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式·学练养疗·田园之家”养老模式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何则阴 张勤修 余小平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356-360,共5页
目的设计一种适合中国人文化传统、经济状况、身心状态和情感需求的养老模式。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阅读、整理近7年的相关文献共195篇;采用讨论法与分析法,文章作者多次碰面,交流、讨论、分析,最终确定方案思路。结果设计出"... 目的设计一种适合中国人文化传统、经济状况、身心状态和情感需求的养老模式。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阅读、整理近7年的相关文献共195篇;采用讨论法与分析法,文章作者多次碰面,交流、讨论、分析,最终确定方案思路。结果设计出"中式·学练养疗·田园之家"养老模式。内容包括孕育机制、组建方式和运行方式3个方面。政府、社区、公司与私人4种力量可以促成田园之家养老模式的形成。组建田园之家包括构建"田园之家管委会"与单个"田园之家"两方面。"田园之家"选举产生家委会,实行民主、自我、义务管理。结论"中式·学练养疗·田园之家"养老模式具有自立、自助、互助、积极、健康老年化等养老理念,适合供国人养老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式 学练养疗 田园之家 养老模式
下载PDF
中国大陆养老模式研究述评 被引量:2
2
作者 何则阴 张勤修 余小平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510-514,共5页
大陆学界养老模式的研究主要有回顾性与前瞻性两类。回顾性研究有养老模式分类研究与成功案例介绍;前瞻性研究主要是对国内外养老理论或实践经验的介绍与交流。养老模式的分类主要按养老地点、经济来源来分,以及综合性分类。按养老地点... 大陆学界养老模式的研究主要有回顾性与前瞻性两类。回顾性研究有养老模式分类研究与成功案例介绍;前瞻性研究主要是对国内外养老理论或实践经验的介绍与交流。养老模式的分类主要按养老地点、经济来源来分,以及综合性分类。按养老地点,分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及其混合模式;按经济来源,分为自养、政府供给、社会福利、多元福利和产业化模式;综合性分类是将所有养老模式按照养老地点、经济来源、技术支持与主体心态进行分类。成功案例介绍主要有"鹤童模式"、"楼(院)式"养老模式和"上奘"模式3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顾性 前瞻性 分类研究 案例介绍
下载PDF
试论梵净山的灵山朝拜——兼论佛教心灵环保与生态和谐 被引量:2
3
作者 何则阴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19-127,共9页
贵州名山梵净山,是百姓心目中的灵山,故又名"梵净灵山"。佛教文化中,灵山本指释迦牟尼佛驻锡道场灵鹫山;佛教传入东土之后,灵山被古人赋予了自性灵山塔之义。梵净灵山周边的人们视它为释迦牟尼佛与弥勒佛的道场,很早以来就形... 贵州名山梵净山,是百姓心目中的灵山,故又名"梵净灵山"。佛教文化中,灵山本指释迦牟尼佛驻锡道场灵鹫山;佛教传入东土之后,灵山被古人赋予了自性灵山塔之义。梵净灵山周边的人们视它为释迦牟尼佛与弥勒佛的道场,很早以来就形成了朝拜梵净灵山的民风习俗。梵净灵山朝拜,源于梵净山佛教文化的兴盛与教化。梵净灵山朝拜,本质是佛教徒对佛教心灵环保与生态和谐思想的最好实践与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净山 梵净灵山 灵山 灵鹫山 灵山塔 心灵环保 生态和谐
下载PDF
汉传佛教的女性健康观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则阴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6-88,160,共4页
汉传佛教认为,以八十四态为代表的女相垢染极重,而小女子心态更是源于不识佛性所致,修行可以让女性去除种种不健康的身心状态,以达至圆满的心身健康,甚而直至解脱成佛。佛教坚持心身和谐的女性健康观,认为女性若依佛教义理修行,定会道... 汉传佛教认为,以八十四态为代表的女相垢染极重,而小女子心态更是源于不识佛性所致,修行可以让女性去除种种不健康的身心状态,以达至圆满的心身健康,甚而直至解脱成佛。佛教坚持心身和谐的女性健康观,认为女性若依佛教义理修行,定会道心日坚佛慧日增,会改善心理与生理状态而达于心身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传佛教 女性健康观 修行
下载PDF
论“学·练·养·疗-田园小家”养老模式
5
作者 何则阴 张勤修 +1 位作者 李茂全 余小平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92-794,共3页
"‘学·练·养·疗-田园小家’养老模式"提倡以"家"一样的感情凝聚成员;择地在乡间或风景区;精心安排学习、练习、养生、医疗等方面。具结合国情,节约经济,造福老人、子女、国家,针对性强,易操作等特... "‘学·练·养·疗-田园小家’养老模式"提倡以"家"一样的感情凝聚成员;择地在乡间或风景区;精心安排学习、练习、养生、医疗等方面。具结合国情,节约经济,造福老人、子女、国家,针对性强,易操作等特征。体现自主、积极、主动、健康养老,学练、学养、医养结合,亲近田园、自然辞世、天人合一等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练·养·疗 田园小家 养老模式
下载PDF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则阴 胡漫漫 《教师》 2009年第10期5-6,共2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强调和谐社会要注重和谐心理的建设.认为和谐社会具有多个层面的含义,即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涉及社会的民主与法制、朋友之情与家...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强调和谐社会要注重和谐心理的建设.认为和谐社会具有多个层面的含义,即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涉及社会的民主与法制、朋友之情与家庭之爱.还涉及个人一社会一自然的安定、和谐等诸多方面。在此,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可为我们提供一种理论资源。内容有四:一、为了满足个体的生理需要.和谐社会的构建应该从能满足绝大多数人或所有人的基本生存需要为出发点;二、为了满足安全需要,和谐社会的构建要考虑保障人们的物质财产,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还要形成有处理突发事件的高效机制;三、为了满足归属与爱的需要.和谐社会的构建应立足于和谐群体、和谐区间与和谐氛围的构建;四、为了满足个体自尊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和谐社会的构建还要立足于和谐文化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心理和谐
下载PDF
论宗教超越人之死亡的伦理学特征——以基督教与佛教为例
7
作者 何则阴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7-101,共5页
宗教特别关注人死亡后之世界,存在多种解释。以伦理学的视野研究宗教对人之死亡的超越有如下5个特征:第一,由至善与神圣存在概念所决定的能超越的伦理学特征;第二,由人之死亡的两种含义所决定的超越性的伦理学思想特征;第三,依据凡俗如... 宗教特别关注人死亡后之世界,存在多种解释。以伦理学的视野研究宗教对人之死亡的超越有如下5个特征:第一,由至善与神圣存在概念所决定的能超越的伦理学特征;第二,由人之死亡的两种含义所决定的超越性的伦理学思想特征;第三,依据凡俗如何实现其神圣所决定的实践性的伦理学特征;第四,分析能所关系所得出的超越性的伦理学思想特征;第五,此超越性伦理源于何处的伦理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佛教 人之死亡 超越 超越性伦理学
下载PDF
论习近平从“多维和谐论”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建构
8
作者 何则阴 汪志强 张飘月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9年第4期20-27,共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构建了一系列有关当代中国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大理论与构想。习近平论和谐、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论,构成了多维和谐论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多维和谐论立足世界与人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构建了一系列有关当代中国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大理论与构想。习近平论和谐、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论,构成了多维和谐论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多维和谐论立足世界与人类高度,用之于构建中国的大国外交方略,完成了推动多边共同治理、共求和平安全、共建繁荣经济、共创文化互鉴、共享美丽世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和谐论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五大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1980年以来“《周易》与中国文化”研究述评
9
作者 何则阴 张飘月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90-96,共7页
有关《周易》与文化的研究成果较多。其中有论及《周易》对中外文化之影响的,有论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文化及未来影响之研究的,还有对研究方法进行深度反思的。总的说来,一些研究成果具有很大价值,大部分成果属于一般性的概略研究。... 有关《周易》与文化的研究成果较多。其中有论及《周易》对中外文化之影响的,有论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文化及未来影响之研究的,还有对研究方法进行深度反思的。总的说来,一些研究成果具有很大价值,大部分成果属于一般性的概略研究。其中,背离中国思想文化语境,离开《周易》文本,进行剪切式、片段式、移植式研究的成果,较为普遍。当今研究《周易》之文化精神,首先当深入古典、回归传统、承载传统;然后在研究方法上提倡洋为中用,并融西入中;最后方可能发扬传统、返本开新、启迪国人、服务社会、奉献于国家与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文化 研究方法 研究述评
下载PDF
论充分结合大学生思想动态实际以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10
作者 何则阴 姚思宇 袁修红 《黑龙江史志》 2009年第3X期144-144,148,共2页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提高大学政治理论教学效果,倡导结合大学生成才实际进行思政理论的教与学,尤其要关注大学生思想动态,并据此组织专题讨论,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较为具体的指导。
关键词 思政教育 大学生成才 思想动态 专题讨论
下载PDF
论充分结合大学生成才实际,以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11
作者 何则阴 胡漫漫 袁修红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年第10期90-90,共1页
为了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提高大学政治理论教学效果,倡导结合大学生成才实际进行思政理论的教与学,将思政教育纳入大学生成才教育体系展开教学思考,提倡引入多种材料进入思政课堂丰富课堂教学。
关键词 思政教育 大学生成才 多种材料
下载PDF
人间仙草话石斛
12
作者 何则阴 张勤修 《中医健康养生》 2019年第12期70-72,共3页
养阴的方法很多,不同的人当用不同的方法。这个“不同的人”,是指健康状态的不同,而非单指年龄、性别或地位等的不同。因人施治、因症与方是中医特有的诊疗方式。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种养阴效果较好的食物——石斛。在临床中,我们发现有... 养阴的方法很多,不同的人当用不同的方法。这个“不同的人”,是指健康状态的不同,而非单指年龄、性别或地位等的不同。因人施治、因症与方是中医特有的诊疗方式。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种养阴效果较好的食物——石斛。在临床中,我们发现有些年轻人喜欢吃重口味,胃阴严重受损,这时让他服用一定量的鲜石斛,疗效甚佳。再如,一般人到中老年,即女从49岁、男从56岁左右开始,“天癸竭”。若能适时摄入适当的鲜石斛,可以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石斛为什么有这么神奇的功效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石斛 天癸竭 胃阴 养阴 延缓衰老 健康状态 中老年
下载PDF
新时期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艺术探讨
13
作者 何则阴 张飘月 《艺术科技》 2019年第17期141-141,154,共2页
在综艺、网络、多媒体、自媒体等高度发达的当代文化语境下,大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有较高的艺术性.其主要表现在教师形象的变化与师生关系的艺术性再造,超越并与教材融合的海量知识的瞬间艺术性呈现,教学材料的图像化设计与艺术性表达,... 在综艺、网络、多媒体、自媒体等高度发达的当代文化语境下,大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有较高的艺术性.其主要表现在教师形象的变化与师生关系的艺术性再造,超越并与教材融合的海量知识的瞬间艺术性呈现,教学材料的图像化设计与艺术性表达,塑造生动、综艺表演性与多能综合性的个人教学艺术风格4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 教学艺术
下载PDF
浅议临终关怀护理者职业教育中的心理学培训 被引量:27
14
作者 徐云 郭薇 何则阴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6年第9期137-138,共2页
临终关怀中的护理和常规的护理相比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护理重点从对病人的生理疼痛控制转向于心理状态的调节,尤其是消除面对死亡时的焦虑。有效的护理者心理学培训有助于更好理解临终关怀的特殊性及与提高与患者交流的能力。
关键词 临终关怀 护理者 心理学培训 职业教育
下载PDF
影响临终关怀医学发展的伦理因素 被引量:9
15
作者 邱高会 刘永贵 +1 位作者 张俊 何则阴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0期147-149,共3页
目的:在中国推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面临着比较尖锐的医学伦理问题,这和我国医务人员长期以来习惯的道德观、医学模式有着较强烈的冲突。本文将系统分析影响我国临终关怀的伦理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促进临终关怀事业在我国深... 目的:在中国推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面临着比较尖锐的医学伦理问题,这和我国医务人员长期以来习惯的道德观、医学模式有着较强烈的冲突。本文将系统分析影响我国临终关怀的伦理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促进临终关怀事业在我国深入发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1994-01/2005-12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05-12期间的有关临终关怀的文献。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是“临终关怀、伦理等”。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与临终关怀相关的文献,以涉及伦理问题的文献为纳入标准。资料提炼:共检索50篇左右关于临终关怀的研究文献,排除与伦理因素无关的文献,最后纳入文献8篇。资料综合:影响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的伦理因素主要有:传统死亡观、生命神圣论、传统医学人道主义、传统伦理“孝道”和医疗伦理环境。要大力发展临终关怀就必须:加强死亡教育,树立正确的死亡观;以临终者为中心,弘扬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精神;改善伦理环境,实现医疗保健体系的统一性。结论:在中国推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面临着比较尖锐的伦理问题,任重而道远。只有妥善消除以上伦理因素的不利影响,才能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支持,才能使临终关怀事业这朵奇葩在我国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终关怀医疗 伦理学 医学 死亡
下载PDF
荣格析梦理论与佛法结合以析梦的一种尝试
16
作者 何则阴 《四川心理科学》 2003年第2期10-14,共5页
本文探讨了荣格的析梦理论与方法,论述了荣格的析梦旨在探寻无意识对人的情结会有何影响,旨在探明无意识究竟传达了什么信息,以指导人的日常生活。同时指出在荣氏不能给与建议的死亡梦兆出现时,佛教却在此显出了可以予以补充的独具... 本文探讨了荣格的析梦理论与方法,论述了荣格的析梦旨在探寻无意识对人的情结会有何影响,旨在探明无意识究竟传达了什么信息,以指导人的日常生活。同时指出在荣氏不能给与建议的死亡梦兆出现时,佛教却在此显出了可以予以补充的独具特色的一面。其次,举例尝试将荣氏的理论与佛教相结合以析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尝试 荣格 举例 特色 指导 无意识 理论 日常生活 信息 补充
下载PDF
宗教死亡观与临终关怀 被引量:21
17
作者 何则阴 江先文 汪云利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8-141,共4页
以医学为代表的世俗观念一般认为,人死如灯灭,肉体一旦死亡就可宣布人之整体亦消亡。宗教既肯定人有肉体死亡,也肯定在此肉体死亡之际与之后,人还有“不死”的宗教性的生命存在。而宗教的临终法事及终后法事皆藉此理论而建立。宗教的临... 以医学为代表的世俗观念一般认为,人死如灯灭,肉体一旦死亡就可宣布人之整体亦消亡。宗教既肯定人有肉体死亡,也肯定在此肉体死亡之际与之后,人还有“不死”的宗教性的生命存在。而宗教的临终法事及终后法事皆藉此理论而建立。宗教的临终法事可看作是宗教意义上的临终关怀形式,它可以参与或促进医学临终关怀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体死亡 基督教 佛教 宗教性的生 临终关怀 教死亡观
原文传递
“有死”的人寻求宗教的“永生”——以基督教和佛教为例作一初步考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则阴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6-139,共4页
本文以基督教与佛教为例 ,从人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亡故”与本体论意义上的“死亡”两方面分析了人的“有死”性 ,并指出正因人具有这种有死性 ,才推出了人在宗教中的求“永生”的神圣追求。
关键词 基督教 佛教 “亡故” “永生”
原文传递
“观音”:观音菩萨、耳根圆通与循声救苦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则阴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2-137,共6页
"观音"指代观音菩萨、观音的耳根圆通法门与循声救苦之大行。中国佛教史上,"观音菩萨"有很多别名,现常用"观音"、"观世音"来指代。"观音"称谓并非为"观世音"避李世民之讳... "观音"指代观音菩萨、观音的耳根圆通法门与循声救苦之大行。中国佛教史上,"观音菩萨"有很多别名,现常用"观音"、"观世音"来指代。"观音"称谓并非为"观世音"避李世民之讳的结果。耳根圆通法门是从求证涅盘的解脱方式上来讲的,包括观音菩萨修证耳根圆通法门而得解脱,与众生学习观音法门,亦可因观音声而得究竟解脱两个含义。循声救苦主要是从观音救度众生的角度来讲的,菩萨观众生苦声,循声救苦。同时,也包涵众生依菩萨之力,系念观音而得脱离苦难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 观音菩萨 耳根圆通 循声救苦
原文传递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之宗教观及其适用性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则阴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 2013年第1期121-140,共20页
我党自成立以来,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的宗教观对我国宗教的管理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规范与促进作用。《导言》宗教观的经典论述'宗教是人民的鸦片'①在国人心目中可... 我党自成立以来,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的宗教观对我国宗教的管理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规范与促进作用。《导言》宗教观的经典论述'宗教是人民的鸦片'①在国人心目中可谓耳熟能详。但究竟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及这句话的出处文本《导言》之中的宗教观,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的本意,却是需要下一番工夫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宗教观 心目 哲学 马克思主义 导言 适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