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束化护理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宝珍 杨珍 何思云 《全科护理》 2014年第35期3286-3287,共2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治疗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按照入院序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除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治疗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按照入院序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除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外,对病人实施全程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住院时间及出院后1年内再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住院时间及出院后1年内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出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集束化护理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缩短高峰期门诊病人血标本采集等候时间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华秀 易红玉 何思云 《全科护理》 2017年第19期2395-2397,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缩短高峰期门诊病人血标本采集等候时间的应用。[方法]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采用查检表,运用鱼骨图、柏拉图找出真因,针对6个真因制定改进措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后高峰期门诊病人血标本采集等候时间缩短(P<0.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缩短高峰期门诊病人血标本采集等候时间的应用。[方法]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采用查检表,运用鱼骨图、柏拉图找出真因,针对6个真因制定改进措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后高峰期门诊病人血标本采集等候时间缩短(P<0.01),病人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缩短门诊病人血标本采集等候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血标本采集 等候时间
下载PDF
消化ICU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暴发调查与控制 被引量:7
3
作者 廖睿纯 邓琼 +5 位作者 何思云 余奇 徐珍 周芸 曹先伟 庞水子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对消化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与控制,为临床多重耐药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2018年1月21—31日某院消化ICU3例CRKP感染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按照环境生物学监测方法采集标本,查找... 目的对消化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与控制,为临床多重耐药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2018年1月21—31日某院消化ICU3例CRKP感染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按照环境生物学监测方法采集标本,查找环境中的CRKP,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患者与环境分离菌株的同源性。结果 3例患者痰及血标本均检出CRKP,均为男性,床位相邻,均位于同一间病房内,且由同一医生经管。病区2018年1月CRKP检出数及感染率较其他月份升高,且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7,P<0.01)。共采集空气、物体表面等环境标本102份,仅其中1份(护理人员工作服)检出1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患者和环境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PFGE分型,结果显示共有A、B两种基因型,护理人员工作服、07床患者腹腔积液与血标本、08床血标本、09床痰与血标本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为A型,而07床痰标本检出的肺炎克雷伯菌属于B型,09床腹腔积液标本检出的肺炎克雷伯菌未能分型。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后,3例患者未再检出CRKP,且病区内无新发病例。结论医务人员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措施执行不到位可能是此次CRKP传播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医院感染 暴发 调查 控制
下载PDF
综合性医院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方法构建 被引量:10
4
作者 邓琼 何思云 +5 位作者 余奇 周芸 徐珍 章琪 饶思友 曹先伟 《中国消毒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64-1166,共3页
目的建立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模型,加强重点部门的管理。方法采用德尔菲法进行风险因素识别,采用定性、半定量和定量方法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价,定性法确定干预指数。结果识别的风险因素分为全院综合性因素、重症监护病区相关因素、手术相关... 目的建立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模型,加强重点部门的管理。方法采用德尔菲法进行风险因素识别,采用定性、半定量和定量方法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价,定性法确定干预指数。结果识别的风险因素分为全院综合性因素、重症监护病区相关因素、手术相关因素、新生儿病区相关因素、血液净化及接入相关因素、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执行相关因素等6个部分。总风险指数最高的前5位科室分别为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烧伤科、新生儿科、心胸外科。总干预指数排名最高的前5位科室分别为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烧伤科、呼吸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风险评估 模型构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