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底部局部加热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的格子Boltzmann模拟 被引量:8
1
作者 何宗旭 严微微 +2 位作者 张凯 杨向龙 魏义坤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39-147,共9页
运用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了底部局部加热多孔介质方腔的自然对流传热.方腔的上壁面为低温热源,下壁面为局部高温热源,左右壁面为绝热条件.重点分析了高温热源位置a及尺寸b对多孔介质方腔自然对流传热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平均Nusselt数N... 运用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了底部局部加热多孔介质方腔的自然对流传热.方腔的上壁面为低温热源,下壁面为局部高温热源,左右壁面为绝热条件.重点分析了高温热源位置a及尺寸b对多孔介质方腔自然对流传热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平均Nusselt数Nu和位置a及尺寸b的拟合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高温热源位置及尺寸对多孔介质方腔内自然对流传热性质的影响很大,且存在最佳高温热源位置(a=4/16)和尺寸(b=0.75),以达到最强的对流换热强度(Nu_(max)≈10.35)和最大的对流换热量(Q_(max)≈5.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对流传热 多孔介质 格子BOLTZMANN方法
下载PDF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何宗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1年第4期220-220,222,共2页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与管理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给整个市场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开始广泛使用BIM...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与管理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给整个市场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开始广泛使用BIM技术,不仅满足了人们的不同居住需求,也有效缓解了日渐紧张的房屋供需矛盾,就此,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对建设项目的质量以及安全引起充分的重视,保证项目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且稳定运行。因此,基于BIM技术的优势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在建筑也中有着广泛的使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施工 BIM技术 应用
下载PDF
矿物掺合料对水泥基材料孔溶液中氯离子浓聚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胡翔 史才军 +3 位作者 李庆玲 何宗旭 何稳 吕奎喜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6-385,共10页
研究了不同矿物掺合料掺量对水泥基材料孔溶液中氯离子浓聚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矿物掺合料掺量的增加,氯离子浓聚系数降低。在NaCl溶液中浸泡91 d后,除了矿粉取代量为20%的试件,其它掺入矿物掺合料硬化浆体试件的氯离子浓聚系数... 研究了不同矿物掺合料掺量对水泥基材料孔溶液中氯离子浓聚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矿物掺合料掺量的增加,氯离子浓聚系数降低。在NaCl溶液中浸泡91 d后,除了矿粉取代量为20%的试件,其它掺入矿物掺合料硬化浆体试件的氯离子浓聚系数均低于纯硅酸盐水泥试件。随浸泡液NaCl浓度增大,氯离子浓聚系数显著降低。氯离子吸附能力与硬化水泥浆体内水化产物的特性和数量、Ca(OH)_2含量和孔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矿物掺合料 氯离子浓聚系数 压滤法
原文传递
外加电压下氯离子在水泥基材料中的迁移特性及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何宗旭 史才军 +1 位作者 胡翔 张家科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11-1119,共9页
实验室常用外加电压来加速氯离子在水泥基材料中的迁移,缩短试验时间。本文对外加电压下不同因素对氯离子迁移特性的影响、外加电压对氯离子结合和解吸附、水泥基材料孔结构及水化产物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外加电压的变化对非稳态电迁移... 实验室常用外加电压来加速氯离子在水泥基材料中的迁移,缩短试验时间。本文对外加电压下不同因素对氯离子迁移特性的影响、外加电压对氯离子结合和解吸附、水泥基材料孔结构及水化产物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外加电压的变化对非稳态电迁移系数影响不明显,氯离子浓度对稳态迁移系数有影响,使用矿物掺合料时不同试验得到的迁移系数间的差异变小,硅灰作用最明显,其次是粉煤灰。不同试验条件时电压对氯离子的结合的影响也不同。反加电压会促使结合氯离子的解吸附及200 nm以下孔结构的细化,同时对水化硅酸钙(C–S–H)的分解及Friedel’s盐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氯离子迁移 电加速试验 氯离子结合 微观结构
原文传递
多孔介质底部加热自然对流换热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邵明芹 严微微 +1 位作者 何宗旭 张凯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96-402,共7页
本文基于修正Brinkman-Forchheimer-extended-Darcy模型,运用格子Boltzmann方法(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LBM)模拟了底部局部加热多孔介质方腔的自然对流换热,详细分析了Darcy数(Da)、Rayleigh数(Ra)、孔隙度对多孔介质对流换热特性... 本文基于修正Brinkman-Forchheimer-extended-Darcy模型,运用格子Boltzmann方法(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LBM)模拟了底部局部加热多孔介质方腔的自然对流换热,详细分析了Darcy数(Da)、Rayleigh数(Ra)、孔隙度对多孔介质对流换热特性的影响,提出了平均Nusselt数随着Da、Ra及ε变化的拟合关系式,结果表明:1)当Da>10^(-5)时,Da对对流换热性质的影响十分显著,对流换热强度随着Da的增大而明显增大;2)当Ra<10~5时,Ra对对流换热的影响不明显;当Ra≥10~5时,Ra显著影响对流换热的特性,对流换热强度随着Ra的增大而明显增大;3)孔隙度对对流换热性质的影响较小,对流换热强度随着孔隙度的增大而缓慢增大。4)高温热源尺寸对对流换热性质的影响较大,随着热源尺寸的增大,对流换热强度反而减小,且存在临界热源尺寸使得热源的输出热量最大。本研究工作有助于为换热器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自然对流换热 格子BOLTZMANN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