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内镜下可撑开融合器用于腰椎后路椎间融合的疗效及影像学分析
1
作者 李亚坤 何李明 +2 位作者 崔浩 武浩然 冯皓宇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4年第3期151-157,共7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E-PLIF)置入可撑开钛合金材质融合器进行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7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行PE-PLIF治疗72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资料...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E-PLIF)置入可撑开钛合金材质融合器进行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7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行PE-PLIF治疗72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资料;其中术中置入可撑开钛合金材质融合器(可撑开组)39例、静态PEEK融合器(静态组)33例。随访2年以上。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和影像学数据,并最终通过Bridwell标准椎间融合分级及融合器沉降程度Marchi分级,计算腰椎椎间融合器融合率及沉降率。结果可撑开组与静态组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围手术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个时间段的腰痛、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各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末次随访的影像学指标中,两组的骨盆入射角较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椎间隙的高度、椎管面积和腰椎前凸角等相关影像学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撑开组融合器的椎间融合率(94.9%)与静态组融合率(9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0,P=0.863),可撑开组融合器沉降率(17.9%)与静态组沉降率(1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80)。结论PE-PLIF置入可撑开融合器能够达到与传统静态融合器同样的治疗效果,有助于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以及恢复脊柱的生理曲度,为未来临床的治疗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脊柱融合术 腰椎
下载PDF
内镜下单侧椎板切开双侧减压技术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亚坤 何李明 冯皓宇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403-1406,1411,共5页
近年来,单侧椎板切开双侧减压(unilateral lamino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ULBD)技术在脊柱外科领域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手术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认可。内镜辅助下行ULBD技术,术中可以获得更加清晰的视野而避免损伤硬膜... 近年来,单侧椎板切开双侧减压(unilateral lamino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ULBD)技术在脊柱外科领域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手术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认可。内镜辅助下行ULBD技术,术中可以获得更加清晰的视野而避免损伤硬膜囊及神经根,在保留脊柱的生理解剖结构的同时增大了术后脊柱稳定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该技术要求术者对解剖结构、手术步骤及器械有足够的认知,所以陡峭的学习曲线已然是该技术的一个难点。本文针对内镜下ULBD技术的发展历史、临床应用、应用前景,以及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等多个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椎板切开双侧减压 内镜 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滑脱症 融合 微创
下载PDF
不同拔管时间治疗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长期随访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何李明 冯皓宇 常强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期257-258,共2页
脑脊液漏(cerebro spinal fluid leakage,CSFL)是脊柱手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术后脑脊液漏修补或翻修手术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在临床中,一种意见认为引流管应留置较长时间(8~12d)[1].另一种意见是引流管留置较短时间(3~5d)[2,3].目前多数... 脑脊液漏(cerebro spinal fluid leakage,CSFL)是脊柱手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术后脑脊液漏修补或翻修手术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在临床中,一种意见认为引流管应留置较长时间(8~12d)[1].另一种意见是引流管留置较短时间(3~5d)[2,3].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延长引流时间并间断夹闭引流管是治疗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有效方法,相对于常规术后3d拔除切口引流管并更换切口敷料方法的效果更好、并发症较少.但是研究方法多为比较近期伤口愈合情况等,未查阅到关于远期患者疗效的对照研究.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拔管时间的2组患者进行1年以上随访,对不同拔管时间治疗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远期疗效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漏 时间治疗 拔管时间 随访分析 腰椎术后 引流管留置 脊柱手术 远期疗效
下载PDF
后路椎间植骨融合与椎弓根钉内固定修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6个月随访 被引量:16
4
作者 冯皓宇 马迅 +3 位作者 何李明 陈晨 常强 张彦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71-1376,共6页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且多数患者同时出现邻近节段的退变,再次手术较初次手术难度增加。目的:观察后路椎间植骨融合与椎弓根钉内固定修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6个月以上随访结果。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且多数患者同时出现邻近节段的退变,再次手术较初次手术难度增加。目的:观察后路椎间植骨融合与椎弓根钉内固定修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6个月以上随访结果。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随访资料完整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再次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二次手术均行后路椎板减压、椎间盘摘除、椎体间融合及椎弓根钉内固定。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29分评分系统和腰痛及腰腿痛目测类比评分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和末次随访时的神经功能及自觉症状进行评价,进行治疗后疗效评定并计算改善率。结果与结论:40例患者随访时间6-36个月。治疗后2个月、末次随访患者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末次随访患者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首次手术破坏脊柱稳定性,可加速邻近节段退变,后路椎体间融合与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修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在解决彻底减压、稳定融合、瘢痕粘连压迫等问题后,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复发 再手术 JOA 评分 目测类比评分 随访
下载PDF
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24表达鉴定人髓核细胞 被引量:6
5
作者 张丽 马迅 +3 位作者 关晓明 何李明 赵胜 宋文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6期8583-8586,共4页
背景:CD24是成熟髓核细胞表面表达的特异性分子,测定CD24的表达是否可以作为鉴定髓核细胞的一种方法?目的:验证流式细胞仪测定髓核细胞CD24表达鉴定髓核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髓核细胞,取生长旺盛的第2代人髓核细胞... 背景:CD24是成熟髓核细胞表面表达的特异性分子,测定CD24的表达是否可以作为鉴定髓核细胞的一种方法?目的:验证流式细胞仪测定髓核细胞CD24表达鉴定髓核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髓核细胞,取生长旺盛的第2代人髓核细胞爬片进行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T-PCR测定Ⅱ型胶原及SOX9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其CD24阳性表达率,分析来自同一批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T-PCR结果与CD24阳性率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体外分离培养的7例第2代髓核细胞爬片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阳性,RT-PCR结果阳性,流式细胞仪测定CD24其阳性率均为50%以上,髓核细胞分泌胞外基质Ⅱ型胶原与SOX9的表达与CD24阳性率结果有相关性。提示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24表达可以快速、简便地鉴定髓核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核细胞 流式细胞术 CD24 Ⅱ型胶原 SOX9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下腰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冯皓宇 何李明 +2 位作者 常强 陈晨 张彦男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1期1557-1561,共5页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诊治及术后疗效。方法 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采用侧后路经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联合小关节突封闭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共60例,术...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诊治及术后疗效。方法 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采用侧后路经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联合小关节突封闭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共60例,术前腰痛VAS评分为(6.71±1.13)分,ODI评分为(74.31±9.73)分。均采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进行腰痛VAS评分、ODI评分,末次随访时进行Mac Nab评分。结果末次随访VAS评分(1.37±0.87)分,改善率(80±9)%,ODI评分(16.98±5.86)分,改善率(77±10)%。术后各时间点评分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1)。按照Mac Nab评分标准,末次随访时17例优,41例良,2例可,总有效率100%,优良率97%。术后下腰痛复发3例(5%),出现椎间盘突出并行开放手术2例(3.33%)。神经根性痛觉过敏和灼样神经根痛4例(6.67%),给予营养神经、非甾体类药物等对症治疗,1周后症状缓解。结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熟练掌握该技术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椎间孔镜 射频 纤维环成形
下载PDF
病灶清除联合脊柱固定手术治疗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 被引量:4
7
作者 冯皓宇 常强 +4 位作者 何李明 陈晨 孙麟 常建军 马迅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7期1021-1022,共2页
布鲁杆菌的贮存宿主很多,已知有六十多种动物(家畜、家禽、野生动物、驯化动物)可以作为布鲁杆菌贮存宿主。布鲁杆菌病往往先在家畜或野生动物中传播,随后波及人类,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是人畜共患,近几年全国发病... 布鲁杆菌的贮存宿主很多,已知有六十多种动物(家畜、家禽、野生动物、驯化动物)可以作为布鲁杆菌贮存宿主。布鲁杆菌病往往先在家畜或野生动物中传播,随后波及人类,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是人畜共患,近几年全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局部地区流行严重。虽然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多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但常出现椎间盘炎、椎管脓肿、迟发性神经损伤致剧烈疼痛,严重影响脊柱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病 脊柱炎 病灶清除 椎间盘炎 钛板内固定 椎弓根钉内固定 贮存宿主 迟发性神经损伤 Cage 椎体间植骨
下载PDF
通道下减压结合经皮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与传统后路减压内固定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晨 冯皓宇 +4 位作者 苏钟毅 张泓毅 何李明 李强 朱剑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S1期10-12,共3页
目的比较微创通道减压经皮椎弓根钉撑开复位内固定与传统后路切开减压椎弓根钉撑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山西大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不同节段胸腰椎骨折伴有神经损伤患者19例,采用微创通... 目的比较微创通道减压经皮椎弓根钉撑开复位内固定与传统后路切开减压椎弓根钉撑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山西大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不同节段胸腰椎骨折伴有神经损伤患者19例,采用微创通道下神经减压结合经皮椎弓根钉撑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作为试验组。将同期收治采用传统后路切开减压椎弓根撑开复位内固定术式的患者23例作为对照组,测量2组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伤椎矢状位后凸Cobb角,评价骨折椎体复位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价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的神经功能。对2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随访Cobb角、JO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随访6~18个月,平均(11±4)个月。术后X线片提示椎弓根钉位置满意;末次随访X线片提示所有椎弓根钉无错位且无断钉;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JOA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后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通道下减压结合经皮椎弓根钉撑开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恢复满意,神经功能恢复理想,临床疗效确切,与传统术式比较具有椎体后部结构破坏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神经功能损伤 微创通道 椎管减压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
下载PDF
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4
9
作者 常强 冯皓宇 +4 位作者 何李明 常建军 孙麟 张彦男 张军锋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995-997,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并发症。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4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均应用PKP治疗。术前、术后1d、术后3个月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 目的探讨分析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并发症。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4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均应用PKP治疗。术前、术后1d、术后3个月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椎体高度。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9.3个月。住院时间5~7d,平均5.5d。分析结果显示VAS由术前的(7.2±2.3)分降为末次随访的(2.2±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术对可明显缓解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症状,有创伤小、手术难度小等诸多优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性骨折 疼痛 手术后 椎体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腓骨上段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0
作者 常强 冯皓宇 +4 位作者 何李明 常建军 孙麟 张彦男 张军锋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5期617-619,共3页
目的分析腓骨上段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6例55膝骨关节炎患者行腓骨上段截骨术,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8.7±0.5)个月... 目的分析腓骨上段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6例55膝骨关节炎患者行腓骨上段截骨术,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8.7±0.5)个月;住院时间5~7 d,平均(5.8±0.4)d。所有患者术后膝关节疼痛均明显减轻,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的(7.6±2.2)分降为末次随访的(3.2±1.9)分。结论腓骨上段截骨术可明显缓解膝骨关节炎临床症状,有创伤小、花费少、手术难度小等优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腓骨 截骨术
下载PDF
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博程 何李明 +3 位作者 常强 关晓明 马卓 冯皓宇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2期137-141,共5页
Harms和Rolinger[1]于1982年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的基础上改良并首次提出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TLIF术通过切除关节突和部分椎板建立工... Harms和Rolinger[1]于1982年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的基础上改良并首次提出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TLIF术通过切除关节突和部分椎板建立工作通路,进行椎管减压、椎间融合,相比PLIF术能保留腰椎后方的韧带、肌肉等组织,且疗效对比PLIF术并无明显不足[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关节突 椎间融合 内镜下 椎管减压 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下载PDF
单边双通道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嘉睿 燕杨 +2 位作者 武晓刚 冯皓宇 何李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4期5523-5529,共7页
背景:单边双通道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作为新颖的微创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但融合器沉降作为一种术后并发症仍无法完全避免。目的:通过有限元模型分析单边双通道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技术的生物力学特点,以及在不同高度... 背景:单边双通道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作为新颖的微创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但融合器沉降作为一种术后并发症仍无法完全避免。目的:通过有限元模型分析单边双通道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技术的生物力学特点,以及在不同高度融合器和骨质疏松条件下融合器沉降的风险。方法:基于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的CT数据构建了L_(4)-L_(5)椎体有限元模型,依据单边双通道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手术方式,依次构建置入8,10,12 mm 3种不同高度融合器的模型,每种高度融合器模型分为骨质正常和骨质疏松两种情况。在L_(4)上表面施加500 N的随动载荷和10 Nm的力矩,模拟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旋转、右旋转运动,观察并分析不同工况下各种模型的相对活动度、椎弓根钉-杆系统应力及终板应力。结果与结论:(1)在相同运动状态下,6种椎间融合模型的相对活动度均明显低于正常腰椎模型;6种椎间融合模型前屈运动下的相对活动度最大,后伸运动下的相对活动度最小;在相同骨质与运动状态下,随着融合器高度的增加,椎间融合模型的相对活动度减少;(2)在相同骨质与运动状态下,随着融合器高度的增加,椎间融合模型的椎弓根钉-杆系统应力减小;6种椎间融合模型侧弯运动下的椎弓根钉-杆系统应力最大,前屈和后伸运动下的椎弓根钉-杆系统应力最小;当融合器高度相同时,骨质疏松模型椎弓根钉-杆系统应力均大于骨质正常模型;(3)在相同骨质与运动状态下,随着融合器高度的增加,椎间融合模型的L_(4)下终板(或L_(5)上终板)最大应力增加;当融合器高度相同时,骨质疏松模型的L_(4)下终板(或L_(5)上终板)最大应力稍大于骨质正常模型;在相同运动状态下,6种椎间融合模型的L_(4)下终板最大应力均大于L_(5)上终板;6种椎间融合模型前屈运动下的L_(4)下终板(或L_(5)上终板)最大应力最大,后伸运动下的L_(4)下终板(或L_(5)上终板)最大应力最小;(4)结果显示,融合器选择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需要适度撑开,在保证节段稳定性的同时避免融合器过高导致融合器沉降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单边双通道内镜 椎间融合 骨质疏松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安全置钉范围的测量与分析
13
作者 冯皓宇 何李明 +4 位作者 马迅 常强 孙麟 关晓明 张丽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0期1454-1456,共3页
自1994年Abumi等[1]和Jeanneret等[2]分别报道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posterior cervical pedicle screw,PCPS)内固定技术以来,PCPS以其三柱固定的优势,在复杂颈椎疾病的手术治疗中取得较大成功[3,4],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对于单纯颈前钛... 自1994年Abumi等[1]和Jeanneret等[2]分别报道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posterior cervical pedicle screw,PCPS)内固定技术以来,PCPS以其三柱固定的优势,在复杂颈椎疾病的手术治疗中取得较大成功[3,4],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对于单纯颈前钛板螺钉内固定无法提供足够稳定性的情况下,需联合后路侧块螺钉或者椎弓根螺钉辅助内固定, 手术时间延长、手术创伤增加.Aramomi等[5]于2004年首次提出颈椎前路反向椎弓根螺钉技术,并于2008年初步应用于临床. Koller等[6]提出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 (cervical anterior transpedicular screw,CATPS)内固定技术.CATPS内固定技术可一期完成前路手术的同时获得更好的内固定稳定性, 简化手术步骤、降低手术创伤、减少手术时间,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国内也有学者对下颈椎前路椎弓根钉技术进行研究,并有部分学者设计钢板并应用于临床[7]. 目前无学者对模拟置钉时的可变范围或安全置钉范围进行详细研究.本文重点对下颈椎前路椎弓根钉的安全置钉范围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弓根螺钉 颈椎前路 置钉 安全 内固定技术 内固定稳定性 椎弓根钉技术 椎弓根螺钉技术
下载PDF
BMP-7与IL-6对人髓核细胞ColⅡ与TIMP-1基因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冯俊喜 马迅 +2 位作者 张莉 武晓飞 何李明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4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BMP-7与IL-6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髓核细胞对Ⅱ型胶原与TIMP-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检测不同浓度BMP-7与IL-6作用下体外培养的人髓核细胞中TIMP-1和Ⅱ型胶原基因的表达量。结果IL-6...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BMP-7与IL-6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髓核细胞对Ⅱ型胶原与TIMP-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检测不同浓度BMP-7与IL-6作用下体外培养的人髓核细胞中TIMP-1和Ⅱ型胶原基因的表达量。结果IL-6可以下调Ⅱ型胶原基因和TIMP-1基因表达;低浓度的BMP-7可以抵消相同浓度IL-6对髓核细胞的保护作用,高浓度的BMP-7可以促进Ⅱ型胶原基因和TIMP-1基因表达。结论BMP-7可以对抗IL-6作用和正向调节椎间盘细胞Ⅱ型胶原基因及TIMP-1基因表达,提示BMP-7在临床治疗中可能具有逆转早期椎间盘退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6 BMP-7 TIMP-1 Ⅱ型胶原 髓核细胞
下载PDF
一种新型髋关节假体柄的生物力学设计
15
作者 禹健豪 张凯 +7 位作者 李鹏翠 卫小春 王艳芹 何李明 闫瑞忠 薛艳茹 武晓刚 陈维毅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98-1204,共7页
目的基于一种新型髋关节假体柄设计,分析其在站立、行走、跑步和坐姿工况下的应力分布差异。方法基于人体CT数据,建立7组不同柄植入后的髋关节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不同工况下假体柄和股骨应力情况。结果与植入传统假体柄相比,... 目的基于一种新型髋关节假体柄设计,分析其在站立、行走、跑步和坐姿工况下的应力分布差异。方法基于人体CT数据,建立7组不同柄植入后的髋关节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不同工况下假体柄和股骨应力情况。结果与植入传统假体柄相比,站立时新型假体柄植入后假体柄应力峰值降低23%、股骨应力降低72%。7种假体柄结果显示,假体柄高度为86.5 mm的新型设计最符合患者需求。多工况结果显示,患者处于坐姿,柄承受应力最小,使用寿命更长。结论新型假体柄有助于延长假体使用寿命,减小骨损伤风险。髋关节假体模型为后期柄的设计及患者术后康复提供科学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假体柄 股骨 应力分布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与开放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比较
16
作者 武浩然 冯皓宇 +2 位作者 何李明 关晓明 常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01-806,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E-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0月单节段MeyerdingⅠ度或Ⅱ度腰椎滑脱症142例资料,其中PE-PLIF(内...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E-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0月单节段MeyerdingⅠ度或Ⅱ度腰椎滑脱症142例资料,其中PE-PLIF(内镜组)72例,开放PLIF(开放组)70例。2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2年以上。比较2组围手术期指标、疗效评价指标和影像学数据。结果与开放组相比,内镜组术中出血少[(88.6±30.8)ml vs.(543.8±287.6)ml,t=-13.352,P=0.000]。2组术后各时点腰痛及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内镜组术后1年、2年腰痛VAS评分低于开放组(P<0.05),术后1周内、1个月ODI低于开放组(P<0.05),其余各时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椎间隙高度、骨盆倾斜角等影像学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融合率[93.1%(67/72)vs.94.3%(66/70),χ^(2)=0.000,P=1.000]和融合器沉降率[19.4%(14/72)vs.21.4%(15/70),χ^(2)=0.086,P=0.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Ⅰ、Ⅱ度腰椎滑脱症,相比于开放PLIF,经皮内镜PLIF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减轻腰背痛程度,加快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腰椎 椎间融合术 腰椎滑脱症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冯皓宇 何李明 马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2-275,共4页
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大、恢复慢、费用高,随着新技术及新材料的发展,在保证/提高疗效的前提下,先后出现经皮椎间盘切吸术、经皮激光汽化椎间盘减压术、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臭氧髓核消融术、胶原酶溶解术、显... 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大、恢复慢、费用高,随着新技术及新材料的发展,在保证/提高疗效的前提下,先后出现经皮椎间盘切吸术、经皮激光汽化椎间盘减压术、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臭氧髓核消融术、胶原酶溶解术、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 endoscopic discectomy,MED)等,但以上方法适应证窄,疗效不确定,临床应用不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髓核 DISCECTOMY 胶原酶溶解术 髓核成形术 开放手术治疗 切除术 椎间盘减压术 髓核消融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入路
下载PDF
一种新型设计的个性化椎间融合器及其生物力学分析
18
作者 燕杨 禹健豪 +8 位作者 王岩 董浩 张凯 王艳芹 薛艳茹 武晓刚 何李明 冯皓宇 陈维毅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9期149-164,共16页
椎间融合器在临床上经常用于脊柱感染性和退行性疾病的治疗,然而,进一步的临床应用通常受到一些缺陷的困扰,如应力遮挡和融合器沉降.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新的脊柱融合器个性化设计理念:从微观到宏观的多尺度联合设计方法,创建与腰椎骨终... 椎间融合器在临床上经常用于脊柱感染性和退行性疾病的治疗,然而,进一步的临床应用通常受到一些缺陷的困扰,如应力遮挡和融合器沉降.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新的脊柱融合器个性化设计理念:从微观到宏观的多尺度联合设计方法,创建与腰椎骨终板弹性模量和手术形式皆匹配的脊柱融合器.具体而言,引入三周期极小曲面来模拟聚醚醚酮(PEEK)融合器的多孔结构,通过调整孔隙参数以实现定制的宏观力学性能和孔隙结构的渗透性能。接着,针对经皮内镜下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E-PLIF)进行多目标(屈伸、弯曲和扭转)拓扑优化,得到二次设计的新型多孔拓扑融合器。最后,将临床常用的钛融合器、PEEK融合器和本文设计的新型融合器进行基于有限元方法的生物力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两种融合器相比,新型多孔拓扑融合器有着较低的骨-融合器界面应力和较高的内部移植骨应力和应变能密度,证明其有着较低的融合器沉降率和应力屏蔽的风险.总之,新型多孔拓扑融合器由于其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成为椎间融合术的理想选择.本文所提出的融合器设计思路和理念也可用于指导其他不同椎间融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融合器 椎间融合术 生物力学分析 应变能密度 终板 孔隙参数 退行性疾病 沉降率
原文传递
不同来源椎间盘髓核间质干细胞特性及其多向分化能力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关晓明 马迅 +4 位作者 张丽 冯皓宇 赵胜 宋文慧 何李明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86-692,共7页
目的比较来源于先天性脊柱侧凸与腰椎间盘退变髓核组织中髓核间质干细胞增殖特性及其多向分化能力差别。方法收集2例先天性脊柱侧凸与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椎间盘组织,采用酶消化法分离细胞,在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完... 目的比较来源于先天性脊柱侧凸与腰椎间盘退变髓核组织中髓核间质干细胞增殖特性及其多向分化能力差别。方法收集2例先天性脊柱侧凸与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椎间盘组织,采用酶消化法分离细胞,在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完全培养液中培养髓核间质干细胞,用MTT法及台盼蓝染色检测脊柱侧凸与椎间盘退变来源的两组细胞的代谢活力与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鉴定两组髓核间质干细胞CD44、CD105、CD29、CD24表达差异,观察两组细胞成骨、成脂、成软骨分化能力。结果侧凸组髓核间质干细胞以梭形为主,退变组髓核间质干细胞以多边形及三角形为主,传代后两组细胞大多以纺锤梭形为主。MTT及台盼蓝染色法提示侧凸组代谢活力及增殖能力强于退变组。侧凸组和退变组髓核间质干细胞CD44、CD105、CD29表达比例分别为97%~100%和88.7%~97%,CD24表达均为阴性,两者均不表达造血细胞标志物CD45、CD34、CD14、HLA—DR。侧凸组与退变组髓核间质干细胞均可向成骨、成软骨分化,但均未向成脂分化。结论先天性脊柱侧凸与椎间盘退变髓核组织中均存在髓核间质干细胞,前者的髓核间质干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代谢活性及增殖能力,两者成骨、成软骨分化能力无差别,但均无成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间质干细胞 细胞分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