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密度高载钆闪烁玻璃的闪烁性能和中子探测性能研究
1
作者 殷生华 胡鹏 +21 位作者 蔡华 陈丹平 韩纪锋 何冬兵 胡辰 华哲浩 李帅奇 李溦长 刘珊 钱森 秦来顺 任晶 宋瑞强 隋泽萱 孙心瑗 唐高 王志乐 王梓然 温玉锋 杨冬 张明辉 朱瑶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4-1042,共9页
闪烁玻璃可以通过改变玻璃基质成分和掺杂元素来调整其闪烁性能以及理化性质,是一种可适应多种应用场景的多功能闪烁材料。闪烁玻璃具有制备工艺相对简单,成本较低,成型加工性能优良、易于大批量生产和规模化生产等优点,在核辐射探测和... 闪烁玻璃可以通过改变玻璃基质成分和掺杂元素来调整其闪烁性能以及理化性质,是一种可适应多种应用场景的多功能闪烁材料。闪烁玻璃具有制备工艺相对简单,成本较低,成型加工性能优良、易于大批量生产和规模化生产等优点,在核辐射探测和高能物理实验中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为了研制满足核辐射探测以及高能物理实验需求的高性能闪烁玻璃材料(即高密度、较高光产额和快衰减),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于2021年联合国内多家生产制备闪烁玻璃的高校,科研院所和核探测器研发企业,成立了闪烁玻璃研发合作组,推动高性能闪烁玻璃的研发和应用。本文基于闪烁玻璃合作组近期研发的高密度的高载钆含量的闪烁玻璃样品,探究了其闪烁性能,同时也研究了其对中子的响应,对高载钆闪烁玻璃在核辐射探测,特别是中子探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表明本文测试的玻璃样品的密度能达到6g/cm^(3),光产额大于1000 ph/MeV,且衰减时间接近400 ns。另外玻璃样品能够探测到中子信号,但目前还无法实现有效的中子和伽马事例甄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烁玻璃 高Gd含量 闪烁性能 中子探测
下载PDF
稀土掺杂光功能玻璃及器件应用(特邀) 被引量:3
2
作者 何冬兵 胡丽丽 +4 位作者 陈树彬 唐景平 王标 张丽艳 王欣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8-203,共6页
稀土的发光和激光性能都是由其4f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的跃迁产生的。由于稀土离子的独特性能,使得稀土掺杂光功能玻璃无论作为主动还是被动元器件,均在高功率激光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掺钕磷酸盐激光玻璃和掺铒磷酸盐激光玻璃,具有高稀... 稀土的发光和激光性能都是由其4f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的跃迁产生的。由于稀土离子的独特性能,使得稀土掺杂光功能玻璃无论作为主动还是被动元器件,均在高功率激光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掺钕磷酸盐激光玻璃和掺铒磷酸盐激光玻璃,具有高稀土离子掺杂浓度、大尺寸和高均匀制备特性,分别是1 um和1.5 um人眼安全波段重频-大能量激光器的重要增益介质材料;光致热折变玻璃及体光栅器件,可实现波长选择和模式选择功能,具有衍射效率高、热稳定性好和抗损伤阈值高等特点,是高功率激光系统中重要的、多功能元器件。文中主要介绍了上海光机所最近几年在掺钕磷酸盐激光玻璃,掺铒磷酸盐激光玻璃以及掺铈的光致热折变玻璃及体光栅器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玻璃 掺钕玻璃 掺铒玻璃 光致热折变玻璃 体布拉格光栅 人眼安全激光器
下载PDF
SiO_2对掺钕铝酸盐玻璃结构及光谱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康帅 何冬兵 +3 位作者 高松 黄飞飞 丁亚军 胡丽丽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77-1182,共6页
实验通过高温熔融法制备了不同Si O2浓度的掺钕钙铝酸盐玻璃。采用拉曼光谱法分析玻璃结构变化,发现随着Si O2含量的增加,[Al O4]网格中非桥氧逐渐转移至Si4+离子周围,玻璃主体Al-O网络中非桥氧减少,聚合度提高。实验测试了玻璃的吸收... 实验通过高温熔融法制备了不同Si O2浓度的掺钕钙铝酸盐玻璃。采用拉曼光谱法分析玻璃结构变化,发现随着Si O2含量的增加,[Al O4]网格中非桥氧逐渐转移至Si4+离子周围,玻璃主体Al-O网络中非桥氧减少,聚合度提高。实验测试了玻璃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并运用Judd-Ofelt理论计算Nd3+离子4F3/2→4I11/2跃迁的J-O参数?,自发辐射几率Arad,荧光分支比β,受激发射截面σe,辐射寿命τrad等。结果显示:随着Si O2浓度的增加,钕离子周围环境结构对称性提高,荧光发射峰半高宽变窄,同时受激发射截面逐渐增大。研究结果表明含有低浓度Si O2的掺钕钙铝酸盐激光玻璃有望用于超短脉冲激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 钙铝酸盐玻璃 钕掺杂 结构变化 荧光半高宽
下载PDF
辐射光致发光剂量计玻璃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凡思军 于春雷 +1 位作者 何冬兵 胡丽丽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2-507,共6页
采用传统的熔融冷却法制得5种不同Li/Na原子比(7:0、5:2、1:1、2:5、0:7)的辐射光致发光剂量计玻璃,研究结果揭示了玻璃性能随玻璃组成的变化规律。混合碱作用下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在Li/Na原子比为5:2时为最佳,本底剂量则在Li/Na原子比为... 采用传统的熔融冷却法制得5种不同Li/Na原子比(7:0、5:2、1:1、2:5、0:7)的辐射光致发光剂量计玻璃,研究结果揭示了玻璃性能随玻璃组成的变化规律。混合碱作用下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在Li/Na原子比为5:2时为最佳,本底剂量则在Li/Na原子比为2:5时为最差。用钠离子取代锂离子后,钠离子半径大于锂离子半径(rNa+>rLi+),Na—O键较Li—O键弱,使得玻璃的紫外截止边红移。玻璃中钠离子含量增加使分子量增大,密度随之增大。在337nm紫外光激发下,荧光强度随玻璃中钠离子含量的增加而增强。电子顺磁共振实验(EPR)表明,随着玻璃中钠离子含量的增加,荧光能增大时间变短。研究结果为在玻璃剂量计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玻璃组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光致发光 剂量计 银掺杂 磷酸盐玻璃
下载PDF
稳态下玻璃电熔炉中锡电极的温度分布 被引量:2
5
作者 唐景平 胡丽丽 +3 位作者 何冬兵 金春荣 应雄信 蒋亚丝 《玻璃与搪瓷》 CAS 2009年第1期4-10,共7页
根据STANNEX电极的热导率曲线,以平壁导热为模型,建立了锡电极中心轴向温度分布的简化数学模型,根据锡电极使用的实际情况建立实验炉,测试了锡电极在稳态下的边界温度以及锡电极中心在稳态下的实际温度分布,根据实验测得的边界条件对锡... 根据STANNEX电极的热导率曲线,以平壁导热为模型,建立了锡电极中心轴向温度分布的简化数学模型,根据锡电极使用的实际情况建立实验炉,测试了锡电极在稳态下的边界温度以及锡电极中心在稳态下的实际温度分布,根据实验测得的边界条件对锡电极的温度分布作推导,得出了锡电极的轴向温度分布,对电极导电的牵引(如采用哪种联结材料,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对玻璃电熔炉的散热与功率配置以及电极使用过程中的冷却提供了参考,根据实际温度情况采取相应的冷却措施,从而可以延长电极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电熔制 锡电极 平壁导热 温度分布
下载PDF
Yb^3+含量对掺Er^3+铝酸盐玻璃光谱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焦艳 李溦长 +4 位作者 康帅 薛天锋 孙时宇 何冬兵 胡丽丽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1-252,共12页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百分比为(100-x)(23.6Al2O3-53CaO-7.7BaO-2.1Na2O-10.3Ga2O3-3.1B2O-0.2Er2O3)-xYb2O3(x=0,0.9,1.9,2.8,3.6,4.5)的铝酸盐玻璃。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以及拉曼光谱等检测手段,系统研究...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百分比为(100-x)(23.6Al2O3-53CaO-7.7BaO-2.1Na2O-10.3Ga2O3-3.1B2O-0.2Er2O3)-xYb2O3(x=0,0.9,1.9,2.8,3.6,4.5)的铝酸盐玻璃。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以及拉曼光谱等检测手段,系统研究了不同Yb^3+离子引入量对玻璃的物性、热稳定性、Er^3+离子光谱性质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Yb2O3含量越高,玻璃的密度和折射率越大,抗析晶能力有所增强。随着Yb2O3的增加,玻璃在976 nm吸收系数增大,对应于Er^3+离子的2H11/2→4I15/2、4S3/2→4I15/2以及4F9/2→4I15/2跃迁的527,549,666 nm的上转换发光、红光与绿光发光强度比以及对应于4I13/2→4I15/2的1.53μm近红外荧光强度明显增加。当Yb2O3浓度为3.6%时,铝酸盐玻璃样品在近红外1.53μm荧光最强,此时Yb^3+→Er^3+正向能量传递效率η1最大,约为82.9%。该系列铝酸盐玻璃中Er3+离子1.53μm最大发射截面为0.77×10^-20 cm^2,荧光半高宽最大值为39.4 nm,荧光寿命最大值为4.46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盐玻璃 Yb^3+/Er^3+共掺杂 上转换发光 1.53μm发光
下载PDF
γ辐照及热退火对光热折变玻璃光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治昱 焦艳 +2 位作者 邵冲云 何冬兵 胡丽丽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1-526,共6页
对光热折变(Photo-thermal-refractive,PTR)玻璃在总剂量分别为0.35、1、10及100 kGy的γ射线下辐照,并进行热退火处理,采用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光谱及EPR电子顺磁共振谱研究了光热折变玻璃在γ射线辐照下的辐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γ辐... 对光热折变(Photo-thermal-refractive,PTR)玻璃在总剂量分别为0.35、1、10及100 kGy的γ射线下辐照,并进行热退火处理,采用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光谱及EPR电子顺磁共振谱研究了光热折变玻璃在γ射线辐照下的辐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γ辐照后的PTR玻璃在可见波段的吸收主要由银原子Ag^(0)、银分子簇Ag^(2)、银分子簇Ag^(3)、银纳米颗粒Agm 0及非桥氧空穴中心HC1及HC2引起;在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下,玻璃基质中的变价离子(Ag^(+)、Ce^(3+))价态先发生变化,同时玻璃基质中的非桥氧键发生电离,形成了非桥氧空穴型缺陷中心HC_(1)、HC_(2)。进一步增加辐照剂量,产生了银的分子簇Ag_(2)和Ag_(3);同时玻璃基质中非桥氧空穴中心HC_(2)的浓度增大,导致在639 nm附近的吸收增强。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对辐照后的PTR玻璃进行相同时间的热处理及在低于Tg(玻璃转变温度)的温度下进行不同时间的热处理,观察到250℃退火后PTR玻璃中HC_(1)及HC_(2)缺陷中心发生漂白;并在430℃退火后出现了银纳米颗粒的吸收峰,该吸收峰随退火时间的延长发生了红移及展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折变玻璃 Γ射线辐照 辐照缺陷 紫外–可见吸收谱
下载PDF
Nd^(3+)/Yb^(3+)共掺磷酸盐玻璃光纤的发光与激光特性研究
8
作者 林治全 于春雷 +4 位作者 何冬兵 冯素雅 张磊 陈丹平 胡丽丽 《物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16-125,共10页
以970 nm和808 nm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抽运源,从光纤长度和抽运功率两个方面,探讨了Nd^(3+)/Yb^(3+)摩尔浓度比约为4:1的共掺磷酸盐玻璃光纤的发光与激光特性.在970 nm抽运下,光纤光谱以Yb^(3+)离子的发光为主,但Yb^(3+)→Nd^(3+)能量传递... 以970 nm和808 nm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抽运源,从光纤长度和抽运功率两个方面,探讨了Nd^(3+)/Yb^(3+)摩尔浓度比约为4:1的共掺磷酸盐玻璃光纤的发光与激光特性.在970 nm抽运下,光纤光谱以Yb^(3+)离子的发光为主,但Yb^(3+)→Nd^(3+)能量传递会对光纤光谱(激光和受激放大自发辐射)产生调制作用,调制作用随970 nm抽运功率或光纤长度的增加而显著,甚至出现显著的双波长激光现象.尽管玻璃样品中Nd^(3+)→Yb^(3+)的能量传递效率ηNd→Yb高达64%,但在808 nm抽运下,激光峰始终在1053 nm附近产生,且与808 nm抽运功率大小和光纤长度无关.为解释这一现象,推导了考虑Nd^(3+)离子受激辐射的能量传递模型.从理论模型来看,Nd^(3+)→Yb^(3+)能量传递作用随Nd^(3+)离子受激辐射信号光强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弱,这与该光纤实际测试的荧光光谱随808 nm抽运功率的变化规律相符合.因此,当采用Nd^(3+)离子来敏化Yb^(3+)离子时,需要考虑Nd^(3+)离子的受激辐射对Nd^(3+)→Yb^(3+)能量传递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磷酸盐玻璃光纤 Nd^(3+)■Yb^(3+)能量传递
下载PDF
玻璃平面波导的热键合制备与界面扩散研究
9
作者 张春瑞 李顺光 +1 位作者 胡丽丽 何冬兵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93-299,共7页
铒镱共掺磷酸盐玻璃平面波导在散热和抑制非线性效应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开发作为近红外1.5μm高平均功率固体激光器的增益介质,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应用光胶热键合方法制备铒镱共掺磷酸盐玻璃平面波导,研究了预键合阶梯升温过程对键合... 铒镱共掺磷酸盐玻璃平面波导在散热和抑制非线性效应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开发作为近红外1.5μm高平均功率固体激光器的增益介质,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应用光胶热键合方法制备铒镱共掺磷酸盐玻璃平面波导,研究了预键合阶梯升温过程对键合质量的影响。通过电子探针表面分析(EPMA)得到键合温度和键合时间对键合界面分子扩散层厚度的影响,并根据Fick第二定律,探讨了一维等效假设下的芯层玻璃中的Yb^(3+)扩散机理,建立了热键合过程中的固-固界面分子扩散模型。最终通过选择最优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得到了键合质量良好且键合强度达到11.63MPa的芯层厚度为100μm的三明治结构平面波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铒镱共掺磷酸盐玻璃 平面波导 热键合 固-固界面扩散
下载PDF
A Novel Ce3+/Tb3+ Codoped Phosphate Glass as Down-Shifting Materials for Enhancing Efficiency of Solar Cells
10
作者 何冬兵 于春雷 +2 位作者 程继盟 李顺光 胡丽丽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1期103-106,共4页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solar cells by applying the effect of the wavelength conversion of rare earth ions, photo-luminescence and excitation spectrums of Ce3+-Tb3+ doped phosphate glas...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solar cells by applying the effect of the wavelength conversion of rare earth ions, photo-luminescence and excitation spectrums of Ce3+-Tb3+ doped phosphate glass are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 that incorporating Ce3+ ions to Tb3+-doped phosphate glass can greatly increase the absorption coefficient in the range 300-400 nm and then the energy transfer (ET) from Ce3+ to Tb3+ occurs. In addition, increasing Tb3+ concentration in Ce3+/Tb3+ co-doped phosphate glass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ET efficiency and 545 nm emission intensity. This shows that Ce3+/Tb3+ co-doped phosphate glass would be a promising down-shifting material for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of solar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densed matter: electrical magnetic and optical Electronics and devices Condensed matter: structural mechanical & thermal
下载PDF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of Tm^3+/Yb^3+ codoped oxyfluoride glasses 被引量:2
11
作者 段忠超 张军杰 +2 位作者 何冬兵 戴世勋 胡丽丽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09-212,共4页
Novel oxyfluoride glasses are developed with the composition of 30SiO2-15Al2O3-28PbF2-22CdF2-0.1TmF3 - xYbF3 - (4.9 - x) AlF3(x=0, 0.5, 1.0, 1.5, 2.0) in tool fraction, Furthermore, the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c... Novel oxyfluoride glasses are developed with the composition of 30SiO2-15Al2O3-28PbF2-22CdF2-0.1TmF3 - xYbF3 - (4.9 - x) AlF3(x=0, 0.5, 1.0, 1.5, 2.0) in tool fraction, Furthermore, the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characteristics under a 970nm excitation are investigated. Intense blue, red and near infrared luminescences peaked at 453nm, 476nm, 647nm and 789nm, which correspond to the transitions of Tm^3+: ^1D2 →^3F4, ^1G4 →^3H6, ^1G4 →^3F4, and ^3H4 →^3H6, respectively, are observed. Due to the sensitization of Yb^3+ ions, all the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intensities are enhanced considerably with Yb^3+ concentration increasing. The upconversion mechanisms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energy matching rule and quadratic dependence on excitation powe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ominant mechanism is the excited state absorption for those upconversion emis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Tm^3+/yb^3+ codoped oxyfluoride glass
下载PDF
我国大尺寸激光钕玻璃研发及产业化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丽丽 温磊 何冬兵 《稀土信息》 2017年第5期8-13,共6页
目前,国内外激光产业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从国内市场来看,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激光器及装备市场,激光技术对国内先进制造业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大尺寸高性能磷酸盐激光钕玻璃批量制造技术及应用"项目的实施不仅满... 目前,国内外激光产业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从国内市场来看,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激光器及装备市场,激光技术对国内先进制造业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大尺寸高性能磷酸盐激光钕玻璃批量制造技术及应用"项目的实施不仅满足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同时显著提升了我国激光材料及相关器件的国际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产业 钕玻璃 大尺寸 化工 研发 国内市场 工业激光器 先进制造业
下载PDF
中国激光钕玻璃的发展回顾
13
作者 王欣 胡丽丽 +14 位作者 陈树彬 唐景平 孟涛 陈伟 翁泽安 陈辉宇 胡俊江 陈尤阔 王标 徐永春 何冬兵 李顺光 钱敏 邹兆松 程继萌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3-154,共12页
激光钕玻璃是大型高功率激光装置的核心增益介质。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便开始了激光钕玻璃的研究工作。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激光钕玻璃的品种和型号不断丰富,制备工艺技术从坩埚熔炉发展到连续熔炼,产品尺寸也逐步发展到米级,满足... 激光钕玻璃是大型高功率激光装置的核心增益介质。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便开始了激光钕玻璃的研究工作。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激光钕玻璃的品种和型号不断丰富,制备工艺技术从坩埚熔炉发展到连续熔炼,产品尺寸也逐步发展到米级,满足了我国不同时期高功率激光装置的需求。本文重点回顾我国硅酸盐激光钕玻璃和磷酸盐激光钕玻璃的发展历程,梳理激光钕玻璃的关键制备技术,并对我国激光钕玻璃的应用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钕玻璃 制备技术 激光聚变
原文传递
新型掺铒离子氧氟碲酸盐玻璃的光谱性质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冬兵 张军杰 +2 位作者 段忠超 戴世勋 胡丽丽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425-1428,共4页
探求新的具有优良的热学和光学性能的基质玻璃系统,是获得具有宽带宽和增益平坦的掺Er3+光纤放大器(EDFA)的一种有效途径。制备了一种新型氧氟碲酸盐玻璃TeO2-BaF2-LaF3,并对其热学性能和光学性质进行了测试。应用乍得-奥菲尔特(Judd-Of... 探求新的具有优良的热学和光学性能的基质玻璃系统,是获得具有宽带宽和增益平坦的掺Er3+光纤放大器(EDFA)的一种有效途径。制备了一种新型氧氟碲酸盐玻璃TeO2-BaF2-LaF3,并对其热学性能和光学性质进行了测试。应用乍得-奥菲尔特(Judd-Ofelt)理论计算了Er3+离子的J-O理论参量和荧光寿命τ。探讨了氟化物的引入对碲酸盐玻璃结构的改变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对玻璃的热学性质和光学性质的影响。实验发现,获得的氧氟碲酸盐玻璃具有优良的热学稳定性(ΔT=156.6℃),宽的荧光半峰全宽(72 nm),长的荧光寿命(τ=4.9 ms)以及良好的平坦增益特性。该玻璃系统有望成为新的宽带光纤放大器用基质玻璃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氧氟碲酸盐玻璃 光谱性质 光纤放大器 ER^3+ 离子
原文传递
铈离子价态和OH-根浓度对Tb(3+)掺杂磷酸盐玻璃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冬兵 于春雷 +1 位作者 唐景平 胡丽丽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0-274,共5页
通过控制熔制气氛获得了Ce/Tb离子共掺磷酸盐玻璃样品,利用吸收光谱判断Ce离子在玻璃中的价态,并研究了不同Ce离子价态下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进而分析了Ce离子价态对Tb3+离子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除水工艺的控制,获得不同OH-根浓度的C... 通过控制熔制气氛获得了Ce/Tb离子共掺磷酸盐玻璃样品,利用吸收光谱判断Ce离子在玻璃中的价态,并研究了不同Ce离子价态下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进而分析了Ce离子价态对Tb3+离子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除水工艺的控制,获得不同OH-根浓度的Ce/Tb离子共掺磷酸盐玻璃样品,研究了OH-根浓度对Tb3+离子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e/Tb离子共掺磷酸盐玻璃中,采用还原气氛熔制和通气除水工艺,可大大提高Tb3+离子在545 nm处的发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烁材料 磷酸盐玻璃 Ce3+ Tb3+掺杂 稀土
原文传递
频率上转换掺稀土氧氟纳米微晶玻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军杰 段忠超 +2 位作者 何冬兵 戴世勋 胡丽丽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7,18,共7页
综述了近年来用于上转换发光的掺稀土离子氧氟微晶玻璃的研究概况,阐述了氧氟微晶玻璃作为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发展和研究中问题,提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工作并对掺稀土离子氧氟微晶玻璃未来的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微晶玻璃 频率上转换 研究进展 上转换发光材料 掺稀土离子 纳米 研究概况
原文传递
锗酸盐玻璃中Yb^3+/Tm^3+/Ho^3+掺杂浓度对2μm发光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于春雷 何冬兵 +2 位作者 汪国年 胡丽丽 张军杰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143-3147,共5页
为了研究锗酸盐玻璃中采用Yb3+/Tm3+/Ho3+三掺杂方式实现2μm激光的可行性,研究了3种稀土离子的掺杂浓度对近2μm发光的影响,从而对稀土离子掺杂浓度进行优化选择以确定理想的掺杂浓度。实验结果表明,在TmF3掺杂摩尔分数为1%时,随着Yb3... 为了研究锗酸盐玻璃中采用Yb3+/Tm3+/Ho3+三掺杂方式实现2μm激光的可行性,研究了3种稀土离子的掺杂浓度对近2μm发光的影响,从而对稀土离子掺杂浓度进行优化选择以确定理想的掺杂浓度。实验结果表明,在TmF3掺杂摩尔分数为1%时,随着Yb3+浓度的提高Ho3+的2μm荧光强度增强;当TmF3掺杂摩尔分数为3%时,随着Yb3+浓度的提高Ho3+的2μm荧光强度降低;随着Yb3+浓度的提高,Tm3+的近2μm荧光发射会得到增强,且当Tm3+浓度较高时其发光更为明显,这相对削弱了Ho3+的2μm荧光。Ho3+2μm发光受Tm3+/Ho3+的浓度比值影响很大,即用980 nm光抽运三掺杂样品,无论Tm3+浓度单一提高还是Ho3+浓度单一降低,对于Ho3+的2μm荧光都是不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材料 锗酸盐玻璃 光谱性质 2ΜM激光 稀土掺杂
原文传递
氟磷酸盐玻璃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军杰 何冬兵 +3 位作者 段忠超 张丽艳 戴世勋 胡丽丽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16,41,共6页
氟磷酸盐玻璃系统由于其特殊的光学性能和优良的机械与热学性能一直是特种光学玻璃材料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总结了氟磷酸盐玻璃的分类及玻璃组分与其结构的关系,综述了氟磷玻璃在光学器件、高能高功率激光玻璃、光纤激光器、光纤放大... 氟磷酸盐玻璃系统由于其特殊的光学性能和优良的机械与热学性能一直是特种光学玻璃材料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总结了氟磷酸盐玻璃的分类及玻璃组分与其结构的关系,综述了氟磷玻璃在光学器件、高能高功率激光玻璃、光纤激光器、光纤放大器及上转换发光基质材料等领域上的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磷酸盐玻璃 应用研究进展 光学玻璃材料 光纤激光器 上转换发光 光纤放大器 研究热点 热学性能 光学性能 玻璃系统 光学器件 激光玻璃 基质材料 磷玻璃 高功率
原文传递
970 nm抽运下Tm^(3+)/Yb^(3+)共掺氧氟玻璃的频率上转换发光 被引量:8
19
作者 段忠超 张军杰 +2 位作者 何冬兵 戴世勋 胡丽丽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659-1663,共5页
稀土离子掺杂的氧氟玻璃是一种新型上转换发光材料。制备了Tm3+/Yb3+单掺、共掺的摩尔分数为n(SiO2)=0.30,n(PbF2)=0.50,n=(Al2O3)=0.15,n(AlF3)=(0.049-x),n(TmF3)=y,n(YbF3)=x(x=0,0.001,0.010,0.015,0.020,y=0,0.001)系统氧氟玻璃,... 稀土离子掺杂的氧氟玻璃是一种新型上转换发光材料。制备了Tm3+/Yb3+单掺、共掺的摩尔分数为n(SiO2)=0.30,n(PbF2)=0.50,n=(Al2O3)=0.15,n(AlF3)=(0.049-x),n(TmF3)=y,n(YbF3)=x(x=0,0.001,0.010,0.015,0.020,y=0,0.001)系统氧氟玻璃,研究了其上转换发光特性、分析了其上转换发光机理。研究发现,在970 nm抽运光源激发下,Tm3+单掺时没有可见光上转换发射;而加入Yb3+后产生了强的蓝光(452 nm,476 nm)、红光(647 nm)及近红外光(791 nm)发射,分别对应如下辐射跃迁:1D2→3F4、1G4→3H6、1G4→3F4和3H4→3H6;且随着Yb3+离子浓度的增加上转换发光增强。在970 nm光源抽运下用Yb3+敏化Tm3+可以显著提高其上转换发光强度,且随着Yb3+离子浓度的增加,增强了对抽运光源的吸收并提高了Yb3+到Tm3+的能量转移几率,从而增强了上转换发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材料 上转换发光 辐射跃迁 稀土离子 氧氟玻璃
原文传递
辐射光致发光玻璃物化性能及光谱性质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凡思军 于春雷 +1 位作者 何冬兵 胡丽丽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872-1877,共6页
研究了摩尔比组成为y(LiPO3):y[Al(PO3)]:y(AgNO3)=x:(100-x):4(x=90,80,70,60,50)的磷酸盐玻璃的物化性能和光谱性质随偏磷酸锂和偏磷酸铝含量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偏磷酸铝含量的增加,锂铝磷酸盐玻璃的密度、折射率、玻璃转变温... 研究了摩尔比组成为y(LiPO3):y[Al(PO3)]:y(AgNO3)=x:(100-x):4(x=90,80,70,60,50)的磷酸盐玻璃的物化性能和光谱性质随偏磷酸锂和偏磷酸铝含量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偏磷酸铝含量的增加,锂铝磷酸盐玻璃的密度、折射率、玻璃转变温度Tg和开始析晶温度Tx逐渐提高,化学稳定性增强。表明由于铝离子含量的增加增强了玻璃网络的链接而改善了玻璃的物化性质。当摩尔组成为y(LiPO3):y[Al(PO3)3]:y(AgNO3)=70:30:4时,玻璃有最佳的紫外透射率、较好的辐照诱导吸收、较高的辐射光致发光强度和较低的前剂量。综合考虑玻璃的物化性能和光谱性能,摩尔组成为y(LiPO3):y[Al(PO3)3]:y(AgNO3)=70:30:4的磷酸盐玻璃是用作辐射光致发光玻璃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光致发光玻璃 物化性能 银掺杂 吸收和荧光光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