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多普勒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在重症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何楷然 孙诚 +5 位作者 陈纯波 叶珩 霍家聪 李辉 龙怡 曾红科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62-1863,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多普勒引导对重症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ICU收治、预计穿刺较困难或穿刺风险较大的重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超声多普勒引导组和对照组各35例。超声多普勒引导组应用GELOGIQBOOKXP彩色多普勒超声... 目的探讨超声多普勒引导对重症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ICU收治、预计穿刺较困难或穿刺风险较大的重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超声多普勒引导组和对照组各35例。超声多普勒引导组应用GELOGIQBOOKXP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进行实时立体定位,引导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体表标志法定位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比较两组穿刺置管时间、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①超声多普勒引导组穿刺置管操作时间少于对照组[(94.6±30.5)svs(549.6±148.7)s,P<0.001]。②超声多普勒引导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100vs57.1,P<0.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vs17.1,P<0.05)。结论超声多普勒引导重症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可明显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多普勒 颈内静脉穿刺 重症患者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无创正压通气模式治疗早期心源性肺水肿的比较 被引量:11
2
作者 郑惠鹏 陈荣昌 +7 位作者 曾红科 董豪坚 陈津 郑则广 罗群 李寅环 孙诚 何楷然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801-2803,共3页
目的比较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早期心源性肺水肿时两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酶的影响。方法将40例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分为A组(CPAP组)18例,B组(BiPAP组)22例,均在常规药物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分别应用CPAP... 目的比较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早期心源性肺水肿时两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酶的影响。方法将40例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分为A组(CPAP组)18例,B组(BiPAP组)22例,均在常规药物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分别应用CPAP和BiPAP呼吸机模式经口/鼻罩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临床症状、生命体征、胸部X线片、心功酶及动脉血气变化,将两组进行比较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NIPPV后30min内,91%的患者能较好耐受,所有患者呼吸困难皆明显改善,血压恢复正常;80%的患者肺部啰音减少,临床症状的总体好转程度两组相似。吸氧流量相同的情况下,2h后A组总有效率为88.89%,B组总有效率为90.91%;心率、呼吸频率、血压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PaO2、SaO2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增高(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40例患者中36例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由心功能Ⅳ级转变为心功能Ⅲ级17例、心功能Ⅱ级19例,3例无效患者及时改行气管插管,1例死亡。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与正压通气相关的严重并发症。但两组患者心功酶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应用CPAP及BiPAP两种不同正压通气模式辅助治疗心源性肺水肿均起效迅速、疗效可靠,可迅速纠正低氧血症,减轻肺水肿从而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两种应用模式均必须监测心功酶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心源性肺水肿 CPAP BIPAP
下载PDF
头孢哌酮-舒巴坦结合替加环素治疗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效果 被引量:23
3
作者 詹伟锋 何楷然 刘新强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40-1541,共2页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结合替加环素对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6例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加环素治疗,比较...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结合替加环素对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6例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加环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3%,高于对照组的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细菌清除率为61%,高于对照组的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结合替加环素治疗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效果显著,同时具有较高的细菌清除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替加环素 头孢哌酮-舒巴坦 ICU
下载PDF
床边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4
作者 胡北 叶珩 +2 位作者 孙诚 何楷然 曾红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25-927,共3页
目的:探讨床边检测NT-proBNP对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行床边NT-proBNP检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LVEF及诊断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79例,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 目的:探讨床边检测NT-proBNP对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行床边NT-proBNP检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LVEF及诊断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79例,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42例,NT-proBNP平均值分别为(5720.41±2912.15)pg/mL、(818.88±851.6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T-proBNP诊断心源性呼吸困难的AUCROC为0.952±0.018(95%CI0.918~0.987),截点值为1776.0pg/mL,敏感性为91.1%,特异性为90.5%。结论:床边检测NT-proBNP对急性心源性呼吸困难诊断敏感性强、特异性高,可作为急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困难 NT—proBNP 鉴别诊断 ROC曲线
下载PDF
伏立康唑治疗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 被引量:5
5
作者 陈纯波 曾红科 +5 位作者 胡北 叶珩 李辉 方明 霍家聪 何楷然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18-1219,共2页
目的评价伏立康唑治疗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使用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28例,其中确诊5例,疑似18例,可能5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伏立康唑治疗有效率57.1%(16/28),真菌清除率69.6%(16/23)... 目的评价伏立康唑治疗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使用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28例,其中确诊5例,疑似18例,可能5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伏立康唑治疗有效率57.1%(16/28),真菌清除率69.6%(16/23),副作用发生率7.1%(2/28),但副作用轻且不影响治疗。结论伏立康唑治疗重症患者IFI的疗效肯定,副作用轻,可以作为重症患者抗IFI的首选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侵袭性真菌感染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林晓军 陈淼 +3 位作者 曾红科 胡北 何楷然 陈纯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第3期83-84,共2页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力衰竭(acute left heart failure,ALHF)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ALHF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8)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n=30)在常规给予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力衰竭(acute left heart failure,ALHF)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ALHF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8)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n=30)在常规给予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无创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呼吸、血气分析指标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心率、呼吸、pH、PaO2、PaCO2、SaO2等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LHF合并呼吸衰竭能够增强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左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在呼吸系统急重症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林晓军 陈淼 +3 位作者 曾红科 胡北 何楷然 陈纯波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6期1120-1121,共2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呼吸系统急重症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2例呼吸系统急重症患者因气道阻塞、肺不张或严重肺部感染均接受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及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心率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呼吸系统急重症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2例呼吸系统急重症患者因气道阻塞、肺不张或严重肺部感染均接受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及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心率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治均成功,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及心率较治疗前均明显缓解(P<0.05),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呼吸系统急重症患者应及时进行支气管镜辅助性抢救措施,其作用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诊断 呼吸系统急重症 动脉血气分析 急重症患者 经纤维支气管镜 治疗前后 严重不良反应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心脏标志物与6个月后生存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纯波 叶珩 +7 位作者 曾红科 方明 孙诚 何楷然 詹伟锋 胡北 柳学 林晓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80-58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发病时的心脏标志物与6个月后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测定106例2004-12~2006-11期间急诊AMI患者发病时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发病时的心脏标志物与6个月后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测定106例2004-12~2006-11期间急诊AMI患者发病时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1)。6个月后应用SF-36量表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筛选出与生存质量有关的标志物。结果SF-36量表总评分和躯体功能、一般健康状况、情感角色等维度评分与NT-proBNP有负线性关系(P均〈0.05)。总评分和躯体角色、肌体疼痛等维度评分与cTnI有负线性关系(P均〈0.05)。躯体功能维度评分与CK-MB有负线性关系(P〈0.05)。结论AMI患者发病时NT-proBNP、cTnI和CK-MB浓度较高,与发病后6个月的生存质量较低有关,三种标志物对生存质量均具有一定的预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标志物 健康相关生存质量 SF-36量表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9
作者 林晓军 陈淼 +3 位作者 曾红科 胡北 何楷然 陈纯波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2期154-155,共2页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传统方法治疗基础上行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辅助治疗。监测CBP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血清生化指标及炎症指标水平,并作疾病严...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传统方法治疗基础上行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辅助治疗。监测CBP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血清生化指标及炎症指标水平,并作疾病严重程度评估。结果SAP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血清生化指标和炎症指标、病情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得到改善。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辅助治疗可清除有害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阻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改善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胰腺炎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下载PDF
动态观察强化胰岛素与常规胰岛素治疗对高血糖重症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IL-10变化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柳学 李志莲 +4 位作者 何楷然 甄享凡 刘新强 曾举浩 曾文新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5-10,14,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强化胰岛素与常规胰岛素治疗对高血糖重症患者TNF-α、IL-1β、IL-6、IL-10变化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广东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 ICU)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收治60例合并高血糖的重症患者( APACHE II评分〉15)按... 目的:初步探讨强化胰岛素与常规胰岛素治疗对高血糖重症患者TNF-α、IL-1β、IL-6、IL-10变化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广东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 ICU)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收治60例合并高血糖的重症患者( APACHE II评分〉15)按HbA1C水平分为应激性高血糖组( SHG)( n=30)和糖尿病组( DM)( n=30),各组随机分为强化胰岛素治疗组( IIT)和常规胰岛素治疗组( CIT)。强化胰岛素组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常规胰岛素治疗组血糖控制在8.3~10 mmol/L。比较各组治疗前后TNF-α、IL-1β、IL-6、IL-10水平,观察治疗28 d后患者死亡率。结果:治疗前,SHG和DM患者TNF-α、IL-1β、IL-6、IL-10水平相较于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SHG患者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高于DM患者,但IL-10水平DM患者显著高于SHG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7 d后,DM和SHG患者中IIT组和CIT组炎症因子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下降( P〈0.01);DM患者IIT组和CIT组之间TNF-α、IL-1β、IL-6水平下降幅度无明显差异( P〉0.05),但SHG患者IIT组TNF-α、IL-1β、IL-6水平下降幅度显著大于CIT组(P〈0.05);DM和SHG患者中IL-10水平下降幅度IIT组均显著大于CIT组(P〈0.05)。 SHG患者IIT组TNF-α、IL-1β、IL-6水平下降幅度显著大于DM患者IIT组( P〈0.01),但IL-10水平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SHG患者IIT组死亡率(1/16)低于CIT组(7/16)(P〈0.05)。结论:与DM重症患者比较,强化胰岛素治疗能更好地降低SHG重症患者的TNF-α、IL-1β、IL-6水平,这为重症患者血糖控制及改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胰岛素治疗 应激性高血糖 炎症因子 预后
下载PDF
蛋白尿对心力衰竭患者不良危重事件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11
作者 柳学 李志莲 +4 位作者 曾文新 何楷然 甄向凡 黄澄 梁馨苓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2404-2409,共6页
目的探讨蛋白尿对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危重事件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0例住院心力衰竭(HF)患者(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为3~4级)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首次尿试纸法检测的结果判断蛋白尿并分级。比较分析蛋白... 目的探讨蛋白尿对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危重事件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0例住院心力衰竭(HF)患者(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为3~4级)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首次尿试纸法检测的结果判断蛋白尿并分级。比较分析蛋白尿和无蛋白尿患者两组间的临床特点,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蛋白尿与临床不良危重事件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入院时心力衰竭患者57.7%(300/520)合并蛋白尿。合并蛋白尿的HF患者,年龄更大,合并高血压(199例与122例)、糖尿病(120例与50例)和贫血(169例与97例)的比例更高,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血清肌酐值、C-反应蛋白和空腹血糖水平更高,住院时接受血管活性药物的比例更高,eGFR、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变量分析显示,蛋白尿是HF患者机械通气(OR=2.916, 95% CI: 1.712~4.968, P〈0.001)、心肺复苏(OR=1.956, 95% CI: 0.997~3.843, P=0.049)和院内死亡(OR=2.490, 95% CI: 1.188~5.218, P=0.016)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住院心力衰竭患者中,合并蛋白尿的患者病情严重,蛋白尿是肾替代治疗、机械通气、心肺复苏和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是一种能反映HF患者危重不良事件和预后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蛋白尿 慢性肾脏病 危重症标志物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ICU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血清PCT变化与预后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淼 林晓军 +2 位作者 张红璇 方明 何楷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951-2953,2960,共4页
目的探讨ICU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血清降钙素原(PCT)变化与预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ICU感染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医院同期健康体检者73例作为对照组,采集患者血液/痰液标本分离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 目的探讨ICU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血清降钙素原(PCT)变化与预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ICU感染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医院同期健康体检者73例作为对照组,采集患者血液/痰液标本分离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其中革兰阳性菌药敏试验采用GN201法,革兰阴性菌药敏试验采用GP法,以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同时采集入组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清PCT含量,比较两组血清PCT水平变化及死亡组和存活组血清PCT水平变化。结果 ICU感染患者98例检出病原菌10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1株占57.01%,革兰阳性菌38株占35.51%,真菌8株占7.48%;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耐药率较高;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观察组血清P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患者血清PCT水平高于存活患者(P<0.05)。结论 ICU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血清PCT水平明显上升,且其水平对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故而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感染 病原菌 降钙素原 预后
原文传递
救治模式对不同程度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成本和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方明 叶珩 +5 位作者 曾红科 赖欣 陈纯波 何楷然 詹伟峰 林晓军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260-1263,共4页
目的探讨120-三甲医院CCU和120-二甲医院两种分流救治模式对不同程度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成本和效益的影响。方法由广州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提供资料,纳入2003年10月至2005年12月期间分流到广州市三甲医院进入CCU和分流到广... 目的探讨120-三甲医院CCU和120-二甲医院两种分流救治模式对不同程度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成本和效益的影响。方法由广州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提供资料,纳入2003年10月至2005年12月期间分流到广州市三甲医院进入CCU和分流到广州市二甲医院的急性心梗患者,分别按照梗死部位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进一步分为单纯心梗组和复杂心梗组。在出院后半年进行随访,记录其住院总费用、住院期间死亡率,用SF-36量表量化其短期健康状况。以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比较两组间住院费用、死亡率、生活质量的差别。结果相对120-二甲医院模式,120-三甲医院CCU模式下单纯心梗组住院费用较高(P=0.016),住院死亡率无差别,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总体健康状况得分方面较高(P<0.05);复杂心梗组住院费用较高(P= 0.011),住院死亡率较低(P<0.01),躯体功能、一般健康状况、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总体健康状况得分方面较高(P<0.05)。结论120-三甲医院CCU模式能为梗死面积大、伴有严重并发症的复杂AMI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率。分流救治模式的选择对该类患者生存和短期预后的作用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 急性心肌梗死 部位 并发症 成本-效益
原文传递
急诊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6个月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叶珩 廖洪涛 +9 位作者 陈纯波 曾红科 方明 何楷然 黄国华 詹伟锋 胡北 柳学 林晓军 孙诚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后6个月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SF-36量表对2003年10月至2005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急诊AMI患者发病后6个月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协方差分析筛选... 目的探讨急诊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后6个月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SF-36量表对2003年10月至2005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急诊AMI患者发病后6个月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协方差分析筛选出影响AMI患者生存质量的急诊相关因素。结果SF-36量表总评分和躯体功能、躯体角色、一般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等维度评分与年龄呈负线性关系(P<0.05)。总评分和肌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生命力、情感角色、心理健康等维度评分与平均动脉压有正线性关系(P<0.05)。社会功能评分与干预时间呈负线性关系(P<0.05)。3个部位梗死患者的躯体角色评分低于单个、2个部位梗死患者(P<0.05);3个部位梗死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低于单个部位梗死患者(P<0.05);单个部位梗死患者的总评分高于2个部位梗死患者(P<0.05),也高于3个部位梗死患者(P<0.01)。直接介入治疗患者的生命力评分高于溶栓治疗患者(P<0.05)。结论急诊AMI患者发病时年龄大、平均动脉压低和梗死范围广与发病后6个月生存质量较低有关;尽早治疗和直接介入治疗与发病后6个月生存质量较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急性心肌梗死 健康相关生存质量 SF-36量表
原文传递
ICU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詹伟锋 刘新强 何楷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3648-3649,3652,共3页
目的探讨ICU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指导临床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统计2012年1月-2013年12月ICU 560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病原菌检查结果,并对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 17.0... 目的探讨ICU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指导临床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统计2012年1月-2013年12月ICU 560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病原菌检查结果,并对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CU 560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26例,感染率为22.5%;共分离出148株病原菌,以痰液检出为主,共78株占52.7%;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92株占62.2%;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意识状态、前期感染、侵入性诊疗、住院时间、血糖水平是导致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关键因素(P<0.05)。结论 ICU患者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真菌感染发生率有所增高,ICU住院患者的意识状态、前期感染、侵入性诊疗、住院时间、血糖水平是导致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病原菌 分布 高危因素
原文传递
重症感染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病情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詹伟锋 何楷然 +1 位作者 刘新强 曾举浩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731-2733,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感染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为预测病情和指导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77例急性脓毒血症患者(试验组)和50名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微创阻抗法监测急性脓毒血症重症感染患... 目的探讨重症感染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为预测病情和指导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77例急性脓毒血症患者(试验组)和50名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微创阻抗法监测急性脓毒血症重症感染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检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比较分析两组检测数据,并分层分析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的关系。结果试验组重症感染患者心率(HR)、心脏指数(CI)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感染患者SIRS评分为4分的患者与评分为2分和3分比较,表现为HR、CI和左心做功量(LCW)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显著降低(P<0.05);未发现不同年龄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明显变化;且两组均未发生与检测相关并发症。结论重症感染患者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表现为在不同病情严重程度,随病情逐渐严重而表现为趋于明显增加或降低,因而血流动力学微创检测方法,可成为预测重症感染患者病情发展变化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血流动力学 心脏指数 体循环阻力指数
原文传递
不同救治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成本和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红科 方明 +7 位作者 叶珩 赖欣 陈纯波 何楷然 詹伟峰 黄国华 林晓军 陆大祥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398-1401,共4页
目的探讨120-三甲医院CCU和120-二甲医院两种分流救治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成本和效益的影响。方法由广州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提供资料,纳入2003年10月至2005年12月期间分流广州市三甲医院进入CCU和分流到广州市二甲医院的... 目的探讨120-三甲医院CCU和120-二甲医院两种分流救治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成本和效益的影响。方法由广州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提供资料,纳入2003年10月至2005年12月期间分流广州市三甲医院进入CCU和分流到广州市二甲医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在出院后半年内进行随访,记录其住院总费用、住院期间主要干预手段、死亡、再梗死、卒中等预后情况和冠心病二级预防情况,用SF-36量表量化其健康状况。以单因素方差分析及χ^2检验比较两组间住院费用、生活质量、短期预后和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差别。结果相对120-二甲医院模式组(成功随访101例,住院费用为18943元±893元,病死率18/101,卒中率12/101),120.三甲医院CCU模式组(成功随访137例)的住院费用(33965元±963元)较高(P=0.012),出院后病死率(11/137)、卒中发生率(5/137)均较低(P=0.022,0.015),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0-三甲医院CCU模式组的躯体功能、一般健康状况、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总体健康状况得分方面较高(P〈0.05)。躯体角色、肌体疼痛得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0-三甲医院CCU模式组的出院后的专科门诊随访次数、戒烟率、他汀类药物使用率较高,P值分别为0.017,0.016,0.038。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20-三甲医院CCU模式能为AMI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率,值得120急救指挥中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师医疗模式 心肌梗死 急性 成本-效益
原文传递
重症脓毒症患者血糖控制与炎症因子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18
作者 柳学 林晓军 +2 位作者 何楷然 林晓 曾文新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38-1441,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脓毒症患者血糖控制与炎症因子TNF-α、IL-6变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03例血糖异常升高的重症脓毒症患者分为强化胰岛素治疗组( intensive insulintherapy, IIT)(n=51)及常规胰岛素治疗组( conventional insulin ... 目的探讨重症脓毒症患者血糖控制与炎症因子TNF-α、IL-6变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03例血糖异常升高的重症脓毒症患者分为强化胰岛素治疗组( intensive insulintherapy, IIT)(n=51)及常规胰岛素治疗组( conventional insulin therapy, CIT) ( n = 52);再根据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将两个治疗组各分为应激性高血糖和糖尿病两个亚组,比较其病死率及低血糖发生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治疗0、3、7d后的炎症因子TNF-α、IL-6变化。结果IIT组中,糖尿病组病死率显著高于应激性高血糖组(66.7%vs.30.8%,P〈0.05);CIT组中,应激性高血糖组病死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54.1%vs.25.0%,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强化胰岛素治疗在糖尿病组死亡风险更高(OR=1.221,95%CI:1.075~1.434),但在应激性高血糖组,强化胰岛素治疗降低了死亡风险(OR=0.872,95%CI:0.714-0.975)。IIT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高于CIT组(13.7%vs.1.9%,P〈0.05)。治疗前,两组中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高于糖尿病患者(P〈0.01);治疗7d后,两组中,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清TNF-α、IL-6均明显下降(P〈0.01),其中IIT组下降幅度较CIT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重症脓毒症伴有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严格控制血糖,能更有效抑制炎症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应激性高血糖 2型糖尿病 强化胰岛素治疗 常规胰岛素治疗 炎症 因子 糖化血红蛋白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