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牙源性颌面-颈部-纵膈感染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科 彭国光 +2 位作者 何善志 谭玉莲 衣利磊 《口腔疾病防治》 2020年第9期581-585,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术治疗颌面-颈部-纵隔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5例由牙源性感染导致的颌面-颈部-纵隔多间隙感染,同时伴有糖尿病或肾功能衰竭等全身疾病的患者,在手术广泛清创后采用VSD于脓...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术治疗颌面-颈部-纵隔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5例由牙源性感染导致的颌面-颈部-纵隔多间隙感染,同时伴有糖尿病或肾功能衰竭等全身疾病的患者,在手术广泛清创后采用VSD于脓腔放置负压引流海绵并关闭伤口,术后持续负压引流;同时多学科会诊控制基础性疾病,加强抗炎、营养等全身治疗。结果4例患者经过持续负压引流,症状消退后成功拔除负压海绵。1例患者术后感染症状加重,再次手术更换负压海绵放置位置后感染症状逐渐消失。5例患者治疗期间均进行了1~3次不等的VSD负压海绵更换,经抗炎及治疗全身基础性疾病,术后均治愈出院。结论对于牙源性颌面颈部纵隔多间隙感染,强调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感染病灶与基础病治疗并重,VSD术促进了炎症消退,多学科联合治疗有益于控制基础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感染 颌面颈部 多间隙感染 纵膈脓肿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糖尿病 肾功能衰竭 多学科联合治疗
下载PDF
3050例颌面部损伤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科 彭国光 +2 位作者 谭玉莲 何善志 罗翠芬 《口腔疾病防治》 2016年第12期715-719,共5页
目的分析3050例颌面部损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为颌面部损伤综合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数据资料。方法选择因颌面部损伤住院的30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原因、职业、地域分布、血型、骨折部位、合并伤... 目的分析3050例颌面部损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为颌面部损伤综合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数据资料。方法选择因颌面部损伤住院的30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原因、职业、地域分布、血型、骨折部位、合并伤、首诊收入科室及治疗效果等因素。结果3050例颌面部损伤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9∶1;20~40岁(1711例,56.1%)为发病的高峰年龄;交通事故伤(1055例,34.6%)在致伤原因中居首位;颧骨复合体(707例,23.2%)、鼻眶筛骨(650例,21.3%)、下颌骨(540例,17.7%)在颌面部骨折中居前三位。颌面部损伤常合并颅脑损伤(1321例,43.3%)及面部软组织挫裂伤(1275例,41.8%)。2632例骨折患者中,首诊收入科室包括口腔科(67.3%)、骨科(11.6%)及脑外科(8.4%)。所有患者的简明损伤评分(abbrebiatedinjuryscale,AIS)平均得分为2.3分,介于中度与较重度之间。手术治疗1694例(55.5%),保守治疗1356例(44.5%)。结论颌面部损伤患者中以男性为主,以青壮年比例最高;交通事故伤为主要致伤原因;颧骨复合体、鼻眶筛骨及下颌骨最容易发生骨折;颌面部损伤常合并颅脑、胸腹腔、四肢等其他重要部位损伤;颌面部损伤的治疗效果总体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 创伤 骨折 下颌骨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颌骨骨折合并颅底损伤患者经口底入路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科 彭国光 +4 位作者 彭健泓 谭玉莲 杨磊 何善志 王友元 《口腔疾病防治》 2017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经口底隧道入路气管插管在手术治疗颌骨骨折伴颅底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佛山市中医院口腔医疗中心住院治疗的颌面部外伤患者7例,所有患者均有颅底损伤合并颌骨骨折。因不能采用常规经口腔或经鼻腔入路... 目的探讨经口底隧道入路气管插管在手术治疗颌骨骨折伴颅底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佛山市中医院口腔医疗中心住院治疗的颌面部外伤患者7例,所有患者均有颅底损伤合并颌骨骨折。因不能采用常规经口腔或经鼻腔入路插管,7例患者均选用口底隧道入路插管。结果 7例患者术后伤口均获得一期愈合,颌面部皮肤瘢痕隐蔽,没有脱管等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口底隧道入路行气管插管麻醉适用于颌骨骨折合并颅底骨折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底入路 气道管理 颌骨骨折 气管切开术 麻醉
下载PDF
克氏针治疗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13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科 彭国光 +1 位作者 何善志 谭玉莲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第7期474-478,共5页
目的探讨克氏针内固定方式在下颌髁突矢状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市中医院口腔医疗中心就诊的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复位后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共13例19侧。治疗过程包... 目的探讨克氏针内固定方式在下颌髁突矢状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市中医院口腔医疗中心就诊的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复位后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共13例19侧。治疗过程包括常规手术切开、暴露并复位游离的下颌骨髁突后,根据下颌骨髁突骨质断端情况利用2~4根克氏针固定,伴发其他部位骨折时同期手术治疗。术后1周通过CBCT评估游离的下颌骨髁突复位精准度及稳固性,通过临床检查评价咬合关系、开口度、开口型。结果所有患者骨折断端对位良好,克氏针无扭曲、折断和松脱;术后咬合关系、开口度、开口型恢复良好。结论克氏针治疗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效果确切,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突 颞下颌关节 矢状骨折 单侧髁突骨折 双侧髁突骨折 锥形束CT 坚强内固定 克氏针 钛板 咬合关系 开口度 开口型
下载PDF
miR-99a对口腔鳞癌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科 彭国光 +2 位作者 谭玉莲 何善志 罗翠芬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4-49,共6页
目的:探讨miR-99a在口腔鳞状细胞中的表达及对口腔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检索GEO数据库中与口腔鳞癌相关的miRNA芯片进行二次分析。检测63例口腔鳞癌组织和口腔鳞癌细胞株内miR-99a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患者预后之... 目的:探讨miR-99a在口腔鳞状细胞中的表达及对口腔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检索GEO数据库中与口腔鳞癌相关的miRNA芯片进行二次分析。检测63例口腔鳞癌组织和口腔鳞癌细胞株内miR-99a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上调miR-99a的表达,检测其对口腔鳞癌细胞生长和克隆形成的影响,并通过Targetscan等软件预测其靶基因。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SE103931芯片显示,miR-99a在口腔鳞癌中下调最显著,且miR-99a也在口腔鳞癌细胞株内显著低表达。miR-99a的表达与患者T分期、病理分级和预后密切相关。上调miR-99a的表达可抑制口腔鳞癌细胞增殖;而抑制miR-99a的表达,则促进口腔鳞癌细胞增殖。通过Targetscan等软件发现,mTOR是miR-99a的靶基因,且与miR-99a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miR-99a在口腔鳞癌组织和细胞系中低表达。上调miR-99a能抑制口腔鳞癌细胞株SCC25和SCC9的增殖能力,其机制是通过调控mTOR的表达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99a 口腔鳞状细胞癌 MTOR 细胞增殖
下载PDF
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手术治疗 被引量:7
6
作者 何善志 王科 +1 位作者 杨磊 彭国光 《广东牙病防治》 2015年第11期613-616,共4页
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sagittal fracture of the mandibular condyle,SFMC)是髁突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骨折线从髁突关节面斜向髁突颈内侧,呈矢状走行,髁突游离端被翼外肌牵拉向前、下、内侧移位,或伴有下颌支高度降低。髁突骨折的主要症... 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sagittal fracture of the mandibular condyle,SFMC)是髁突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骨折线从髁突关节面斜向髁突颈内侧,呈矢状走行,髁突游离端被翼外肌牵拉向前、下、内侧移位,或伴有下颌支高度降低。髁突骨折的主要症状为张口受限和咬合紊乱。随着技术的进步,髁突矢状骨折的手术治疗得到更广泛的认同。但由于颞下颌关节局部解剖结构复杂,手术视野狭窄,使髁突矢状骨折的复位和固定仍存在一定困难。本文复习近年来关于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手术治疗的文献,从手术入路、增大手术视野到髁突游离端复位及内固定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突 矢状骨折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复杂牙拔除术后伤科黄水冷敷的疗效 被引量:1
7
作者 谭玉莲 彭国光 +2 位作者 何善志 吴美珍 庞宏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29期159-160,共2页
目的观察本院制剂伤科黄水冷敷对复杂牙拔除术后出血、疼痛、肿胀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复杂牙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对照组常规进行冷敷术区,试验组则使用伤科黄水冷敷,比较两组的止血效果、疼痛、... 目的观察本院制剂伤科黄水冷敷对复杂牙拔除术后出血、疼痛、肿胀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复杂牙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对照组常规进行冷敷术区,试验组则使用伤科黄水冷敷,比较两组的止血效果、疼痛、消肿及拔牙相关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止血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试验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1 d消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7 d拔牙相关感染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杂牙拔除术后使用伤科黄水冷敷可有效减轻术区疼痛、肿胀,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科黄水 复杂牙拔除术 冷敷
下载PDF
抽动障碍患者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断裂1例回顾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何善志 彭国光 王科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16期15-16,共2页
目的通过1例典型病例,分析内固定断裂原因与抽动障碍之间的关系,提高该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报道1例抽动障碍患者内固定术后断裂病例,结合文献复习,总结手术注意事项。结果该患者常规使用小型接骨板进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后出现... 目的通过1例典型病例,分析内固定断裂原因与抽动障碍之间的关系,提高该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报道1例抽动障碍患者内固定术后断裂病例,结合文献复习,总结手术注意事项。结果该患者常规使用小型接骨板进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后出现内固定物断裂,二次手术采用下颌骨重建板进行右侧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随访,右侧下颌骨骨折愈合良好。结论临床面对肌力或肌张力异常、不协调、亢进等情况,合并下颌骨骨折时,应充分考虑内固定应力作用,必要时使用下颌骨重建板进行坚强内固定,使骨折在骨折端稳定的条件下进行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下颌骨骨折 内固定断裂
下载PDF
内镜辅助耳后微创入路治疗髁突中低位骨折
9
作者 王科 彭国光 +2 位作者 谭玉莲 何善志 罗翠芬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耳后微创入路治疗髁突中低位骨折的可行性。方法经过耳后切口进入到髁突外侧,利用内镜辅助完成髁突骨折复位内固定,重建正常咬合关系。结果复位固定60例患者,术后无面神经损伤,张口度正常,张口型无偏斜,咬合关系正常。...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耳后微创入路治疗髁突中低位骨折的可行性。方法经过耳后切口进入到髁突外侧,利用内镜辅助完成髁突骨折复位内固定,重建正常咬合关系。结果复位固定60例患者,术后无面神经损伤,张口度正常,张口型无偏斜,咬合关系正常。结论内镜辅助耳后微创入路复位与固定髁突中低位骨折安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了创伤,瘢痕隐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微创手术 髁突骨折
下载PDF
自拟中药含漱方结合谷-核-E方案治疗灼口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远华 何善志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18期129-131,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含漱方结合谷-核-E方案治疗灼口综合征(BMS)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佛山市中医院口腔医疗中心门诊治疗的80例BM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含漱方结合谷-核-E方案治疗灼口综合征(BMS)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佛山市中医院口腔医疗中心门诊治疗的80例BM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含漱方+谷-核-E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含漱+谷-核-E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改善程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西药治疗,自拟中药含漱方结合谷-核-E方案具有缓解BMS患者口腔黏膜疼痛的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灼口综合征 中药 含漱
下载PDF
激素对种植体骨结合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罗翠芬 彭国光 +3 位作者 冯远华 夏炜 沈琳 何善志 《口腔疾病防治》 2017年第7期473-476,共4页
种植体与周围骨形成骨结合对其后期功能的行使、美学的恢复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着眼于与骨代谢密切相关的激素:糖皮质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褪黑素、雌激素,论述激素对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
关键词 种植体 骨结合 激素 降钙素 褪黑素
下载PDF
电热式牙胶尖切断器在离体牙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12
作者 冯远华 何善志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32期37-39,共3页
目的对自行研发的电热式牙胶尖切断器进行离体牙应用研究。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40颗单根管离体牙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20颗;将40颗三根管离体牙分为实验组C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20颗。实验组使用自行研发的电热式牙胶尖切断... 目的对自行研发的电热式牙胶尖切断器进行离体牙应用研究。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40颗单根管离体牙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20颗;将40颗三根管离体牙分为实验组C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20颗。实验组使用自行研发的电热式牙胶尖切断器切断牙胶尖;对照组使用2号充填器切断牙胶尖。观察比较各组牙胶尖切断操作时间及操作过程中带移牙胶尖次数。结果实验组A、C组的牙胶尖切断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B、D组(P<0.05)。实验组操作过程中带移牙胶尖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电热式牙胶尖切断器切断牙胶尖的操作过程简单、安全,可有效缩短操作时间,防止带移牙胶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胶尖切断器 离体牙 根管治疗
下载PDF
颌面部手术插管全麻麻醉导管固定帽的研发与应用
13
作者 莫燕华 黄素珍 +3 位作者 何善志 彭健泓 陈卫珍 吴红玉 《当代临床医刊》 2022年第5期15-16,共2页
目的研发颌面部手术插管全麻麻醉导管固定帽及其临床应用评价。方法选择我院颌面部手术并实施经鼻插管全身麻醉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用胶布固定气管导管,面颊两侧胶布上辅以3M透明贴膜;... 目的研发颌面部手术插管全麻麻醉导管固定帽及其临床应用评价。方法选择我院颌面部手术并实施经鼻插管全身麻醉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用胶布固定气管导管,面颊两侧胶布上辅以3M透明贴膜;试验组采用固定帽,对比两组患者固定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固定效果统计,移动距离、固定时间及皮损情况统计,自行拔管、人工气道受压及并发症统计,气管插管移位情况统计,发现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明显更优,组间数据差异大(P<0.05)。结论本项目研发的固定帽是一种新型麻醉机管道固定装置,在实施全身麻醉过程中可显著降低气管插管、麻醉机管道移位,甚至脱落情况,能较好预防管道对患者面部造成压伤,减少安全隐患,增加手术过程麻醉插管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手术 插管全麻 麻醉导管固定帽 研发与应用
下载PDF
皮下双筋膜切口治疗颧弓M型骨折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科 彭国光 +2 位作者 谭玉莲 杨磊 何善志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皮下双筋膜切口治疗颧弓M型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颧弓M型骨折患者于中间骨折线表面顺皮纹作切口,顺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MAS)表面分离,确认M两端骨折线位置后,在SMAS表面作2个小切口,先分离、暴露M两端骨折线后再于2个切口... 目的探讨皮下双筋膜切口治疗颧弓M型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颧弓M型骨折患者于中间骨折线表面顺皮纹作切口,顺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MAS)表面分离,确认M两端骨折线位置后,在SMAS表面作2个小切口,先分离、暴露M两端骨折线后再于2个切口间的SMAS下骨面贯通,形成隧道,再暴露M中间骨折线。直视下对颧弓M型骨折进行复位、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时间均缩短,均解剖复位,术后无神经损伤。结论皮下双筋膜切口是治疗颧弓M型骨折较好方法,增大了手术视野,方便了医生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骨折 内固定 手术入路 表浅肌肉腱膜系统
原文传递
156例颅颌面骨折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科 彭国光 +2 位作者 何善志 谭玉莲 衣利磊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6期373-376,共4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颅颌面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佛山市中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56例颅颌面骨折患者,经过急诊CT确诊有颅脑外伤并颌面部骨折患者为纳入标准。首先于脑外科处理颅脑外伤,给予护脑、抗炎、脱水... 目的回顾性研究颅颌面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佛山市中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56例颅颌面骨折患者,经过急诊CT确诊有颅脑外伤并颌面部骨折患者为纳入标准。首先于脑外科处理颅脑外伤,给予护脑、抗炎、脱水等对症处理,病情稳定后手术治疗行颌面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中麻醉注意保持血压稳定,术后继续脑外科及口腔科专科对症治疗,并康复治疗3~6个月。结果156例颅颌面骨折损伤患者中,16例患者张口受限,9例有面瘫症状,其余患者康复满意。结论颅颌面骨折患者治疗应评估好手术时机择期手术,围手术期应密切观察患者颅脑病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颌面部损伤 颏下入路 颌下入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原文传递
髁状突矢状骨折类型与关节盘位移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科 彭国光 何善志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后骨折类型与关节盘位移情况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确诊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A、B、C型)患者74例74侧,进行颞下颌关节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明确关节盘移位情况,利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骨折...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后骨折类型与关节盘位移情况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确诊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A、B、C型)患者74例74侧,进行颞下颌关节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明确关节盘移位情况,利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骨折类型与关节盘移位的关系。结果 74例髁状突矢状骨折(A、B、C型)病例中,26例A型骨折中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较多(57.69%);24例B型骨折中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较多(62.5%);24例C型骨折中正常髁盘关系较多(50%)。不同骨折分型与髁盘关系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555,P=0.000)。结论下颌骨髁状突发生矢状骨折后,大部分病例中的关节盘出现相应位移,位移情况则与矢状骨折类型相关。关节盘移位以前移位为主,受伤程度越大越容易发生不可复性前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状突 矢状骨折 颞下颌关节盘 位移
原文传递
改良面颈部旋转瓣修复颧区皮肤软组织缺损
17
作者 王科 彭国光 +2 位作者 谭玉莲 何善志 罗翠芬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3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面颈部改良旋转皮瓣修复颧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选取6例颧区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创伤患者采用患侧颧区清创术,肿瘤患者采用颧面部肿物切除术。所有患者术中缺损均采用同侧改良面颈部旋转瓣转移修复颧区缺损术,术后患... 目的:探讨面颈部改良旋转皮瓣修复颧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选取6例颧区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创伤患者采用患侧颧区清创术,肿瘤患者采用颧面部肿物切除术。所有患者术中缺损均采用同侧改良面颈部旋转瓣转移修复颧区缺损术,术后患者均每月复查填写临床评价表,随访1~2年。结果:所有患者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外观满意,面部术区无赘皮堆积,皮肤浅感觉良好,没有医源性面神经分支损伤表现。结论:改良面颈部旋转瓣血供可靠,颜色质地与面部皮肤相匹配,是修复面部颧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颈旋转皮瓣 缺损 重建 创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