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协同二氧化钛光催化法降解水中磺胺甲噁唑和红霉素最佳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戴娟秀 陶鸿燕 +4 位作者 夏宜馨 翟璐 黄明元 何咏秋 邵军丽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360-366,共7页
目的观察超声协同二氧化钛(TiO2)光催化法降解水中磺胺甲噁唑(SMZ)和红霉素(EM)效果。方法分别用超声和(或)紫外光/TiO2处理SMZ和EM水溶液,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中SMZ和EM含量。结果水样pH为7、硝酸根质量浓度为2.0mg/L、腐殖酸质... 目的观察超声协同二氧化钛(TiO2)光催化法降解水中磺胺甲噁唑(SMZ)和红霉素(EM)效果。方法分别用超声和(或)紫外光/TiO2处理SMZ和EM水溶液,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中SMZ和EM含量。结果水样pH为7、硝酸根质量浓度为2.0mg/L、腐殖酸质量浓度为8mg/L、催化剂TiO2质量浓度为10mg/L、超声功率为450W、光照15min及超声50min时降解SMZ效果最佳;水样pH值为1、硝酸根质量浓度为2.0mg/L、腐殖酸质量浓度为6mg/L、催化剂TiO2的质量浓度为1mg/L、超声功率为400W、光照75min及超声20min时降解EM效果最佳。结论超声协同TiO2光催化法可有效降解水中SMZ和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光催化 超声 磺胺甲噁唑 红霉素
下载PDF
电子横向初始位置对高能电子轨迹和辐射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沈曈 华欣竹 +2 位作者 何咏秋 严刚 田友伟 《光电子.激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81-986,共6页
为得到圆偏振激光脉冲与电子碰撞后电子的最佳辐射特性,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选取电子的若干个横向初始位置,利用MATLAB程序迭代模拟,并讨论电子横向初始位置对高能电子运动轨迹和辐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子横向初始位置的增大,... 为得到圆偏振激光脉冲与电子碰撞后电子的最佳辐射特性,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选取电子的若干个横向初始位置,利用MATLAB程序迭代模拟,并讨论电子横向初始位置对高能电子运动轨迹和辐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子横向初始位置的增大,电子的运动轨迹和辐射特性在圆偏振强激光脉冲的作用下受到显著影响。对电子的辐射功率进行分析,当电子处于0.15λ_(0)(λ_(0)=1μm)的横向初始位置,电子的螺旋运动产生的最大辐射功率会达到最佳状态。通过对圆偏振强激光脉冲与电子相互作用的模型进行仿真,发现了电子辐射功率全空间的分布规律,为实际中的精确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偏振强激光脉冲 电子横向初始位置 电子运动轨迹 辐射功率 MATLAB仿真
原文传递
深圳早期COVID-19疫情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咏秋 张晓敏 +4 位作者 陈木新 黄达娜 张焯杰 万成松 张仁利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248-1251,共4页
目的分析深圳市2020年早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时空分布及传播特征,为以后的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控部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开放平台获取COVID-19确诊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对疫情概... 目的分析深圳市2020年早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时空分布及传播特征,为以后的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控部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开放平台获取COVID-19确诊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对疫情概况、临床分型构成比、三间分布和聚集性疫情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至2020年2月17日24时,深圳市累计报告COVID-19病例416例,死亡2例,粗病死率为0.5%。临床分型以普通型为主。病例年龄范围在1~86岁,主要集中在20~69岁之间,平均年龄(45.3±17.6)岁(95%CI:43.6~47.0)。女性219例(52.6%),男性197例(47.4%),各年龄组的男女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039,P>0.05)。累计报告COVID-19聚集性疫情79起,涉及病例215例,续发率1.2%,多为湖北输入感染引起,其中208例病例分布于79户家庭,无社区传播病例。结论 2020年初,深圳市COVID-19疫情高峰期主要集中在1月30日至2月4日,家庭内聚集性传播是本次疫情的主要传播路径,感染来源以湖北省输入病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流行病学 聚集性疫情
原文传递
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特异性抗体水平与上呼吸道病毒载量的相关性
4
作者 张莉敏 黄亚兰 +6 位作者 刘慧 吕秋莹 阳帆 黄达娜 何咏秋 张仁利 张晓敏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518-1523,共6页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患者的抗体水平与上呼吸道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1月8日-9月21日由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的47例SARS-CoV-2核酸阳性且无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史患者的111份血清样本...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患者的抗体水平与上呼吸道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1月8日-9月21日由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的47例SARS-CoV-2核酸阳性且无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史患者的111份血清样本,根据患者确诊当日的病毒核酸检测循环阈值结果(Ct),将其分为两组:高病毒载量组(Ct<30)24例和低病毒载量组(Ct≥30)23例。利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中SARS-CoV-2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M、IgA、IgG、总抗体和中和抗体的水平。结果89.4%的患者在感染SARS-CoV-2后可以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在确诊后第1周,高病毒载量组的抗体阳性率均低于低病毒载量组(IgM:3.8%vs.44.4%;IgA:7.6%vs.34.6%;IgG:11.5%vs.66.7%;总抗体:7.7%vs.61.5%;中和抗体:18.2%vs.7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793、5.650、16.826、16.448、16.448,P均<0.05)。高病毒载量组的SARS-CoV-2 IgM、IgA、IgG、总抗体及中和抗体的浓度随病毒感染时间的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低病毒载量组则基本持平或略微下降。IgG浓度与中和抗体浓度成正相关(r=0.916,P<0.05)。结论大多数患者会在病毒感染中后期产生新冠特异性抗体,患者确诊早期的核酸检测Ct值与其体内的抗体水平成负相关,IgG抗体检测是判断病毒感染进程及评估中和抗体水平的良好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抗体水平 病毒载量 循环阈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