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日语言的“格”表达 被引量:2
1
作者 何午 秦明明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1-37,共7页
SVO型语言的中文与SOV型语言的日语都存在着“格”,包括抽象格与形态格;而侧置词构成了中日语言的格形式。作为格标记,介词与格助词在中日两种语言中既存在着共性,其个性特征也是显而易见的。中日语言的“格”表达是对比语言学中值得探... SVO型语言的中文与SOV型语言的日语都存在着“格”,包括抽象格与形态格;而侧置词构成了中日语言的格形式。作为格标记,介词与格助词在中日两种语言中既存在着共性,其个性特征也是显而易见的。中日语言的“格”表达是对比语言学中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理论 生成文法 语言类型 格标记 侧置词
下载PDF
日语V-V复合动词认知——兼与中文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何午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71,共6页
日语"V-V复合动词"是由两个独立动词组合起来的,而中文的"VV复合动词"是语素与语素的组合。日语的V-V复合动词分别生成于"語?部門"和"統語部門",但中文的VV复合动词却只生成于词汇层面。二者... 日语"V-V复合动词"是由两个独立动词组合起来的,而中文的"VV复合动词"是语素与语素的组合。日语的V-V复合动词分别生成于"語?部門"和"統語部門",但中文的VV复合动词却只生成于词汇层面。二者在词汇生成、内部结构、主次关系、赋格等层面有同有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认知 V—V复合动词 词汇构成 生成条件 复合规律
下载PDF
试论日语中的静态表达——兼与中文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午 杨燕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49,共7页
从语言类型学角度思考,笔者认为日语属于SOV型和主题中心型语言,立足于对整体事物的说明,即"事物的自然形成";而中文属于SVO型和主语中心型语言,句子首先要提出行为主体,着眼于"谁做了什么"。换句话说,日语是把事... 从语言类型学角度思考,笔者认为日语属于SOV型和主题中心型语言,立足于对整体事物的说明,即"事物的自然形成";而中文属于SVO型和主语中心型语言,句子首先要提出行为主体,着眼于"谁做了什么"。换句话说,日语是把事件作为焦点来叙述,而中文是以动作行为者为焦点来叙述的,这就决定了日语的「なる」型静态特征和中文表达的「する」型动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类型与语言对比 静态与动态 “なる”型与“する”型
下载PDF
日语的非能格自动词与非对格自动词 被引量:4
4
作者 何午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22,共6页
“非能格自动词”与“非对格自动词”是日语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帮助我们揭示自动词的不同内在本质特征,认识SV型复合名词与OV型复合名词的生成条件,以及深化日语学理论的研究均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 能格与非能格 对格与非对格 GB理论 生成文法
下载PDF
中日语言的“动作与结果”表达认知
5
作者 何午 张颖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8-23,共6页
语言的共性与个性理论研究表明,各语言之间既存在共同性的普遍规律,也有反映各自独特个性的表达方法。在对"动作与结果"的行为认知上中日两国基本相同,表现出行为认知共性,而在语言表述上则是有异有同。本文正是通过对中日语... 语言的共性与个性理论研究表明,各语言之间既存在共同性的普遍规律,也有反映各自独特个性的表达方法。在对"动作与结果"的行为认知上中日两国基本相同,表现出行为认知共性,而在语言表述上则是有异有同。本文正是通过对中日语言"动作与结果"表达的分析,来探讨这些共同原则和个别文法,并进而分析中日语言的不同特征及其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性与个性 动作与结果 认知心理 形态结构
下载PDF
日语“空语类”研探——兼与中文比较
6
作者 何午 《广东培正学院论丛》 2015年第4期48-53,共6页
空语类是各语言均存在的普遍语法现象,但表现形式各有不同.受Chomsky 最简方案思想的启迪,本文从跨语言研究角度对空语类的概念提出了“空无型”与“空缺型”的认知主张,并就中日语言的空语类形态及其特点、中文的主题表达句中不存在空... 空语类是各语言均存在的普遍语法现象,但表现形式各有不同.受Chomsky 最简方案思想的启迪,本文从跨语言研究角度对空语类的概念提出了“空无型”与“空缺型”的认知主张,并就中日语言的空语类形态及其特点、中文的主题表达句中不存在空语类现象等提出了作者的一孔之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简方案 经济性原则 语言事实 理论阐述 宽泛 包容
下载PDF
日语“无助词文”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婉 何午 《外语研究》 2003年第5期31-35,共5页
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无助词义”的生成条件,如“助词”与“形态助词”的不同语法功能及表达上的特点。
关键词 無助词文 ヒ口助词 中立叙述
下载PDF
对日语动词アスペクト的思考 被引量:4
8
作者 何午 《外国语文》 1993年第4期61-66,共6页
动词的(体)是日语语法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日本国语界曾对此做了大量研究。我国日语界也进行过一些有益的探索。然而,日语动词的定义是什么,有多少个分类,迄今仍无定论。这给我国的日语语法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试图在学习... 动词的(体)是日语语法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日本国语界曾对此做了大量研究。我国日语界也进行过一些有益的探索。然而,日语动词的定义是什么,有多少个分类,迄今仍无定论。这给我国的日语语法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试图在学习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再做思考,述一孔之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动词 日语语法 语界 重要内容 教学 日本 无定 动作行为 过程体 补助动词
下载PDF
日语指示词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何午 《外国语文》 1998年第2期61-69,共9页
日语指示词无论从词性分类、指示对象、使用范围来看,还是从表述方式来看,均有别于中文,它渗透着日本特有的民族思维方式和语言心理特征。本文是从多角度,并结合中日文对比分析。
关键词 思维方式 表述特点 主客观倾向 日汉互译
下载PDF
日语“待遇表现”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午 《外国语文》 1996年第2期66-73,共8页
日语“待遇表现”研究何午一、“待遇表现”的定义及分类何谓“待遇”?何谓“待遇表现”?《敬语使方》一文以举例的形式解释道:(来客对)主妇方行为待遇呼。……话相手、话题人物,言叶选言语待遇言冈崎正继先生在其所著《敬语》中... 日语“待遇表现”研究何午一、“待遇表现”的定义及分类何谓“待遇”?何谓“待遇表现”?《敬语使方》一文以举例的形式解释道:(来客对)主妇方行为待遇呼。……话相手、话题人物,言叶选言语待遇言冈崎正继先生在其所著《敬语》中对“待遇表现”做了如下定义:表现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敬语 表达形式 尊敬语 补助动词 美化语 语言表现 日本文化 谦敬语 文体 郑重语
下载PDF
关于日语中“接辞”的品词属性
11
作者 何午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66-67,78,共3页
关于日语中“接辞”的品词属性何午品词分类,就是将语言的词汇按其语法形态、职能以及所表示的意义,分门别类地归纳整理而得到的品词类别。日语的品词分类,首先将日语词汇称为"语",在其下又分为"词"和"辞"两个大类。"词"是... 关于日语中“接辞”的品词属性何午品词分类,就是将语言的词汇按其语法形态、职能以及所表示的意义,分门别类地归纳整理而得到的品词类别。日语的品词分类,首先将日语词汇称为"语",在其下又分为"词"和"辞"两个大类。"词"是独立词类,可单独构成句节,独立地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尾词 助动词 独立词 品词 日语 分类法 句节 动词连用形 日本语教育 言语学
下载PDF
中日文定补状语的类型学特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午 万秋阳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6年第3期1-8,共8页
传统的日语学中没有定、补、状语的概念,而是统称为“修饰语”。作为下位分类,再细分为“连体修饰语”和“连用修饰语”。中、日文的定、补、状成分既存在着共性,其个性特征也是显而易见的。从类型学的角度对比和分析,是对比语言学的基... 传统的日语学中没有定、补、状语的概念,而是统称为“修饰语”。作为下位分类,再细分为“连体修饰语”和“连用修饰语”。中、日文的定、补、状成分既存在着共性,其个性特征也是显而易见的。从类型学的角度对比和分析,是对比语言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也是由个别文法研究向普遍文法研究深化的必经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类型 蕴含共性 语序参项 语言转换
原文传递
中日文语序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午 《日语学习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52,60,共5页
在语言学研究领域中,对各国语言的对比分析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比较语言学便由此诞生.通过对不同语言的对比分析,找出其共同规律与相互差异,不仅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使用各具体语言,更重要的是它丰富了语言学理论的内涵,使语言... 在语言学研究领域中,对各国语言的对比分析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比较语言学便由此诞生.通过对不同语言的对比分析,找出其共同规律与相互差异,不仅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使用各具体语言,更重要的是它丰富了语言学理论的内涵,使语言学理论更具普遍性和完整性,从而更具有指导意义.因而也越来越受到各国语言学专家、学者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分析 语言学理论 语序 日文 比较语言学 研究领域 组成部分 共同规律 普遍性 各国
原文传递
试论日语的“ぜ口助詞"及其生成条件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午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5年第4期1-6,共6页
对于SOV型语言来说本应必不可少的格助 词在实用中经常空缺,表现为“ぜ口助嗣”(无形助 词),这是日语中一个既普遍又奇特的现象。它的 形成、生成条件以及如何从语言学理论上认知它, 是日语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セ口助词 生成条件 普遍文法 隐现格 显现格
原文传递
中日语言的若干类型学认知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午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7年第2期1-8,共8页
本文从语音、文字、词汇、语言类型等四个层面对中日语言进行了对比思考。语言共性与语言类型研究表明,各类型语言之间既存在着“蕴涵共性”,也存在着跨语言的“非蕴涵共性”。语言类型的划分是相对的,往往是以一种类型特征为主,同时兼... 本文从语音、文字、词汇、语言类型等四个层面对中日语言进行了对比思考。语言共性与语言类型研究表明,各类型语言之间既存在着“蕴涵共性”,也存在着跨语言的“非蕴涵共性”。语言类型的划分是相对的,往往是以一种类型特征为主,同时兼有其它语言类型的某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语言分析 语言类型 形态特征 蕴涵共性 非蕴涵共性
原文传递
中日文主谓宾句子成分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午 《日语学习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5-40,62,共7页
对句子成分的研究,在语言学属于"統語論"范畴,包括句子结构("文構造")、句子成分的划定("文成分")、各句子成分在句中的位置("語順")以及各句子成分的功能作用等.从语言学角度对某种语言句子... 对句子成分的研究,在语言学属于"統語論"范畴,包括句子结构("文構造")、句子成分的划定("文成分")、各句子成分在句中的位置("語順")以及各句子成分的功能作用等.从语言学角度对某种语言句子结构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从理论上正确认识和使用该语言.而通过对各语言句子成分进行对比研究,从大处讲可以帮助我们从语言学理论角度掌握各语言之间的普遍规律与特殊性、进而完善语言学理论;从小处讲可以使我们对所学外语与母语的异同有更明确更清楚的认识,从而更主动、更理性地指导我们的外语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子成分 汉语 日语 句子结构 主语 谓语 宾语
原文传递
陈述副词“话者の心的熊度”的表达载体
17
作者 何午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1999年第4期73-76,共4页
关键词 表示语言 程度副词 情态副词 语义功能 外界事物 语言形式 表达载体 终助词 助动词 现代日语语法
原文传递
语言学理论对"ハ""ガ"的审视
18
作者 何午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5年第1期1-6,共6页
作为"主题中心"型语言的日语与"主语中心"型的英语、主题、主语兼而有之的中文有着显著的区别。本文从语言学"情報構造"、"意味"、"統語構造"、"格"四个层面对其进行剖析... 作为"主题中心"型语言的日语与"主语中心"型的英语、主题、主语兼而有之的中文有着显著的区别。本文从语言学"情報構造"、"意味"、"統語構造"、"格"四个层面对其进行剖析和论证,并对日语口语中普遍存在的无助词化现象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 主语 语言学理论 助词 口语 词化 英语 主题 审视 存在
原文传递
从词汇的主客观性谈日语形容词·形容动词的分类 被引量:5
19
作者 何午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1995年第1期14-17,共4页
日语形容词·形容动词是表示性质、状态,以及感情、感觉的品词,词尾有活用变化,与动词同属用言。 日语形容词·形容动词在表示性质、状态时,具有客观性,对人称及使用范围没有特殊要求,这是其特性的一面;在表示感情、感觉时,具... 日语形容词·形容动词是表示性质、状态,以及感情、感觉的品词,词尾有活用变化,与动词同属用言。 日语形容词·形容动词在表示性质、状态时,具有客观性,对人称及使用范围没有特殊要求,这是其特性的一面;在表示感情、感觉时,具有主观性,对人称及使用范围有严格的限制,这是其特性的另一面,在句子结构上,日语形容词·形容动词有独特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形容词 形容动词 主观性形容词 感情形容词 属性形容词 事物的客观性 使用范围 词汇 整体感觉 对象语
原文传递
再论日语被动表达——兼与中文被动句比较 被引量:5
20
作者 何午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0年第1期34-39,共6页
关于日语被动助词的语法功能、日语被动句的句子结构,多年来已有若干文章予以探讨。然而日语在什么情况下、如何使用被动表达,仍有值得研究之处。请看例句: ? (A.决 B.决社会枠坏长続,无礼讲息抜时。 ? 当时,日本国(A.闭 B.闭,长崎船(A... 关于日语被动助词的语法功能、日语被动句的句子结构,多年来已有若干文章予以探讨。然而日语在什么情况下、如何使用被动表达,仍有值得研究之处。请看例句: ? (A.决 B.决社会枠坏长続,无礼讲息抜时。 ? 当时,日本国(A.闭 B.闭,长崎船(A.开港 B.开港。 ? 子供着物(A.着 B.着,父母手(A.引 B.引神社行。鸟居,小店(A.并 B.并(A.子供父母菓子。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 句子 东北亚语言 被动表达 被动句 中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