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梗死的尸体影像学诊断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夏志远 沈海斌 +10 位作者 晋文举 余亚蕾 刘蓓蓓 顾嘉渊 何治疾 张蔚 刘四杰 丁锡联 张毓锵 龚群 何光龙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351-354,359,共5页
目的初步探究尸体影像学方法在脑梗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例脑梗案例尸体影像资料(PMCT和PMCTA)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讨论尸体影像学方法用于陈旧性脑梗或急性脑梗的系统诊断能力。结果PMCT可用于陈旧性脑梗塞区域大小、部位和形... 目的初步探究尸体影像学方法在脑梗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例脑梗案例尸体影像资料(PMCT和PMCTA)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讨论尸体影像学方法用于陈旧性脑梗或急性脑梗的系统诊断能力。结果PMCT可用于陈旧性脑梗塞区域大小、部位和形态的记录,死后变化引起的脑组织密度改变无法完全掩盖生前陈旧性脑梗死。PMCTA能进一步满足狭窄、闭塞脑动脉血管的精准定位,通过观察狭窄闭塞血管对应供血区域是否出现低密度梗死灶,可用于是否存在急性脑梗(<24 h)的判断。利用尸体影像学单一方法判断脑血管狭窄闭塞的原因尚具有挑战性,未来通过影像学引导进行尸体脑病变血管的精准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有望解决这一难题。结论尸体影像学方法(PMCT和PMCTA)在尸体脑梗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建议有条件的实验室将其作为法医尸体脑血管病理学检查的常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 尸体影像学 虚拟解剖 PMCT PMCTA
原文传递
基于PMCT的尸表检验骨折的灵敏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余亚蕾 沈海斌 +10 位作者 夏志远 晋文举 刘蓓蓓 顾嘉渊 何治疾 张蔚 刘四杰 丁锡联 张毓锵 龚群 何光龙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360-363,368,共5页
目的 探究尸表检验用于骨折检查的灵敏度。方法 对满足研究条件的25例机械性损伤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全身尸体计算机断层扫描(post-mortem computed tomography,PMCT)检验的骨折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尸表检查对于不同解剖... 目的 探究尸表检验用于骨折检查的灵敏度。方法 对满足研究条件的25例机械性损伤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全身尸体计算机断层扫描(post-mortem computed tomography,PMCT)检验的骨折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尸表检查对于不同解剖部位和不同骨折类型的灵敏度大小。结果 尸表检验仅发现不足1/2的骨折,且极易造成3个解剖部位(肩胛骨、椎骨和骨盆)和3种骨折类型(线状非完全性骨折、线状完全性骨折无错位和局部凹陷性骨折)的漏诊。结论 尸表检验用于骨折检查的灵敏度较低,引入现代尸体影像学检查可有效改善这一现状,以提升法医学尸体检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解剖 骨折 尸表检验 PMCT 灵敏度
原文传递
自缢继发胸腔积血、椎体离断的尸体影像学检查1例
3
作者 张勤健 夏志远 +13 位作者 沈海斌 晋文举 韩冰 余亚蕾 张蔚 顾嘉渊 高阳 刘蓓蓓 何治疾 刘四杰 丁锡联 张毓锵 龚群 何光龙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377-378,共2页
在利用现代尸体影像学检查1例缢死尸体时,意外发现死者存在大量胸腔积血和椎体离断损伤。为明确上述损伤性质,作者对该例尸体影像学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回顾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现代高分辨率PMCT和多期PMCTA,在本例缢死者胸腔积血出血源... 在利用现代尸体影像学检查1例缢死尸体时,意外发现死者存在大量胸腔积血和椎体离断损伤。为明确上述损伤性质,作者对该例尸体影像学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回顾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现代高分辨率PMCT和多期PMCTA,在本例缢死者胸腔积血出血源和椎体离断力学机制分析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某男,87岁,于家中自缢死亡。在进行常规全身高分辨率PMCT检查时,意外发现死者存在大量胸腔积血和椎体离断。为探查胸腔积血出血来源和分析椎体离断形成机制,进一步对死者进行了多期PMC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解剖 尸体影像学 自缢 胸腔积血 椎体离断 PMCT PMCTA
原文传递
尸表检验用于交通事故死因鉴定的可靠性研究
4
作者 顾嘉渊 夏志远 +10 位作者 沈海斌 晋文举 余亚蕾 刘蓓蓓 何治疾 张蔚 刘四杰 丁锡联 张毓锵 龚群 何光龙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355-359,共5页
目的探究尸表检验用于交通事故死因鉴定的可靠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例交通事故相关死亡案例,对比尸表检验死因鉴定意见与最终死因鉴定意见的异同,并对尸表检验在交通事故死因鉴定中的准确率,主要对误、漏诊类型及其占比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探究尸表检验用于交通事故死因鉴定的可靠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例交通事故相关死亡案例,对比尸表检验死因鉴定意见与最终死因鉴定意见的异同,并对尸表检验在交通事故死因鉴定中的准确率,主要对误、漏诊类型及其占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于单一尸表检验出具的死因鉴定意见中,与最终死因鉴定意见相吻合的仅占35%,而存在不同程度误、漏诊的高达45%(Ia类严重误诊占5%,Ib类严重漏诊占5%,Ⅱb类部分漏诊占35%),另外20%无法明确死因。结论孤立的尸表检验在交通事故死因鉴定中的可靠性较低,建议将尸体断层影像学技术作为常规检查,并联合应用尸体解剖以提升法医学鉴定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尸表检验 尸体断层影像学 交通事故 死亡原因 虚拟解剖
原文传递
肠穿孔的尸体影像学诊断研究
5
作者 晋文举 夏志远 +10 位作者 沈海斌 余亚蕾 刘蓓蓓 顾嘉渊 何治疾 张蔚 刘四杰 丁锡联 张毓锵 龚群 何光龙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6期660-663,共4页
目的 探究尸体影像学方法在肠穿孔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 对2例肠穿孔(和4例对照案例)的尸体影像资料(PMCT和PMCTA)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尸体影像学方法用于肠穿孔的诊断能力。结果 PMCT对于肠穿孔引起的游离气体、液体的检测具有较高的... 目的 探究尸体影像学方法在肠穿孔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 对2例肠穿孔(和4例对照案例)的尸体影像资料(PMCT和PMCTA)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尸体影像学方法用于肠穿孔的诊断能力。结果 PMCT对于肠穿孔引起的游离气体、液体的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有时还可观察到腹盆腔低下部位的脓性分泌物,PMCTA能够发现肠穿孔部位造影剂的渗漏,因此可用于穿孔部位的准确定位。结论 尸体影像学方法(PMCT和PMCTA)在肠穿孔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作为法医学肠穿孔诊断或解剖前穿孔定位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 尸体影像学 虚拟解剖 PMCT PMCT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