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种不同品种小麦的制曲理化品质评价
1
作者 李英杰 何员江 +4 位作者 向生远 李瑞 龚利娟 任勇 马振兵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4-198,共5页
为了选择优质的曲麦品种,以绵麦902为对照,通过测定多种理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和聚类分析来比较四川地区7种不同品种小麦制曲方面的理化品质。结果表明,7种品种小麦各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其中,与对照小麦绵麦902相比,绵麦905、绵麦161、... 为了选择优质的曲麦品种,以绵麦902为对照,通过测定多种理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和聚类分析来比较四川地区7种不同品种小麦制曲方面的理化品质。结果表明,7种品种小麦各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其中,与对照小麦绵麦902相比,绵麦905、绵麦161、绵麦907的粗脂肪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含量等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绵麦905、绵麦161、绵麦907和绵麦902归为一类,相较于绵麦916、绵麦903和MR1101更具有制曲优势。综上所述,基于对四川地区7种不同品种小麦制曲性能的分析和比较,认定绵麦905、绵麦161和绵麦907是制曲方面有应用前景的候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制曲 理化品质 淀粉含量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小麦骨干亲本繁6条锈病成株抗性特异位点及其在衍生品种中的遗传解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陈国跃 刘伟 +5 位作者 何员江 苟璐璐 余马 陈时盛 魏育明 郑有良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27-836,共10页
基于已获得的控制小麦条锈病成株抗性"一致性"QTL区段80个SSR标记,结合小麦骨干亲本繁6及其衍生的39个后代小麦品种进行田间条锈病成株期抗性表型鉴定,揭示了骨干亲本繁6遗传物质及其成株抗性在其衍生品种的遗传规律。结果表... 基于已获得的控制小麦条锈病成株抗性"一致性"QTL区段80个SSR标记,结合小麦骨干亲本繁6及其衍生的39个后代小麦品种进行田间条锈病成株期抗性表型鉴定,揭示了骨干亲本繁6遗传物质及其成株抗性在其衍生品种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骨干亲本繁6在条锈病条中31、32和33混合生理小种诱导下表现成株抗性,7个衍生后代品种表现全生育期抗性;用控制小麦条锈病成株抗性QTL区段的80个SSR标记对繁6及其后代衍生品种的其他亲本进行分子扫描,共发现9个来自繁6基因组的特异SSR标记,即Xwmc631、Xgwm359、Xwmc407、Xgwm501、Xgwm148、Xgwm539、Xgwm533、Xgwm299和Xgwm639,其中,Xwmc631、Xgwm359、Xgwm501、Xgwm299和Xgwm639在繁6衍生后代的4个子代中表现较高的遗传贡献率。以SSR标记与小麦条锈病成株抗性的关联分析发现6个SSR标记与小麦条锈病成株抗性显著相关,其中来自繁6的特异SSR等位变异Xgwm539-2D和Xgwm299-3B与严重度、反应型、普遍率、病情指数及病程曲线下面积(AUDPC)均具显著相关性,表明繁6的成株抗性及其控制遗传位点在其衍生后代品种选育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定向选择,并在西南麦区小麦条锈病抗性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6 骨干亲本 条锈病 成株抗性 关联分析
下载PDF
绵麦37特异位点在其衍生品种中的遗传贡献率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任勇 李生荣 +6 位作者 罗建明 何中虎 杜小英 周强 何员江 魏育明 郑有良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5-151,共7页
优良亲本的创制和利用能有效提高育种效率。文章对绵麦37及其衍生品种产量构成因子和抗病性进行比较鉴定,并利用SSR标记检测高产品种绵麦367遗传背景中绵麦37的遗传贡献。结果表明:衍生品种丰产性显著提高,穗粒数的增加是衍生品种增产... 优良亲本的创制和利用能有效提高育种效率。文章对绵麦37及其衍生品种产量构成因子和抗病性进行比较鉴定,并利用SSR标记检测高产品种绵麦367遗传背景中绵麦37的遗传贡献。结果表明:衍生品种丰产性显著提高,穗粒数的增加是衍生品种增产的主要因素;绵麦37及其衍生品种高抗当前国内条锈菌主要流行小种,特别是高抗对Yr24/Yr26具有强毒性的条锈病新菌株V26;绵麦37优良的抗病性很好地传递给了后代品种;在绵麦367等后代品种的遗传背景中,绵麦37的遗传贡献率达78.9%,其中A、B、D基因组中的遗传率分别为75.0%、83.6%和74.2%,远高于理论值50.0%;衍生品种绵麦367与绵麦37相同染色体区段主要为2B的Xgwm374-Xbarc167-Xbarc128-Xgwm129-Xgwm388-Xbarc101,3B的Xwmc446-Xwmc366-Xwmc533-Xbarc164-Xwmc418等区段,这些区段包含了许多重要性状位点如穗粒数、千粒重和抗病性等。这可能是由于人工定向选择的结果,使那些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的位点被高频率保留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麦37 衍生品种 产量 抗病性 SSR标记
下载PDF
134份四川小麦品种(系)的条锈病抗性评价 被引量:16
4
作者 任勇 李生荣 +4 位作者 周强 杜小英 何员江 魏育明 郑有良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47-853,共7页
小麦条锈病是四川小麦生产中的第一大病害。为了系统掌握四川小麦品种和后备品系的条锈病抗性水平,给四川乃至全国小麦抗条锈病育种及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信息,利用7个条锈菌流行小种对134份四川审定品种和后备品系的苗期和成株期条... 小麦条锈病是四川小麦生产中的第一大病害。为了系统掌握四川小麦品种和后备品系的条锈病抗性水平,给四川乃至全国小麦抗条锈病育种及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信息,利用7个条锈菌流行小种对134份四川审定品种和后备品系的苗期和成株期条锈病抗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四川小麦品种(系)在苗期对7个条锈菌小种CYR31、Su11-7、CYR29、Su11-4、CYR32、CYR33和V26(新致病类型)的抗性频率分别为92.4%、92.5%、89.3%、89.4%、87.3%、85.0%和82.8%;其中,76份品种(系)抗所有小种,占56.0%;此外,条锈菌新致病类型V26对四川小麦品种(系)的毒性已经超过当前的优势小种CYR32和CYR33。根据抗谱分析结果,将所有品种(系)分为四大类。其中,66.4%的品种(系)为全生育期抗性,17.9%为成株期抗性,9.7%表现为苗期抗性,6.0%表现为感病。表明四川小麦品种(系)整体抗性水平较高,但抗病类型相对单一。因此,需要进一步拓宽抗源,提高抗病基因的多样性;同时应逐步开展全生育期抗病基因和成株期抗病基因聚合育种,以提高品种抗病的持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抗性评价
下载PDF
小麦骨干亲本繁6产量相关性状关键基因组区段的遗传效应 被引量:10
5
作者 邓梅 何员江 +9 位作者 苟璐璐 姚方杰 李健 张雪梅 龙黎 马建 千涛 刘亚西 魏育明 陈国跃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6-715,共10页
繁6是中国小麦育种最重要的骨干亲本之一,明确其优良特性的遗传机制对小麦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鉴定了39个繁6衍生品种的7个产量相关性状,并利用全基因组SSR标记分析了繁6中控制这些性状重要遗传区段和基因位点在子代中的遗传效应... 繁6是中国小麦育种最重要的骨干亲本之一,明确其优良特性的遗传机制对小麦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鉴定了39个繁6衍生品种的7个产量相关性状,并利用全基因组SSR标记分析了繁6中控制这些性状重要遗传区段和基因位点在子代中的遗传效应。表型鉴定结果表明,繁6产量相关性状在不同世代衍生品种中表现无显著差异,表明这些性状在衍生品种选育过程中受到选择并稳定遗传。利用已获得的控制小麦产量相关"一致性"QTL区段的417个SSR标记进行分子扫描,发现11个繁6特异SSR标记在其衍生后代中被高频率遗传。性状–标记关联分析表明,21个来自繁6的特异SSR标记与产量相关性状极显著关联(P<0.01)。同时鉴定出分别位于2A和5A染色体的Xgdm93.3–Xgwm526.2和Xbarc100–Xgwm156.1区段,前者控制株高和小穗数,后者控制千粒重。本研究证实,上述两个与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关联的位点或区段在小麦产量育种进程中受到强烈的人为定向连续选择,并在四川乃至西南麦区小麦产量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6 小麦骨干亲本 产量性状 关联分析
下载PDF
四川地方小麦品种条锈病抗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国跃 姚琦馥 +4 位作者 刘亚西 邓梅 吴文雄 何员江 余马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利用获得的小麦条锈病成株抗性"一致性"QTL位点SSR分子标记,结合田间抗性表型鉴定,揭示四川地方小麦品种的条锈病抗性遗传多样性。【方法】通过QTL元分析技术,将已定位的小麦条锈病成株抗性QTL整合于同一张连锁图谱,... 【目的】利用获得的小麦条锈病成株抗性"一致性"QTL位点SSR分子标记,结合田间抗性表型鉴定,揭示四川地方小麦品种的条锈病抗性遗传多样性。【方法】通过QTL元分析技术,将已定位的小麦条锈病成株抗性QTL整合于同一张连锁图谱,获得条锈抗性"真实"QTL区段。并利用QTL区段内的SSR标记,结合田间条锈病抗性表型鉴定,对64份四川地方小麦品种抗条锈病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元分析,获得7个控制小麦条锈病成株抗性MQTL。成株期条锈病抗性鉴定发现11份四川地方小麦品种表现为免疫或近免疫,其发病严重度、平均普遍率和病情指数低于10%。标记/性状关联分析发现3个与四川小麦地方品种条锈病成株抗性存在显著关联的SSR标记位点。【结论】四川地方小麦品种条锈病抗性表现差异显著;小麦条锈病成株抗性关联SSR标记的获得为利用条锈病抗性基因提供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锈病抗性 遗传多样性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 元分析 关联分析
下载PDF
地方小麦品种贵协3号赤霉病抗性QTL的定位与效应鉴定 被引量:1
7
作者 郑首航 何员江 +9 位作者 陶军 张华 吴舸 邹凤亮 杜小英 欧俊梅 雷加容 闫海生 贾海燕 任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0-575,共6页
为明确抗填料霉病地方小麦品种贵协3号的赤霉病抗性遗传基础,利用感赤霉病品种绵麦96-5及其构建的含有196个株系的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群体为材料,于2018和2019年分别在江苏南京和四川绵阳对赤霉病严重度进行调查,并利用55K D... 为明确抗填料霉病地方小麦品种贵协3号的赤霉病抗性遗传基础,利用感赤霉病品种绵麦96-5及其构建的含有196个株系的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群体为材料,于2018和2019年分别在江苏南京和四川绵阳对赤霉病严重度进行调查,并利用55K DArT基因芯片技术构建的遗传图谱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所构建的遗传图谱覆盖小麦全基因组,图谱全长15195.8 cM,平均图距10.6 cM。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3个抗赤霉病QTL(QTL-FHB.GX-2B、QTL-FHB.GX-5B和QTL-FHB.GX-7A),分布在2B、5B和7A染色体上,抗性等位基因均来自于抗病亲本贵协3号,可解释1.2%~1.5%的表型变异,说明贵协3号的赤霉病抗性是多个微效基因/QTLs的累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DH群体 赤霉病 QTL
下载PDF
国审小麦新品种绵麦367和绵麦51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生荣 杜小英 +4 位作者 任勇 周强 雷加容 李太军 何员江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6期206-208,共3页
绵麦367和绵麦51是由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小麦研究所最新育成、来源于同一组合的大穗型高产抗病广适小麦新品种。2010年和2012年分别通过国家品种审定,成为国家级推广品种;2011年和2013年分别被科技部列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绵麦367和绵麦51是由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小麦研究所最新育成、来源于同一组合的大穗型高产抗病广适小麦新品种。2010年和2012年分别通过国家品种审定,成为国家级推广品种;2011年和2013年分别被科技部列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示范推广,绵麦367被农业部推荐为2013-2014年度全国小麦主导品种。重点阐述了绵麦367和绵麦51的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为大面积栽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绵麦367 绵麦51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杂交小麦亲本矮秆基因鉴定及其对杂种优势的影响
9
作者 杨澜 任勇 +3 位作者 蒋琪琪 阮仁武 何员江 李中安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57,共11页
为探究不同矮秆基因型对小麦杂种优势的影响和应用潜力,利用不同矮秆基因亲本配置杂交组合,在成熟期统计亲本与杂交组合的株高、单株穗数、千粒质量、单株产量等10个性状,分析不同矮秆基因型杂交组合杂种优势及株高与各调查性状的相关关... 为探究不同矮秆基因型对小麦杂种优势的影响和应用潜力,利用不同矮秆基因亲本配置杂交组合,在成熟期统计亲本与杂交组合的株高、单株穗数、千粒质量、单株产量等10个性状,分析不同矮秆基因型杂交组合杂种优势及株高与各调查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4种不同矮秆基因型杂交组合中部分基因型间的单株产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ht1′+Rht21′,Rht1′+Rht2′及Rht1″+Rht2′基因型在单株产量上有正向超高亲优势,Rht1′+Rht21′基因型在单株穗数、千粒质量、单株生物量和单株产量上超亲优势明显,除Rht1″+Rht21′基因型外,其他矮秆基因型均有在单株产量上超高亲优势达到10%以上的杂交组合.Rht1′+Rht2′和Rht1″+Rht2′两种矮杆基因型株高与单株产量均无显著相关性,单株产量与单株穗数和单株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4种矮秆基因型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杂交小麦的株高,提高其抗倒伏能力.具有Rht1′+Rht21′基因型的杂交组合平均超高亲优势最大,其次是Rht1′+Rht2′基因型的杂交组合.因此,在杂交小麦育种过程中配制这两种基因型的杂交更容易获得强优势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小麦 矮秆基因 杂种优势
下载PDF
杂交小麦研究进展与展望
10
作者 袁国强 陶军 +4 位作者 何员江 蒲宗君 李生荣 任勇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73-980,共8页
【目的】为了解杂交小麦研究进展,进一步为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与杂交小麦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总结杂交小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进展。【结果】通过对杂交小麦多年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目的】为了解杂交小麦研究进展,进一步为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与杂交小麦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总结杂交小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进展。【结果】通过对杂交小麦多年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同时利用形成的三系法、化杀法、两系法和核不育法杂交小麦生产体系,选育和审定了一系列的杂交小麦品种,特别是两系法杂交小麦,得到了推广应用。【结论】虽然杂交小麦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基因发掘和机制解析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在生产应用上,也与水稻和玉米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加强杂交小麦研究对基础和应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小麦 杂种优势 温光敏
下载PDF
中国西南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陶军 李生荣 +5 位作者 周强 任勇 欧俊梅 雷加容 杜小英 何员江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32期1-8,共8页
为深入西南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综述了中国西南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历程,包括温光型不育系的发现和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的起始,温光型不育系育性稳定性研究,生理变化,温光条件对育性的影响,外源化学物质对‘C49S’育性的影响... 为深入西南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综述了中国西南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历程,包括温光型不育系的发现和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的起始,温光型不育系育性稳定性研究,生理变化,温光条件对育性的影响,外源化学物质对‘C49S’育性的影响;总结了应用研究成果,包括对原始温光型不育系的改造,恢复系的选育,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筛选,中国西南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及其生产示范;提出了西南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对条锈病抗性的丧失影响杂交小麦的应用,(2)如何提高制种纯度的问题,(3)如何降低制种成本的问题。文章最后介绍了西南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的新动向,提出了应对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光型 两系杂交小麦 不育 制种 组合筛选
下载PDF
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绵麦112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任勇 何员江 +8 位作者 王小松 黄英 肖代洪 杜小英 周强 雷加容 欧俊梅 陶军 李生荣 《四川农业科技》 2017年第7期13-14,共2页
优质弱筋小麦适合制作饼干、糕点和南方馒头等食品,也是麦通等膨化食品和酿酒的优质原料。四川麦区是我国弱筋小麦优势产区,其生态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适宜弱筋小麦的生产。但目前生产上可供农户或企业选择的既抗病又高产优质的弱筋小麦... 优质弱筋小麦适合制作饼干、糕点和南方馒头等食品,也是麦通等膨化食品和酿酒的优质原料。四川麦区是我国弱筋小麦优势产区,其生态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适宜弱筋小麦的生产。但目前生产上可供农户或企业选择的既抗病又高产优质的弱筋小麦品种不多。缺少专用品种和配套技术,以及产业化开发滞后是四川弱筋小麦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绵麦112是新育成的优质弱筋小麦品种,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本文介绍了绵麦112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品质和抗病性以及高产示范情况;重点总结了优质弱筋小麦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指导弱筋小麦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筋小麦 绵麦112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酿酒专用小麦研究进展
13
作者 邹凤亮 何员江 +6 位作者 朱自忠 李超 钟和平 郑首航 吴舸 张华 任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51-1360,共10页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曲酿酒的国家。小麦既是制曲原料(小麦占95%~100%),也是酿酒发酵的主要原料之一,其品质影响着白酒的质量和风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白酒的品质要求也更高,越来越多的酒企更加注重从“一粒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曲酿酒的国家。小麦既是制曲原料(小麦占95%~100%),也是酿酒发酵的主要原料之一,其品质影响着白酒的质量和风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白酒的品质要求也更高,越来越多的酒企更加注重从“一粒种子到一滴美酒”的每一个细节,白酒企业对制曲和酿酒专用小麦的需求不断上升。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酿酒专用小麦研究逐渐被重视,我国酿酒专用小麦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育成了一批酿酒专用小麦品种,酿酒专用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我国白酒产业“酒强粮弱”的整体现状仍未改变,且酒企对制曲和酿酒的质量评价通常以感观评价为主,酿酒专用小麦品质与酿造品质指标缺少有效衔接,还未建立相互联系的定量指标体系。本文试图探讨酿酒专用小麦的质量要求、需求现状、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进展;针对我国酿酒专用小麦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从品种改良、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以期为酿酒专用小麦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小麦 质量 育种 发展现状
下载PDF
四川省北部酿酒专用弱筋小麦生产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员江 钟和平 +4 位作者 吴舸 张华 郑首航 邹凤亮 任勇 《中国种业》 2022年第9期146-149,共4页
弱筋小麦是白酒酿造的主要原粮之一,四川是白酒生产大省,随着白酒产业发展,对酿酒专用弱筋小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四川省北部丘陵、平坝区域适合弱筋小麦生产,针对性配套集成弱筋小麦生产技术较为重要。介绍了品种选择、精细整地、精量... 弱筋小麦是白酒酿造的主要原粮之一,四川是白酒生产大省,随着白酒产业发展,对酿酒专用弱筋小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四川省北部丘陵、平坝区域适合弱筋小麦生产,针对性配套集成弱筋小麦生产技术较为重要。介绍了品种选择、精细整地、精量播种、科学施肥、田间管理、收获与烘干等技术要点,助力实现四川北部酿酒专用弱筋小麦优质绿色、丰产高效的生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筋小麦 酿酒专用 原粮 四川北部
下载PDF
酿酒专用小麦新品种绵麦902选育及配套生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员江 吴舸 +8 位作者 钟和平 杜小英 郑首航 雷加容 张华 邹凤亮 欧俊梅 陶军 任勇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第9期18-20,28,共4页
随着白酒产业的发展,酿酒专用小麦在白酒酿造原粮生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酿酒专用小麦新品种“绵麦902”具有矮秆抗倒、抗病性强、软质率高、蛋白面筋含量低、丰产性好、重金属镉吸附低等突出特点,被列入五粮液酿酒专用粮基地主导品种... 随着白酒产业的发展,酿酒专用小麦在白酒酿造原粮生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酿酒专用小麦新品种“绵麦902”具有矮秆抗倒、抗病性强、软质率高、蛋白面筋含量低、丰产性好、重金属镉吸附低等突出特点,被列入五粮液酿酒专用粮基地主导品种。围绕酿酒专用小麦新品种“绵麦902”,集成种子处理、精细整地、适宜播期、精量播种、播种方式、科学用肥、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收获、烘干等生产技术,实现了品种矮秆多抗高产专用的有机结合,助推酿酒原粮基地建设,对粮食稳产保供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筋小麦 酿酒专用小麦 原粮 高产
下载PDF
四川北部丘陵地区小麦新品种(系)抗旱性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员江 任勇 +6 位作者 周强 杜小英 雷加容 欧俊梅 陶军 李生荣 廖绍帆 《四川农业科技》 2018年第3期11-13,共3页
四川是全国小麦生产的主产区之一,丘陵旱地面积大,近年来又时常受到干旱的影响,小麦极易发生减产。因此,提高四川小麦的抗旱能力是四川小麦育种亟待解决的。在干旱区域中,籽粒产量作为评价品种抗旱性强弱的核心指标。通过稻茬田和旱地... 四川是全国小麦生产的主产区之一,丘陵旱地面积大,近年来又时常受到干旱的影响,小麦极易发生减产。因此,提高四川小麦的抗旱能力是四川小麦育种亟待解决的。在干旱区域中,籽粒产量作为评价品种抗旱性强弱的核心指标。通过稻茬田和旱地两个环境的比较试验,发现旱地环境中的绵麦367、川麦60、川麦104、绵麦1403和绵麦51等品种的籽粒产量在400kg/667m^2以上,尤其是绵麦367的籽粒产量表现突出,在两种环境中的籽粒产量分别达到469.9kg/667m^2、431.1kg/667m^2。综合试验结果,绵麦367等5个品种适宜四川省丘陵旱地大面积推广种植,并能作为小麦抗旱育种的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旱性 籽粒产量
下载PDF
绵阳系列小麦品种(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雷加容 余敖 +6 位作者 杜小英 李生荣 任勇 周强 欧俊梅 陶军 何员江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3期82-87,共6页
为了合理利用小麦育种资源,对24份绵阳系列小麦品种(系)的产量和品质等14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变幅为4524.0~6002.55 kg/hm2,有效穗变幅为282.6万个/hm2~391.65万个/hm2,穗粒数变幅为36.6~50.7粒,千粒重变幅为38.05~50.83 g... 为了合理利用小麦育种资源,对24份绵阳系列小麦品种(系)的产量和品质等14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变幅为4524.0~6002.55 kg/hm2,有效穗变幅为282.6万个/hm2~391.65万个/hm2,穗粒数变幅为36.6~50.7粒,千粒重变幅为38.05~50.83 g,容重变幅为716~822 g/L,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幅为12.54%~16.33%,降落值变幅为105~365 s,湿面筋变幅为23.10%~37.03%,沉降值变幅为25.0~48.5 m L,稳定时间变幅为1.1~10.4 min,软化度变幅为63~201 BU,最大抗延阻力变幅为93~1000 BU,延伸性变幅为11.8~211.5 mm,曲线面积变幅为28.0~226.8 cm2,这14个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类型。相关分析表明,千粒重与产量,籽粒蛋白质与湿面筋、沉降值和面积,降落值与软化度,沉降值与稳定时间、软化度、最大抗延阻力和面积,稳定时间与软化度、最大抗延阻力和面积,软化度与最大抗延阻力和面积,最大抗延阻力与面积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而穗粒数与有效穗,容重与最大抗延阻力和面积呈极显著负相关。供试材料从产量和品质性状可被聚为3类,第Ⅰ1、Ⅰ2、Ⅰ4类育种时可以作为高产材料加以应用,第Ⅱ类和第Ⅲ类育种时作为品质育种材料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阳系列小麦 产量和品质性状 相关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153份四川小麦主推品种和后备品系抗病基因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华 任勇 +7 位作者 何员江 郑首航 吴舸 邹凤亮 雷加容 杜小英 陶军 欧俊梅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35,共10页
为了解四川现有主栽小麦品种的抗病现状,发现并推广多抗性小麦品种,选用四川省153份小麦主要推广品种和后备品系,采用条锈菌接种诱发鉴定的方法于2018—2019和2019—2020年度进行条锈病成株期抗性鉴定与分析,同时利用已知抗病基因Yr5、... 为了解四川现有主栽小麦品种的抗病现状,发现并推广多抗性小麦品种,选用四川省153份小麦主要推广品种和后备品系,采用条锈菌接种诱发鉴定的方法于2018—2019和2019—2020年度进行条锈病成株期抗性鉴定与分析,同时利用已知抗病基因Yr5、Yr9、Yr10、Yr15、Yr18、Yr26、Pm21和Fhb1的分子标记分别对其进行抗条锈病、赤霉病和白粉病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在153份供试小麦材料的条锈病成株期抗性鉴定中,两年度均表现为抗病的材料有122份,占供试材料的79.7%。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可能携带抗条锈病基因Yr5、Yr9、Yr10、Yr15、Yr18和Yr26的小麦材料分别有12、25、77、12、4和90份,分别占供试材料的7.8%、16.3%、50.3%、7.8%、2.6%和58.8%;可能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小麦材料有40份,占供试材料的26.1%;可能携带抗赤霉病基因Fhb1的小麦材料有12份,占供试材料的7.8%;有15份抗病材料未检测到本研究所测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赤霉病 白粉病 分子检测
下载PDF
高产大穗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绵麦112 被引量:3
19
作者 任勇 何员江 +6 位作者 肖代洪 杜小英 周强 雷加容 欧俊梅 陶军 李生荣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绵麦112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矮秆大穗、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绵麦367做母本,以人工合成小麦衍生品种川麦43作父本,采用系谱法经过5年7代育成的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16年底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 绵麦112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矮秆大穗、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绵麦367做母本,以人工合成小麦衍生品种川麦43作父本,采用系谱法经过5年7代育成的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16年底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川审麦2016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优质 大穗 农业科学研究院 综合农艺性状 人工合成小麦 衍生品种
下载PDF
小麦开花及灌浆期叶片叶绿素含量与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欧俊梅 王治斌 +3 位作者 周强 陶军 任勇 何员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7期42-43,142,共3页
[目的]探讨小麦开花及灌浆期叶片叶绿素含量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方法]以9个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系为材料,对旗叶和倒二叶的叶绿素含量、千粒重、穗粒数、单穗重等进行测定,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类型的小麦在不... [目的]探讨小麦开花及灌浆期叶片叶绿素含量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方法]以9个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系为材料,对旗叶和倒二叶的叶绿素含量、千粒重、穗粒数、单穗重等进行测定,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类型的小麦在不同时期叶绿素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小麦旗叶和倒二叶在开花期和灌浆期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大致相同,都表现为先缓慢升高,灌浆1、2期达到最高峰后慢慢下降,灌浆3期下降较快,灌浆4期表现最低。旗叶在灌浆2、3期的叶绿素含量与单穗重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灌浆2、3、4期的叶绿素含量分别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倒二叶在开花期和灌浆1、2、3期叶绿素含量分别与单穗重和千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倒二叶在灌浆3期与小区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该研究为小麦高产育种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开花期 叶绿素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