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背景下中国省域金融科技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1
作者 何加豪 崔媛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24年第2期21-29,59,共10页
在数字化驱动时代,金融科技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能。在准确把握金融科技内涵基础之上,筛选出评价指标,采用多层次因子分析模型对中国30个省域的金融科技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基于因子得分及排名做出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各区... 在数字化驱动时代,金融科技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能。在准确把握金融科技内涵基础之上,筛选出评价指标,采用多层次因子分析模型对中国30个省域的金融科技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基于因子得分及排名做出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各区域不同省域金融科技发展差异较大,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较好的省域大多位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而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较弱的省域大多位于西北部地区和部分南部地区。最后,为推进中国各地区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指标评价体系 多层次因子分析
下载PDF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区域差异、分布动态及收敛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吕承超 何加豪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57,共15页
本文在把握金融科技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时空极差熵权法测算2016—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马尔可夫链、σ收敛和时空β收敛等方法分别对中国金融科技... 本文在把握金融科技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时空极差熵权法测算2016—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马尔可夫链、σ收敛和时空β收敛等方法分别对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分布动态及收敛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四大区域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呈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逐渐走低趋势;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全国及四大区域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绝对差异呈逐渐缩小趋势;金融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省份呈自我强化态势;全国及四大区域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呈σ收敛特征;四大区域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的时空β收敛存在明显差异,东北呈发散特征,西部、东部和中部的收敛速度高于全国收敛速度,随着时间推移,各区域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差异逐渐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发展 指标体系 区域差异 分布动态 收敛特征
下载PDF
基于NLP和深度森林的金融舆情抓取与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子敏 周杰 +1 位作者 梁佳雯 何加豪 《电子商务》 2020年第8期53-54,共2页
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爬取的文本数据进行分词、去停用词处理,利用TextRank、TF-IDF算法提取关键字,构建适用于单篇文章的词重要性指数模型,从中提取重要变量建立适用于沪深300指数的投资者情绪预测模型,借助深度森林算法预测交易信... 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爬取的文本数据进行分词、去停用词处理,利用TextRank、TF-IDF算法提取关键字,构建适用于单篇文章的词重要性指数模型,从中提取重要变量建立适用于沪深300指数的投资者情绪预测模型,借助深度森林算法预测交易信号构建交易策略。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基于自然语言处理与深度森林算法对股票交易信号的预测准确率达72.23%,且收益也超过传统策略收益,具备重要的投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 深度森林 投资者情绪指标 量化交易策略
下载PDF
居民对国产科幻电影的消费舆情分析及票房预测——以《流浪地球》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杰 梁佳雯 何加豪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第34期142-144,共3页
2019年年初,以《流浪地球》为代表的一股科幻潮流席卷中国。截止2019年3月1日,其票房已达44.50亿。为了研究居民对国产科幻电影的消费情绪,文章选取了电影产地、时长、上映日期、上映首日评分、上映首日评论人次和主演六种影响因素,运... 2019年年初,以《流浪地球》为代表的一股科幻潮流席卷中国。截止2019年3月1日,其票房已达44.50亿。为了研究居民对国产科幻电影的消费情绪,文章选取了电影产地、时长、上映日期、上映首日评分、上映首日评论人次和主演六种影响因素,运用决策树(Decision Tree)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算法对国产科幻电影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度挖掘。最终以《流浪地球》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从而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电影 随机森林 消费舆情 AHP加权平均法
下载PDF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再生产的空间一体化及其网络关联特征比较
5
作者 吕承超 何加豪 《产业组织评论》 2022年第4期91-116,共26页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科学应对百年变局、重塑竞争格局、开拓发展新局的战略部署,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堵点与梗阻。本文基于1978~2021...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科学应对百年变局、重塑竞争格局、开拓发展新局的战略部署,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堵点与梗阻。本文基于1978~2021年省际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环节空间一体化程度与空间关联网络特征。研究发现:(1)从整体网络结构特征来看,我国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呈现复杂的、多线程的空间网络形态,各环节空间一体化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流通、分配、消费、生产。(2)从个体中心性比较来看,东部地区的省份相对居于网络中心位置,对各环节空间关联与空间溢出效应具有较强的影响力。(3)从块模型比较来看,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环节板块间的关联关系与溢出关系较为明显,除流通环节外,生产、分配、消费环节均存在“俱乐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社会网络分析 四大环节 空间关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