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分叉角几何形态与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CTA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何汇忱 周仕恩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4期36-38,共3页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评价颈动脉分叉角几何形态与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存在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3年在我院行颈动脉CT血管造影的58例受检者。利用GEAW4.4工作站进行图像分析,观察颈动脉分叉角类型,测量颈内...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评价颈动脉分叉角几何形态与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存在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3年在我院行颈动脉CT血管造影的58例受检者。利用GEAW4.4工作站进行图像分析,观察颈动脉分叉角类型,测量颈内动脉分叉角、颈外动脉分叉角、颈总动脉分叉角、颈内动脉起始部斑块厚度。根据双侧颈内动脉斑块的有无对颈内动脉分叉角、颈外动脉分叉角、颈总动脉分叉角、颈内动脉分叉角标准化指数的大小及颈动脉分叉角类型分别进行分组,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及卡方检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颈内动脉分叉角分组中,T值为-1.244(P=0.219);颈外动脉分叉角分组中,T值为-0.027(P=0.978);颈总动脉分叉角分组中,T值为-0.186(P=0.853);颈内动脉分叉角标准化指数分组中,T值为-1.379(P=0.173)。对颈动脉角分叉类型分组进行卡方检验,χ2值为0.919(P=0.632)。各组检验P值均大于0.05。结论颈动脉分叉角几何形态与颈内动脉起始部斑块的形成无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分叉角 粥样硬化斑块 血管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发现冠状动脉粥样斑块 被引量:6
2
作者 朱海峰 何汇忱 +2 位作者 黄晓英 范家栋 关光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6年第4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发现和区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5例冠心病患者行MSCT冠状动脉造影,并进行薄层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分别测量和比较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及血管内对比剂CT值。结果非钙化斑块、钙化斑...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发现和区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5例冠心病患者行MSCT冠状动脉造影,并进行薄层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分别测量和比较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及血管内对比剂CT值。结果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对比剂CT值分别为118.8±54.0Hu、913.7±256.7Hu、403.0±68.2Hu,三者两两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无创性MSCT冠脉成像可清晰显示冠脉斑块,通过对斑块CT值的测量,可以准确区分冠状动脉钙化斑块及非钙化斑块,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粥样斑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16排螺旋CT冠脉成像最佳重建时相窗探讨 被引量:8
3
作者 朱海峰 何汇忱 +2 位作者 刘阳 黄晓英 范家栋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6年第3期10-12,共3页
目的讨论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重建相位窗的选择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100例临床拟诊冠心病的患者行MSCT冠脉成像。利用回顾性ECG门控技术,重建出20%~80%R-R间期轴位图像,分别进行三维VRT重建。比较图像质量并进行评分。结果左前降... 目的讨论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重建相位窗的选择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100例临床拟诊冠心病的患者行MSCT冠脉成像。利用回顾性ECG门控技术,重建出20%~80%R-R间期轴位图像,分别进行三维VRT重建。比较图像质量并进行评分。结果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CX)、右冠状动脉(RCA)在心动周期时相的60%~70%成像效果较好。左主干(LM)除40%R-R间期外,其余时相成像效果均较好。结论当扫描时患者平均心率小于60次/min时,60%、70%R-R间期是最佳重建相位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肝脏病变的MDCT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周仕恩 宋文艳 何汇忱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1期1936-1939,共4页
目的探讨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累及肝脏病变的MDCT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9例经临床明确诊断的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累及肝脏的影像学资料并总结其影像特征。结果 1肝动脉-肝静脉分流4例:动脉期见增粗迂曲的肝动脉... 目的探讨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累及肝脏病变的MDCT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9例经临床明确诊断的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累及肝脏的影像学资料并总结其影像特征。结果 1肝动脉-肝静脉分流4例:动脉期见增粗迂曲的肝动脉及提前显影的肝静脉;肝实质弥漫性分布小斑片状边缘模糊强化灶,门脉期等密度。其中3例肝门区胆管轻度扩张;2肝动脉-门静脉分流1例:动脉期见扩张迂曲的肝动脉及提前显影的扩张门静脉;肝实质少量小斑片状强化灶,门脉期等密度;3肝动脉-肝静脉分流合并肝动脉-门静脉分流3例,动脉期肝动脉迂曲扩张,肝静脉和门静脉提前显影;肝实质弥漫性分布小斑片状强化灶,门脉期等密度;4门静脉-肝静脉分流1例:动脉期未见扩张肝动脉,门脉期见扩张门静脉及其远端分支旁小斑片状强化灶,延迟期呈稍高密度。结论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累及肝脏的CT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充分认识其影像表现并结合临床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肝脏受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选择性冠脉造影初步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朱海峰 范家栋 何汇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2期1875-1877,共3页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3 5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MSCT成像 ,同时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分析MSCT图像质量 ,并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相比较。结果 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金...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3 5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MSCT成像 ,同时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分析MSCT图像质量 ,并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相比较。结果 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 ,MSCT诊断狭窄≥ 5 0 %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79.4%、95 .7%、83 .1%、94.6%。结论 MSCT能较准确诊断冠状动脉 5 0 %以上的狭窄 ,是无创性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MSCT诊断冠状动脉变异 被引量:2
6
作者 朱海峰 何汇忱 +2 位作者 黄晓英 范家栋 刘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6年第1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变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诊断右冠状动脉开口异位1例
7
作者 朱海峰 何汇忱 +1 位作者 刘阳 范家栋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5年第2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诊断 多层螺旋CT 右冠状动脉 缺血 异位 心电图 心脏 注射 MSCT 乏力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诊断胡桃夹综合征 被引量:5
8
作者 贾亚男 朱海峰 +1 位作者 何汇忱 秦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0年第5期55-57,共3页
目的利用多排螺旋CT研究正常人及胡桃夹患者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的大小。方法使用多排螺旋CT回顾性观察200例正常人及7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的大小。结果 200例正常人中,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为61.1。... 目的利用多排螺旋CT研究正常人及胡桃夹患者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的大小。方法使用多排螺旋CT回顾性观察200例正常人及7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的大小。结果 200例正常人中,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为61.1。±21.4。,胡桃夹综合征患者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为16.0。±6.0。,两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重建功能可以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夹综合征 肠系膜上动脉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心率及心率波动在前后门控冠状动脉CTA中的对比 被引量:17
9
作者 何汇忱 周仕恩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7年第6期486-490,共5页
目的探讨心率因素在64排螺旋CT冠脉CTA前瞻性心电触发门控单扇区扫描与回顾性心电门控单扇区扫描模式间的对比。方法回顾性筛选最高心率≤75次/分、心率波动≤10次/分的冠脉CTA病例229例(女106例,男123例),前门控115例,后门控114例,两... 目的探讨心率因素在64排螺旋CT冠脉CTA前瞻性心电触发门控单扇区扫描与回顾性心电门控单扇区扫描模式间的对比。方法回顾性筛选最高心率≤75次/分、心率波动≤10次/分的冠脉CTA病例229例(女106例,男123例),前门控115例,后门控114例,两组平均年龄分别为49.71±7.55(岁)、48.85±6.86(岁),平均心率分别为59.02±3.66(次/分)、60.18±5.51(次/分),平均心率差分别为2.18±1.92(次/分)、2.44±1.76(次/分),选择两组病例共有的9段冠脉进行图像质量主观5级评分。将两组病例间的年龄、心率、心率差、各段冠脉评分进行差异性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前后门控两组病例在年龄、平均心率与心率差上t检验P值分别为0.367、0.062、0.294,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两组病例间各段冠脉图像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有统计学价值,所选段冠脉间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最高心率≤75次/分、心率波动≤10次/分范围内,64排螺旋CT冠脉CTA前瞻性心电触发门控单扇区扫描模式与回顾性心电门控单扇区扫描模式获得的图像质量具有一致性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心电门控成像技术 冠脉远动轨迹 心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生长痛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毕颖薇 王红 +1 位作者 贺亚杰 何汇忱 《武警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654-656,66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生长痛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02至2017-03在医院治疗的生长痛患儿78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儿童7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维生素D、血钙、血磷及骨密度水平;观察组患儿给予补充维生素D等综合治疗,...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生长痛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02至2017-03在医院治疗的生长痛患儿78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儿童7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维生素D、血钙、血磷及骨密度水平;观察组患儿给予补充维生素D等综合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为(16. 73±3. 28) 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 95±5. 67)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观察组和对照组血钙、血磷及骨密度检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有效组治疗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27. 24±3. 21) ng/ml]明显高于治疗无效组[(21. 08±2. 90)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治疗有效组治疗后血钙、血磷及骨密度与治疗无效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生长痛可能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 血清 生长痛 儿童
下载PDF
SARSX线胸片、CT影像学分析(附32例报告)
11
作者 何汇忱 王东江 《民航医学》 2003年第3期1-2,F003,共3页
目的 探讨SARS病毒浸润肺部后引起的X线胸片、CT影像学特征。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病例32例(男13例,女19例。年龄18~58岁,平均31岁,其中医院工作人员9例)。总结其胸片、CT的影像学表现。结果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是:两肺多发斑片状、结节... 目的 探讨SARS病毒浸润肺部后引起的X线胸片、CT影像学特征。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病例32例(男13例,女19例。年龄18~58岁,平均31岁,其中医院工作人员9例)。总结其胸片、CT的影像学表现。结果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是:两肺多发斑片状、结节状致密阴影、肺周边居多;或两肺弥漫性多叶多段肺实变,支气管充气征明显。结论 早期胸片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小点片状阴影,直径小于1cm;2~3天复查,病灶迅速增多、增大,则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X线胸片 CT检查 影像学特征 诊断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原文传递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初步探讨 被引量:24
12
作者 朱海峰 范家栋 +2 位作者 郑卓肇 何汇忱 舒邦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64-1068,共5页
目的探讨心率与多层螺旋 CT(MSCT)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成像运动伪影的关系,及MSCT 冠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临床拟诊冠心病的患者行 MSCT 冠脉成像检查,分析扫描时心率与冠脉运动伪影的关系;其中37例同时行常规冠脉造影(简... 目的探讨心率与多层螺旋 CT(MSCT)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成像运动伪影的关系,及MSCT 冠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临床拟诊冠心病的患者行 MSCT 冠脉成像检查,分析扫描时心率与冠脉运动伪影的关系;其中37例同时行常规冠脉造影(简称冠造)检查,对比分析2种检查结果。结果扫描时心率≤55次/min、56~60次/min、61~65次/min、66~70次/min和>70次/min 组有运动伪影的冠脉节段分别占冠脉总数的0.1%(1/759)、1.1%(7/649)、2.5%(10/407)、42.6%(103/242)和75.5%(108/143);以常规冠造作为金标准,MSCT 诊断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9.2%、96.0%、83.8%、94.6%。扫描时心率与冠脉运动伪影的数量显著相关(r=0.655,P=0.000)。结论 MSCT 能较准确诊断冠脉50%以上的狭窄,是无创性诊断冠脉狭窄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血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MDCT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仕恩 宋文艳 何汇忱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73-1877,共5页
目的探讨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累及多脏器的MD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1例经临床明确诊断的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影像学资料并总结其影像特征。结果 11例患者单脏器受累5例,多脏器受累6例。肺脏4例,分布于双肺下叶... 目的探讨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累及多脏器的MD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1例经临床明确诊断的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影像学资料并总结其影像特征。结果 11例患者单脏器受累5例,多脏器受累6例。肺脏4例,分布于双肺下叶,表现为与肺动脉同步强化的单发或多发团块状或结节状阴影,并可见迂曲增粗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肝脏9例,包括:(1)肝动脉-肝静脉分流4例:动脉期见增粗迂曲的肝动脉及提前显影的肝静脉;肝实质弥漫性或散在性分布小斑片状强化灶,边缘模糊,门静脉期呈等密度;(2)肝动脉-门静脉分流1例:动脉期见扩张迂曲的肝动脉及提前显影的扩张门静脉;肝实质少量小斑片状强化灶,边缘模糊,门静脉期呈等密度;(3)肝动脉-肝静脉分流合并肝动脉-门静脉分流(混合型)3例;(4)门静脉-肝静脉分流1例:动脉期未见扩张肝动脉,门静脉期见扩张门静脉及其远端分支旁小斑片状强化灶,边缘模糊,延迟期呈稍高密度。胰腺3例:动脉期胰体及胰尾部多发小结节强化灶1例,门静脉期呈等密度;胰头周围多发血管瘤样扩张1例;1例呈混合型表现。脾脏1例,动脉期、门静脉期均可见脾实质弥漫性斑片状、片状强化灶,延迟期呈等密度。胃肠道1例,表现为结肠脾曲及左下腹小肠壁外侧多发异常扩张毛细血管网。结论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累及多脏器的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充分认识其影像表现并结合临床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器官受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MSCT诊断右冠状动脉开口异位1例
14
作者 朱海峰 何汇忱 +1 位作者 刘阳 范家栋 《民航医学》 2006年第2期14-14,F0003,共2页
1病例报告 患者,男,70岁。活动后胸闷、胸痛、乏力1个月余,休息后缓解。行心电图及平板试验均未见异常。心脏核素检查静态无缺血表现,动态左窀前间壁、心尖心肌有缺血表现。行心脏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在心电门控下,1... 1病例报告 患者,男,70岁。活动后胸闷、胸痛、乏力1个月余,休息后缓解。行心电图及平板试验均未见异常。心脏核素检查静态无缺血表现,动态左窀前间壁、心尖心肌有缺血表现。行心脏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在心电门控下,100ml对比剂(370mgI)+40ml生理盐水以4ml/s经肘静脉注射,注射开始23.8s后肩动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诊断 右冠状动脉 开口异位 心脏核素检查 心脏冠状动脉 静脉注射 病例报告 平板试验 多层螺旋 心电门控
原文传递
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比研究
15
作者 朱海峰 黄晓英 +3 位作者 范家栋 何汇忱 李莉 关光华 《民航医学》 2008年第3期8-9,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43例冠心病患者行MS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及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分析钙化处血管狭窄程度。结果无狭窄或轻度狭窄处平均钙化积分75.6;中度狭窄处平均钙化积分1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43例冠心病患者行MS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及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分析钙化处血管狭窄程度。结果无狭窄或轻度狭窄处平均钙化积分75.6;中度狭窄处平均钙化积分118.1;重度狭窄处平均钙化积分122.7。经方差分析,F=2.563,P〉0.05,三组钙化积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SCT冠脉钙化积分仅能反映血管病变而不能准确推测冠脉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冠状动脉 钙化积分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变异的价值
16
作者 朱海峰 何汇忱 +1 位作者 黄晓英 范家栋 《民航医学》 2007年第1期10-11,F0003,共3页
目的讨论多层螺旋CT(MSCT)在冠状动脉变异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患者的MSCT冠脉成像资料。结果6例冠状动脉变异患者,5例冠脉开口异常,1例冠状动脉瘘。结论MSCT是无创性检查冠状动脉变异的较好的方法。
关键词 冠状动脉变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选择性冠脉造影初步探讨
17
作者 朱海峰 范家栋 何汇忱 《民航医学》 2005年第3期8-10,F0003,共4页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35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MSCT成像,同时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分析MSCT图像质量,并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相比较。结果 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35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MSCT成像,同时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分析MSCT图像质量,并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相比较。结果 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MSCT诊断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9.4%、95.7%、83.1%、94.6%。结论 MSCT能较准确诊断冠状动脉50%以上的狭窄,是无创性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 选择性冠脉造影 冠状动脉狭窄 冠心病 运动伪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