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钢丝绳电涡流无损定量检测技术 被引量:3
1
作者 周继惠 刘丹 +1 位作者 何悦海 曹青松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4-38,共5页
钢丝绳在建筑、旅游、运输等行业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由其断丝、磨损等缺陷所引起的安全隐患备受人们关注。采用双探头低频透射式钢丝绳电涡流无损检测方案,选取感应信号相对于激励信号的峰-峰值差和相位差作为特征量,采用数字式峰-峰... 钢丝绳在建筑、旅游、运输等行业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由其断丝、磨损等缺陷所引起的安全隐患备受人们关注。采用双探头低频透射式钢丝绳电涡流无损检测方案,选取感应信号相对于激励信号的峰-峰值差和相位差作为特征量,采用数字式峰-峰值算法和占空比原理计算信号特征量。应用BP神经网络对钢丝绳缺陷进行自动识别,以钢丝绳型号及其缺陷特征量为网络输入,以是否存在断丝及断丝数量为网络输出,通过离线训练方法获取神经网络辨识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识别,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能对断丝缺陷及其数量进行有效的定性及定量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绳 涡流检测 峰-峰值差 相位差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压电柔性臂动力学模型修正研究
2
作者 曹青松 王辉 +1 位作者 洪芸芸 何悦海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45-49,共5页
建立准确的动力学模型是研究压电柔性臂动力学行为和控制方法的基础和理论依据。传统的动力学建模忽略了柔性臂的结构变化、关节摩擦、结构阻尼和导线因素等的影响。以双连杆柔性臂为研究对象,将双杆柔性臂视为Euler-Bernoulli梁处理,... 建立准确的动力学模型是研究压电柔性臂动力学行为和控制方法的基础和理论依据。传统的动力学建模忽略了柔性臂的结构变化、关节摩擦、结构阻尼和导线因素等的影响。以双连杆柔性臂为研究对象,将双杆柔性臂视为Euler-Bernoulli梁处理,采用假设模态法描述臂的弹性变形,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双杆柔性臂动力学模型。对系统模型进行了刚度与阻尼方面的适当修正,并结合MATLAB软件对修正后的模型特性进行分析。实验与仿真结果比较得出:修正后系统的转角曲线线性度更好,并且修正后模型与真实模型的弹性振动变化形式吻合度更高,即系统模型的弹性修正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柔性臂 动力学模型 模型修正
下载PDF
基于激光扫描的地铁站台门与列车间隙异物检测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凌人 连奇幸 +3 位作者 何悦海 蒋磊磊 江虹 孙彦通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0-62,共3页
针对地铁站台门与列车之间间隙的安全防护问题,介绍了目前业内广泛采用的激光对射和红外光幕2种自动检测方式,并分析了各自存在的检测问题。提出了基于激光扫描的异物检测方案,包括工作原理、系统设计和安装方式等。该方案具有高可靠性... 针对地铁站台门与列车之间间隙的安全防护问题,介绍了目前业内广泛采用的激光对射和红外光幕2种自动检测方式,并分析了各自存在的检测问题。提出了基于激光扫描的异物检测方案,包括工作原理、系统设计和安装方式等。该方案具有高可靠性及高安全性、可精确定位障碍物、安装简单且不受限界尺寸影响等特点,实现了对乘客及行车运营(尤其在全自动驾驶模式下)更为可靠的安全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 站台门 异物检测 全自动驾驶 地铁
下载PDF
GB/T 36284—2018《轨道交通站台门电气系统》解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连奇幸 王飞 +2 位作者 何悦海 凌人 戴博灵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5-47,52,共4页
对GB/T 36284—2018《轨道交通站台门电气系统》的制订背景、制订过程及其与其他标准的关系进行了简要介绍。详细解读了其适用范围、术语与定义、系统组成、系统技术要求、部件技术要求和RAMS(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安全性)要求等... 对GB/T 36284—2018《轨道交通站台门电气系统》的制订背景、制订过程及其与其他标准的关系进行了简要介绍。详细解读了其适用范围、术语与定义、系统组成、系统技术要求、部件技术要求和RAMS(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安全性)要求等内容。指出了该标准制订的初衷与依据,为理解标准条款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站台门 电气系统 国家标准
下载PDF
基于复合材料的地铁屏蔽门整体绝缘结构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彦通 江虹 +2 位作者 杨达 周正超 何悦海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前国内地铁屏蔽门由于地下工况环境恶劣而普遍容易发生绝缘失效。针对当前地铁屏蔽门绝缘部件易失效、难排查、难维护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能有效解决屏蔽门绝缘失效及其引发打火问题的整体绝缘的复合材料结构设计方案,完成了各结构... 目前国内地铁屏蔽门由于地下工况环境恶劣而普遍容易发生绝缘失效。针对当前地铁屏蔽门绝缘部件易失效、难排查、难维护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能有效解决屏蔽门绝缘失效及其引发打火问题的整体绝缘的复合材料结构设计方案,完成了各结构部件的绝缘设计,通过试验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后续屏蔽门绝缘防护和安全升级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地铁屏蔽门 绝缘问题 打火现象 复合材料 结构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