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新时代“枫桥经验”赋能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基于广东佛山的经验探讨
1
作者 赵佩 何泳龙 《南方论刊》 2023年第11期40-43,共4页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宏观样态体现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抓手、以美好生活为终极目标、以双向互动为治理形态、以科技赋能为治理手段。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宏观样态体现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抓手、以美好生活为终极目标、以双向互动为治理形态、以科技赋能为治理手段。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治理中的生动实践,是推动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其示范性价值可概括为顺应治国理政时代需求,为解现实之需开辟路径;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倡导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全面打造多元共治格局;融合现代社会法治观念,展现基层治理理想图景等。新时期要大力培育社会主体参与治理实践、强化柔性治理的政策靶向效应、加快创新实践的理论建构和国际交流,以新时代“枫桥经验”赋能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枫桥经验” 社会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我国川东北地区男性原发性痛风患者中不同原因高尿酸血症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朱丹 青玉凤 +6 位作者 李青 易婷 王霞 彭春梅 何泳龙 张全波 周京国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我国川东北地区男性原发性痛风患者因不同原因导致的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并分析相关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80例男性原发性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4h尿尿酸≤3.57mmol定义为血尿酸排泄障碍,>3.57mmol定义为尿酸生成增... 目的探讨我国川东北地区男性原发性痛风患者因不同原因导致的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并分析相关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80例男性原发性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4h尿尿酸≤3.57mmol定义为血尿酸排泄障碍,>3.57mmol定义为尿酸生成增多。比较两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差异性,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原因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404例患者为尿酸排泄障碍型(排泄障碍组),176例患者为尿酸生成增多型(生成增多组)。排泄障碍组患者较生成增多组患者病程长、年龄大;排泄障碍组BMI指数、血浆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血红蛋白(HGB)指标明显低于生成增多组;排泄障碍组血肌酐(Crea)、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C)、球蛋白(GLOB)指标明显高于生成增多组。24h尿尿酸与ALT、ALB呈正相关,与GLOB、尿素氮(Urea)、Crea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BMI指数均与尿酸排泄障碍及生成增多相关。结论我国川东北地区男性原发性痛风患者血尿酸增高的原因以排泄障碍为主,年轻患者血尿酸增高的主要原因为尿酸生成增多。尿酸排泄障碍患者病程长、肾功能易受损。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相关,年龄、BMI指数、病程、痛风石形成、高血压可能是尿酸排泄障碍及尿酸生成增多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风 24小时尿尿酸 血尿酸 生成增多型 排泄障碍型
下载PDF
加味四妙散汤剂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刘璐 张全波 +2 位作者 青玉凤 周京国 何泳龙 《新医学》 2017年第6期375-379,共5页
目的探讨加味四妙散汤剂(MSD)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将大鼠分为模型组、秋水仙碱组(PC组)、加味四妙散汤剂低剂量组(MSD1组)及高剂量组(MSD2组),另设立空白对照组(BC组),分别... 目的探讨加味四妙散汤剂(MSD)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将大鼠分为模型组、秋水仙碱组(PC组)、加味四妙散汤剂低剂量组(MSD1组)及高剂量组(MSD2组),另设立空白对照组(BC组),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在0、6、24、48、72 h测定各组大鼠右踝关节肿胀指数;给药3 d后收集各组关节液,ELISA法检测IL-1β、IL-6、TNF-α的含量;处死大鼠,收集各组关节周围软组织制作病理组织切片,显微镜下观察炎症细胞浸润程度。结果模型组在各时点的关节肿胀度均高于BC组(P均<0.05)。与BC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注射尿酸盐后6 h关节肿胀,24 h肿胀达高峰。在注射尿酸盐24 h后,PC组、MSD1组、MSD2组大鼠的关节肿胀度均比模型组降低(P均<0.05);MSD1组、MSD2组大鼠的关节肿胀度高于PC组(P均<0.05);MSD2组的关节肿胀度均比MSD 1组降低(P均<0.05)。模型组关节液中的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均高于BC组(P均<0.05)。治疗后,PC组、MSD1组、MSD2组关节液中的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均<0.05)。显微镜下见PC组、MSD1组、MSD2组关节软组织的炎症细胞浸润均较模型组减少。结论 MSD可能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聚集、下调关节液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表达,减轻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加味四妙散 大鼠 白介素-1Β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在间歇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其彬 何泳龙 +3 位作者 青玉凤 李玲琴 谢文光 周京国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7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在间歇期痛风性关节炎(IG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采集40例间歇期IGA男性患者(IGA组)、80例体检健康男性(正常对照组)外周静脉血,分离PBMC并进行培养。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在间歇期痛风性关节炎(IG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采集40例间歇期IGA男性患者(IGA组)、80例体检健康男性(正常对照组)外周静脉血,分离PBMC并进行培养。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检测PBMC中Beclin-1 mRNA、蛋白表达。随机抽取5例IGA患者外周静脉血20 m L,分为未刺激组及尿酸盐晶体(MSU)刺激1、3、6 h组并提取其PBMC,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PBMC中Beclin-1蛋白表达。随机抽取5例IGA患者、5例体检健康者外周静脉血20 m L,将血液标本均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雷帕霉素组、自噬抑制剂组。空白对照组不做干预,其他各组均加入相应试剂进行干预并提取PBMC,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PBMC中Beclin-1蛋白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干预后IGA患者血浆IL-1β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GA组PBMC中Beclin-1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低(P均<0. 05)。MSU刺激1、3 h组PBMC中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较未刺激组高(P均<0. 05),而MSU刺激6 h组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较未刺激组低(P <0. 05)。IGA患者PBMC中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雷帕霉素组较空白对照组低(P <0. 01),且自噬抑制剂组最高(P均<0. 05),恢复至空白对照组水平;体检健康者PBMC中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空白对照组、MSU组、雷帕霉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而自噬抑制剂组较其他组低(P均<0. 05)。IGA患者血浆IL-1β水平比较,MSU、雷帕霉素组较空白对照组高(P均<0. 05),雷帕霉素组较MSU组低(P <0. 05),自噬抑制剂组较空白对照组、MSU组高(P均<0. 05),自噬抑制剂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在间歇期IGA患者外周血PBMC中呈低表达,其可能在IGA发展过程中参与自噬途径并最终被自噬溶酶体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间歇期 细胞自噬 Beclin-1基因
下载PDF
miR-223基因家族的分子进化与靶基因预测 被引量:4
5
作者 钟晓武 青玉凤 +4 位作者 杨其彬 何泳龙 赵明才 谢文光 周京国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315-320,共6页
目的:分析所有miR-223基因家族成员的序列特征,并对miR-223靶基因进行预测,然后分析miR-223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Clustal X 1.83软件分析miR-223基因序列特征,MEGA 5.0软件分析进化关系,再运用TargetScan、PicTar和miRDB进行... 目的:分析所有miR-223基因家族成员的序列特征,并对miR-223靶基因进行预测,然后分析miR-223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Clustal X 1.83软件分析miR-223基因序列特征,MEGA 5.0软件分析进化关系,再运用TargetScan、PicTar和miRDB进行靶基因预测,最后GO和KEGG进行功能分析。结果:在miRBase数据中获得miRNA-223基因家族成员的序列27条,绝大部分位于基因间隔区,少数成员的基因位置未知。大部分定位于X染色体,部分成员位于常染色体。miRNA-223成熟序列长度在20-23nt之间,同源性较高。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miRNA-223基因家族成员分为三支。预测获得人类miRNA-223的可能具有27个靶基因,它们主要与信号转导、转录调控以及细胞生长发育等密切相关。结论:本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理解miR-223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功能,也可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223 分子进化 靶基因 功能分析
下载PDF
白介素-8在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钟晓武 姚承佼 +7 位作者 周京国 何泳龙 姚亚希 彭元洪 杨其彬 青玉凤 方莉 谢文光 《西部医学》 2017年第10期1369-1372,共4页
目的分析白介素-8(IL-8)在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组)、非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NAGA组)和健康体检者(HC组)各43例。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外周血单个... 目的分析白介素-8(IL-8)在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组)、非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NAGA组)和健康体检者(HC组)各43例。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IL-8mRNA和蛋白表达,再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浆IL-8水平。结果 IL-8mRNA在AGA组PBMCs中的表达高于NAGA组和HC组(均P<0.01),在NAGA组的表达高于HC组(P<0.01)。PBMCs中的IL-8蛋白水平在AGA组高于NAGA组和HC组(均P<0.01),且HC组最低,但NAGA组和H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中IL-8水平在AGA组和NAGA组显著高于HC组(均P<0.01),NAGA组显著高于HC组(P<0.05)。结论 IL-8在GA患者的外周血中异常表达,提示IL-8在GA的病理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外周血 炎症 IL-8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及其中药复方治疗概况 被引量:12
7
作者 何泳龙 青玉凤 周京国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574-578,共5页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而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monosodium urate,MSU)晶体沉积于组织或器官并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关节红、肿、热、痛与功能障碍,甚至关节畸形、肾石病及尿酸性肾病。...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而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monosodium urate,MSU)晶体沉积于组织或器官并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关节红、肿、热、痛与功能障碍,甚至关节畸形、肾石病及尿酸性肾病。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生化基础。流行病学显示痛风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高尿酸血症/痛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于其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以及相关药物治疗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视。因此,对于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研究以及中药复方制剂在高尿酸血症/痛风中疗效的研究正如雨后春笋般如火如荼,它将从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研究及中药复方制剂在高尿酸血症/痛风中疗效的研究现状及概况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痛风 关节炎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痛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irtuin 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其彬 何泳龙 +3 位作者 钟晓武 青玉凤 谢文光 周京国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649-653,共5页
目的:白藜芦醇具有抗炎止痛、降尿酸等多种药理活性,但其机理尚未完全明确,白藜芦醇作为Sirtuin 1(SIRT1)的天然激动剂,本研究通过检测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SIR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检测白藜芦醇体外... 目的:白藜芦醇具有抗炎止痛、降尿酸等多种药理活性,但其机理尚未完全明确,白藜芦醇作为Sirtuin 1(SIRT1)的天然激动剂,本研究通过检测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SIR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检测白藜芦醇体外干预尿酸盐晶体(MSU)刺激间歇期痛风患者PBMCs的SIRT1及IL-1β蛋白水平,探讨白藜芦醇干预痛风炎症的机理及意义。方法:收集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包括急性期(AG),间歇期(IG)和健康体检者(HC)的PBMCs,同时进行IG患者外周全血功能研究,予以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干预MSU刺激IG患者6 h后分离PBMC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SIRT1、NF-κB p65 mRNA表达水平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IRT1及IL-1β蛋白水平。结果:SIRT1 mRNA和蛋白水平在AG、IG组均低于HC(P分别<0. 01,0. 05);体外功能研究发现,200μmol/L和400μmol/L白藜芦醇干预MSU组的SIRT1蛋白水平与MSU组比较显著升高(P均<0. 01),而100μmol/L白藜芦醇干预MSU组SIRT1蛋白水平较MSU组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 NF-κB p65 mRNA及IL-1β蛋白水平在200μmol/L和400μmol/L白藜芦醇干预MSU组较MSU组显著降低(P均<0. 01),100μmol/L白藜芦醇干预MSU组较MSU组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痛风患者SIRT1表达水平降低,白藜芦醇通过浓度依赖性上调痛风患者SIRT1表达水平抑制致炎因子IL-1β产生,提示SIRT1是白藜芦醇抑制痛风炎症反应的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SIRT1 痛风 炎症
下载PDF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ASC及其亚型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其彬 何泳龙 +2 位作者 青玉凤 刘璐 周京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及其亚型(ASC-b)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组)、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IGA组)和正常体检者(对照组)各48例采用实时荧光... 目的观察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及其亚型(ASC-b)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组)、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IGA组)和正常体检者(对照组)各48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PBMCs中ASC mRNA和蛋白及核因子(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 AGA组ASC mRNA表达显著高于IGA组及对照组(P均<0.01),IG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GA组与IGA组ASC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且IGA组最低(P<0.01),AGA组ASC-b蛋白表达显著高于IGA组和对照组(P均<0.01),IGA组最低(P<0.05);AGA组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高于IGA组和对照组(P均<0.01),IG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GA患者PBMCs中ASC及其亚型ASC-b表达异常,提示ASC及其亚型在GA的病理机制中发挥了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 核因子-ΚB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下载PDF
嗜酸性筋膜炎合并高尿酸血症1例
10
作者 何泳龙 杨其彬 +2 位作者 青玉凤 马鑫 周京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05-106,共2页
患者,男,48岁,因'双前臂、双小腿对称性肿胀3个月'于2014年10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原因出现双前臂、双小腿皮肤紧缩,且成对称性肿胀。初期未予重视,但病情进行性加重,且逐渐出现皮肤坚硬、肿胀,晨起减轻。曾于当地医院就诊,考... 患者,男,48岁,因'双前臂、双小腿对称性肿胀3个月'于2014年10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原因出现双前臂、双小腿皮肤紧缩,且成对称性肿胀。初期未予重视,但病情进行性加重,且逐渐出现皮肤坚硬、肿胀,晨起减轻。曾于当地医院就诊,考虑'硬皮病',经治疗(方案不详)病情无缓解。患者无指端疼痛麻木、无关节肿痛、无雷诺现象、无周期性发热、无食管蠕动异常等不适。既往无特殊病史、无典型痛风发作表现。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筋膜炎 典型痛风 周期性发热 高尿酸血症 疼痛麻木 特殊病史 硬皮病 指端 雷诺现象 关节肿痛
下载PDF
依托考昔治疗痛风致发疹性药疹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春梅 青玉风 +3 位作者 何泳龙 谢文光 党万太 周京国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648-650,共3页
药疹,即药物性皮炎,是指药物通过注射、内服和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皮肤、黏膜发疹为主的药物过敏反应。皮肤发疹类型复杂多样,以发疹性药疹、荨麻疹样药疹、固定型药疹三型最为常见;以重症多形红斑型、剥脱性皮炎及大疱性表皮... 药疹,即药物性皮炎,是指药物通过注射、内服和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皮肤、黏膜发疹为主的药物过敏反应。皮肤发疹类型复杂多样,以发疹性药疹、荨麻疹样药疹、固定型药疹三型最为常见;以重症多形红斑型、剥脱性皮炎及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最为严重 [1-2] 。药物过敏是药物不良反应的特殊类型,是临床中的常见问题。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出现不良反应较为常见的药物有"秋水仙碱"和"别嘌醇",前者不良反应以消化道症状常见,后者以皮疹多见,且皮疹出现的潜伏期较长 [3] 。依托考昔作为高选择性非甾体抗炎药,较传统非甾体抗炎药药效强,且不良反应小而广泛应用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 [4] 。近年来,国外学者 [5-7] 已报道依托考昔致荨麻疹型、泛发性发疹样脓疱病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型和固定型等多种类型药疹,而国内仅有3例类似皮肤黏膜不良反应事件报道 [8-10] ,其中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致固定型药疹1例、治疗骨关节炎致麻疹性药疹1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致脱屑性药疹1例,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中尚无引起发疹性药疹的病例报道。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确诊依托考昔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致发疹性药疹1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考昔 药疹 痛风
下载PDF
正五聚蛋白3在风湿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春梅 谢文光 +2 位作者 何泳龙 游智骁 周京国 《医学综述》 2019年第3期422-427,433,共7页
正五聚蛋白3(PTX3)是受炎症信号刺激而表达的急性时相蛋白,与风湿性疾病的关系密切。PTX3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参与固有免疫、调节炎症反应、影响促炎因子分泌及血管重塑,在炎性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意义重大。PTX3可反映系统性... 正五聚蛋白3(PTX3)是受炎症信号刺激而表达的急性时相蛋白,与风湿性疾病的关系密切。PTX3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参与固有免疫、调节炎症反应、影响促炎因子分泌及血管重塑,在炎性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意义重大。PTX3可反映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疾病活动度。与同家族的C反应蛋白相比,PTX3能更迅速地反映组织局部炎症及损伤情况,有望成为临床中更敏感的血清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五聚蛋白3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5 风湿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硬化症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列线图模型对超重及肥胖儿童青少年高尿酸血症发生风险的预测与评估
13
作者 敬剑英 肖宁婷 +3 位作者 郭雪梅 敬雪明 谢荣 何泳龙 《重庆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20-225,共6页
目的建立超重及肥胖儿童青少年高尿酸血症(HUA)发病风险列线图模型,为该人群HUA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该院就诊的1410例6~17岁超重及肥胖儿童青少年临床资料。按照7∶3的比例随机抽取987例超重及肥胖儿... 目的建立超重及肥胖儿童青少年高尿酸血症(HUA)发病风险列线图模型,为该人群HUA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该院就诊的1410例6~17岁超重及肥胖儿童青少年临床资料。按照7∶3的比例随机抽取987例超重及肥胖儿童青少年建立模型,剩余423例进行内部验证。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高尿酸定义,将其分为HUA组和非HUA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超重及肥胖儿童青少年HUA的影响因素,R语言构建列线图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决策分析曲线(DCA)、临床影响曲线(CIC)及C-统计量(C-index)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Bootstrap重复取样法(取样次数1000次)进行模型内部验证。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324,95%CI:1.155~4.672,P=0.018)、性别(OR=0.456,95%CI:0.256~0.810,P=0.007)、甘油三酯(TG)(OR=3.775,95%CI:2.321~6.138,P<0.001)、血钙(OR=26.986,95%CI:3.186~228.589,P=0.003)、血肌酐(OR=1.047,95%CI:1.026~1.070,P<0.001)为超重及肥胖儿童青少年HUA的影响因素。模型ROC的AUC为0.840,敏感度为0.786,特异度为0.762,Youden指数为0.548,C-index为0.840。DCA患病风险概率为0.1~0.8,两个模型的净受益率都>0,内部验证ROC的AUC为0.87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对超重及肥胖儿童青少年HUA的发病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可为该人群的早期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及肥胖 儿童 青少年 高尿酸血症 危险因素 列线图 预测模型
下载PDF
Ⅰ型和Ⅶ型糖原贮积病的致病基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4
作者 彭春梅 谢文光 +2 位作者 何泳龙 游智骁 周京国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104-107,共4页
糖原贮积病(GSD)是一类因机体糖原代谢酶缺陷使糖原在组织中分解障碍而沉积过多,或由于糖原合成酶缺陷而致组织中糖原耗竭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诊断GSD除具有相应临床表现外,主要依靠突变基因检测和(或)组织中相应酶活性检测。Ⅰ型GSD... 糖原贮积病(GSD)是一类因机体糖原代谢酶缺陷使糖原在组织中分解障碍而沉积过多,或由于糖原合成酶缺陷而致组织中糖原耗竭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诊断GSD除具有相应临床表现外,主要依靠突变基因检测和(或)组织中相应酶活性检测。Ⅰ型GSD是一组由葡萄糖-6-磷酸酶缺陷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为Ⅰa、Ⅰb两个亚型,Ⅰa型GSD是由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亚基基因突变所致,Ⅰb型GSD是由溶质载体家族37成员4基因突变所致。Ⅶ型GSD是由肌肉型磷酸果糖激酶基因突变所致,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移码突变和剪接突变等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代谢 糖原贮积病 葡萄糖-6-磷酸酶 磷酸果糖激酶 基因突变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差异表达研究
15
作者 钟晓武 姚承佼 +6 位作者 青玉凤 姚亚希 何泳龙 杨其彬 赵明才 谢文光 周京国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14-219,共6页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1n—cRNAs在强直性脊柱炎发病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lncRNAs表达谱芯片技术,检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差异表达lncRNAs和mRNAs,...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1n—cRNAs在强直性脊柱炎发病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lncRNAs表达谱芯片技术,检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差异表达lncRNAs和mRNAs,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GO及Pathway分析,并运用Realtime—PCR技术对差异表达的lncRNAs进行验证。结果芯片数据结果获得了具有2倍以上差异表达的lncRNAs共148条,差异表达的mRNAs有134条。GO分析发现,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参与蛋白结合、转录调节、代谢、信号转导等。Pathway分析显示它们主要参与Toll样受体、蛋白激酶、补体途径及Notch信号通路等。Realtime—PCR检测了3个lncRNAs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表达与基因芯片一致,其中D90064是表达差异最为明显的lncRNAs。结论多条lncRNAs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异常表达,提示它们在强直性脊柱炎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代谢 脊柱炎 强直性/代谢 芯片分析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