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何旭敏 何国梅 +10 位作者 曾碧榕 孙洪贵 杨黄浩 陈少鸿 周花 李春艳 胡建华 丁马太 林昌健 夏海平 蓝伟光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95-502,共8页
报道膜分离技术用于垃圾渗沥水、6 -氨基青霉烷酸 (6 - APA)裂解液以及维生素 C发酵液中的分离浓缩过程 ,各项实验均进行了中试放大 。
关键词 超滤 纳滤 垃圾渗沥水 6-氨基青霉烷酸 维生素C 膜分离技术 反渗透 应用
下载PDF
纳滤分离处理垃圾渗沥液 被引量:2
2
作者 何旭敏 陈少鸿 +4 位作者 何国梅 曾碧榕 丁马太 夏海平 蓝伟光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8-51,共4页
采用集成膜技术对城市垃圾渗沥液进行处理,探讨了预处理方法、膜组件、操作压力等因素对渗沥液处理效果的影响。经混凝沉淀和管式膜超滤等预处理的渗沥液经过二级纳滤处理,质量分数为85%—90%转化为符合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的透过液,可直... 采用集成膜技术对城市垃圾渗沥液进行处理,探讨了预处理方法、膜组件、操作压力等因素对渗沥液处理效果的影响。经混凝沉淀和管式膜超滤等预处理的渗沥液经过二级纳滤处理,质量分数为85%—90%转化为符合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的透过液,可直接无害排放;仅10%—15%成浓缩污液,可返回垃圾池或经脱水干燥后焚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沥液 膜分离 纳滤
下载PDF
R—ReO_3的构型和电子结构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旭敏 杨佩勰 +2 位作者 陈浙宁 傅钢 徐昕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267-2272,共6页
在X3LYP/6-311+G(2d,p)的水平下系统地研究了一系列高价有机铼氧化物(R—ReO3.Ln)的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用X3LYP方法预测的几何结构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键长的误差一般小于0.001 nm,而键角的误差小于1°.同时发现不同... 在X3LYP/6-311+G(2d,p)的水平下系统地研究了一系列高价有机铼氧化物(R—ReO3.Ln)的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用X3LYP方法预测的几何结构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键长的误差一般小于0.001 nm,而键角的误差小于1°.同时发现不同配位类型的R基和L配体显著影响铼氧化合物的酸性以及Re—O键能.应用NBO分析和前线轨道理论可以合理地阐明配体调变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铼氧化合物 CH3ReO3 X3LYP方法
下载PDF
膜法纯化液相沉淀法合成的纳米Fe_2O_3水合物 被引量:1
4
作者 何旭敏 刘嘉 +3 位作者 许晓熊 夏海平 丁马太 蓝伟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42-845,共4页
采用超滤膜分离技术纯化由液相沉淀法合成的纳米氧化铁水合物,考察超滤膜材质及截留分子量(MWCO)、膜分离过程操作参数对透过通量大小及稳定性的影响;并研究膜污染机制及相应的清洗方案。结果表明,纯化效果好、效率高,且污染膜易于清洗... 采用超滤膜分离技术纯化由液相沉淀法合成的纳米氧化铁水合物,考察超滤膜材质及截留分子量(MWCO)、膜分离过程操作参数对透过通量大小及稳定性的影响;并研究膜污染机制及相应的清洗方案。结果表明,纯化效果好、效率高,且污染膜易于清洗,可重复使用,膜法纯化不失为一有效的纯化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膜 纳米Fe2O3水合物 淡化
下载PDF
两型脑动脉硬化相关因素的差异 被引量:1
5
作者 何旭敏 莫秀云 +1 位作者 钟经馨 蔡业峰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高阻力型脑动脉硬化与非阻力型脑动脉硬化相关因素的异同。方法:收集本院186例脑病中心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为脑动脉硬化的患者,分为高阻力型脑动脉硬化组(36例)及非阻力型脑动脉硬化(150例)两组,比较两组的年龄、性别、高血压... 目的:探讨高阻力型脑动脉硬化与非阻力型脑动脉硬化相关因素的异同。方法:收集本院186例脑病中心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为脑动脉硬化的患者,分为高阻力型脑动脉硬化组(36例)及非阻力型脑动脉硬化(150例)两组,比较两组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高阻力型脑动脉硬化组年龄显著高于非阻力型脑动脉硬化组(75.81±7.17vs68.82±9.07,P=0.000),男性比例较高(P=0.000),两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及血压级别、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非阻力型脑动脉硬化,高阻力型脑动脉硬化患者的年龄更大,男性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动脉硬化 分型 相关因素
下载PDF
膜法脱盐对纳米Fe2O3粉体粒度形貌等的影响
6
作者 何旭敏 许晓熊 +3 位作者 刘嘉 夏海平 丁马太 蓝伟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34-336,共3页
以截留分子量为100kDa的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纯化液相沉淀法合成的纳米氧化铁水合物乳液,并以SEM、XRD、BET等考察不同残留氯化物含量对纳米Fe2O3粉体粒径、比表面积、形貌等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膜法纯化后纳米Fe2O3粉体颗粒... 以截留分子量为100kDa的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纯化液相沉淀法合成的纳米氧化铁水合物乳液,并以SEM、XRD、BET等考察不同残留氯化物含量对纳米Fe2O3粉体粒径、比表面积、形貌等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膜法纯化后纳米Fe2O3粉体颗粒呈规则球状,表面界限清晰,且粒径变小,比表面积增大,性能因而得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2O3 形貌 脱盐 超滤膜
下载PDF
颈动脉急性闭塞交通支潜在代偿能力的超声观察
7
作者 何旭敏 莫秀云 +2 位作者 张黎 张珏堃 钟经馨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预测颈动脉急性闭塞时不同年龄段人群交通支的潜在代偿能力。方法 164例健康体检者,其中20~39岁组40例,40~59岁95例,≥60岁29例,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其脑血管侧支循环,并行压迫颈总动脉试验,观察3s内潜在前、后交通支开放情况。结... 目的预测颈动脉急性闭塞时不同年龄段人群交通支的潜在代偿能力。方法 164例健康体检者,其中20~39岁组40例,40~59岁95例,≥60岁29例,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其脑血管侧支循环,并行压迫颈总动脉试验,观察3s内潜在前、后交通支开放情况。结果潜在前交通支开放者占92.7%,左后交通支开放者占52.4%,右后交通支开放者占50.6%。其中前、后交通支均不开放者占3.0%,前交通及双侧后交通支均开放者占37.8%。与≥60岁年龄段组的潜在后交通支开放比较,20~39岁、40~59岁组开放率均较大(P﹤0.01),3个年龄段潜在前交通支开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潜在前、后交通动脉,可无创评价脑血管侧支循环功能,预测不同年龄段脑血管病变时的代偿储备情况,≥60岁可出现潜在后交通动脉代偿功能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颈动脉闭塞 交通支
下载PDF
PVC/PAN 共混超滤膜的研究 Ⅰ.PVC 与 PAN 相容性对共混超滤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8
8
作者 丁马太 余乃梅 +2 位作者 何旭敏 丁俊琪 杨建灵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11-218,共8页
在增混剂用量固定情况下,PVC 与PAN 的共混比直接影响其相容性。而相容性主要对PVC/PAN 共混超滤膜的表层孔径产生影响。相容性较好时,表层孔径极小,膜呈明显的不对称性,截留率高,但透水率较低,反之亦然。可见,通过对两种高聚物相容性... 在增混剂用量固定情况下,PVC 与PAN 的共混比直接影响其相容性。而相容性主要对PVC/PAN 共混超滤膜的表层孔径产生影响。相容性较好时,表层孔径极小,膜呈明显的不对称性,截留率高,但透水率较低,反之亦然。可见,通过对两种高聚物相容性的调整,有可能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对超滤膜平均孔径的控制,尤其对制备技术难度较大的大孔径超滤膜可期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材料 相容性 PVC/PAN 共混膜
下载PDF
膜分离技术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谢全灵 何旭敏 +1 位作者 夏海平 蓝伟光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80-185,260,共7页
膜分离技术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包括生物发酵制药、中药生产和现代生物技术等 .膜分离技术在抗生素、半合成抗生素、维生素和氨基酸生产中尤其常见 .随着膜材料、膜组件和膜设备的不断改进 。
关键词 膜分离 制药工业 应用 抗生素 维生素 氨基酸 中药 生物技术
下载PDF
维生素B_(12)工业生产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22
10
作者 曾碧榕 何旭敏 +1 位作者 夏海平 蓝伟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21-424,共4页
介绍了维生素 B1 2 生产过程中菌株的选育和工艺的优化进展 ,包括二步发酵工艺和膜反应器的应用与改进。通过菌株选育和工艺改进大大提高了产量 ,推进了生产。特别是膜技术和其他分离技术的联用弥补了单一膜反应器中原料利用率低的缺点 ... 介绍了维生素 B1 2 生产过程中菌株的选育和工艺的优化进展 ,包括二步发酵工艺和膜反应器的应用与改进。通过菌株选育和工艺改进大大提高了产量 ,推进了生产。特别是膜技术和其他分离技术的联用弥补了单一膜反应器中原料利用率低的缺点 ,具有良好的生产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2发酵工艺 菌株 膜反应器 综述
下载PDF
PVC/PAN共混超滤膜的研究 Ⅱ.铸膜液组成对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丁马太 余乃梅 +2 位作者 何旭敏 丁俊琪 杨建灵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95-299,共5页
实验表明,铸膜液浓度、PVC 分子量及其分布主要是通过它们对膜孔大小的影响来影响膜的性能。铸膜液浓度提高,膜孔缩小,截留率提高而透水率下降。这种影响在铸膜液百分浓度低于15%时尤为明显。分子量的均一则有利于膜孔的均一。聚乙二醇... 实验表明,铸膜液浓度、PVC 分子量及其分布主要是通过它们对膜孔大小的影响来影响膜的性能。铸膜液浓度提高,膜孔缩小,截留率提高而透水率下降。这种影响在铸膜液百分浓度低于15%时尤为明显。分子量的均一则有利于膜孔的均一。聚乙二醇因其具有较多的羟基,当被添加到PVC/PAN 共混铸膜液中时,既起交联剂的作用,又起溶胀剂的作用,前者有利三维聚合物网络的形成而提高截留率,后者有利提高开放形孔所占的比例而增大透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 PAN 超滤膜 铸膜液 膜结构
下载PDF
碳化硅陶瓷膜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叶世威 王贝辉 +4 位作者 洪昱斌 汪彩明 丁马太 何旭敏 蓝伟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8-251,共4页
以孔径为0.1μm的碳化硅陶瓷膜,在跨膜压差0.2MPa、温度20℃、伴有固定时间间隔的反冲洗浓排条件下,通过死端过滤处理含油废水。结果表明,膜通量大,出水质量满足《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标准(SY/T-532994)的要求,可以... 以孔径为0.1μm的碳化硅陶瓷膜,在跨膜压差0.2MPa、温度20℃、伴有固定时间间隔的反冲洗浓排条件下,通过死端过滤处理含油废水。结果表明,膜通量大,出水质量满足《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标准(SY/T-532994)的要求,可以作为回注水;且膜简易清洗后,通量可100%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膜 气体反冲洗 膜通量恢复性 膜清洗
下载PDF
添加剂对PVC/PVB共混超滤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强 李磊 +4 位作者 林汉阳 洪昱斌 丁马太 何旭敏 蓝伟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64-1367,共4页
通过干-湿相转化法,制备聚氯乙烯(PVC)/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共混平板超滤膜;考察了3种不同型号的PVB型号、添加剂聚乙二醇(PEG)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在铸膜液中的含量的不同对共混超滤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B对PVC共混改性可有效改... 通过干-湿相转化法,制备聚氯乙烯(PVC)/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共混平板超滤膜;考察了3种不同型号的PVB型号、添加剂聚乙二醇(PEG)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在铸膜液中的含量的不同对共混超滤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B对PVC共混改性可有效改善膜的性能,在不同型号的PVB中PVB-60T对膜亲水性和分离性能改善最为显著;当PEG含量为5%,PVP含量分别为5%和1%时,PVC/PVB共混膜分离性能较佳,纯水通量为510.1L/(m2.h),截留率为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 PVB 超滤膜 共混改性 PEG PVP
下载PDF
加热与脱盐对纳米氧化铝粒度及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董海峰 夏海平 +3 位作者 丁马太 韩国彬 何旭敏 蓝伟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3-585,588,共4页
以尿素为沉淀剂,借助均相沉淀法成功地制得粒径小且分布窄的纳米氧化铝。关键技术包括:(1)适当的延长油浴加热时间,获得水力直径小且分布窄的氢氧化铝胶粒;(2) 首次用膜法有效地脱除无机盐,成功地解决烧结过程中由于无机盐残留而引起的... 以尿素为沉淀剂,借助均相沉淀法成功地制得粒径小且分布窄的纳米氧化铝。关键技术包括:(1)适当的延长油浴加热时间,获得水力直径小且分布窄的氢氧化铝胶粒;(2) 首次用膜法有效地脱除无机盐,成功地解决烧结过程中由于无机盐残留而引起的团聚问题,确保烧结后粒径小且分布窄的氧化铝纳米微粒的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相沉淀法 纳米氧化铝 加热时间 微滤 脱盐
下载PDF
SiC陶瓷纤维高聚物先驱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江溪 何国梅 +1 位作者 何旭敏 夏海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79-682,共4页
 先驱体转换法是迄今为止高性能SiC陶瓷纤维最为成功的一种工业化方法,而高聚物先驱体的结构与性能则是该法的关键。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SiC陶瓷纤维高聚物先驱体分子设计方面的研究动态及最近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SIC陶瓷纤维 高聚物先驱体 结构
下载PDF
莫来石-刚玉多孔陶瓷膜支撑体的制备 被引量:11
16
作者 韩火年 李强 +3 位作者 洪昱斌 丁马太 何旭敏 蓝伟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5-428,431,共5页
通过沉淀法制备碳酸铝铵超细粉体均匀包裹的氧化铝粉体,煅烧后,继令其与纳米二氧化硅按一定比例球磨混合,预烧,添加适当的粘结剂和造孔剂,再经捏合、陈腐、挤出成型、烘坯、烧结,制备膜支撑体。结果表明,二氧化硅加入量为12%(质量分数)... 通过沉淀法制备碳酸铝铵超细粉体均匀包裹的氧化铝粉体,煅烧后,继令其与纳米二氧化硅按一定比例球磨混合,预烧,添加适当的粘结剂和造孔剂,再经捏合、陈腐、挤出成型、烘坯、烧结,制备膜支撑体。结果表明,二氧化硅加入量为12%(质量分数)、1550℃烧结所得的膜支撑体综合性能较好:纯水通量为22.2m3/(m2·h);爆破压力为3.40MPa,开孔率为40.21%;经10%(质量分数)H2SO4或5%(质量分数)NaOH于100℃下浸渍36h后,爆破压力仍分别为2.67和2.89MPa,表明它还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法 多孔陶瓷膜支撑体 挤出成型
下载PDF
超滤膜分离技术在头孢菌素C提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春艳 方富林 +2 位作者 何旭敏 夏海平 蓝伟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497-499,共3页
关键词 头孢菌素C 提纯 超滤膜分离技术
下载PDF
树状大分子PAMAM(1G)-FCD的合成及荧光性能 被引量:5
18
作者 韩巧荣 王炳祥 +2 位作者 何旭敏 丁马太 夏海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29-631,共3页
合成了外围由小分子2-芴醛修饰的树状大分子PAMAM(1G)-FCD,用IR,1H NMR,MALDI-TOF-MS等手段表征了其结构,并对其荧光性能及Sn2+对该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n2+能使化合物荧光显著增强.紫外光谱表明,随着PAMAM(1G)-FCD溶液中Sn2... 合成了外围由小分子2-芴醛修饰的树状大分子PAMAM(1G)-FCD,用IR,1H NMR,MALDI-TOF-MS等手段表征了其结构,并对其荧光性能及Sn2+对该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n2+能使化合物荧光显著增强.紫外光谱表明,随着PAMAM(1G)-FCD溶液中Sn2+浓度的增加,体系在360 nm处出现了新的吸收峰,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化学反应.故该树状分子有望作为难得的蓝光区荧光材料及金属-树状大分子杂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状大分子PAMAM 2-芴醛 Sn2+离子 荧光性能
下载PDF
焦炭和废铁屑微电解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被引量:39
19
作者 汤贵兰 蓝伟光 +3 位作者 张烨 严滨 何旭敏 陈小强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1-123,共3页
研究表明,废铁屑和焦炭微电解是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一种有效方法,可去除垃圾渗滤液COD、色度和腐殖酸等污染物质,改善其可生化性、降低负荷,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静态正交实验确定废铁屑和焦炭最佳投加体积比为1∶3;最佳... 研究表明,废铁屑和焦炭微电解是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一种有效方法,可去除垃圾渗滤液COD、色度和腐殖酸等污染物质,改善其可生化性、降低负荷,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静态正交实验确定废铁屑和焦炭最佳投加体积比为1∶3;最佳反应pH值为4;动态实验中,反应时间为1 h时,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高达68%和91%;BOD/COD从0.3提高到0.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 废铁屑 微电解 垃圾渗滤液
下载PDF
Cu^(2+)对树状大分子PAMAM-FCD荧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韩巧荣 王炳祥 +1 位作者 丁马太 何旭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1-185,共5页
以小分子2-芴醛(FCD)修饰树状大分子聚酰胺-氨PAMAM,合成了1~3代树状大分子PAMAM-FCD,用IR,1H NMR和MALDI-TOF-MS等手段表征了化合物结构,研究了Cu2+浓度对其荧光及紫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2+可使其荧光强度和紫外吸收不同程度地增... 以小分子2-芴醛(FCD)修饰树状大分子聚酰胺-氨PAMAM,合成了1~3代树状大分子PAMAM-FCD,用IR,1H NMR和MALDI-TOF-MS等手段表征了化合物结构,研究了Cu2+浓度对其荧光及紫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2+可使其荧光强度和紫外吸收不同程度地增强.在紫外光谱中,Cu2+自身的吸收峰消失,表明Cu2+参与配位.PAMAM-FCD有望成为蓝光区荧光材料及树状大分子-铜杂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状大分子 2-芴醛 CU2+ 荧光 杂化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