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血清C反应蛋白-清蛋白比值的累积评分在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的预后意义
1
作者 王华 王欢景 +3 位作者 何卫春 闻峰 陆明 郭春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604-610,共7页
目的探讨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血清C反应蛋白-清蛋白比值(CAR)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中的预后潜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于该院诊断并接受系统治疗的123例成年GB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与实验室检查... 目的探讨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血清C反应蛋白-清蛋白比值(CAR)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中的预后潜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于该院诊断并接受系统治疗的123例成年GB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与实验室检查数据,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NLR与CAR的最佳截断值,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两种炎症-免疫标志物的对患者总生存率的预测价值。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NLR、CAR及NLR-CAR评分与GBM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确定具有独立预后意义的临床变量并构建预测GBM患者总生存率的列线图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和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CAR的最佳截断值为0.06,AUC为0.710(95%CI:0.619~0.802),而NLR的最佳截断值为2.23,AUC值为0.696(95%CI:0.596~0.796)。生存分析表明治疗前高CAR(χ^(2)=7.964,P=0.005)与高NLR(χ^(2)=15.625,P<0.001)均与GBM患者不良预后有关。基于CAR和NLR的最佳截断值构建累积评分系统,0、1和2分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43.6个月(95%CI:26.5~60.9)、24.4个月(95%CI:11.2~37.6)和10.0个月(95%CI:7.4~12.6),评分越高,患者预后越差(2分vs.0分:χ^(2)=22.557,P<0.001;2分vs.1分:χ^(2)=6.816,P=0.009;1分vs.0分:χ^(2)=9.964,P=0.002)。单、多变量Cox回归分析证实,全切除与高CAR-NLR评分是GBM患者死亡的独立风险因子,而辅助放疗和IDH1突变是患者的保护因素。基于上述4个独立预后变量构建预测GBM患者总生存率的列线图模型,结果展示该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775(95%CI:0.746~0.803),校准曲线表明预测生存概率与患者实际生存概率具有高度一致性,提示该列线图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基于CAR与NLR的累积评分为GBM患者的预后提供了更为详尽的风险分层,可作为一项客观有效的预后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清蛋白比值 预后 预测
下载PDF
无人测量船感知系统中激光雷达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汪锡清 胡翠萍 +1 位作者 何卫春 项裕林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87-90,共4页
针对无人测量船在测绘作业过程中感知系统的数据传输存在安全隐患问题,本文设计一种基于激光雷达技术的无人测量船感知系统。该感知系统将激光雷达传感器、工控机和以太网相结合,使用RS232、RS485等标准总线将数据传输至工控机,并对所... 针对无人测量船在测绘作业过程中感知系统的数据传输存在安全隐患问题,本文设计一种基于激光雷达技术的无人测量船感知系统。该感知系统将激光雷达传感器、工控机和以太网相结合,使用RS232、RS485等标准总线将数据传输至工控机,并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实验验证了感知系统中激光雷达技术的可行性。同时,分析了该感知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和传感器工作原理,并对激光雷达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最终得出无人测量船感知系统中激光雷达技术的应用方法。结果表明,在无人测量船感知系统中使用激光雷达技术,其传输过程安全可靠,有效地提高了无人测量船感知系统在测绘作业过程中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系统 激光雷达 无人船
下载PDF
微创穿刺治疗小儿硬膜外血肿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卫春 郭春华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17-218,共2页
小儿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成人,我科自2000年5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小儿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31例,其中13例采取微创穿刺血肿外引流术治疗,疗效满意。
关键词 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 微创穿刺治疗 小儿 2009年 外引流术 疗效满意 发生率
下载PDF
基底节内侧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机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何卫春 朱敏 郭春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24期24-25,共2页
目的研究基底节内侧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4-03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2例基底节内侧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然后将病人分为A、B、C3组,A组手术时机为<7h,B组为7h<T<24h,C组为>2... 目的研究基底节内侧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4-03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2例基底节内侧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然后将病人分为A、B、C3组,A组手术时机为<7h,B组为7h<T<24h,C组为>24h,研究不同手术时机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3组脑血肿量、GC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神经功能缺损、ADL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病死率、总有效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血后7h内是基底节内侧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早期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病死率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内侧型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时机
下载PDF
拉莫三嗪对颅脑损伤后兴奋躁动的辅助治疗
5
作者 何卫春 郭春华 徐立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0年第6期427-427,共1页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拉莫三嗪
下载PDF
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对照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党宝齐 孙亚明 何卫春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15-16,共2页
目的观察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差异。方法收集脑梗死病例72例、脑出血病例65例、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93例,对其血清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梗死组病人TC高于对照组(P<0.05),TG显著高于... 目的观察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差异。方法收集脑梗死病例72例、脑出血病例65例、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93例,对其血清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梗死组病人TC高于对照组(P<0.05),T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出血组病人T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C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间比较,脑梗死组TG、TC显著高于脑出血组(P<0.01)。结论脑梗死与脑出血血脂代谢异常,TG、TC与脑梗死呈正相关,与脑出血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出血 胆固醇 甘油三酯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对侧硬膜下积液诊疗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党宝齐 何卫春 +4 位作者 朱敏 陆明 郭春华 闻峰 季家璇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14期2139-2140,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对侧硬膜下积液诊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例重型颅脑损伤且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对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去骨瓣减压术后诊断为...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对侧硬膜下积液诊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例重型颅脑损伤且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对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去骨瓣减压术后诊断为对侧硬膜下积液的平均时间为13 d。4例患者保守治疗最终积液较少或消失,5例患者通过微创穿刺引流术清除积液,其中4例全部或大部分积液清除,1例积液复发患者通过行微创穿刺引流加颅骨修补术清除积液。9例患者中最终4例患者发展成脑积水而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对侧硬膜下积液较常见,可通过去骨瓣减压术后2~3周常规复查头颅CT发现对侧硬膜下积液。脑外伤术后脑积水是此类患者常见的晚期的结局,建议此类患者需要严密的观察并及时给予适当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侧硬膜下积液 去骨瓣减压术 脑外伤
下载PDF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党宝齐 陆明 +5 位作者 何卫春 郭春华 徐立 闻峰 季家璇 王欢景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331-2331,共1页
气管切开术包括传统的气管切开术(surgical tracheostomy,ST)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本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30例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在床边行PDT,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神经外科 应用 外科危重患者 PDT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25
9
作者 陆明 何卫春 +3 位作者 党宝齐 闻峰 徐立 郭春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05-08—2012-02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发病至手术时间分为2组,出血后24h内实施手术为早期手术组,出血后24h外实施手术为延迟手术组,每组25例。所纳入的50例患... 目的探讨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05-08—2012-02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发病至手术时间分为2组,出血后24h内实施手术为早期手术组,出血后24h外实施手术为延迟手术组,每组25例。所纳入的50例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穿刺引流组(22例)和小骨窗开颅手术组(28例)。比较术后各组间格拉斯哥(GCS)评分及1a后随访时ADL评分分级。结果早期手术组术后第3天GCS评分显著高于延迟手术组,1a后随访ADL评分分级Ⅰ~Ⅲ级显著多于延迟手术组(P<0.05);术后第3天,穿刺引流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小骨窗开颅手术(P<0.05),但2组1a后随访ADL评分分级无明显差异。结论尽早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能有效提高近期疗效和远期预后,穿刺引流术和小骨窗开颅手术对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时机 手术方式
下载PDF
微创穿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65例体会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春华 何卫春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5年7月至2010年11月期间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体会及疗效观察。结果 65例患者均临床治愈,其中有1例复发,1例并发急...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5年7月至2010年11月期间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体会及疗效观察。结果 65例患者均临床治愈,其中有1例复发,1例并发急性硬膜外血肿,总体疗效满意。结论该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有效、简便、安全、易于掌握和推广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穿刺 慢性硬膜下血肿
下载PDF
颅脑损伤并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欢景 王华 +3 位作者 何卫春 闻峰 陆明 郭春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第5期314-316,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病人并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10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结果110例中,40例(36.36%)并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病人并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10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结果110例中,40例(36.36%)并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25例(22.72%),性腺功能减退8例(7.27%),生长激素缺乏7例(6.36%),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缺乏5例(4.54%),且5例(4.54%)并发两种激素缺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颅内压增高、入院GCS评分≤8分、颅底骨折及弥漫性脑水肿是颅脑损伤病人并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早期评估病情、有效治疗干预、及时降颅内压治疗可能是降低颅脑损伤病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重型颅脑外伤合并深低温治愈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敏 郭春华 +5 位作者 何卫春 闻峰 徐立 陆明 季家璇 党保齐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18-118,共1页
1病例 患者包某某,男性,53岁,被人殴打头部致昏倒于室内水泥地上,室温约10℃,两天后被人发现,被“120”车接至我院急诊。查见:昏迷,体温、血压测不出,心率51次/分,呼吸16次/分,GCS评分6分,E1V1M4,右额部-3cm长伤口,
关键词 重型颅脑外伤 深低温 治愈 GCS评分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诊疗及预后 被引量:5
13
作者 党宝齐 朱敏 +1 位作者 何卫春 陆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22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CT立体定向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显微镜下经侧裂小骨窗手术、翼点入路皮层造瘘术三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及预后。方法以2011-02—2013-01我院收治的3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病情分别进行CT立体定向血肿微创穿刺引流(A组)... 目的探讨CT立体定向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显微镜下经侧裂小骨窗手术、翼点入路皮层造瘘术三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及预后。方法以2011-02—2013-01我院收治的3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病情分别进行CT立体定向血肿微创穿刺引流(A组)、显微镜下经侧裂小骨窗手术(B组)、翼点入路皮层造瘘术(C组)。分别于术后7d、1个月、3个月、6个月记录3组患者的CT复查结果、血凝血脂情况、ADL分级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再出血和死亡情况。结果于术后7d进行CT复查,A组、B组、C组血肿排出量分别为88.3%、87.7%、9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ADL分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从好到坏依次为A组、B组、C组,且3组组间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凝异常、再出血及病死率均高于A、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甘油三酯水平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符合各自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CT立体定向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效果最佳,其次是显微镜下经侧裂小骨窗手术,且均优于翼点入路皮层造瘘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 神经功能缺损 甘油三酯 疗效
下载PDF
微创穿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65例体会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春华 何卫春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5年7月至2010年11月期间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体会及疗效观察。结果 65例患者均临床治愈,其中有1例复发,1例并发急...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5年7月至2010年11月期间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体会及疗效观察。结果 65例患者均临床治愈,其中有1例复发,1例并发急性硬膜外血肿,总体疗效满意。结论该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有效、简便、安全、易于掌握和推广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穿刺 慢性硬膜下血肿
下载PDF
颅脑外伤后血糖的动态变化与伤情及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立 郭春华 +5 位作者 党宝齐 闻峰 陆明 季家璇 王欢景 何卫春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32期6953-6955,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TBI)患者血糖动态变化与伤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71例中、重型TBI患者,于入院当时和入院后第2~7天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血糖测定,动态观察血糖的变化,并对临床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总结,评估血糖动...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TBI)患者血糖动态变化与伤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71例中、重型TBI患者,于入院当时和入院后第2~7天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血糖测定,动态观察血糖的变化,并对临床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总结,评估血糖动态变化与伤情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本组均为伤后12 h入院。71例患者中,A组中型伤者37例,B组重型伤者22例,C组特重型伤者12例。入院时A组、B组、C组患者的平均血糖值分别为(5.9±2.5)mmol/L、(8.9±2.1)mmol/L和(14.2±1.9)mmol/L,B组、C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伤后7 d内动态监测显示,B组伤后1~4 d内血糖值高于A组,而5~7 d内则无差异;C组伤后7 d内的血糖值,均明显高于A组、B组(P<0.01)。本组死亡18例,存活53例;死亡组伤后7 d内的血糖值,也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结论:中型、重型TBI患者伤后血糖均有程度不同的增高,血糖增高的程度和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血糖明显增高者往往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血糖 动态 预后
下载PDF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16
作者 陆明 党宝齐 +5 位作者 何卫春 郭春华 徐立 闻峰 季家璇 王欢景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需气管切开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组及传统手术组,对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伤口愈合时间和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组操作时间、...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需气管切开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组及传统手术组,对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伤口愈合时间和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组操作时间、手术相关早期并发症、伤口愈合时间均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手术费用高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安全、简便、快速、损伤小,费用相对较高,可选择性应用于用于危重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神经外科 手术时间 并发症 伤口愈合时间 手术费用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联合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7
作者 何卫春 朱敏 郭春华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采取微创穿刺术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采取微创穿刺术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以及术后残余血肿量百分比。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患(P<0.05);术后10d、30d、90d两组患者CS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术后10d、30d、90d C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0d、30d、90d两组患者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术后30d、90d 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10d、30d、90d残余血肿量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能够有效促进血肿的吸收,预防术后复发,且能够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中药治疗 微创穿刺术
原文传递
颅脑外伤合并颧骨复合体骨折的处理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敏 何卫春 +3 位作者 苏勇 闻峰 陆明 季家璇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682-684,共3页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16例颅脑外伤合并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在开颅手术中同时行颧骨复合体骨折固定,评价总体疗效。方法根据颅脑外伤所合并颅面部骨折损伤的部位和特点,利用开颅手术的冠状切口或过中线的单侧大骨瓣切口行颧骨复合体骨折的...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16例颅脑外伤合并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在开颅手术中同时行颧骨复合体骨折固定,评价总体疗效。方法根据颅脑外伤所合并颅面部骨折损伤的部位和特点,利用开颅手术的冠状切口或过中线的单侧大骨瓣切口行颧骨复合体骨折的复位和可靠固定。结果利用脑外伤开颅手术切口能充分显露同侧眶上、眶外侧缘、颧弓部位骨折,达到2点以上的可靠固定,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在颅脑外伤合并颅面部损伤的治疗中,充分利用开颅手术入路,可较满意完成同侧颧骨复合体骨折的复位和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颅面部损伤 颧骨复合体骨折
原文传递
可调压分流管行腰大池腹腔分流与可调压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治疗创伤后脑积水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陆明 何卫春 +2 位作者 闻峰 王欢景 郭春华 《中国综合临床》 2017年第9期839-843,共5页
目的 对比可调压分流管行腰大池腹腔分流(LP)与可调压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VP)治疗创伤后脑积水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神经外科收治的创伤后脑积水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0例行LP治疗的患者... 目的 对比可调压分流管行腰大池腹腔分流(LP)与可调压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VP)治疗创伤后脑积水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神经外科收治的创伤后脑积水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0例行LP治疗的患者为LP组,40例行VP治疗的患者为VP组.所有患者均于1年内进行随访,调查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LP组术后脑积水消失总有效率为92.50%(37/40),VP组术后脑积水消失有效率为87.50%(35/40),两组患者脑积水消失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6,P=0.456);LP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8.35±8.64)分,VP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9.13±7.98)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19,P=0.676);LP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9.32±5.34)分,VP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1.62±4.86)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80,P=0.143),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平均得分明显优于治疗前(t值分别为5.623、5.084,P均〈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失禁改善平均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376、1.265,P均〉0.05),LP组与VP组患者治疗后尿失禁改善平均得分明显优于治疗前(t值分别为4.891、5.370,P〈0.001);LP组患者出血、感染、分流管相关并发症及分流异常的发生率均为2.50%(1/40),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VP组出血、感染、分流管相关并发症及分流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7.50%(3/40)、10.00%(4/40)、5.00%(2/40)、10.00%(4/40),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2.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6.050,P=0.014).结论 LP与VP治疗创伤后脑积水方面均有显著疗效,但1年后LP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VP,值得广泛推广到临床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大池腹腔分流 脑室腹腔分流 脑积水 疗效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敏 徐立 +5 位作者 郭春华 何卫春 闻峰 陆明 季家璇 党保齐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12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对重型颅脑外伤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和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治疗1、2、3周Glasgow昏迷评分(GCS)及3个月后Glasgow预后...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对重型颅脑外伤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和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治疗1、2、3周Glasgow昏迷评分(GCS)及3个月后Glasgow预后分级(GOS)。结果治疗2、3周,两组患者死亡率和GCS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月治疗组GOS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可降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后期病死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颅脑损伤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