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源断裂输导油气演化阶段的确定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何春波 张亚雄 +1 位作者 于英华 袁红旗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66-1074,共9页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油源断裂处油气富集规律,在油源断裂输导油气条件及其演化阶段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油源断裂活动时期和源内、源外油气中转站形成时期,确定了油源断裂输导源内和源外中转站油气时期,建立了油源断裂输导油气演化阶段的确...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油源断裂处油气富集规律,在油源断裂输导油气条件及其演化阶段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油源断裂活动时期和源内、源外油气中转站形成时期,确定了油源断裂输导源内和源外中转站油气时期,建立了油源断裂输导油气演化阶段的确定方法,并利用其确定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南大港断裂向沙一下亚段输导油气演化阶段。结果表明:南大港断裂向沙一下亚段输导沙三段源内中转站油气阶段从馆陶组沉积开始至明化镇组沉积中期,输导沙三段源内外中转站油气阶段从明化镇组沉积中期至结束;经历了2个演化阶段,输导油气时期相对较长,有利于来自下伏沙三段源岩的油气在沙一下亚段内大规模聚集成藏。根据本文方法确定油源断裂输导油气演化阶段,能合理解释目前南大港断裂处沙一下亚段油气最富集的现象。此方法适用于油源断裂输导油气演化阶段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源断裂 输导油气 演化阶段 歧口凹陷
下载PDF
断裂诱发砂体输导油气变径部位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春波 张亚雄 +1 位作者 于英华 袁红旗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00-1307,共8页
为了揭示含油气盆地斜坡区浅层油气分布规律,研究了断裂在改变砂体输导油气运移路径方面的作用。通过将盖层渗漏部位、断裂输导油气优势运移路径和砂体输导油气优势运移路径三者叠合,建立了一套预测断裂诱发砂体输导油气运移路径变化(变... 为了揭示含油气盆地斜坡区浅层油气分布规律,研究了断裂在改变砂体输导油气运移路径方面的作用。通过将盖层渗漏部位、断裂输导油气优势运移路径和砂体输导油气优势运移路径三者叠合,建立了一套预测断裂诱发砂体输导油气运移路径变化(变径)部位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预测赵北断裂诱发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沙一下亚段)砂体输导的油气变径进入浅层馆陶组的部位。结果表明:赵北断裂诱发的变径部位仅有1处,分布在沙一下亚段的中部,沙一下亚段砂体输导的油气在此处变径沿赵北断裂运移至上覆的浅层馆陶组中汇聚成藏。这一预测结果与赵北断裂附近浅层馆陶组已发现油气主要分布在中部相吻合,表明该方法用于预测断裂诱发砂体输导油气变径部位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输导油气 变径部位 预测方法 断裂 油气运移 歧口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南堡凹陷及周边露头下古生界岩溶储集体特征及对比 被引量:3
3
作者 毛毳 张云峰 +8 位作者 袁红旗 孟令箭 王有智 何春波 吴海光 李婷婷 刘兴瑀 邓馨雨 张青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34,共11页
南堡凹陷碳酸盐岩潜山是重要的深层油气勘探领域,具有埋藏深、时代老、构造运动复杂、多期岩溶作用的特点。依据唐山周边露头、南堡凹陷钻井、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对比并分析露头和凹陷岩溶储集体特征。结果表明:唐山周边露头和南堡... 南堡凹陷碳酸盐岩潜山是重要的深层油气勘探领域,具有埋藏深、时代老、构造运动复杂、多期岩溶作用的特点。依据唐山周边露头、南堡凹陷钻井、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对比并分析露头和凹陷岩溶储集体特征。结果表明:唐山周边露头和南堡凹陷下古生界构造-岩溶背景基本一致,具有很好对比性,露头典型的断控岩溶储集体和岩溶塌陷体为南堡凹陷岩溶储层提供参考;南堡凹陷岩溶储层具有断控和坍塌双重特点,储层位于高角度张扭断裂上升盘,受联合坍塌作用影响岩溶储层范围可达不整合面之下170 m,储层段没有明显的空洞,具有裂缝密度增大、自然伽马升高、泥质含量增加的特点;缝洞充填物类型多样,垮塌角砾岩、碎屑充填砂泥岩较常见,不同类型的缝洞充填物对储层物性影响较大,其中碎屑充填物性较好;断控岩溶及联合坍塌作用,可形成孔-缝-洞复合的储集空间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堡凹陷 断控岩溶储层 岩溶塌陷体 缝洞充填物 储集空间
下载PDF
南堡凹陷下古生界表生岩溶和埋藏岩溶储层识别标志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兴瑀 孟令箭 +7 位作者 毛毳 刘晶晶 张云峰 袁红旗 何春波 李婷婷 吴海光 张青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4期73-81,共9页
南堡凹陷碳酸盐岩潜山是重要的深层油田勘探领域,具有埋藏深、时代老、构造运动复杂、多期岩溶作用的特点。通过研究南堡凹陷下古生界岩溶储层的岩心、钻井、测井、地震响应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生岩溶储层和埋藏岩溶储层的识别标... 南堡凹陷碳酸盐岩潜山是重要的深层油田勘探领域,具有埋藏深、时代老、构造运动复杂、多期岩溶作用的特点。通过研究南堡凹陷下古生界岩溶储层的岩心、钻井、测井、地震响应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生岩溶储层和埋藏岩溶储层的识别标志,确立识别方案。结果表明,表生岩溶储层主要分布在寒武系—奥陶系潜山顶部的马家沟组石灰岩中,表生岩溶影响范围可达不整合面之下170 m,储层段有漏失无放空无明显的空洞;具有岩心发育角砾、淡水方解石;测井响应高自然伽马、高声波时差、高中子孔隙度、低电阻率、低岩石密度;地震反射呈不连续或杂乱反射的特征。埋藏岩溶储层主要分布在寒武系毛庄组的内幕白云岩中,储层段缝合线发生扩溶,并伴生粗大方解石充填其中;见成藏期流体淬灭方解石;测井响应具有低伽马、高密度、高电阻率特征。受岩性和断裂控制,埋藏岩溶多沿断裂、缝洞发育。以钻井、测井响应特征为首要识别标志,岩心和地震反射特征为次要识别标志,地球化学特征为辅助识别标志,实现岩溶储层精准识别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堡凹陷 下古生界 表生岩溶储层 埋藏岩溶储层 识别标志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底辟构造与油气关系 被引量:11
5
作者 何春波 汤良杰 +2 位作者 黄太柱 李慧丽 宁飞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0,共6页
底辟构造是油气聚集的重要类型,通过地震解释对塔中地区底辟构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塔中地区主要发育盐底辟和岩浆底辟构造2种类型,盐底辟构造样式主要为盐枕构造,从成因上进而分为断裂遮挡型、逆冲断裂上盘侧向挤压型和纵弯褶皱型;岩... 底辟构造是油气聚集的重要类型,通过地震解释对塔中地区底辟构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塔中地区主要发育盐底辟和岩浆底辟构造2种类型,盐底辟构造样式主要为盐枕构造,从成因上进而分为断裂遮挡型、逆冲断裂上盘侧向挤压型和纵弯褶皱型;岩浆底辟构造样式主要有岩墙、岩被.盐底辟构造主要在挤压环境下形成,基底隆起控制了盐底辟的发育位置,断裂及褶皱控制了盐底辟的形态;岩浆底辟主要在拉分环境下形成,基底卷入逆冲断裂及NE向调节断裂对岩浆底辟发育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塔中地区盐底辟和岩浆底辟构造及其伴生构造可以形成良好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底辟 岩浆底辟 断裂 圈闭 勘探目标 塔中地区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滑脱构造与分层构造变形 被引量:6
6
作者 何春波 汤良杰 +2 位作者 黄太柱 李慧莉 宁飞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85-1092,共8页
塔中低凸起作为古生代形成的凸起,是油气运移聚集的有利指向区,研究其构造变形特征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地震和钻井资料,在地震资料解释和分层构造复原基础上,研究认为:(1)除塔中Ⅰ号断裂带部分段为基底卷入式外,塔中低凸起... 塔中低凸起作为古生代形成的凸起,是油气运移聚集的有利指向区,研究其构造变形特征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地震和钻井资料,在地震资料解释和分层构造复原基础上,研究认为:(1)除塔中Ⅰ号断裂带部分段为基底卷入式外,塔中低凸起主要逆冲断裂以滑脱式为主,主逆冲断裂多在中、下寒武统膏盐层系滑脱;(2)盐上地层变形特征与盐下地层变形特征不同,盐上地层构造变形强度总体上大于盐下地层构造变形强度;(3)膏盐层系在分层构造变形过程中起到协调变形作用;(4)塔中低凸起分层构造变形主要受控于俯冲造山及膏盐层系滑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构造 分层构造变形 膏盐层系 塔中低凸起
下载PDF
外伤性中枢性尿崩症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何春波 吴继福 何伟铭 《吉林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尿崩症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21例外伤性尿崩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死亡3例,均死于脑干功能衰竭,其余18例尿崩症均全部治愈,治愈时间13-142d,平均84d。结论:外伤性尿崩症均是下丘脑垂体系统继发性损... 目的:探讨外伤性尿崩症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21例外伤性尿崩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死亡3例,均死于脑干功能衰竭,其余18例尿崩症均全部治愈,治愈时间13-142d,平均84d。结论:外伤性尿崩症均是下丘脑垂体系统继发性损害所致,一般多在脑功能恢复之后才逐渐好转,因此,积极处理脑损伤才是治疗外伤性尿崩症的关键。结论:本病经正确的诊断与治疗后,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外伤性中枢性尿崩症 脑干功能衰竭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正选择驱动褪黑激素受体MT1与MT2基因的分化 被引量:1
8
作者 何春波 姜勋平 刘桂琼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4084-4091,共8页
【目的】研究褪黑激素受体(melatonin receptor,MTNR)基因的进化模式,为褪黑激素受体基因相关功能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和软件对来自11个物种的褪黑激素受体1a(MT1)和褪黑激素受体1b(MT2)基因的系统发生关... 【目的】研究褪黑激素受体(melatonin receptor,MTNR)基因的进化模式,为褪黑激素受体基因相关功能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和软件对来自11个物种的褪黑激素受体1a(MT1)和褪黑激素受体1b(MT2)基因的系统发生关系、基因相似性、选择压力、选择方向等进行系统地分析。【结果】MT1和MT2基因可能由共同祖先基因通过基因重复产生,MT1可能保持着源基因的功能,MT2为新产生的功能基因。MT1基因在物种间的相似性极显著高于MT2基因(P<0.01);MT1基因主要受纯化选择,MT2基因受到显著的正选择;MT1与MT2基因均承受着较强的选择压力,且选择压力在2基因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MT1基因主要受纯化选择可能是MT1基因与动物季节性繁殖关联研究结论不统一的原因,MT2基因受正选择提示正选择可能是驱动MT2与MT1发生分化的重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激素受体基因 基因相似性 选择压力 基因重复 正选择
下载PDF
血管内治疗脑动脉瘤的体会(附22例报道) 被引量:1
9
作者 何春波 李毓生 徐振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34期219-220,共2页
目的评价使用可脱卸弹簧圈(GDC)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分析急性破裂出血动脉瘤治疗过程中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及处理办法。方法本组患者22例应用可脱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脉瘤,其中宽颈动脉瘤辅以血管支架、球囊辅助等技术完成... 目的评价使用可脱卸弹簧圈(GDC)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分析急性破裂出血动脉瘤治疗过程中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及处理办法。方法本组患者22例应用可脱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脉瘤,其中宽颈动脉瘤辅以血管支架、球囊辅助等技术完成,术前、术后、术中给予尼莫地平、法舒地尔等钙离子拮抗剂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痉挛。结果 22例患者21例成功栓堵;1例在介入手术过程中,动脉瘤破裂死亡。其余21例患者随访6-18个月,均生活自理,无1例复发。结论可脱卸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是治疗脑动脉瘤较理想的方法,具有微创安全可靠、效果确切的特点。术前、术中、术后应用尼莫地平、法舒地尔等钙离子拮抗剂对降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脱卸弹簧圈 脑动脉瘤 脑血管痉挛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采用术中和术后使用神经节苷脂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何春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6期179-180,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采用术中和术后神经节苷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脑外伤后出现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42例,甲组实施常规综合性治疗,乙组在甲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分析用药... 目的分析研究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采用术中和术后神经节苷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脑外伤后出现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42例,甲组实施常规综合性治疗,乙组在甲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分析用药前后不同时间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MSE)评分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1、2、3个疗程MMSE评分、治疗痊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分别于术中、术后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节苷脂
下载PDF
迷路标本制作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春波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标本 制作方法 骨迷路 膜迷路 听骨链
下载PDF
外伤后脑积水46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春波 吴继福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6期671-672,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后脑积水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改良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46例外伤后脑积水.结果:46例手术后43例临床症状缓解或治愈,2例感染,2例皮下积液,经治疗后痊愈.3例引流管阻塞死亡.结论:改良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后脑积水,明显... 目的:探讨外伤后脑积水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改良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46例外伤后脑积水.结果:46例手术后43例临床症状缓解或治愈,2例感染,2例皮下积液,经治疗后痊愈.3例引流管阻塞死亡.结论:改良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后脑积水,明显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后脑积水 分流术 疗效
下载PDF
离体听小骨放大标本的制作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春波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2-62,共1页
在解剖实验教学中,由于听小骨位置结构的特殊性,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也不便于同学们的观察,常以模型代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教师和同学们能够更清晰直观的观察到放大的实物标本,我们制作了离体听小骨放大标本,具体方法与体会报... 在解剖实验教学中,由于听小骨位置结构的特殊性,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也不便于同学们的观察,常以模型代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教师和同学们能够更清晰直观的观察到放大的实物标本,我们制作了离体听小骨放大标本,具体方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听小骨 放大标本 制作方法 包埋剂
下载PDF
固定硬通道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
14
作者 何春波 李延生 《当代医学》 2014年第28期15-16,共2页
目的总结固定硬通道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62例应用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清除套装行颅骨钻孔引流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2例患者中,61例术... 目的总结固定硬通道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62例应用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清除套装行颅骨钻孔引流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2例患者中,61例术后恢复良好,复查头部CT血肿腔明显缩小,临床症状缓解,无并发症。1例手术后次日自行出院,61例患者按照临床路径标准流程治疗在6~9d出院。结论硬通道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好,安全、创伤小,操作方便,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治疗 硬通道
下载PDF
脑出血后继发严重脑水肿的治疗
15
作者 何春波 吴继福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9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继发脑水肿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50例脑出血后继发脑水肿患者采取穿刺引流、联合脱水剂,应用钙离子阻滞剂等药物及高压氧治疗。结果痊愈35例,好转9例,恶化及死亡6例。结论脑出血后继发严重脑水肿是由于血肿周...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继发脑水肿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50例脑出血后继发脑水肿患者采取穿刺引流、联合脱水剂,应用钙离子阻滞剂等药物及高压氧治疗。结果痊愈35例,好转9例,恶化及死亡6例。结论脑出血后继发严重脑水肿是由于血肿周围脑组织的再灌流下降及血肿产生"毒性"物质释放引起,清除血肿、改善脑组织再灌流对迟发脑水肿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水肿 治疗
下载PDF
叠合盆地差异构造变形与油气聚集 被引量:30
16
作者 汤良杰 黄太柱 +5 位作者 金文正 吕志洲 何春波 宁飞 王鹏昊 陈群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22,共10页
文中探讨叠合盆地差异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叠合盆地差异构造变形受控于多期构造演化导致的多期构造应力场转换、多种变形介质变化以及多方位边界条件的变化,主要表现为:(1)受关键构造变革期应力场转换制约的分期差... 文中探讨叠合盆地差异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叠合盆地差异构造变形受控于多期构造演化导致的多期构造应力场转换、多种变形介质变化以及多方位边界条件的变化,主要表现为:(1)受关键构造变革期应力场转换制约的分期差异构造变形,早期一般受区域伸展作用形成垒-堑构造,中期由于板块聚敛活动形成冲断滑脱和潜山-披覆构造,晚期在叠置的前陆盆地形成褶皱-冲断带;(2)受大型主断裂带控制的分带差异构造变形,这些大型主断裂带一般与先存基底断裂或基底软弱带有关,不同构造带的变形强度呈有规律变化;(3)受多层次滑脱带控制的分层差异构造变形,深层次滑脱构造变形主要表现为与盆山耦合有关的滑脱拆离变形,中层次滑脱构造表现为基底层系的滑脱拆离,浅层次滑脱构造表现为与盐膏岩或泥页岩有关的塑性构造变形;(4)受构造转换带控制的分段差异构造变形,区域性转换带本身常成为重要的横向构造带,不同构造段之间变形样式和运动学过程具有较大差别,局部构造转换带往往形成有利的油气圈闭。差异构造变形与烃源岩发育、油气成藏期、圈闭形成演化、油气藏形成和分布及油气保存条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盆地 差异构造变形 滑脱构造 构造转换带 油气聚集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MRI在鉴别胶质瘤复发及放射性脑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17
作者 白雪冬 孙夕林 +6 位作者 王丹 何春波 刘芳 高超 于蒙蒙 季洋 Queenie Chan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分析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在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应用Philips 3.0 T TX MR扫描机,对28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患者(随访中出现异常强化灶)行头部DCE扫描,采用FFE序列行多层采集,28例患者被... 目的分析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在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应用Philips 3.0 T TX MR扫描机,对28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患者(随访中出现异常强化灶)行头部DCE扫描,采用FFE序列行多层采集,28例患者被二次手术病理或临床及影像随访证实为胶质瘤术后复发17例,放射性脑损伤11例。采用渗透分析软件,在对比剂强化区域及对侧正常脑组织回顾性画出感兴趣区,获得T1加权信号强度-时间曲线,基于双室血流动力学模型,产生三个脑血流动力学参数Ktrans、Ve和Kep。测量时参考增强图像,手动勾画感兴趣区,为了减少误差反复测量8~10次,取其平均值。采用秩和检验比较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损伤两组间的DCE灌注参数,并作ROC曲线分析,明确各项指标在临床上对于胶质瘤复发诊断的优越性。结果 Ktrans、Ve、Kep在胶质瘤复发组和放射性损伤组及对侧脑组织间有统计学意义,Ktrans在胶质瘤复发组高于放射性坏死组(P〈0.01),且Ktrans界值高于0.12对胶质瘤复发的诊断显示出100%的敏感度和87%的特异度,ROC曲线下面积为0.974。Ve值在胶质瘤复发组高于放射性坏死组(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872。Kep值在鉴别胶质瘤复发组与放射性坏死组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E-MRI可以用于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Ktrans值及Ve值对二者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放射疗法 脑损伤 肿瘤复发 局部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挤压区局部构造转换带类型及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19
18
作者 宁飞 汤良杰 +4 位作者 朱传玲 何春波 张钰 王鹏昊 陈群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4-400,共7页
构造转换带在逆冲断裂带中具有调节主干逆冲断层之间位移的作用。根据相邻主干逆冲断层在剖面上的组合关系并结合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的研究成果,将挤压区构造转换带分为相向倾斜、背向倾斜和同向倾斜型3类。相向倾斜型在转换带部位发... 构造转换带在逆冲断裂带中具有调节主干逆冲断层之间位移的作用。根据相邻主干逆冲断层在剖面上的组合关系并结合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的研究成果,将挤压区构造转换带分为相向倾斜、背向倾斜和同向倾斜型3类。相向倾斜型在转换带部位发育背冲断块样式,背向倾斜型通过逆冲三角带实现逆冲断层的倾向转换,同向倾斜型通过叠瓦构造实现断层位移的转换。分析了影响构造转换带形成的因素,认为基底构造、滑脱层、沉积相与岩性差异以及应力作用方式等对转换带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构造转换带是构造变形相对复杂的区带,不仅控制着富有机质沉积物的分布,形成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带,而且密集的断裂系也为烃类的运移提供了通道,并且有利于发育与断层、背斜有关的各种构造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区 构造转换带 构造特征 石油地质意义
下载PDF
塔中隆起早古生代反转构造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宁飞 汤良杰 +4 位作者 张钰 何春波 朱传玲 王鹏昊 陈群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62,共6页
根据典型的地震剖面解释结果,探讨了塔中隆起早古生代反转构造样式发育特征,分析了反转构造发育的石油地质意义。结果表明,震旦纪—早、中奥陶世的裂陷作用产生的基底正断层对后期构造变形样式产生了重要的控制作用。由于先存基底正断... 根据典型的地震剖面解释结果,探讨了塔中隆起早古生代反转构造样式发育特征,分析了反转构造发育的石油地质意义。结果表明,震旦纪—早、中奥陶世的裂陷作用产生的基底正断层对后期构造变形样式产生了重要的控制作用。由于先存基底正断裂的影响,塔中隆起发育两种不同类型的反转构造组合样式。当先存正断层倾角较大时,断层方位不利于进一步反转,此时反转扩展到毗邻断层,先期正断层可能为后期的逆冲断层提供应力集中点,如塔中Ⅱ号断裂带和塔中10号断裂带;也可能被后期的压性构造褶曲,如塔中Ⅰ号断裂带。反转构造发育早期有利于烃类聚集,后期还可以发育不同幅度的反转型背斜,为油气聚集提供有利的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转构造 地质模型 石油地质意义 早古生代 塔中隆起
下载PDF
叠合盆地关键构造变革期与分期差异构造变形 被引量:9
20
作者 汤良杰 金文正 +3 位作者 何春波 崔敏 宁飞 万桂梅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3-167,共5页
叠合盆地存在多期构造变革,关键构造变革期的表现形式可以概括为:隆升剥蚀型变革期、海-陆转换型变革期和冲断-褶皱型变革期。关键构造变革期的主要控制因素有构造应力场转换、深部动力学机制的改变、深部热体制的转换等。关键构造变革... 叠合盆地存在多期构造变革,关键构造变革期的表现形式可以概括为:隆升剥蚀型变革期、海-陆转换型变革期和冲断-褶皱型变革期。关键构造变革期的主要控制因素有构造应力场转换、深部动力学机制的改变、深部热体制的转换等。关键构造变革期使叠合盆地具有明显的分期差异构造变形特征,我国大型叠合盆地分期差异构造变形主要表现为:加里东运动期隆升剥蚀、海西运动期隆升剥蚀和冲断-褶皱、海西-印支运动期海-陆转换、燕山运动期冲断-褶皱和喜马拉雅运动期冲断-褶皱,具体表现为构造变形的迁移和叠加、盆地结构类型的变化、区域不整合的形成、盆地边界的迁移、挤压和伸展的转换、盆山格局的变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盆地 关键构造变革期 分期差异构造变形 构造变形叠加 构造转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