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豆树下胚轴再生体系建立及高效微体繁殖 被引量:4
1
作者 何官榕 何碧珠 +1 位作者 林魁 毕玉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6-383,共8页
以成熟红豆果为外植体,在新成熟红豆果外壳生长点处进行机械剪口破壳处理后,接种于经高压灭菌的种子胚芽诱导培养基WPM+6-BA4.44μmol/L+NAA0.54μmol/L+Su 3%+AC 0.15%+Ag 0.65%中,待种胚芽长至5~6 cm时,切取芽的顶部、中段分别作为扩... 以成熟红豆果为外植体,在新成熟红豆果外壳生长点处进行机械剪口破壳处理后,接种于经高压灭菌的种子胚芽诱导培养基WPM+6-BA4.44μmol/L+NAA0.54μmol/L+Su 3%+AC 0.15%+Ag 0.65%中,待种胚芽长至5~6 cm时,切取芽的顶部、中段分别作为扩大繁殖的繁殖体,余下的子叶部分采用机械处理方式诱导潜伏芽的形成.适宜下胚轴芽诱导培养基为WPM+6-BA 4.44μmol/L+NAA 0.54μmo儿+TDZ 0.05μmol/L+Su 3%+AC 0.1 5%+Ag 0.65%,芽诱导率约达80%;适宜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WPM+6-BA 4.44μmol/L+TDZ 0.05μmol/L+NAA 1.61μmol/L+KT 2.23μmol/L+Su 3%+AC 0.15%+Ag 0.65%;适宜壮苗培养基为WPM+6-BA2.22μnol/L+NAA 1.6lμmol/L+KT 2.23μmol/L+Su 3%+AC 0.15%+Ag 0.65%;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WPM+IBA 4.92μmol/L+NAA 2.67μmol/L+Su 3%+AC 0.15%+Ag 0.65%.成功诱导下胚轴潜伏芽萌发并形成完整植株,为木本植物红豆树高效繁殖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和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树 微体繁殖 下胚轴 高效再生 潜伏芽
下载PDF
鄂西红豆树种子的无菌萌发 被引量:4
2
作者 何官榕 张文春 +2 位作者 何碧珠 冯丽贞 兰思仁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3-629,共7页
以成熟度为70%、100%的鄂西红豆树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消毒时间对不同成熟度种子无菌萌发的影响,并探讨浸种温度、种子破壳方式、种脐放置方式对100%成熟度种子无菌萌发的影响,旨在探讨鄂西红豆树种子萌发的最佳处理方式.结果表明:70... 以成熟度为70%、100%的鄂西红豆树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消毒时间对不同成熟度种子无菌萌发的影响,并探讨浸种温度、种子破壳方式、种脐放置方式对100%成熟度种子无菌萌发的影响,旨在探讨鄂西红豆树种子萌发的最佳处理方式.结果表明:70%成熟度种子的萌发率为70.38%,100%成熟度种子的萌发率为68.52%,即尚未完全成熟的种子萌发率更高;成熟度70%、100%种子的最佳消毒时间均为12 min;100%成熟度种子在25℃恒温下浸种22 h,萌发效果最佳,萌发率达81.67%;100%成熟度种子在种脐处剪口破壳1/10,且种脐平放、种子露出培养基表面2/3的处理最佳,萌发率高达93.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红豆树 种子 无菌萌发 成熟度
下载PDF
达摩兰组织培养适宜培养基的研究
3
作者 何官榕 何碧珠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9年第4期62-65,共4页
以达摩兰的原种苗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筛选出最适培养基(1)原球茎诱导:MS+6-BA0.5mg/L+NAA1.0mg/L+香蕉肉250g/L;(2)丛生芽诱导:1/2MS+6-BA3mg/L+NAA2.0mg/L+AC2.5g/L+蔗糖3%+香蕉肉200g/L;(3)芽增殖:1/2MS+6-BA3mg/L+NAA2.0m... 以达摩兰的原种苗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筛选出最适培养基(1)原球茎诱导:MS+6-BA0.5mg/L+NAA1.0mg/L+香蕉肉250g/L;(2)丛生芽诱导:1/2MS+6-BA3mg/L+NAA2.0mg/L+AC2.5g/L+蔗糖3%+香蕉肉200g/L;(3)芽增殖:1/2MS+6-BA3mg/L+NAA2.0mg/L+AC2.5g/L+蔗糖3%+香蕉肉150g/L;(4)根诱导:1/2MS+6-BA0.3mg/L+IBA0.5mg/L+NAA0.5mg/L+AC2.5g/L+蔗糖3%。采用珍珠岩、细石与树皮的混合物为培养基质,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摩兰 茎段 组织培养 外植体
下载PDF
橘小实蝇对蛋白和糖的反应 被引量:12
4
作者 杜迎刚 陈家骅 +2 位作者 季清娥 何官榕 黄居昌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7-360,共4页
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成虫在提供蛋白+糖、水+糖有选择取食的条件下,16:00-16:30对蛋白+糖访问频次最高,13:00-13:30和14:30-15:00对水+糖访问频次最高.整个试验过程中雄性访问频次稍高于雌性,但不存在统计差异,其中,4... 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成虫在提供蛋白+糖、水+糖有选择取食的条件下,16:00-16:30对蛋白+糖访问频次最高,13:00-13:30和14:30-15:00对水+糖访问频次最高.整个试验过程中雄性访问频次稍高于雌性,但不存在统计差异,其中,4、7、10日龄橘小实蝇对蛋白+糖访问频次最高,7、8、9日龄对水+糖访问频次最高.试验中橘小实蝇对食物诱剂访问频次最高的时段为16:00-16:30,访问频次最高的日龄为4、7、10日龄.各日龄和时段橘小实蝇对蛋白+糖的访问频次均比水+糖高,并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小实蝇 日龄 蛋白 访问频次
下载PDF
曼地亚红豆杉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被引量:10
5
作者 何碧珠 林义章 +3 位作者 何官榕 陈桂信 陈福禄 郑金贵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2-485,共4页
以红豆杉带侧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繁殖.结果表明:在WPM、MS、B53种基本培养基中,WPM为红豆杉离体培养最适的基本培养基;初代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WPM+4.0mg·L-12-ip+30.0mg·L-1Ad;芽继代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WPM+4.0mg·L-... 以红豆杉带侧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繁殖.结果表明:在WPM、MS、B53种基本培养基中,WPM为红豆杉离体培养最适的基本培养基;初代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WPM+4.0mg·L-12-ip+30.0mg·L-1Ad;芽继代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WPM+4.0mg·L-12-ip+1.0mg·L-1IAA;生根壮苗的最适培养基为1/2WPM+0.5mg·L-1IBA+0.1mg·L-1N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带侧芽茎段 离体培养 植株再生
下载PDF
圆齿野鸦椿叶片的植株再生及快速繁殖 被引量:16
6
作者 何碧珠 何官榕 邹双全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7-262,共6页
以圆齿野鸦椿茎段继代繁殖或种子继代繁殖的幼嫩叶片为材料进行组培育苗试验,建立叶片植株再生和快速繁殖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叶片外植体在WPM+1.0 mg.L-1N6-异戊烯基腺嘌呤(2ip)+1.0 mg.L-1NAA+20 g.L-1蔗糖+7.5 g.L-1琼脂的培养基上... 以圆齿野鸦椿茎段继代繁殖或种子继代繁殖的幼嫩叶片为材料进行组培育苗试验,建立叶片植株再生和快速繁殖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叶片外植体在WPM+1.0 mg.L-1N6-异戊烯基腺嘌呤(2ip)+1.0 mg.L-1NAA+20 g.L-1蔗糖+7.5 g.L-1琼脂的培养基上形成黄绿色的愈伤组织,30 d后愈伤组织诱导率达95.7%;丛生芽的增殖系数随2ip和NAA含量的增加而加大,2ip含量为1.5 mg.L-1,NAA含量为0.3 mg.L-1时,增殖系数达3.5,WPM+2.0 mg.L-12ip+0.3 mg.L-1NAA+20 g.L-1蔗糖+7.5 g.L-1琼脂是最适的增殖培养基;不定芽在1/2WPM+0.5 mg.L-1IBA+0.3 mg.L-1NAA+20 g.L-1蔗糖+7.5 g.L-1琼脂的培养基上生根效果较好,再生植株移栽的成活率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齿野鸦椿 叶片 快速繁殖 植株再生
下载PDF
福建野生金线莲快速繁育技术 被引量:13
7
作者 何碧珠 何官榕 +1 位作者 黄铭星 邹双全 《农业工程》 2013年第2期72-76,39,共6页
以金线莲茎段为试验材料,得到无菌的诱导芽体。通过萌发的芽体上的茎尖和茎段分别诱导愈伤组织和原球茎,建立金线莲的无菌培养体系,筛选出金线莲组培快繁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金线莲茎段诱导芽体萌发最适宜培养基配方为MS+BA1.5m... 以金线莲茎段为试验材料,得到无菌的诱导芽体。通过萌发的芽体上的茎尖和茎段分别诱导愈伤组织和原球茎,建立金线莲的无菌培养体系,筛选出金线莲组培快繁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金线莲茎段诱导芽体萌发最适宜培养基配方为MS+BA1.5mg/L+香蕉汁100g/L+NAA0.5mg/L,茎尖诱导原球茎最适宜培养基配方为MS+BA2.0mg/L+NAA0.3mg/L+HyponcexⅠ3.0g/L,原球茎继代增殖最适宜培养基配方为1/2MS+BA2.0mg/L+NAA0.3mg/L+香蕉汁100g/L+AC0.2%,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最适宜培养基配方为1/2MS+BA2.0mg/L+NAA0.2mg/L+香蕉汁100g/L,丛生芽继代增殖培养最适宜培养基为1/2MS+BA3.0mg/L+NAA0.5mg/L+KT1.0mg/L+香蕉汁100g/L+AC0.2%,幼苗生根培养最适宜培养基配方为1/2MS+IBA1.0mg/L+NAA0.3mg/L+AC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金线莲 快速繁育 组织培养 移栽
下载PDF
三尖杉的离体胚培养 被引量:1
8
作者 何碧珠 何官榕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9-319,共1页
1植物名称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Hook.f.)2材料类别离体胚。3培养条件芽诱导培养基:MS+6-BA2.0mg.L。(单位下同)+IAA1.0+NAA0.1;芽增殖培养基:MS+6-BA2.0+IAA1.0+NAA1.0;生根培养基:1/2MS+IBA1.0+N... 1植物名称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Hook.f.)2材料类别离体胚。3培养条件芽诱导培养基:MS+6-BA2.0mg.L。(单位下同)+IAA1.0+NAA0.1;芽增殖培养基:MS+6-BA2.0+IAA1.0+NAA1.0;生根培养基:1/2MS+IBA1.0+NAA0.5+KT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胚培养 三尖杉 芽增殖培养基 诱导培养基 生根培养基 植物名称 培养条件
下载PDF
金线莲不同栽培模式及不同组织的多糖含量 被引量:6
9
作者 林蔚 王晶晶 +2 位作者 何官榕 刘爽 兰思仁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0-44,共5页
以金线莲植株为材料,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不同种源、栽培模式、栽培时间及不同组织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下,金线莲多糖含量的大小为:阔叶林林下栽培苗>繁殖瓶苗>大棚栽培苗,以林下栽培3个月的多糖含量最高;不同栽培时... 以金线莲植株为材料,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不同种源、栽培模式、栽培时间及不同组织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下,金线莲多糖含量的大小为:阔叶林林下栽培苗>繁殖瓶苗>大棚栽培苗,以林下栽培3个月的多糖含量最高;不同栽培时间金线莲各组织的多糖含量不同,处于蕾期、花期的金线莲,其根部的多糖含量最高,其他时期则以茎、叶的多糖含量高;栽培3个月时,多倍体金线莲的多糖含量为6.12%,水培金线莲的多糖含量达13.26%.多倍体和水培金线莲可用于多糖的提取与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多糖 多倍体 水培
下载PDF
多叶斑叶兰繁殖体系建立及基于转录组的发育调控途径功能基因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官榕 何碧珠 +3 位作者 吴沙沙 石京山 陈集双 兰思仁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7-64,共8页
多叶斑叶兰,是兰科斑叶兰属濒危野生植物、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多叶斑叶兰由于分布种群小,传播扩散能力弱,自然繁殖受到极大限制。以野生多叶斑叶兰茎段作为外植体,建立高效直接的植株再生体系。结合高通量转... 多叶斑叶兰,是兰科斑叶兰属濒危野生植物、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多叶斑叶兰由于分布种群小,传播扩散能力弱,自然繁殖受到极大限制。以野生多叶斑叶兰茎段作为外植体,建立高效直接的植株再生体系。结合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与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深入挖掘参与多叶斑叶兰器官发育过程的功能基因。结果表明,Morel+2.0mg/L6-BA+0.5mg/LKT+1.0mg/LNAA+1g/L蛋白胨+25g/L蔗糖+7.0g/LAgar+1.0g/L活性炭+30g/L香蕉+50g/L土豆为最佳的芽诱导培养基;Morel+3mg/L6-BA+0.5mg/LNAA+0.5mg/LKT+0.01mg/LTDZ+2g/L蛋白胨+25g/L蔗糖+7.0g/LAgar+1.0g/L活性炭30g/L香蕉+50g/L土豆为最佳芽增殖培养基;1/2Morel+1.0mg/LIBA+0.1mg/LNAA+1g/L+花宝2号+25g/L蔗糖+7.0g/LAgar+1.0g/L活性炭+1g·L-1蛋白胨为最佳的生根培养基。转录组测序分析组装获得170688个Unigene,平均长度为584bp,N50为833bp。17352个Unigene比对注释到NR、Swiss-Prot、KOG、GO、KEGG数据库。野生苗与组培苗差异表达UnigeneGO与KEGG功能富集分析显示,Unigene主要参与调控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植物形态发育、次生代谢过程以及能量代谢过程等生物学功能。进一步分析获得511个参与植物器官发育调控相关的转录因子。成功建立了多叶斑叶兰种质资源保存与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结合高通量转录组学技术,获得全面完整的多叶斑叶兰转录组信息特征,为后期多叶斑叶兰快速扩繁、遗传转化以及功能基因鉴定、遗传发育及其调控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斑叶兰 资源保存 植株再生 器官发育 转录组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