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与胃癌关系密切,属胃癌癌前状态,我国发病率较高,治疗效果较差,难以治愈。西医治疗该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逆转胃黏膜病理改变疗效欠佳。苗药组方萎胃通调汤以中医药理论与苗医药理论为基石,经临床验证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方,对逆转胃黏膜萎缩及肠化具有较好疗效。故对此方的方药机制进行理论剖析探讨,以期拓展该病的治疗思路、改善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胃通调汤 慢性萎缩性胃炎 方药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