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心肌病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冠状动脉SYNTAX积分比较 被引量:9
1
作者 何喜民 陈林 +3 位作者 张云波 冯旭霞 罗江宾 王天松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92-1096,共5页
目的比较缺血性心肌病(ICM)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f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SYNTAX积分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4—12在三亚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因心力衰竭住院诊断为ICM并完成冠状动脉造影的i28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左心室射... 目的比较缺血性心肌病(ICM)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f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SYNTAX积分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4—12在三亚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因心力衰竭住院诊断为ICM并完成冠状动脉造影的i28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的心力衰竭又称收缩性心力衰竭(HF—REF)和LVEF保留的心力衰竭又称舒张性心力衰竭(HF—PEF),其中HF—PEF53例,HF—FIEF75例。分析两组临床特点、血浆BNP、超声改变以及冠状动脉SYNTAX积分的差异。结果HF—REF组病程长短、陈旧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纽约心功能分级、多支血管病变、血浆BNP、SYNTAX积分等均显著高于HF—PEF组(P〈0.05)。多变量相关性分析显示,病程、心功能分级、血浆BNP与SYNTAX积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27、0.443、0.513(P〈0.05),而LVEDD、LVESD、LVEF值与SYNTAX积分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与HF—REF患者比较,HF—PEF患者病程较短,病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较轻,预后相对较好;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及复杂程度是ICM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ICM) 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 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 SYNTAX积分
下载PDF
冠状动脉节段性痉挛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浆ox-LDL水平相关 被引量:3
2
作者 何喜民 向定成 +3 位作者 何建新 邱健 马骏 洪长江 《心脏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438-44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与冠状动脉痉挛(CAS组)及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CAS组(n=31):临床上具有胸痛表现,冠状动脉造影无显著狭窄并经过乙酰胆碱试验确诊的患者;SAP组(n=35):稳... 目的探讨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与冠状动脉痉挛(CAS组)及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CAS组(n=31):临床上具有胸痛表现,冠状动脉造影无显著狭窄并经过乙酰胆碱试验确诊的患者;SAP组(n=35):稳定的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对照组(n=24),为健康体检者。3组于清晨空腹采取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ox-LDL含量,按照痉挛与非痉挛、弥漫性痉挛和节段性痉挛以及SAP患者冠脉病变范围进行分组比较其ox-LDL水平。结果SAP组血浆ox-LDL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和CAS组(P<0.01),CAS组血浆ox-LDL含量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节段性痉挛患者血浆ox-LDL水平较弥漫性痉挛患者高(P<O.O5),SAP患者中多支血管病变组的ox-LDL含量较单支血管病变显著升高(P<0.01)。结论血浆ox-LDL水平与节段性CAS和冠状动脉病变和严重程度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痉挛 心绞痛 稳定型 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冠状动脉痉挛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何喜民 向定成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6期366-368,共3页
冠状动脉痉挛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冠脉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平滑肌高收缩反应、氧化应激等因素介入了冠状动脉痉挛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就冠状动脉痉挛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进行... 冠状动脉痉挛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冠脉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平滑肌高收缩反应、氧化应激等因素介入了冠状动脉痉挛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就冠状动脉痉挛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痉挛 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血管高收缩反应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收缩性心力衰竭与舒张性心力衰竭心率震荡的比较及比索洛尔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喜民 钟江华 +2 位作者 李天发 林云 曾春芳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S1期129-129,共1页
目的比较单纯收缩性心力衰竭和单纯舒张性心力衰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震荡现象,并研究比索洛尔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0年11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8例,根据临床症状及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三组:单纯收... 目的比较单纯收缩性心力衰竭和单纯舒张性心力衰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震荡现象,并研究比索洛尔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0年11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8例,根据临床症状及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三组:单纯收缩性心力衰竭组(A组)28例,单纯舒张性心力衰竭组(B组)24例,并以无心力衰竭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6例为对照组,入院后均给予比索洛尔治疗,利用24 h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获得其室性早搏,分别计算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各组的震荡初始(T0)和震荡斜率(T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S值:A组0.43%±0.51%>B组0.35%±0.48%>对照组0.26%±0.56%,TO值:A组(7.26±1.97)ms/RR<B组(11.28±1.76)ms/RR<对照组(18.26±1.55)ms/RR,组间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心率震荡减弱,收缩性心力衰竭较舒张性心力衰竭更为明显,比索洛尔可明显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震荡现象,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震荡现象无显著影响(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中震荡初始值均显著降低,震荡斜率值均显著升高(P<0.01),而对B组TO及TS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张性心力衰竭 原发性高血压 比索洛尔 收缩性 高血压患者 震荡 心率 治疗后 对照组 现象
下载PDF
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改变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何喜民 向定成 《心脏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611-613,共3页
在正常和病理生理条件下,β肾上腺素能受体通过其相应的信号分子对心脏及血管的功能均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心血管疾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膜β受体的变化能够很好地反映心脏β受体的改变,因此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的变化可以作为心脏... 在正常和病理生理条件下,β肾上腺素能受体通过其相应的信号分子对心脏及血管的功能均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心血管疾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膜β受体的变化能够很好地反映心脏β受体的改变,因此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的变化可以作为心脏β受体的一个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Β肾上腺素能受体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不同介入治疗时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震荡的影响
6
作者 何喜民 李天发 +2 位作者 钟江华 曾春芳 林云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S1期59-59,共1页
目的探讨不同介入治疗时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08例,根据发病至介入治疗开通梗塞相关血管时间分为A组(6 h内)30例、B组(6~12 h时)26例、C组(3~5 d内)28例,并以同期未行再灌注治疗的急... 目的探讨不同介入治疗时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08例,根据发病至介入治疗开通梗塞相关血管时间分为A组(6 h内)30例、B组(6~12 h时)26例、C组(3~5 d内)28例,并以同期未行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例为对照组,利用24 h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获得其室性早搏,分别计算梗死后1周内及治疗后30 d各组的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2个指标。结果梗死后一周内TO值C组0.62%±0.38%>B组0.49%±0.35%>A组0.26%±0.22%,P<0.01,C组与对照组0.66%±0.46%比较无差别;TS值C组(2.86±2.45)ms/RR P,C组与对照组(16.06±2.58)ms/RR比较无差别。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0d后4组TO值均显著降低,TS值均显著升高(均PB组>C组>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别(P<0.01)。结论急诊介入治疗可显著改善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率震荡现象,这种效应可延续至梗死后1个月,早期介入干预治疗并不能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心率震荡,但梗死后1个月心率震荡现象仍能显著改善,提示越早开通梗塞相关血管,迷走神经的保护作用越强,猝死的风险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 介入治疗 心率 震荡 对照组 患者 梗塞 血管 动态心电图 相关
下载PDF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心率减速力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何喜民 曾春芳 +1 位作者 李天发 林云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S1期72-72,共1页
目的定量检测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 of rate,DC)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的冠心病患者7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6例,... 目的定量检测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 of rate,DC)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的冠心病患者7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6例,选择同期在我院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年龄相当的非冠心病患者25例为对照组,入院后均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应用DC处理软件,计算各组患者的DC值。结果冠心病患者DC值较对照组降低(P<0.05),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DC值AMI(2.55±1.82)ms<UAP(3.73±1.64)ms<SAP(4.86±2.57)m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DC值明显低于非冠心病患者,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负相关,提示DC值可以直接反映冠心病患者的病变不稳定状态,病情愈严重,迷走神经的保护作用愈低,猝死风险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患者 冠状动脉造影 不同类型 临床意义 减速力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类型 动态心电图检查 对照组
下载PDF
冠状动脉痉挛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改变
8
作者 何喜民 向定成 +2 位作者 张萍 何建新 洪长江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6期403-406,共4页
目的测定冠状动脉痉挛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探讨β受体与冠状动脉痉挛的关系。方法冠状动脉痉挛组21例,为具有胸痛表现,冠状动脉造影无显著狭窄并经乙酰胆碱试验确诊的患者;稳定型心绞痛组23例,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照组18名... 目的测定冠状动脉痉挛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探讨β受体与冠状动脉痉挛的关系。方法冠状动脉痉挛组21例,为具有胸痛表现,冠状动脉造影无显著狭窄并经乙酰胆碱试验确诊的患者;稳定型心绞痛组23例,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照组18名,为体检健康者。用放射性配体结合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总β受体及其亚型(β1受体和β2受体)的密度。结果冠状动脉痉挛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外周血淋巴细胞总β受体和β2受体密度较对照组低(P<0.05及P<0.01),排除血压及心功能状态影响后,冠状动脉痉挛组外周血淋巴细胞总β受体和β2受体的密度低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对照组(P<0.05及P<0.01),三组β受体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状动脉痉挛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下调,β2受体密度改变可能与冠状动脉痉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痉挛 稳定型心绞痛 Β肾上腺素受体 放射性配体结合试验
下载PDF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心率减速力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2
9
作者 曾春芳 何喜民 +3 位作者 李天发 林云 林雪峰 黄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36-37,共2页
目的定量检测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减速力(DC)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7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6例;另择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25例为对照组,... 目的定量检测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减速力(DC)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7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6例;另择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25例为对照组,入院后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各组的DC值。结果冠心病患者DC值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其中AMI<UAP<SAP,组间比较P均<0.05,SAP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相关分析显示DC值与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563,P<0.05)。结论 DC值可以直接反映冠心病患者的病变不稳定状态,病情愈严重,迷走神经的保护作用愈低,猝死风险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率减速力 心肌梗死 急性 心绞痛 猝死 心脏
下载PDF
冠状动脉痉挛患者血脂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向定成 张金霞 +6 位作者 阮云军 何喜民 龚志华 何建新 洪长江 邱健 马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0-272,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痉挛患者的血脂水平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因静息性胸痛住院、且冠状动脉造影无显著狭窄的患者64例,经乙酰胆碱激发试验分为冠状动脉痉挛组(痉挛组,n=46例)和非痉挛组(对照组,n=18例),分别测定并比较两...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痉挛患者的血脂水平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因静息性胸痛住院、且冠状动脉造影无显著狭窄的患者64例,经乙酰胆碱激发试验分为冠状动脉痉挛组(痉挛组,n=46例)和非痉挛组(对照组,n=18例),分别测定并比较两组的血脂谱及血清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和血脂水平,痉挛组接受至少6个月的钙拮抗剂、调脂治疗和抗血小板联合治疗,复查ET-1、No及血脂。结果:痉挛组患者的血清ET-1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No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联合治疗6个月后,ET-1、LDL-C及TG水平均显著降低,NO及HDL-C均显著升高(P<0.05);胸痛发作频次由(6±3)次/月减少到(1±2)次/月(P<0.001)。痉挛组ET-1水平与LDL-C呈显著正相关(r=0.71,P<0.01),而与HDL-C呈负相关(r=-0.48,P<0.05)。NO水平与LDL-C呈显著负相关(r=-0.65,P<0.01),而与HDL-C呈显著正相关(r=0.69,P<0.01)。结论:ET-1升高和NO储备降低是冠状动脉痉挛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LDL-C和HDL-C是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的重要相关因素,联合治疗在改善血脂代谢的同时能逆转内皮细胞功能,并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痉挛 乙酰胆碱试验血脂 内皮素 一氧化氮
下载PDF
比索洛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内皮活性物质和炎症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林云 李天发 +1 位作者 何喜民 顾申红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27-29,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比索洛尔治疗前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NO、ET、ox-LDL和hs-CRP的变化,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ACS患者内皮功能和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将13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46例,... 目的通过检测比索洛尔治疗前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NO、ET、ox-LDL和hs-CRP的变化,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ACS患者内皮功能和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将13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46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48例,每组根据是否服用比索洛尔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组(A组)及比索洛尔组(B组),A组常规抗凝、抗血小板、抗心肌缺血、调脂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选择年龄相当的非冠心病患者45例为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检测外周血NO、ET、ox-LDL和hs-CRP。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患者NO降低、ET、ox-LDL及hs-CRP均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A组和B组NO均显著升高(P<0.05),ET、ox-LDL和hs-CRP均显著降低(P<0.05);协方差分析显示,与A组比较,比索洛尔可使AMI、UAP患者NO显著升高(P<0.05),ET、ox-LDL、hs-CRP均显著下降(P<0.05),而对SAP患者NO、ET、ox-LDL、hs-CRP无影响。结论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均存在内皮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比索洛尔可改善不稳定冠心病患者的内皮动能,降低其炎症反应,但对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患者的内皮功能和炎症反应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索洛尔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内皮功能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HS-CRP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在永久起搏器术后随访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2
作者 曾春芳 李天发 何喜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27-1228,1231,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在起搏器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采用12通道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对148例起搏器置入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感知和起搏功能异常及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失常。结果共检出:感知功能障碍25例,其中感知过度8例,感知不...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在起搏器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采用12通道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对148例起搏器置入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感知和起搏功能异常及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失常。结果共检出:感知功能障碍25例,其中感知过度8例,感知不良17例;起搏功能障碍12例;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失常29例;自身心律失常32例。结论动态心电图对间歇性感知和起搏功能异常及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失常检出率高,并可系统地了解起搏器的工作状态,是起搏器术后随访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 动态心电图 随访 心律失常
下载PDF
氟伐他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有华 钟江华 +1 位作者 何喜民 姚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1115-1117,共3页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抵抗素浓度的影响。方法:临床选择CHF患者49例,随机分为CHF对照组(25例)和CHF治疗组(2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CHF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还给予氟伐他汀口服8周(20mg/d)。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抵抗素浓度的影响。方法:临床选择CHF患者49例,随机分为CHF对照组(25例)和CHF治疗组(2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CHF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还给予氟伐他汀口服8周(20mg/d)。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抵抗素浓度,并行6min步行距离分析。结果:(1)与治疗前对比,CHF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LVEF明显增加(P<0.05),LVDd降低,6min步行距离增加,血清抵抗素明显下降(P<0.05)。(2)治疗8周后,CHF治疗组LVEF、LVDd、6min步行距离和抵抗素水平与CHF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氟伐他汀能改善心功能,并降低CHF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氟伐他汀 抵抗素 心功能
下载PDF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8种微量元素水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荣 向定成 何喜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1002-1004,共3页
目的:观察血清微量元素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92例患者包括30例冠状动脉痉挛患者,27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利用ICP-AES法测定其血清微量元素。以34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钡、硼、硅水平在... 目的:观察血清微量元素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92例患者包括30例冠状动脉痉挛患者,27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利用ICP-AES法测定其血清微量元素。以34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钡、硼、硅水平在冠状动脉痉挛、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均偏低(P<0.05或P<0.01)。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血清钼比其他组均高(P<0.05)。结论:血清钡、硼、硅水平下降可能与稳定型心绞痛及冠状动脉痉挛有关,而血清钡、硼、硅水平下降及钼水平升高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绞痛 冠状动脉痉挛 急性冠脉综合征 微量元素
下载PDF
起搏电极导线脱位的临床因素及心电变化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曾春芳 李天发 何喜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电极脱位的原因及心电图检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起搏电极导线脱位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26例中,29根电极导线脱位,双极电极导线17根,单极电极导线12根,心室电极导线18根,心房电极导线11根,心电图表现为心房、... 目的:探讨电极脱位的原因及心电图检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起搏电极导线脱位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26例中,29根电极导线脱位,双极电极导线17根,单极电极导线12根,心室电极导线18根,心房电极导线11根,心电图表现为心房、心室间断起搏或不起搏,感知功能正常或感知不良,或异处着床并间歇起搏。结论:双极电极导线脱位率高于单极电极导线,基础心脏疾病者电极导线脱位的危险性增高。电极导线脱位的早期识别,有赖于术后心电图的密切观察,心电图可作为起搏器术后常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 脱位 电极 心电描记术
下载PDF
冠脉CT血管成像联合TIMI危险评分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新玮 李天发 +4 位作者 刘先霞 秦将军 俞安乐 张光星 何喜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2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冠脉CT血管成像(CTA)与心肌梗死溶栓疗法(TIMI)危险评分联合检测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就诊于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心内科的急性胸痛患者71例。仔细询问病史、体检、进行心电图检查... 目的探讨冠脉CT血管成像(CTA)与心肌梗死溶栓疗法(TIMI)危险评分联合检测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就诊于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心内科的急性胸痛患者71例。仔细询问病史、体检、进行心电图检查及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按TIMI危险评分的7个变量进行计分,将患者分成不同的危险层次。同时患者完成冠脉CTA检查及冠脉造影。对TIMI评分、CTA结果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三者的关系。结果缺血性胸痛患者TIMI危险评分显著高于非缺血性胸痛者。TIMI评分结合冠脉CTA对冠脉病变的检测的准确性更高。结论冠脉CTA与TIMI危险评分联合检测对急性胸痛患者冠脉病变的检出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 冠脉CT血管成像 TIMI危险评分 冠脉造影
下载PDF
Ang Ⅱ对左心室心肌跨室壁复极不均一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钟江华 何喜民 +4 位作者 陈小盼 左琦 林云 黄珊 吴平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AngⅡ灌流对家兔左心室心肌跨室壁复极不均一性及Cx43蛋白分布异质性的影响,探讨AngⅡ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家兔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AngⅡ灌流组,正常对照组离体心脏给予单纯改良台氏液灌流,AngⅡ... 目的观察AngⅡ灌流对家兔左心室心肌跨室壁复极不均一性及Cx43蛋白分布异质性的影响,探讨AngⅡ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家兔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AngⅡ灌流组,正常对照组离体心脏给予单纯改良台氏液灌流,AngⅡ灌流组则给予含1μmol AngⅡ的台氏液灌流,分别检测两组家兔的室颤阈值(VFT)及心外膜下、中层心肌和心内膜下心肌细胞的单相动作电位复极90%时程(APD90)、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以及三层心肌Cx43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①正常对照组和AngⅡ灌流组的VFT分别为(13.40±2.950)V和(8.30±1.77)V,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ngⅡ灌流组三层心肌的APD90均明显延长(P<0.05)。AngⅡ灌流组和正常对照组的ΔAPD90分别为(34.70±9.68)ms和(23.70±5.68)ms,TDR分别为(49.30±13.52)ms和(36.10±12.44)ms,AngⅡ灌流组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说明AngⅡ灌流组中层心肌APD90的延长较心外膜下和心内膜下心肌更为明显。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ngⅡ灌流组三层心肌的Cx43蛋白表达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以中层心肌的下降最为显著。结论 AngⅡ灌流改变了正常家兔左心室心肌的跨室壁Cx43表达异质性,使左心室心肌跨室壁复极不均一性增大,VFT下降,更加容易诱发MV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Ⅱ 缝隙连接 复极不均一 中层心肌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钙、镁、铁、铜、铬、铝变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荣 向定成 何喜民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07年第3期10-13,共4页
观察血清钙、镁、铁、铜、铬、铝与不同类型冠心病的关系,将冠心病患者分为三组:(1)冠状动脉痉挛30例;(2)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7例;(3)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35例,以34例健康者为对照组(NC),利用ICP-AES法测定了其血清钙、镁、铁、... 观察血清钙、镁、铁、铜、铬、铝与不同类型冠心病的关系,将冠心病患者分为三组:(1)冠状动脉痉挛30例;(2)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7例;(3)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35例,以34例健康者为对照组(NC),利用ICP-AES法测定了其血清钙、镁、铁、铜、铬、铝。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钙水平在冠状动脉痉挛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偏低(P<0.05或P<0.01),男性急性冠脉综合症组血清铝偏低(P<0.05)。提示血清钙水平下降可能与稳定型心绞痛及冠状动脉痉挛有关,而男性血清铝水平下降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痉挛 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冠脉综合症
下载PDF
人血单个核细胞上M2、M3受体与冠脉痉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萍 向定成 +2 位作者 邓青南 邱健 何喜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M2、M3受体表达的变化与冠状动脉痉挛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因静息性胸痛住院,且冠状动脉造影未见血管狭窄的患者29例,经乙酰胆碱激发试验分为冠状动脉痉挛组(痉挛组,20例)和非痉挛组(对照组,9例),应用ELISA... 目的探讨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M2、M3受体表达的变化与冠状动脉痉挛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因静息性胸痛住院,且冠状动脉造影未见血管狭窄的患者29例,经乙酰胆碱激发试验分为冠状动脉痉挛组(痉挛组,20例)和非痉挛组(对照组,9例),应用ELISA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M2、M3受体的表达量。结果冠状动脉痉挛患者M3受体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M2受体表达量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排除有组间差别的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后,两组间M3受体表达量的差别依然存在。结论M3受体与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生相关,M2受体与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生无相关,M3受体表达量的下降可能导致内皮功能紊乱,从而引起冠状动脉痉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痉挛 M2受体 M3受体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下载PDF
PPAR-α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瑞莲 姚震 何喜民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28-30,共3页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学本质是血管壁对各种慢性损伤所作出的一种炎性反应。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PPAR-s)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超家族成员,其分为PPAR-α、...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学本质是血管壁对各种慢性损伤所作出的一种炎性反应。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PPAR-s)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超家族成员,其分为PPAR-α、β(或δ)和γ三种亚型。近年来研究表明,PPAR-α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不同阶段均有作用,不仅能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还能稳定斑块,甚至能逆转动脉粥样斑块的发展,以防止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α 动脉粥样斑块 急性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