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氧化联合处理油墨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何德文 秦艳 +3 位作者 王伟良 宋丹 梁定民 杜潞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82-1487,共6页
采用超声与Fenton试剂氧化组合技术处理油墨废水,考察pH值、Fe2+与H2O2浓度比、H2O2浓度、超声频率以及功率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进水CODCr浓度为810mg/L,色度为160的油墨废水,在最佳操作条件下,反应240min后,US-Fenton... 采用超声与Fenton试剂氧化组合技术处理油墨废水,考察pH值、Fe2+与H2O2浓度比、H2O2浓度、超声频率以及功率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进水CODCr浓度为810mg/L,色度为160的油墨废水,在最佳操作条件下,反应240min后,US-Fenton法CODCr去除率达81.4%,色度去除率达到100%,与单独Fenton试剂氧化法相比,分别提高16.0%和5.5%左右。US-Fenton试剂耦合的方法对油墨废水的降解效果优于两者的简单叠加,但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协同效应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墨废水 超声 FENTON试剂 联合处理
下载PDF
国内大中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施方案 被引量:24
2
作者 何德文 柴立元 张传福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2-64,共3页
作为"社会公害"之一的城市生活垃圾,是一种丰富的可再生资源,而实现城市垃圾资源化的关键是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详细分析了实施分类收集的6个前提条件。此外,还研究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方法和实施程序。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分类收集 资源化 减量化
下载PDF
白腐真菌处理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何德文 肖羽堂 周申范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6-18,共3页
作者概述了白腐真菌的特性和降解机理 ,同时利用白腐真菌生化降解两种生物难降解的有机废水。实验结果表明 ,白腐真菌对生物难降解的TNT炸药废水和分散染料废水有着良好的降解性能 。
关键词 白腐真菌 生物难降解 有机废水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真空冶金回收废旧锌锰电池的汞和镉试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何德文 刘蕾 +1 位作者 肖羽堂 周欢年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93-896,共4页
采用真空冶金方法处理锌锰电池,研究分离回收汞(Hg)和镉(Cd)的工艺方法,考察真空度、温度、加热时间对2种金属回收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真空度低于91.99 kPa时,Hg和Cd的回收率较低,但当真空度为91.99~98.66 kPa时,2种金属的... 采用真空冶金方法处理锌锰电池,研究分离回收汞(Hg)和镉(Cd)的工艺方法,考察真空度、温度、加热时间对2种金属回收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真空度低于91.99 kPa时,Hg和Cd的回收率较低,但当真空度为91.99~98.66 kPa时,2种金属的回收率显著上升,超过98.66 kPa时,Hg和Cd的回收率几乎保持不变;且随着温度的增加和加热时间的延长,Hg和Cd的回收率也增加,但当温度达到一定值和加热时间超过2.5 h时,Hg和Cd的回收率接近95%的饱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锰电池 真空冶金 回收利用
下载PDF
特色环境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79
5
作者 何德文 柴立元 +1 位作者 彭兵 王云燕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7年第1期47-49,共3页
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是当前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我校特色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论述了特色环境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人才的基本内涵,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等方面介绍了我校特色环境工程专业强化创新能力培... 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是当前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我校特色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论述了特色环境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人才的基本内涵,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等方面介绍了我校特色环境工程专业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案,总结了我校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科技创新 课程体系 培养模式
下载PDF
真菌煤炭脱硫的试验因素与规律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何德文 柴立元 宋卫锋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6,共2页
用真菌在常温常压下对煤炭脱硫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pH值、温度、煤浆度、煤粒度因素进行了试验和降解规律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在45℃、pH为6、煤浆浓度为10%、煤粒度为100目条件下,真菌2d内最高可脱除煤中43.75%的全硫和54.84%的无机... 用真菌在常温常压下对煤炭脱硫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pH值、温度、煤浆度、煤粒度因素进行了试验和降解规律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在45℃、pH为6、煤浆浓度为10%、煤粒度为100目条件下,真菌2d内最高可脱除煤中43.75%的全硫和54.84%的无机硫,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降解效果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脱硫 生物降解
下载PDF
高浓度含铬(Ⅵ)污染物的微生物培养条件及解毒特性(英文) 被引量:4
7
作者 何德文 柴立元 李雄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40-44,共5页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具有高效、低成本等优势,但高浓度六价铬污染物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探讨了微生物解毒六价铬的效果,并优化微生物赖以生存的培养基组成,得到微生物适宜的组分构成.经厌氧条件与兼性条件的对比实验,确定了微生物解毒...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具有高效、低成本等优势,但高浓度六价铬污染物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探讨了微生物解毒六价铬的效果,并优化微生物赖以生存的培养基组成,得到微生物适宜的组分构成.经厌氧条件与兼性条件的对比实验,确定了微生物解毒的外部环境.测定微生物生长曲线,得到该种微生物的对数生长期在2d左右,为微生物的快速解毒提供了理论基础.强化微生物对高浓度Cr6+的解毒效果,对于200mg L以下Cr6+污染物微生物解毒完全.对于高浓度的Cr6+污染物效果也明显,Cr6+含量600mg L经过5d后可降至82mg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浓度 培养条件 铬(Ⅵ) CR^6+ 生物解毒 环境污染物 培养基组成 对数生长期 生物降解 抑制作用 对比实验 厌氧条件 生长曲线 外部环境 解毒效果 理论基础 六价铬
下载PDF
我国有色金属清洁生产技术的评价指标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何德文 张传福 柴立元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9-141,共3页
在我国现有有色金属工业技术改造或新产品开发评价方法基础上,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三方面对有色金属工业清洁生产技术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提出有色金属工业清洁生产技术应是技术、经济和环境三者效益的统一。
关键词 清洁生产技术 评价指标 有色金属工业 新产品开发 评价方法 技术改造 环境 经济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重大工程项目社会风险评价 被引量:21
9
作者 何德文 黄真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3-56,共4页
重大工程项目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征地搬迁和改变生活、生态环境等一系列影响民众利益的社会问题,对重大工程项目社会风险进行有效科学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风险管控具有积极意义。应用多层次模糊... 重大工程项目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征地搬迁和改变生活、生态环境等一系列影响民众利益的社会问题,对重大工程项目社会风险进行有效科学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风险管控具有积极意义。应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于重大工程项目社会风险评价,构建的重大工程项目社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其筹划期的社会风险进行了评价,并通过案例论证评价指标体系及所提方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 重大工程项目 社会风险 评价
下载PDF
国内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成分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6
10
作者 何德文 金艳 +3 位作者 柴立元 彭兵 闵小波 王云燕 《环境卫生工程》 2005年第4期7-10,共4页
探讨了国内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成分的影响因素,并归纳为4类:内在因素、自然因素、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内在因素居主导地位,表现在城市规模越大,聚居人口数量越多,产生的垃圾数量也越多,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城市能源结构的改... 探讨了国内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成分的影响因素,并归纳为4类:内在因素、自然因素、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内在因素居主导地位,表现在城市规模越大,聚居人口数量越多,产生的垃圾数量也越多,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城市能源结构的改善,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和成分变化也明显;自然因素是一种外在因素,表现在城市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季节变化对生活垃圾产生量和成分的影响;个体因素包括家庭人口结构、文化程度和职业方面对生活垃圾产生量和成分的影响;社会因素主要表现在有关垃圾减量、回收、再利用等措施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产生量 成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微电解法处理染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何德文 王云燕 柴立元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31,共4页
染化废水污染物种类多,毒性大、化学需氧量,ρ(CODcr)高,且大部分是生物难降解的污染物质,严重污染环境;利用铁炭在水中发生的微电解过程可有效去除染料生产废水的色度和化学需氧量ρ(CODcr),同时提高污水的后续可生化性.试验结果表明,... 染化废水污染物种类多,毒性大、化学需氧量,ρ(CODcr)高,且大部分是生物难降解的污染物质,严重污染环境;利用铁炭在水中发生的微电解过程可有效去除染料生产废水的色度和化学需氧量ρ(CODcr),同时提高污水的后续可生化性.试验结果表明,微电解处理效果受填料组成、pH值、停留时间和混凝曝气等因素的影响;废水经过微电解处理后,ρ(CODcr)和色度分别从2 000 mg/L和2 048下降为860 mg/L和256,去除率可高达56%和75%;采用微电解-混凝法出水与采用单纯的石灰乳中和混凝沉淀法出水相比,ρ(CODcr)降低22.5%,可生化性提高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研究 微电解 染料废水 无机炭 废水处理 可生化性
下载PDF
热采井高温调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何德文 刘喜林 暴富昌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6年第3期36-38,43,共4页
对稠油井蒸汽吞吐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油层吸汽剖面不均匀、油藏动用程度差等问题,采取了机械调剖和化学调剖两种方法,其中机械调剖工艺有选层分注合采工艺、投球选注合采工艺和选层分注分采工艺。进行机械调剖的井,同本并上周期相... 对稠油井蒸汽吞吐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油层吸汽剖面不均匀、油藏动用程度差等问题,采取了机械调剖和化学调剖两种方法,其中机械调剖工艺有选层分注合采工艺、投球选注合采工艺和选层分注分采工艺。进行机械调剖的井,同本并上周期相比,注汽压力平均提高2~3MPa,投入产出比为1:74.1;而高温化学调剖堵剂和高温发泡剂,经现场应用表明,具有优良的注入选择性,经施工压力和注入速度的合理控制,使调剖剂优先进入汽窜层或高渗透层,其投入产出比为1:5.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 高温剖面调整 机械堵水 井下作业 化学封堵
下载PDF
铬渣中6价铬的微生物解毒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德文 刘欢 +2 位作者 蒋崇文 段浩鹏 刘蕾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72-76,共5页
详细研究了微生物处理铬渣中6价铬Cr(Ⅵ)及其回收Cr(Ⅲ)的方法.研究成果表明,来自铬渣场的一株名为Ch-1的细菌能有效地加速Cr(Ⅵ)浸出和去除;此外,通过扫描电子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仪器(EDX)观察,Ch-1细菌能有效改变浸出后铬渣的结构,... 详细研究了微生物处理铬渣中6价铬Cr(Ⅵ)及其回收Cr(Ⅲ)的方法.研究成果表明,来自铬渣场的一株名为Ch-1的细菌能有效地加速Cr(Ⅵ)浸出和去除;此外,通过扫描电子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仪器(EDX)观察,Ch-1细菌能有效改变浸出后铬渣的结构,这有利于铬渣中Cr(Ⅵ)浸出及其解毒为毒性低的Cr(Ⅲ);最后经浸出毒性试验,淋溶渣的毒性为3.3μg/g,远低于国家标准5μg/g,且6价铬Cr(Ⅵ)的回收率高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渣 微生物 解毒 回收
下载PDF
超滤膜连续处理乳化液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何德文 梁彦杰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8-70,共3页
采用截留分子量分别为2500和8000的聚乙烯乙二醇超滤膜在连续错流式操作条件下处理乳化液废水,考查了压力、温度对透水率和COD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滤膜处理乳化液废水的透水率受操作压力和温度的影响,对于截留分子量为8000... 采用截留分子量分别为2500和8000的聚乙烯乙二醇超滤膜在连续错流式操作条件下处理乳化液废水,考查了压力、温度对透水率和COD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滤膜处理乳化液废水的透水率受操作压力和温度的影响,对于截留分子量为8000的超滤膜应选择0.3~0.7MPa的操作压力,而对于截留分子量为2500的超滤膜选择0.7~1.0MPa的压力,同时,超滤膜的温度范围选择为25~32℃。采用截留分子量2500的聚乙烯乙二醇超滤膜在温度28℃和压力0.5MPa条件下处理乳化液废水,CODCr,的去除率可达9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液废水 超滤膜 渗透水 CODCR
下载PDF
试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和公众参与 被引量:5
15
作者 何德文 陆雍森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2000年第1期7-9,共3页
简述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REIA)的特点,着重讨论了REIA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和限制条件;通过论述REIA和公众参与的含义、内容以及扩大公众参与的建议等,提出公众参与对提高REIA有效性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区域开发 区域 环境影响评价 有效性 公众参与
下载PDF
饮用水消毒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何德文 李金香 汪洪生 《干旱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6-18,35,共4页
论述了国内外采用的饮用水消毒控制技术及动向。
关键词 饮用水 消毒 副产物 电场处理 水处理
下载PDF
白腐真菌生化降解TNT废水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何德文 黄俊 周申范 《环境卫生工程》 1999年第1期35-37,共3页
利用白腐真菌生化降解TNT废水,对其效果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生化降解过程COD伍出现振荡现象及不彻底的原因。
关键词 白腐真菌 生化降解 TNT 化学耗氧量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真菌脱除煤炭中硫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德文 蒋崇文 朱南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12-815,共4页
通过摇瓶浸出实验,研究了pH值、温度、煤浆浓度和煤粒粒度等因素对真菌脱除煤炭中硫的影响,并对上述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煤炭脱硫过程中pH值、温度、煤浆浓度、煤粒粒度对真菌脱硫效率有显著影响;得出真菌脱硫的适宜条件... 通过摇瓶浸出实验,研究了pH值、温度、煤浆浓度和煤粒粒度等因素对真菌脱除煤炭中硫的影响,并对上述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煤炭脱硫过程中pH值、温度、煤浆浓度、煤粒粒度对真菌脱硫效率有显著影响;得出真菌脱硫的适宜条件是:pH值为6,温度为45℃,煤浆浓度为15%,煤粒度为160μm。在上述适宜条件下,真菌脱硫在2 d内最高可脱除煤中44.96%全硫和54.87%的无机硫,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降解效果提高,脱硫率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脱硫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白腐真菌生化降解TNT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何德文 宋卫锋 王本凤 《四川环境》 1998年第4期1-3,共3页
本文在建立微生物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中间反应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TNT废水的COD降解参数方程,并与实测值比较,基本吻合,为以后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白腐真菌 TNT 动力学模型 生化降解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导师负责制下的研究生德育工作新模式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7
20
作者 何德文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9-121,共3页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决定了研究生德育工作创新的紧迫性。此研究分析了新时期下导师负责制研究生德育的特点和目前我国研究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比较了国内现有研究生德育工作的3种模式,提出面对知识创新的导师负责与学校(院)德...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决定了研究生德育工作创新的紧迫性。此研究分析了新时期下导师负责制研究生德育的特点和目前我国研究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比较了国内现有研究生德育工作的3种模式,提出面对知识创新的导师负责与学校(院)德育专职小组相结合的德育工作创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德育教育 创新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