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兽医病理学教学中的德育培养
1
作者 何晚红 张旺东 +2 位作者 王雯慧 范希萍 姚万玲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3-47,共5页
德育培养是高校教学工作的灵魂,也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最高要求。兽医病理学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培养兽医专业人才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如何在兽医病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悄无声息地渗入德育培养,从而有效发挥育人功能,是衡量兽医病理... 德育培养是高校教学工作的灵魂,也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最高要求。兽医病理学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培养兽医专业人才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如何在兽医病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悄无声息地渗入德育培养,从而有效发挥育人功能,是衡量兽医病理学教学质量的金标准。本文以作者教学过程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就如何很好地在兽医病理学教学中融入德育培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病理学 教学 德育培养
下载PDF
贝氏莫尼茨绦虫感染绵羊对小肠局部黏膜淋巴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杨祎程 王雯慧 +4 位作者 祁珊珊 何晚红 扎西英派 张旺东 张林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2-118,共7页
为了研究贝氏莫尼茨绦虫自然感染绵羊对小肠黏膜免疫组织的影响,分别从宏观、微观及亚微观水平对自然感染贝氏莫尼茨绦虫的成年绵羊(感染组)肠道进行了细致地观察,并与正常成年绵羊(正常组)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感染组肠道所见虫体平... 为了研究贝氏莫尼茨绦虫自然感染绵羊对小肠黏膜免疫组织的影响,分别从宏观、微观及亚微观水平对自然感染贝氏莫尼茨绦虫的成年绵羊(感染组)肠道进行了细致地观察,并与正常成年绵羊(正常组)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感染组肠道所见虫体平均长度为1.5m,头节主要吸附在空肠淋巴集结分布丰富的部位,一般寄生数量为1~2条。眼观,虫体寄生部位黏膜增厚,表面有大量灰白色黏液附着,其间可见点状出血。镜下,局部黏膜上皮脱落,而在完整的黏膜上皮处,其上皮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的数量都明显增多;固有层内毛细血管充血,淋巴细胞、浆细胞、弥散淋巴组织以及肠腺杯状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头节寄生处部分肠腺坏死;黏膜下层淋巴小结、淋巴集结显著增生,部分增生凸入固有层形成新的圆顶区;固有层与黏膜下层以及黏膜肌层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扫描电镜下,感染组肠黏膜上皮脱落;贝氏莫尼茨绦虫头节呈椭球状,有4个吸盘,无顶突,小沟,表面覆盖一层致密的微绒毛。研究结果表明,肠黏膜增厚,主要是局部黏膜免疫相关细胞在寄生虫虫体表面覆盖的微绒毛的不断刺激下,机体抗感染自身组织增生所致。成年绵羊对抗贝氏莫尼茨绦虫的感染可能是通过黏膜免疫相关组织增生来加强局部免疫力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贝氏莫尼茨绦虫 致病作用 局部黏膜免疫
下载PDF
绵羊夏伯特线虫对成年牦牛的致病作用及对局部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高强 王雯慧 +6 位作者 赵晋军 扎西英派 许小红 祁珊珊 何晚红 关飞 台立峰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4-348,共5页
对自然感染绵羊夏伯特线虫的牦牛(感染组)进行了病理学观察,并同正常牦牛(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虫体寄生部位主要在大肠回盲口、盲肠以及结肠前约1/3处,寄生数量为30~50条。寄生部位黏膜增厚,呈脑回样增生,颜色灰白,偶见散在... 对自然感染绵羊夏伯特线虫的牦牛(感染组)进行了病理学观察,并同正常牦牛(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虫体寄生部位主要在大肠回盲口、盲肠以及结肠前约1/3处,寄生数量为30~50条。寄生部位黏膜增厚,呈脑回样增生,颜色灰白,偶见散在点状出血现象,表面附有较多黏液。黏膜上皮、固有层内肠腺及杯状细胞、浆细胞、弥散淋巴组织均有增生,固有层、黏膜肌层以及黏膜下层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黏膜下层淋巴小结、淋巴集结以及血管周围肥大细胞显著增生,偶见黏膜出血、黏膜上皮坏死脱落等变化。结果表明,肠黏膜脑回样病变实际是由宿主机体自身组织增生所致。成年牦牛对绵羊夏伯特线虫的抗感染能力较强,其原因可能是成年牦牛寄生部位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发育成熟完善,可通过增生加强局部免疫力来抵抗寄生虫的寄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绵羊夏伯特线虫 致病作用 局部黏膜免疫
下载PDF
成年牦牛感染扩展莫尼茨绦虫的局部免疫细胞学反应 被引量:2
4
作者 祁珊珊 王雯慧 +7 位作者 赵晋军 高强 许小红 扎西英派 何晚红 台立峰 关飞 杨祎程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94-1098,共5页
为明确扩展莫尼茨绦虫感染成年牦牛所引起的免疫细胞学反应及致病作用,对感染牛的寄生部位进行了观察与研究,并同正常成年牦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扩展莫尼茨绦虫成虫仅寄生于牦牛的小肠。寄生部位的黏膜可见少量出血点,表面附有较多... 为明确扩展莫尼茨绦虫感染成年牦牛所引起的免疫细胞学反应及致病作用,对感染牛的寄生部位进行了观察与研究,并同正常成年牦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扩展莫尼茨绦虫成虫仅寄生于牦牛的小肠。寄生部位的黏膜可见少量出血点,表面附有较多黏液,散在直径2-3 mm的溃疡灶,小肠黏膜集合淋巴小结较对照组发达,数量明显增多。光镜下可见小肠黏膜出血,部分黏膜上皮坏死、脱落,局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增生明显,黏膜层嗜酸性粒细胞大量浸润,浆细胞、杯状细胞和嗜银细胞显著增生,黏膜下层血管周围肥大细胞增多。非寄生部位的组织及器官无明显病变。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寄生部位的肠绒毛断裂或脱落,圆顶区的数量较对照组多,圆顶区滤泡相关上皮中M细胞的数量也较对照组多。研究证实,扩展莫尼茨绦虫感染可引起成年牦牛感染部位强烈的免疫细胞学反应,表明成年牦牛肠道黏膜的抗感染能力较强,故寄生虫对其致病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牦牛 扩展莫尼茨绦虫 免疫细胞 局部反应
下载PDF
兽医病理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旺东 王雯慧 +2 位作者 姚万玲 何晚红 范希萍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兽医病理学是畜牧兽医类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是联系基础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的桥梁。为了促进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质量。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兽医病理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现讲授法具有知识获取难度小、课程成本投入... 兽医病理学是畜牧兽医类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是联系基础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的桥梁。为了促进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质量。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兽医病理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现讲授法具有知识获取难度小、课程成本投入低等方面的较大优势,而在创新性思维培养、激发学习动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具有教学资源可重复、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多样等方面优势,但在知识的系统化及有效监督等方面也存在短板。就兽医病理学课堂教学而言,基础病理学部分有利于采用偏重于接受式教学,而系统病理学及新出现的前言知识更加有利于采用偏重于发现式教学模式。因此,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习对象辩证使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病理学 课堂教学模式 讲授法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长颈鹿脾脏解剖学与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关飞 王雯慧 +4 位作者 何晚红 祁珊珊 扎西英派 台立峰 杨祎程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7期121-123,共3页
为了明确不同生存环境中的反刍动物免疫器官的结构特征以及环境对免疫器官的影响,近年来对黄牛、牦牛、双峰驼以及长颈鹿等反刍动物脾脏进行了比较解剖学与组织学研究,观察、探讨了长颈鹿在圈养环境下其脾脏的结构特点以及同其它动物的... 为了明确不同生存环境中的反刍动物免疫器官的结构特征以及环境对免疫器官的影响,近年来对黄牛、牦牛、双峰驼以及长颈鹿等反刍动物脾脏进行了比较解剖学与组织学研究,观察、探讨了长颈鹿在圈养环境下其脾脏的结构特点以及同其它动物的差异。结果表明:长颈鹿脾脏的形状和其它动物明显不同,呈扁平椭圆盘形,长约26.3 cm,宽约17.6 cm,厚约2.8 cm,断面为深红色,质地较软。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长颈鹿脾脏被膜较厚,由大量结缔组织和平滑肌层构成,但所含弹性纤维、毛细血管并不丰富;脾小梁数量少,小梁中所含平滑肌同其他动物相比较少,有小梁动脉和小梁静脉,但不丰富,所含弹性纤维不发达;脾小结较小,生发中心不明显;动脉周围淋巴鞘较发达,其周围淋巴组织较厚,动脉较粗。由此可知,长颈鹿脾脏结构与其它反刍动物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这些差异除了与种属有关,与环境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颈鹿 脾脏 解剖学与组织学
下载PDF
双峰驼血清IgG亚型的分离纯化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5
7
作者 李东海 张旺东 +7 位作者 程翠翠 贾帅 李建飞 令小东 何晚红 高欣 刘磊 王雯慧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6-490,共5页
双峰驼IgG亚型包含IgG1、IgG2和IgG3,其中IgG2和IgG3为重链抗体,在结构上与IgG1存在显著差异。为获取双峰驼血清中的IgG1、IgG2和IgG3,并分析其抗原特异性和抗体特异性,本文交替使用Protein A和Protein G亲和层析柱,对其分离纯化,并通... 双峰驼IgG亚型包含IgG1、IgG2和IgG3,其中IgG2和IgG3为重链抗体,在结构上与IgG1存在显著差异。为获取双峰驼血清中的IgG1、IgG2和IgG3,并分析其抗原特异性和抗体特异性,本文交替使用Protein A和Protein G亲和层析柱,对其分离纯化,并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鉴定;之后分别制备兔抗双峰驼IgG1、IgG2和IgG3的多克隆抗体,通过ELISA对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的效价进行测定;最后应用Western blot评估这3个亚型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进而对双峰驼血清中IgG1、IgG2和IgG3的抗原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应用Protein A和Protein G亲和层析柱成功分离纯化出双峰驼血清中的IgG1、IgG2和IgG3;并制备兔抗双峰驼IgG1、IgG2和IgG3的多克隆抗体效价均在1∶10 000以上,且所获得的多克隆抗体分别与IgG1、IgG2和IgG3之间均存在交叉反应,但兔抗双峰驼IgG1多克隆抗体较其它两个亚型多克隆抗体特异性低。结果证明,双峰驼IgG1、IgG2和IgG3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三者结构虽存在显著差异,但其抗原特性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驼 IGG亚型 分离纯化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双峰驼Ig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抗体制备 被引量:5
8
作者 吴秀萍 陆佳 +6 位作者 张亮 李敏 朱曼玲 张旺东 何晚红 李建飞 王雯慧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0-34,共5页
为制备抗双峰驼IgA的抗体,将双峰驼IgA重链恒定区基因克隆至pET-28a(+)上,构建重组蛋白质粒pET-28a-IgA-H,再进行IPTG诱导表达、分析和纯化,以及SDS-PAGE和Western blot验证。用以获得的目的蛋白制备兔抗双峰驼IgA多克隆抗体,并通过ELIS... 为制备抗双峰驼IgA的抗体,将双峰驼IgA重链恒定区基因克隆至pET-28a(+)上,构建重组蛋白质粒pET-28a-IgA-H,再进行IPTG诱导表达、分析和纯化,以及SDS-PAGE和Western blot验证。用以获得的目的蛋白制备兔抗双峰驼IgA多克隆抗体,并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效价及其特异性。结果表明,获得的重组目的蛋白大小约为39 ku,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IPTG 23.83μg/mL、诱导时间6 h,且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ELISA检测显示抗体效价达1∶32000,Western blot鉴定抗体能特异性识别原核表达的pET-28a-IgA-H蛋白,并能有效地将双峰驼IgA与IgG区别开来,表明成功获得了双峰驼IgA重链恒定区的重组蛋白及特异性良好的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驼 IGA 原核表达 抗体制备
下载PDF
牦牛脾脏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谭雪芬 王雯慧 +2 位作者 关飞 李航 何晚红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共4页
为了解身处特殊生存环境的牦牛脾脏的结构特征,采用解剖学和组织学的方法分别对10头成年牦牛的脾脏进行了观察,同时对牦牛脾脏的长度、宽度、厚度、质量以及被膜厚度、小梁面积、脾小结数量和动脉周围淋巴鞘面积等指标进行了测量、统计... 为了解身处特殊生存环境的牦牛脾脏的结构特征,采用解剖学和组织学的方法分别对10头成年牦牛的脾脏进行了观察,同时对牦牛脾脏的长度、宽度、厚度、质量以及被膜厚度、小梁面积、脾小结数量和动脉周围淋巴鞘面积等指标进行了测量、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牦牛脾脏呈扁平的长椭圆形,中间厚,两边薄,其平均长度、宽度、厚度和质量分别为(42.9±3.16)cm、(9.6±0.732)cm、(1.6±0.185)cm、(407.3±114.48)g,脾脏被膜厚度为(316.16±32.3)μm,脾小梁和动脉周围淋巴鞘的面积分别为(5.29±0.36)×105μm2、(7.42±1.9)×104μm2,脾小结的平均数量为(15.2±9.5)个.牦牛脾小结的分布密度大,与动脉周围淋巴鞘界限不明显;脾窦呈规则的长条状,腔隙大,周围分布巨噬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脾脏 解剖学 组织学
下载PDF
双峰驼IgM部分重链的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敏 吴秀萍 +7 位作者 张旺东 张亮 何晚红 李建飞 李瑞 火兴民 刘丽萍 王雯慧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37,共5页
为获取双峰驼免疫球蛋白M(IgM)重链恒定区的表达产物及抗体,首先在GenBank找出收录的双峰驼IgM、IgA、IgE、IgG重链恒定区基因序列,比对IgM与IgA、IgE和IgG的氨基酸序列,选取一段差异较大的蛋白序列片段,转换成相对应的基因片段,PCR扩... 为获取双峰驼免疫球蛋白M(IgM)重链恒定区的表达产物及抗体,首先在GenBank找出收录的双峰驼IgM、IgA、IgE、IgG重链恒定区基因序列,比对IgM与IgA、IgE和IgG的氨基酸序列,选取一段差异较大的蛋白序列片段,转换成相对应的基因片段,PCR扩增选取的基因片段,插入pET-28a(+)载体构建重组载体,转化进大肠埃希菌BL21,并诱导重组蛋白表达,SDS-PAGE鉴定重组蛋白,后利用纯化的蛋白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ELISA和Western blot鉴定获得的血清。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载体pET-28a-IgM,诱导表达的目的蛋白分子质量为18.7 ku,与预期相符。ELISA方法检测抗血清效价为1∶320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血清能特异性识别原核表达蛋白,说明双峰驼IgM兔抗血清的成功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驼 免疫球蛋白M 原核表达 抗体制备
下载PDF
家兔鼻腔的形态学特点及NALT分布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翠翠 李建飞 +2 位作者 张旺东 何晚红 王雯慧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9-83,共5页
为探讨鼻相关淋巴组织(nose-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NALT)在鼻腔的分布特点,将20只健康成年家兔鼻腔依次分为Ⅰ、Ⅱ、Ⅲ、Ⅳ和Ⅴ5段,通过大体解剖观察和组织切片染色,对每段的形态与NALT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家兔鼻腔从... 为探讨鼻相关淋巴组织(nose-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NALT)在鼻腔的分布特点,将20只健康成年家兔鼻腔依次分为Ⅰ、Ⅱ、Ⅲ、Ⅳ和Ⅴ5段,通过大体解剖观察和组织切片染色,对每段的形态与NALT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家兔鼻腔从前向后依次主要被上颌鼻甲、鼻鼻甲和筛鼻甲所占据;鼻黏膜上皮从前向后依次为复层扁平上皮、变移上皮与呼吸上皮,嗅上皮,分别对应鼻腔前庭区、呼吸区和嗅区。特别是在Ⅲ、Ⅳ段鼻腔的腹鼻道底部侧壁的固有层中,存在长度约1.5 cm^2.0cm的长条状淋巴集结,其上覆有一单层网状上皮,上皮内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同时,在Ⅲ、Ⅳ段其他位置及第Ⅴ段鼻咽管侧壁,其黏膜固有层内可见孤立淋巴滤泡分布;此外,各段鼻甲骨和鼻腔侧壁的黏膜固有层中,也有弥散淋巴组织和散在的淋巴细胞分布。结果证明,家兔鼻腔有丰富的鼻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且主要成条状分布于Ⅲ、Ⅳ段左右鼻腔的腹鼻道底部侧壁上。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家兔NALT的功能特点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鼻腔 形态学 鼻相关淋巴组织
下载PDF
手术室护士对患者隐私保护认知评价量表的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恬 陈哲颖 +1 位作者 忻玲 何晚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 :通过编制适合手术室护士使用的患者隐私保护认知水平量表,了解手术室护士对患者隐私保护的认识及重视程度。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小组会议等方法制成手术室护士对患者隐私保护认知与行为评价的初期量表;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 目的 :通过编制适合手术室护士使用的患者隐私保护认知水平量表,了解手术室护士对患者隐私保护的认识及重视程度。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小组会议等方法制成手术室护士对患者隐私保护认知与行为评价的初期量表;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正式量表;采用条目分析、相关系数、内部一致性系数、因子分析等对量表条目进行筛选,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 :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54,折半信度为0.898,重测信度为0.997;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5;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提取3个公因子。最终形成的正式量表包括3个维度18项条目。结论 :手术室护士对患者隐私保护认知评价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为评价手术室护士对患者隐私保护认知水平提供可量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 隐私 患者隐私保护 认知水平 量表
下载PDF
常见牛难产的救治及体会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永光 何晚红 《畜牧兽医杂志》 2015年第4期112-114,共3页
胎儿过大、畸形、胎位不正又难以矫正,母牛子宫扭转,饲养管理不当和配种过早等原因导致本地牛难产病例越来越多,给养殖户和养殖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确保母子平安,临床上通常采取注射催产素、人工纠正胎位牵引、剖腹产等方法进... 胎儿过大、畸形、胎位不正又难以矫正,母牛子宫扭转,饲养管理不当和配种过早等原因导致本地牛难产病例越来越多,给养殖户和养殖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确保母子平安,临床上通常采取注射催产素、人工纠正胎位牵引、剖腹产等方法进行人工助产.笔者近年来在农村、基层养殖场和兽医站对几十头难产母牛进行多次人工助产,总结临床经验,深有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产 母牛 救治 人工助产 胎位不正 临床经验 胎儿过大 子宫扭转
下载PDF
双峰驼腭扁桃体的结构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晚红 王雯慧 +6 位作者 关飞 台立峰 高强 祁珊珊 许小红 扎西英派 杨袆程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43-746,共4页
为了明确在多风沙环境下生存的双峰驼的腭扁桃体的结构特征,对阿拉善双峰驼腭扁桃体进行了解剖学及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双峰驼腭扁桃体由数量较多的直接突出于黏膜的灰白色独立结节构成,且每个结节上都具有隐窝结构,无扁桃体窦。显微... 为了明确在多风沙环境下生存的双峰驼的腭扁桃体的结构特征,对阿拉善双峰驼腭扁桃体进行了解剖学及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双峰驼腭扁桃体由数量较多的直接突出于黏膜的灰白色独立结节构成,且每个结节上都具有隐窝结构,无扁桃体窦。显微结构观察显示,腭扁桃体黏膜内侧表面覆有厚薄不一、颗粒层较厚的复层扁平上皮,上皮向固有层内陷形成具有多级分支的隐窝结构,在初级隐窝上皮中常有滤泡相关上皮分布,而次级隐窝上皮呈海绵状,其内有较多的浆细胞和淋巴细胞分布;隐窝周围的固有层内含有致密的结缔组织和丰富的淋巴组织;以胶原纤维为主的结缔组织深入淋巴组织中,将其分成大小不等、形态多样的小叶;淋巴小结十分典型,生发中心发达,几乎占据了整个淋巴小结,其周围有网状纤维环绕。证实,双峰驼的腭扁桃体十分发达,形态独特,尤其在解剖学方面,与牦牛、黄牛和羊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驼 腭扁桃体 结构特征
原文传递
双峰驼内眦部结膜和山羊穹窿结膜处似皮脂腺结构的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台立峰 王雯慧 +8 位作者 何晚红 关飞 扎西英派 许小红 高强 祁珊珊 杨袆程 张旺东 张林江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51-855,共5页
为研究双峰驼内眦部结膜处极其发达的腺体的形态特征,通过解剖学、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双峰驼内眦部结膜处腺体与山羊内眦部泪阜和穹窿结膜处的腺体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双峰驼内眦部结膜处有一呈不规则四边形、表面分布有数... 为研究双峰驼内眦部结膜处极其发达的腺体的形态特征,通过解剖学、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双峰驼内眦部结膜处腺体与山羊内眦部泪阜和穹窿结膜处的腺体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双峰驼内眦部结膜处有一呈不规则四边形、表面分布有数量较多的细毛和灰色小泡的腺体结构。而在山羊的相同部位未见类似腺体结构,仅见泪点和泪阜,但在其穹隆结膜下发现有明显的腺体结构。光镜观察证实,双峰驼眼内眦部结膜处的腺体为发达的似皮脂腺结构,山羊眼内眦部仍未见和双峰驼内眦部结膜处腺体相似的结构,但其穹窿结膜处的腺体和双峰驼内眦部结膜处腺体的组织学结构极其相似。推测双峰驼内眦部结膜处腺体在功能上可能和山羊穹窿结膜下腺体相似,崩解破裂的腺细胞构成皮脂分泌物,和眼眶内其他腺体的分泌物以某种比例和方式混合,维护眼的正常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驼 山羊 内眦部结膜 穹窿结膜 腺体 结构特点
原文传递
绵羊自然感染贝氏莫尼茨绦虫对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数量变化
16
作者 杨祎程 王雯慧 +4 位作者 何晚红 祁珊珊 扎西英派 张旺东 张林江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2-687,共6页
运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对自然感染贝氏莫尼茨绦虫的成年绵羊(感染组)与正常成年绵羊(对照组)的小肠各肠段的上皮内淋巴细胞、浆细胞、杯状细胞和嗜酸粒细胞的分布和数量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感染组小肠各段上皮内淋... 运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对自然感染贝氏莫尼茨绦虫的成年绵羊(感染组)与正常成年绵羊(对照组)的小肠各肠段的上皮内淋巴细胞、浆细胞、杯状细胞和嗜酸粒细胞的分布和数量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感染组小肠各段上皮内淋巴细胞、浆细胞、杯状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感染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169.11%、230.38%和233.42%(P<0.01);嗜酸粒细胞数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116.78%、123.87%和164.51%(P<0.01);浆细胞数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127.34%、72.97%和328.26%(P<0.01);杯状细胞数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33.40%、41.42%和133.17%。对照组和感染组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均逐渐减少,相反,对照组和感染组嗜酸粒细胞数量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均逐渐增多,对照组小肠固有层浆细胞数量从十二指肠到空肠增加,空肠到回肠减少,感染组小肠固有层浆细胞数量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均逐渐增多;对照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上皮内淋巴细胞、上皮内杯状细胞、浆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均差异极显著(P<0.01);感染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上皮内杯状细胞、浆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均差异极显著(P<0.01),感染组上皮内淋巴细胞空肠与回肠差异极显著(P<0.01),但十二指肠与空肠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贝氏莫尼茨绦虫感染成年绵羊后,成年绵羊通过特异性黏膜免疫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增生加强细胞免疫水平,浆细胞增生加强体液免疫水平,同时还通过非特异性黏膜免疫细胞,嗜酸粒细胞和杯状细胞的增生进一步加强黏膜免疫水平以抵抗贝氏莫尼茨绦虫对绵羊的感染。可见绵羊可以通过黏膜免疫相关细胞增生加强局部免疫力以监视虫体免疫逃逸来抵抗寄生虫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贝氏莫尼茨绦虫 上皮内淋巴细胞 嗜酸粒细胞 浆细胞 杯状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