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何永康序作精选
1
作者 何永康 《文教资料》 2006年第34期1-6,共6页
为人作“序”,是一件严肃的事。首先要潜心鉴赏,品出该著的滋味;还要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介,帮助读者认识该著。序文的写法,千姿百态,大有讲究,但无论如何,都得有助于读者曲径通幽,载欣载奔,切不可叫人未读正文先被序言倒了胃口。本刊主编... 为人作“序”,是一件严肃的事。首先要潜心鉴赏,品出该著的滋味;还要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介,帮助读者认识该著。序文的写法,千姿百态,大有讲究,但无论如何,都得有助于读者曲径通幽,载欣载奔,切不可叫人未读正文先被序言倒了胃口。本刊主编何永康教授,近年来为他所指导的博士生、博士后,以及学界友人,写了不少“序”,颇有特点。现择登数篇,以期对“应用写作”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何永康 死亡叙事 红楼梦
下载PDF
还语文以自然——访著名文学评论家何永康先生
2
作者 何永康 桑哲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06年第2期4-6,共3页
关键词 文学评论家 语文阅卷 先生 永康 教学指导委员会 南京师范大学 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文化委员会 红楼梦学会 中青年专家
下载PDF
基于二维稀疏阵列的相控阵雷达超分辨角度估计方法研究——二维稀疏阵列结构分析
3
作者 何永康 郭艺夺 《图像与信号处理》 2024年第3期358-368,共11页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基于均匀阵列的传统DOA估计算法已经落后于时代,稀疏阵列作为新型阵列能提高阵列自由度、降低阵元互耦效应。其中二维稀疏线阵相比于一维稀疏线阵性能更好、使用更广泛。本文总结了前人关于二维稀疏阵列的研究成果,主...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基于均匀阵列的传统DOA估计算法已经落后于时代,稀疏阵列作为新型阵列能提高阵列自由度、降低阵元互耦效应。其中二维稀疏线阵相比于一维稀疏线阵性能更好、使用更广泛。本文总结了前人关于二维稀疏阵列的研究成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介绍了稀疏阵列。稀疏阵列的阵元间距不必再是信号半波长,降低了阵元间互耦效应,并通过构造虚拟阵列提高阵列自由度,扩展了阵列孔径。本文首先介绍了稀疏阵列是如何构造虚拟阵列并如何扩展阵列孔径这一核心理论,接着介绍了最小冗余阵列、嵌套阵列和互质阵列三种基础的阵列模型,并拓展介绍了L型互质阵列和精简型互质阵列模型,以及基于它们的DOA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稀疏阵列 DOA估计 超分辨角度估计 仿真实验
下载PDF
港口起重机低表面长效防腐研究
4
作者 杨振辉 吴丛铭 +2 位作者 何永康 张煜 张嘉昭 《港口装卸》 2024年第1期15-17,共3页
针对港口起重机在重防腐涂料施工时表面处理等级高导致施工困难的问题,选取一系列低表面处理涂料进行性能研究。采用人工盐雾腐蚀、人工海水浸泡腐蚀、自然大气侵蚀3种实验方法对试板进行模拟侵蚀实验,对比分析侵蚀前后锈蚀蔓延痕迹面... 针对港口起重机在重防腐涂料施工时表面处理等级高导致施工困难的问题,选取一系列低表面处理涂料进行性能研究。采用人工盐雾腐蚀、人工海水浸泡腐蚀、自然大气侵蚀3种实验方法对试板进行模拟侵蚀实验,对比分析侵蚀前后锈蚀蔓延痕迹面积以及涂层附着力的差值,验证低表面处理涂料的防腐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低表面处理涂料可有效降低表面处理等级,并同时达到与常规防腐涂层相近的耐腐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表面处理 防腐 盐雾 附着力
下载PDF
洞庭湖区耕牛和牲猪在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何永康 卓尚炯 +4 位作者 吴昭武 刘启立 谢木生 杨瑞青 喻鑫玲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1期44-45,53,共3页
家畜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吴昭武等报道,家畜是洞庭湖枯水期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为了进一步弄清耕牛和牲猪在洞庭湖区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1987年,设30个观察点,对湖洲散放的耕牛和牲猪作了调查,并结合螺情和居民... 家畜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吴昭武等报道,家畜是洞庭湖枯水期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为了进一步弄清耕牛和牲猪在洞庭湖区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1987年,设30个观察点,对湖洲散放的耕牛和牲猪作了调查,并结合螺情和居民病情进行了分析。 观察点概况 以流行村为单位分设的30个观察点,分布在洞庭湖区的14个县(市、农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传播 洞庭湖区 牲猪 血吸虫病防治 居民感染率 螺情 血吸虫感染率 湖洲 耕牛感染率 江滩
下载PDF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抗体水平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何永康 罗新松 +4 位作者 喻鑫玲 林金莲湖南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刘述先 张新跃 李毅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洞庭湖区东方田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尾蚴( C A)、童虫( J A)、成虫( A W A)及虫卵抗原( S E A)的抗体检出率及其水平。方法:应用间接 E L I S A 对未感染野生东方田鼠( W M F)、室内繁殖东方田鼠... 目的:探讨洞庭湖区东方田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尾蚴( C A)、童虫( J A)、成虫( A W A)及虫卵抗原( S E A)的抗体检出率及其水平。方法:应用间接 E L I S A 对未感染野生东方田鼠( W M F)、室内繁殖东方田鼠( B M F)和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15 d 的室内繁殖东方田鼠( B M Fi15 )的抗日本血吸虫 4 种不同阶段抗原的抗体进行了检测,并与昆明小鼠感染尾蚴15 d( A Mi15 )、42 d( A Mi42)和未感染组( A M)作了对比。结果: W M F和 B M F的抗日本血吸虫抗体检出率以抗 J A Ab 最高(94. 6% 和 94. 4% ), 抗 A W A Ab 其次(85. 5% 和 83. 3% ), 抗 S E A Ab (58. 1% 和59.4% ),抗 C A Ab(14.3% 和13.9% )最低。 B M Fi15 的4 种抗体水平较未感染组显著升高, 抗 J A Ab 和抗 A W A Ab 的检出率为 100% ,抗 S E A Ab 为84.4% ,抗 C A Ab 为65.6% ; W M F、 B M F和 B M Fi15 的4 种抗体水平呈相同趋势( J A> A W A> S E A> C A), B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东方田鼠 日本血吸虫 天然抗体
下载PDF
重组日本血吸虫26kDa GST抗原诱导水牛产生抗体及减少排卵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何永康 刘述先 +6 位作者 喻鑫玲 宋光承 徐裕信 曹建平 杨瑞青 侯循亚 张新跃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 观察rSjc2 6GST抗原诱导水牛产生特异性抗体水平以及排卵数量的减少。  方法  2 0头水牛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 0头。试验组免疫rSjc2 6GST抗原 ,对照组注射佐剂 ,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 ,定期检测抗rSjc2 6GST抗体、粪检虫... 目的 观察rSjc2 6GST抗原诱导水牛产生特异性抗体水平以及排卵数量的减少。  方法  2 0头水牛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 0头。试验组免疫rSjc2 6GST抗原 ,对照组注射佐剂 ,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 ,定期检测抗rSjc2 6GST抗体、粪检虫卵和毛蚴。  结果 水牛免疫rSjc2 6GST抗原后 1个月 ,产生抗rSjc2 6GST抗体 ,至 1 2个月一直维持较高水平。试验组水牛感染后 50~ 90d,粪便EPG和MPG几何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但在 1 0 0d以后两组的EPG和MPG均逐渐降低 ,至 330d均为 0。结论 水牛免疫rSjc2 6GST抗原后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维持较高水平至 1 2个月 ,在感染后 3个月内有显著的减卵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rSjc26 GST抗原 特异性抗体 免疫保护力 排卵量 日本血吸虫重组抗原
下载PDF
东方田鼠天然抗血吸虫感染免疫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何永康 罗新松 +6 位作者 张新跃 喻鑫玲 林金莲 李毅 李岳生 贺宏斌 刘述先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A07期73-77,共5页
本文对洞庭湖区东方田鼠(MF)天然抗血吸虫感染免疫特性研究表明,其新鲜血清被动转移使小鼠EPG减少40.82%-81.53%,毛蚴孵化本降低50.67%-64.76%,肝脏虫卵数减少72.07%-74.07%,肝脏虫卵肉芽肿直径比对照组短68.46-70... 本文对洞庭湖区东方田鼠(MF)天然抗血吸虫感染免疫特性研究表明,其新鲜血清被动转移使小鼠EPG减少40.82%-81.53%,毛蚴孵化本降低50.67%-64.76%,肝脏虫卵数减少72.07%-74.07%,肝脏虫卵肉芽肿直径比对照组短68.46-70.39μm.对血吸虫不同阶段抗原的识别特异带显示,对SSA7条、AWA和SEA各3条及CA未见阳性带.WMF和BMF血清或/和淋巴细胞杀童虫校正死亡率为64.12%-78.83%.WMF和BMF存在天然抗血吸虫抗体以SSA>AWA>SEA>CA,其抗体水平在攻击感染后(BMF_(i15))显著增高.BMF血清C_3、C_4、IL_4水平显著高于AM,在攻击感染后分别上升了74.58%、295.49%和150.88%,显示其在抗血吸虫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日本血吸虫 免疫特性
下载PDF
B超对当归补血汤复方及单味药治疗兔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8
9
作者 何永康 喻鑫玲 +7 位作者 孙可英 梁逸曾 周杰 侯循亚 付晓 赵雅琴 刘宗传 李岳生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1289-1290,1281,共3页
目的探讨B超对当归补血汤复方及单味药治疗兔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效果评价的价值。方法建立家兔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模型,并将实验动物分成四组,其中三组分别用从当归、黄芪、当归加黄芪中提取的口服液结合吡喹酮进行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吡喹酮... 目的探讨B超对当归补血汤复方及单味药治疗兔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效果评价的价值。方法建立家兔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模型,并将实验动物分成四组,其中三组分别用从当归、黄芪、当归加黄芪中提取的口服液结合吡喹酮进行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吡喹酮进行病原学治疗。再用B超声像图评估当归、黄芪和当归补血汤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效果。结果治疗A组(当归)、B组(黄芪)和C组(当归补血汤)均对兔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有一定的疗效,其中C组(当归补血汤)的疗效最好,治疗前后肝长径、厚径、横径、PV内径测值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优于单味药当归或黄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黄芪 肝纤维化 B超 日本血吸虫病 当归补血汤
下载PDF
重组日本血吸虫26 kDa GST抗原免疫水牛后抗体动态及免疫保护性效果 被引量:5
10
作者 何永康 宋光承 +5 位作者 刘述先 罗新松 张新跃 徐裕信 喻鑫玲 杨瑞青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65-267,共3页
目的 观察重组日本血吸虫 2 6kDaGST抗原 (reSjc2 6GST)免疫役用放养水牛 (简称水牛 )后抗体动态及免疫保护性的效果。 方法 试验组 96头水牛 ,用reSjc2 6GST免疫 3次 ,每次间隔 2wk ,3次剂量分别为 0 2、 0 2和 0 1mg。对照组 9... 目的 观察重组日本血吸虫 2 6kDaGST抗原 (reSjc2 6GST)免疫役用放养水牛 (简称水牛 )后抗体动态及免疫保护性的效果。 方法 试验组 96头水牛 ,用reSjc2 6GST免疫 3次 ,每次间隔 2wk ,3次剂量分别为 0 2、 0 2和 0 1mg。对照组 90头水牛不作免疫 ;观察 2组水牛免疫前及免疫后 2、 5、 9、 12、 15和 2 0个月的抗体水平及血吸虫感染率的变化。 结果 试验组机体产生特异性抗reSjc2 6GST抗体 ,其抗体水平呈明显的梯形升高趋势。试验组免疫后 2 0个月血吸虫感染率比免疫前下降了 62 2 % ,比同期对照组低 67 7%。 结论 用reSjc2 6GST免疫水牛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在免疫后 2 0个月内维持较高水平 ,有一定的抗血吸虫自然感染的保护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 重组GST抗原 保护性 抗体水平 日本血吸虫
下载PDF
血吸虫病两种病原学检查方法的结果比较及其检出值转换的公式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永康 喻鑫玲 +5 位作者 吴昭武 欧阳桂芬 杨瑞青 谢木生 梁逸曾 董有方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3期59-61,共3页
本研究对日本血吸虫病孵化法与Kato法的定位检出结果、集卵法与Kato法的定量检出值,进行了比较。并根据检测结果,用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得出了定性转换公式;应用加权回归法法建立了定量转换公式。通过回代及现场验证,表明这两个公式的转... 本研究对日本血吸虫病孵化法与Kato法的定位检出结果、集卵法与Kato法的定量检出值,进行了比较。并根据检测结果,用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得出了定性转换公式;应用加权回归法法建立了定量转换公式。通过回代及现场验证,表明这两个公式的转换估计值能代表实际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卵法 孵化法 转换公式 直线相关 实际检测结果 加权回归 定性结果 定量法 估计值 回代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感染动物血清中CAb CAg及CIC水平的动态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永康 罗新松 +4 位作者 林金莲 喻鑫玲 李允鹤 夏超明 胡永德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87-91,共5页
本文对感染10条与50条单、双性血吸虫的4组家兔,在感染后2—18wk,连续检测了血吸虫CAb、CAg及CIC水平,并与正常对照兔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CAg在感染早期显示高水平,CAb在感染中期呈现明显高峰,而CIC在感染后期也有较高水平.阐明了血吸... 本文对感染10条与50条单、双性血吸虫的4组家兔,在感染后2—18wk,连续检测了血吸虫CAb、CAg及CIC水平,并与正常对照兔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CAg在感染早期显示高水平,CAb在感染中期呈现明显高峰,而CIC在感染后期也有较高水平.阐明了血吸虫感染宿主血清中CAb、CAg和CIC水平的消长规律,也提示了感染宿主CAb、CAg及CIC水平与感染度和单、双性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CAB CAG CIC
下载PDF
水牛感染血吸虫后病原消亡时间与防制对策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永康 刘述先 +8 位作者 喻鑫玲 李岳生 宋光承 徐裕信 候循亚 曹建平 刘宗传 赵雅琴 Donald P.McManus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831-834,共4页
目的 观察水牛感染血吸虫后排卵量和毛蚴出孵规律及其消失时间。 方法 选择购自血吸虫病非流行区8~ 10月龄水牛 9头 ,每头水牛感染血吸虫尾蚴 2 0 0 0条。从感染后第 5 0d开始定期收集粪便作定量检查血吸虫卵和毛蚴 ,连续观察 3 2... 目的 观察水牛感染血吸虫后排卵量和毛蚴出孵规律及其消失时间。 方法 选择购自血吸虫病非流行区8~ 10月龄水牛 9头 ,每头水牛感染血吸虫尾蚴 2 0 0 0条。从感染后第 5 0d开始定期收集粪便作定量检查血吸虫卵和毛蚴 ,连续观察 3 2个月。 结果 在感染血吸虫后第 5 0d 9头水牛均在粪便中发现血吸虫卵和毛蚴 ,平均EPG和MPG分别为 4.65± 2 .0 8和 4.3 6± 2 .19;感染后第 60d分别达 41.0 5± 2 .0 9和 2 5 .97± 2 .45 ,显著高于第 5 0d。感染后第 80d ,MPG为最高 41.73± 3 .2 9,感染后第 90d ,EPG达最高 5 5 .0 4± 1.44。以后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 ,EPG和MPG逐渐降低 ,至 3 3 0d全部为阴性。感染后第 5 0d毛蚴孵出率最高 94.45± 6.412 % ,第 60d降为 65 .89± 19.0 1% ,第 80d有所回升85 .76± 10 .5 0 % ,以后逐渐降低 ,至 3 3 0d全部为 0。感染后 1年 ,粪便中未再检出血吸虫卵。肝、脾和肠组织中的虫卵不能孵出毛蚴 ,但沉积在组织中的血吸虫卵仍可造成该组织损害。 结论  1岁以内的水牛感染血吸虫后 1年无需治疗虫体均可消亡 ,粪卵排出消失 ,但在肝脾组织中的血吸虫卵沉着所致病变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血吸虫病 病原消亡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病对少年儿童营养指标及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永康 李岳生 +3 位作者 李毅 向杨 胡盛清 余冬保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5期260-263,共4页
本文通过病例一对照调查,研究了洞庭湖区日本血吸虫病对少年儿童营养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个因素中,只有日本血吸虫感染因素有意义,RR高达6.68,证明血吸虫病是该地区影响少年儿童营养不良最危险的因素。病例Ⅰ组4项营养指标和7项... 本文通过病例一对照调查,研究了洞庭湖区日本血吸虫病对少年儿童营养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个因素中,只有日本血吸虫感染因素有意义,RR高达6.68,证明血吸虫病是该地区影响少年儿童营养不良最危险的因素。病例Ⅰ组4项营养指标和7项发育指标均明显地低于对照组,而且血吸虫病组的PA和血清Ca也明显低于非血吸虫病组,表明血吸虫病对少年儿童的营养和发育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营养 发育
下载PDF
立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血吸虫病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永康 林金莲 +2 位作者 喻鑫玲 刘国初 吕功良 《实用预防医学》 CAS 1995年第2期65-67,共3页
本研究对立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Q-ELISA)诊断血吸虫病的特异性、敏感性、交叉反应、疗效考核及现场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试验,同时与IHA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Q-ELISA诊断血吸虫病的特异性97.97%,与IHA基... 本研究对立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Q-ELISA)诊断血吸虫病的特异性、敏感性、交叉反应、疗效考核及现场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试验,同时与IHA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Q-ELISA诊断血吸虫病的特异性97.97%,与IHA基本相同。检测慢性血吸虫病的敏感性为97.05%,其阳性检出率与感染度有关。Q-ELISA的敏感性和现场应用价值优于IHA,且具有简便、快速和微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Q-ELISA 诊断
下载PDF
重组GST抗原对水牛的保护性及其防制血吸虫病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永康 刘述先 +7 位作者 罗新松 张新跃 宋光承 徐裕信 喻鑫玲 杨瑞青 林金莲 陈焱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 研究重组GST抗原对水牛的保护性及其防制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 在洲垸亚型血吸虫病流行区 ,选择两个村居民役用水牛 ,试验组 96头水牛免疫重组GST抗原 ,对照组 90头水牛不免疫作对照 ;观察两组水牛血吸虫感染率、湖洲感染性钉螺... 目的 研究重组GST抗原对水牛的保护性及其防制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 在洲垸亚型血吸虫病流行区 ,选择两个村居民役用水牛 ,试验组 96头水牛免疫重组GST抗原 ,对照组 90头水牛不免疫作对照 ;观察两组水牛血吸虫感染率、湖洲感染性钉螺密度等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免疫 2 0个月后检测水牛 5 6头 ,感染率为 5 36 % ,比免疫前 (13 5 4 % )下降了6 0 4 1% ,比对照组同期 (16 6 7% )低 6 7 85 % ,试验组外洲易感地带感染性钉螺密度较免疫前降低了 71.4 3%。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基本无变化。结论 水牛免疫重组GST抗原能产生一定的保护力 ,对降低水牛血吸虫病情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重组GST 水牛 免疫保护
下载PDF
建立正常人群肝脾B超检查声像图正常值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永康 周欢 +6 位作者 孙可英 黄令霞 赵晓贡 李毅 罗新松 Christoph Hatz 李岳生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420-422,共3页
目的 建立正常人群B超声像图的正常值标准。 方法  2 0 0 2年在湖南省岳阳市对 5 5 0名健康人群 ,进行B超检查 ,测量肝脏大小、门静脉内径以及脾脏大小。 结果 所有的B超测量指标均与身高具有相关关系。通过调节身高后的正常值标... 目的 建立正常人群B超声像图的正常值标准。 方法  2 0 0 2年在湖南省岳阳市对 5 5 0名健康人群 ,进行B超检查 ,测量肝脏大小、门静脉内径以及脾脏大小。 结果 所有的B超测量指标均与身高具有相关关系。通过调节身高后的正常值标准 ,改善了诊断的精确性。 结论 以身高调节后的B超正常值标准 ,适宜于医院的临床诊断和现场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声像图 人群肝脾 正常标准
下载PDF
四种诊断方法检测血吸虫病不同程度流行区的成本—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永康 周欢 +4 位作者 喻鑫玲 罗新松 林金莲 李岳生 李毅 《实用预防医学》 CAS 1999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评价四种诊断方法在血吸虫病不同程度流行区的检测效果与成本。方法应用集卵孵化法(A)、Kato-katz法(B)、立刻ELISA(C)和快速一步法EIA(D),对血吸虫病流行为重(H)、中(M)、轻(L)度的三个村... 目的评价四种诊断方法在血吸虫病不同程度流行区的检测效果与成本。方法应用集卵孵化法(A)、Kato-katz法(B)、立刻ELISA(C)和快速一步法EIA(D),对血吸虫病流行为重(H)、中(M)、轻(L)度的三个村进行检测和经费核算。结果根据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四种方法在流行区的效果/成本(E/C)比值:A为0.240、0.241、0.244,B为0.264、0.267、0.271,C为0.292、0.288、0.266,D为0.299、0.301、0.283。结论表明D法在三种流行区检测的效果最好,经费最少,效果/成本比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评价 血吸虫病 诊断
下载PDF
Q-ELISA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何永康 林金莲 +2 位作者 吕功良 刘国初 李之舜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4年第3期228-228,共1页
Q-ELISA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应用价值何永康,林金莲,吕功良,刘国初,李之舜湖南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岳阳414000)立刻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Q-ELISA)是一种诊断血吸虫病的新方法,操作简便、快速,试剂盒已达... Q-ELISA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应用价值何永康,林金莲,吕功良,刘国初,李之舜湖南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岳阳414000)立刻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Q-ELISA)是一种诊断血吸虫病的新方法,操作简便、快速,试剂盒已达到商品化,1991年9月~19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诊断 ELISA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何永康 袁雪梅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272-275,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87例,根据患者年龄所在的区段将其分为A组(40-50岁)、B组(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87例,根据患者年龄所在的区段将其分为A组(40-50岁)、B组(51~60岁)、C组(大于60岁)3组,均采用碳14呼气试验对所有患者进行HP感染检测,观察3组患者HP检测的阳性率及不同性别、不同肝功能级别以及不同类型的乙型肝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组间HP感染阳性率的差异。结果:8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55例(63.2%)HP检测阳性,男、女性的感染阳性率分别为64.2%和6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18例(50.0%)HP检测阳性,B组患者21例(70.0%)阳性,C组患者16例(76.2%)阳性,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HP检测的阳性率逐渐升高,且C组与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患者HP阳性5例(31.2%),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HPP阳性15例(71.4%),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32例(82.1%)阳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原因不明出血患者3例(27.3%)阳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的HP感染率最高,但与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消化道溃疡出血的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和原因不明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分级肝功能A级患者HP检测30例(63.8%)阳性,B级患者14例(60.9%)阳性,C级患者11例(64.7%)阳性,三种级别肝功能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P感染与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关系密切,根治HP感染,是乙型肝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一项有效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幽门螺杆菌 肝源性溃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