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代审美语境与评价体系的建构与转型——以1935—1936年伦敦中国国际艺术展览会为例
1
作者 尚莲霞 何政龙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53-59,共7页
作为20世纪上半叶中西方重大的文化活动,伦敦中国国际艺术展览会集中而全面地展示了中国的艺术与文化,在西方掀起了一股关于中国艺术收藏与研究的热潮。伦敦艺展的成功举办得益于各国收藏家、汉学家、艺术史家以及政府与机构的通力合作... 作为20世纪上半叶中西方重大的文化活动,伦敦中国国际艺术展览会集中而全面地展示了中国的艺术与文化,在西方掀起了一股关于中国艺术收藏与研究的热潮。伦敦艺展的成功举办得益于各国收藏家、汉学家、艺术史家以及政府与机构的通力合作,但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当时东西方视觉语境与社会文化的宰制,因而在其审美趣味、展览叙事及美学内涵等方面呈现出其独特的审美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敦艺展 美学 审美立场 艺术收藏 文化传播
下载PDF
王朝闻雕塑创作与雕塑美学中的对话性结构
2
作者 尚荣 何政龙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80,共9页
王朝闻的雕塑艺术实践,植根于20世纪中国美术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语境之中,不仅体现出面向社会、面向大众不断探索的文化审美品性,同时折射出中国雕塑的现代转型轨迹。艺术家的经验使得王朝闻反对从“概念”出发进行理论探讨的进路,而是... 王朝闻的雕塑艺术实践,植根于20世纪中国美术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语境之中,不仅体现出面向社会、面向大众不断探索的文化审美品性,同时折射出中国雕塑的现代转型轨迹。艺术家的经验使得王朝闻反对从“概念”出发进行理论探讨的进路,而是注重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其关于雕塑的理论阐发也在理论与实践、雕塑与非雕塑、作者与观者等关系中呈现出一种对话性的结构,进而发展成一种真正具有原创性和民族特点的中国特色雕塑美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朝闻 雕塑创作 雕塑美学 文艺大众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