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GF23对支气管上皮细胞生长、免疫平衡和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1
作者 张舒晨 杨旭东 +2 位作者 李丹丹 侯新芳 何喜宁 《西部医学》 2024年第4期489-495,共7页
目的探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对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生长、免疫平衡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使用Lipofectamine 3000转染试剂对16HBE细胞分别转染NC-shRNA或FGF23-shRNA。转染后,使用10 ng/mL TGF-β1处理细胞48 h。1... 目的探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对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生长、免疫平衡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使用Lipofectamine 3000转染试剂对16HBE细胞分别转染NC-shRNA或FGF23-shRNA。转染后,使用10 ng/mL TGF-β1处理细胞48 h。16HBE细胞分为对照组、NC-shRNA组、FGF23-shRNA组、TGF-β1组、NC-shRNA+TGF-β1组和FGF23-shRNA+TGF-β1组。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16HBE细胞上清液中IFN-γ、IL-4、IL-17和IL-10的水平。通过qRT-PCR、Western blot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16HBE细胞中FGF23、Klotho、FGFR4、E-cadherin、α-SMA和N-cadherin的mRNA或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TGF-β1组相比,FGF23-shRNA+TGF-β1组的OD 450nm值降低(P<0.05)。与TGF-β1组相比,FGF23-shRNA+TGF-β1组的IFN-γ和IL-10的水平升高,而IL-4和IL-17降低(P<0.05)。与TGF-β1组相比,FGF23-shRNA+TGF-β1组的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α-SMA降低(P<0.05)。与TGF-β1组相比,FGF23-shRNA+TGF-β1组的E-cadherin相对荧光强度升高,而N-cadherin降低(P<0.05)。与TGF-β1组相比,FGF23-shRNA+TGF-β1组的FGF23和FGFR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而Klotho均升高(P<0.05)。结论下调FGF23抑制了TGF-β1诱导的16HBE细胞的生长和EMT过程,并纠正了Th1/Th2和Treg/Th17的失衡,FGF23-Klotho-FGFR4信号可能是哮喘治疗的一种分子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支气管上皮细胞 上皮间充质转化 免疫平衡 FGF23-Klotho-FGFR4信号
下载PDF
自然发展行为干预融合团体沙盘游戏治疗对孤独症儿童康复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喻斌 吕建敏 +1 位作者 李红霞 何喜宁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6期83-88,共6页
目的探究自然发展行为干预(NDBI)融合团体沙盘游戏疗法对孤独症(ASD)儿童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陕西省康复医院进行康复训练的60名ASD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团体沙盘游戏疗... 目的探究自然发展行为干预(NDBI)融合团体沙盘游戏疗法对孤独症(ASD)儿童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陕西省康复医院进行康复训练的60名ASD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团体沙盘游戏疗法,实验组在传统团体沙盘游戏中融入NDBI干预方法,均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应用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社交互动观测指标量表评估ASD儿童的言语、社交、感觉、行为表现,以及沙具摆放、沙盘主题的变化,对比两组康复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基本特征、ATEC评分、社交互动观测指标评分、治愈主题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值介于-10.500~17.675之间,P<0.05);治疗后实验组ATEC评分总分及言语、社交维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74、-3.801、-4.003,P<0.05);治疗后实验组社交互动观测指标总分及沙具使用、社交互动、治愈主题维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653、2.946、5.659、3.126,P<0.05)。结论相比传统沙盘游戏疗法,NDBI技术融合团体沙盘游戏治疗能帮助ASD儿童提高言语、社交能力,促进其积极能量的流动,最大限度唤醒ASD儿童的内在力量,改善ASD社交行为、沟通及情绪障碍等核心症状,值得在儿童康复机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发展行为干预 团体沙盘游戏 孤独症 ATEC量表 社交互动 康复
下载PDF
新生鼠脑损伤时次黄嘌呤的变化规律研究
3
作者 何喜宁 尤嘉 +3 位作者 刘俐 张洁 王静 芦红茹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0年第4期426-428,共3页
目的 了解新生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时血浆中次黄嘌呤浓度的变化规律,为临床研究和防治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72只7日龄SD鼠随机分为缺血缺氧组和对照组.经右侧颈总动脉结扎加缺氧处理建立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动物模型为缺血... 目的 了解新生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时血浆中次黄嘌呤浓度的变化规律,为临床研究和防治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72只7日龄SD鼠随机分为缺血缺氧组和对照组.经右侧颈总动脉结扎加缺氧处理建立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动物模型为缺血缺氧组;对照组不做颈总动脉结扎及缺氧处理.观察两组大鼠0、6、12、24、48、72小时血浆次黄嘌呤浓度,各时点6只动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对照组和缺血缺氧组新生鼠血浆次黄嘌呤的浓度.结果 ①缺血缺氧组在缺血缺氧后6小时内血浆次黄嘌呤明显高于对照组:0小时对照组血浆次黄嘌呤浓度为3.55±2.19(μg/mL),缺血缺氧组为10.97±2.38(μg/mL)(t=5.63,P〈0.01);6小时对照组为4.52±2.26(μg/mL),缺血缺氧组为9.30±4.23(μg/mL)(t=2.44,P〈0.05),提示在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后早期次黄嘌呤即有明显变化;②缺血缺氧后0小时起次黄嘌呤呈下降趋势,至12小时恢复,48小时出现一个高峰.结论 ①新生鼠缺血缺氧后早期血浆次黄嘌呤可作为判断细胞缺氧损伤的敏感指标;②新生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后6小时内及48小时左右血浆次黄嘌呤浓度处于较高水平提示脑细胞损伤的严重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黄嘌呤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新生鼠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核磁共振信号强度对比在HIE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尤嘉 何喜宁 +3 位作者 刘俐 张洁 王静 芦红茹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0年第3期300-302,共3页
目的 通过对足月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和正常足月儿头颅常规核磁共振检查结果 的分析,探讨后外侧豆状核与内囊后肢在T1加权上的信号强度改变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足... 目的 通过对足月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和正常足月儿头颅常规核磁共振检查结果 的分析,探讨后外侧豆状核与内囊后肢在T1加权上的信号强度改变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2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7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在其出生后3~12天内行常规核磁共振检查.结果 后外侧豆状核的信号强度高于或等于内囊后肢的信号强度,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8.703,P〈0.01).结论 头颅核磁共振检查中后外侧豆状核的信号强度高于或等于内囊后肢的信号强度时,对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儿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核磁共振 信号强度
下载PDF
高危儿早期干预策略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何喜宁 刘俐 +2 位作者 侯新芳 李丹丹 李红霞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年第9期1129-1132,共4页
目的对本康复机构就诊的高危儿系统管理,实施机构联合家庭康复方法,探索高危儿早期管理的有效策略。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试验方法,选取0~24月龄发育迟缓的高危儿114例,将其分为干预组(55例)和家庭组(59例)。干预组进行机构训练,每周... 目的对本康复机构就诊的高危儿系统管理,实施机构联合家庭康复方法,探索高危儿早期管理的有效策略。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试验方法,选取0~24月龄发育迟缓的高危儿114例,将其分为干预组(55例)和家庭组(59例)。干预组进行机构训练,每周1次家长培训;家庭组由家长执行家庭训练,每月机构指导一次。3月后采用Gesell发育量表、Peabody运动量表2(PDMS-2)比较分析两组儿童各项功能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儿童月龄、高危因素数比较(t值分别为-0.566、0.229)、Gesell量表各发育商比较(t值分别为-1.080、-0.504、1.929、-1.451、0.271)、PDMS-2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发育商比较(t值分别为-0.317、-0.85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月后干预组Gesell评估适应性、大运动、个人-社交能力高于家庭组(t值分别为2.417、2.266、2.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PDMS-2粗大运动、总运动发育商明显高于家庭组(t值分别为2.548、2.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个体化干预、机构结合家庭康复、关注家长课堂、家庭康复指导,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高危儿管理模式。Gesell量表与PDMS-2联合应用,对高危儿早期干预具有评估-训练指导-再评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早期干预 PDMS-2 GESELL发育量表 干预策略
下载PDF
毫火针联合自血疗法治疗痤疮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侯新芳 李丹丹 +3 位作者 李红霞 何喜宁 何峰 颜雪珍 《陕西中医》 CAS 2021年第7期951-953,共3页
目的:观察毫火针联合自血疗法对痤疮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寻常型痤疮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夫西地酸乳膏外涂,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毫火针联合自血疗法,... 目的:观察毫火针联合自血疗法对痤疮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寻常型痤疮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夫西地酸乳膏外涂,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毫火针联合自血疗法,两组疗程为1个疗程,共4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皮损评分、DLQI量表评分、炎性因子、免疫功能、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临床总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皮损评分、DLQI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2、IL-10的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gG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gM、IgA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火针联合自血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炎性因子水平,调节免疫功能,提高临床总疗效,安全性高,疗效肯定值得临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毫火针 自血疗法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皮损评分 DLQI量表评分
下载PDF
新生儿惊厥62例病因分析
7
作者 何喜宁 彭淑锋 《内蒙古中医药》 2009年第5X期65-66,共2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惊厥原因,以利于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本院62例惊厥新生儿的基本信息及围产情况,探讨其病因。结果:新生儿惊厥常发生在出生3天之内;以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低钙血症为主;发作类型以轻微型及轻微为主的混合型多见。... 目的:分析新生儿惊厥原因,以利于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本院62例惊厥新生儿的基本信息及围产情况,探讨其病因。结果:新生儿惊厥常发生在出生3天之内;以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低钙血症为主;发作类型以轻微型及轻微为主的混合型多见。结论:新生儿惊厥原因以围产期损伤为主,也可单独由代谢异常引起。减少惊厥发作的关键是做好孕母围产期保健,新生儿期仔细观察病情,及时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厥 新生儿 病因
下载PDF
核心肌群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侯新芳 李丹丹 +1 位作者 李红霞 何喜宁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28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核心肌群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核心肌群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GMFM-88各分区评分、MAS及Wee FIM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步长、步宽及步速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心肌群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肌力及步态情况,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肌群针刺 康复训练 痉挛型脑瘫 运动功能 平衡能力
下载PDF
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秦菊芳 侯新芳 +2 位作者 李红霞 何喜宁 李丹丹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33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儿童康复中心收治的220例高危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家属治疗意愿,将出生即开始干预的120例纳入A组,出生半年后开始干预的100例纳入B组;同期选择儿保科...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儿童康复中心收治的220例高危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家属治疗意愿,将出生即开始干预的120例纳入A组,出生半年后开始干预的100例纳入B组;同期选择儿保科定期随访的100例正常婴儿为对照组。随访至12月龄,比较A、B组的不良预后发生情况,比较三组婴儿体格、智能及运动发育情况。结果A、B组的不良预后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出生后12个月,A、B组的体格发育(身高、体重和头围)、Gesell发育商(适应性、GM、FM、语言、个人-社交)、不自主运动情况(俯卧位、仰卧位、坐位、立位)均改善,且A组优于B组(P<0.05)。结论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可促进高危儿体格、智能及运动发育,且越早期干预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早期干预 发育 不自主运动
下载PDF
电针配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日记、尿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丹丹 秦菊芳 +2 位作者 何喜宁 侯新芳 王魏荣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34期136-138,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日记、尿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6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和观察组(30例,盆底肌电生物反馈配合电针治疗)。...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日记、尿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6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和观察组(30例,盆底肌电生物反馈配合电针治疗)。比较两组的排尿日记、尿动力学指标、膀胱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的24 h排尿次数、24 h尿失禁次数、残余尿量均减少,单次尿量均增加,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Qmax、BC及I-QOL评分升高,PdetQmax、Pves及膀胱功能积分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可改善排尿状况和尿动力学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电针 盆底肌电生物反馈 排尿日记 尿动力学 膀胱功能
下载PDF
Segawa综合征1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李丹丹 李红霞 何喜宁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年第10期1433-1436,共4页
目的探讨Segawa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遗传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就诊于陕西省康复医院的1例幼儿Segawa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患儿1岁时发病,表现为进行性加重肌张力障碍,运动功能逐渐倒退... 目的探讨Segawa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遗传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就诊于陕西省康复医院的1例幼儿Segawa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患儿1岁时发病,表现为进行性加重肌张力障碍,运动功能逐渐倒退。遗传学检测为TH基因杂合突变,TH基因上有2个杂合变异,变异1为临床意义未明变异,变异2为致病性变异,按左旋多巴3mg·kg^-1·d^-1给予小剂量美多芭1/6片口服及康复训练,患儿病情明显改善。结论对肌张力障碍患者应尽早行遗传学检测,明确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gawa综合征 美多芭 肌张力障碍 TH基因
下载PDF
模糊BP神经网络在新生儿HIE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俐 霍丽琴 +4 位作者 张峰 郑崇勋 尤佳 何喜宁 张洁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4-818,829,共6页
为研究建立一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辅助系统,提高临床诊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本研究在多项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优选出15项诊断HIE早期、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无创指标,对按常规标准诊断的140例HIE患儿数据进行模糊神经网络实... 为研究建立一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辅助系统,提高临床诊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本研究在多项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优选出15项诊断HIE早期、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无创指标,对按常规标准诊断的140例HIE患儿数据进行模糊神经网络实验,初步验证结果显示所有训练样本的正确识别率为100%,所有测试样本的正确识别率为95%,误诊率为5%。证明该方法对早期诊断具有可行性和较高的准确性。基于临床综合指标的模糊BP神经网络所构成的诊断系统,为HIE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客观、便捷的诊断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BP网络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诊断 应用
原文传递
结合遗传算法的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磁共振图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俐 石海瑛 +5 位作者 霍丽琴 张峰 郑崇勋 尤佳 何喜宁 张洁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19-1024,共6页
为收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核磁共振图像特征数据,采用基于遗传算法(GA)结合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的方法,对新生儿HIE磁共振图像进行分割实验和病灶特征提取。结果显示:基于GA的PCNN分割不仅有较好的分割结果,且优于具有固定参... 为收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核磁共振图像特征数据,采用基于遗传算法(GA)结合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的方法,对新生儿HIE磁共振图像进行分割实验和病灶特征提取。结果显示:基于GA的PCNN分割不仅有较好的分割结果,且优于具有固定参数PCNN的分割,可为HIE早期诊断系统建立提供依据,为进一步诊断及研究提供有效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磁共振图像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图像分割
原文传递
黏脂贮积症Ⅲα/β型一例
14
作者 何喜宁 陆庭斌 +2 位作者 侯新芳 李红霞 刘俐 《华西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337-1340,共4页
病例介绍患儿,男,8岁4个月,因肢体活动受限伴身材矮小于2022年8月16日入陕西省康复医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母孕时24周岁,孕期体健,足月试产失败后行剖宫产(具体不详),出生体重2500 g,否认产时缺氧窒息史,Apgar评分、胎盘、胎膜情况不详... 病例介绍患儿,男,8岁4个月,因肢体活动受限伴身材矮小于2022年8月16日入陕西省康复医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母孕时24周岁,孕期体健,足月试产失败后行剖宫产(具体不详),出生体重2500 g,否认产时缺氧窒息史,Apgar评分、胎盘、胎膜情况不详,否认新生儿期病理性黄疸,生后母乳喂养。生长发育史:4个月竖头,5个月翻身,7个月独坐,1岁3个月独走。3月龄时家属发现给患儿穿衣时肢体僵硬,当地医院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其余不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脂贮积症Ⅲα/β型 功能障碍 康复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