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咽原发性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何洁华 宗永生 +3 位作者 罗容珍 梁小曼 吴秋良 梁英杰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53-757,共5页
背景与目的:鼻咽原发性腺癌非常少见,少有大宗病例的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鼻咽原发性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复习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24年鼻咽部癌活检资料;收集有较详细临床资料及蜡块保存较好的鼻咽部原发性腺癌标本39例,进行HE... 背景与目的:鼻咽原发性腺癌非常少见,少有大宗病例的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鼻咽原发性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复习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24年鼻咽部癌活检资料;收集有较详细临床资料及蜡块保存较好的鼻咽部原发性腺癌标本39例,进行HE、PAS及Alcian蓝染色,光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收集177例鼻咽癌(WHO所定义的鼻咽癌,包括角化性鳞状细胞癌和非角化性癌)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结果:(1)24年间鼻咽部癌活检病例共31791例,其中鼻咽腺癌153例,占0.48%。(2)39例鼻咽原发性腺癌患者中位年龄为46岁,发病高峰年龄段为40~49岁。(343.5%(17/39)的鼻咽原发性腺癌为女性。(4)39例鼻咽原发性腺癌中,就诊时局部病变超出鼻咽腔(T3)或/和侵犯破坏颅骨或/和颅神经(T4)者占60.53%,但颈淋巴结肿大者仅7例(占17.95%,7/39),与鼻咽癌的淋巴结转移率(76.84%,136/177)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5)39例鼻咽原发性腺癌中有普通型腺癌16例和涎腺型腺癌23例,前者包括低度恶性者9例和高度恶性者7例,后者包括腺样囊性癌17例,粘液表皮样癌6例。(6)其中7例普通型腺癌(包括所有5例乳头状腺癌)见到癌组织与鼻咽粘膜表面上皮直接过渡;4例粘液表皮样癌见到癌组织与鼻咽粘膜表面鳞化上皮直接过渡;2例腺样囊性癌见癌旁的小涎腺导管上皮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原发性腺癌 病理 形态学观察 鼻咽癌 活检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及其癌变组织CD44v6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何洁华 梁小曼 +3 位作者 候景辉 黄亦莉 吴秋良 肖永波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15-618,共4页
背景与目的:CD44v6是乳腺上皮恶性转化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有不同的表达,但其在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本研究目的是检测CD44v6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及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组织中的表达,探... 背景与目的:CD44v6是乳腺上皮恶性转化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有不同的表达,但其在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本研究目的是检测CD44v6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及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D44v6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49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15例导管内癌、15例浸润性导管癌及20例正常乳腺组织的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在正常组织、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状瘤癌变、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中,肌上皮细胞(basalepithelialcell)的CD44v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5.00%、85.72%、66.66%、66.66%、0%,导管内乳头状瘤与乳头状瘤癌变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上皮细胞(luminalepithelialcell)的CD44v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0%、20.41%、83.34%、93.33%、100%,导管内乳头状瘤与乳头状瘤癌变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通过免疫组化检测CD44v6蛋白表达对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是否癌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癌变组织 CD44V6蛋白 免疫组化 基因表达
下载PDF
8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何洁华 Alexander R.Chang +2 位作者 梁小曼 郝亚萍 谭宝卿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1-273,共3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细胞学特征。方法 :对 8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细针穿刺涂片的观察分析 ,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细胞学特征有 :涂片细胞量丰富 ,细胞边界清楚 ,可呈平铺或乳头状结构 ,细胞核呈毛玻璃样外观 ,可见核内包涵体及...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细胞学特征。方法 :对 8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细针穿刺涂片的观察分析 ,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细胞学特征有 :涂片细胞量丰富 ,细胞边界清楚 ,可呈平铺或乳头状结构 ,细胞核呈毛玻璃样外观 ,可见核内包涵体及核纵沟 ,并可见多核巨细胞 ,砂粒体及胶质成份。结论 :大多数甲状腺乳头状癌在细针穿刺细胞学上可作出明确的诊断 ,在术前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及手术方式的选择上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肿瘤 细胞学诊断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细胞学检查对482例肺癌的诊断及分类准确率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何洁华 梁小曼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71-373,共3页
本文收集纤维支气管镜涂片及活检或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肺恶性肿瘤共482例。结果发现纤维支气管镜细胞学诊断敏感率为8238%(388/388+83);在有明确病理学分类对照的178例中,细胞学分类总准确率为8820%... 本文收集纤维支气管镜涂片及活检或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肺恶性肿瘤共482例。结果发现纤维支气管镜细胞学诊断敏感率为8238%(388/388+83);在有明确病理学分类对照的178例中,细胞学分类总准确率为8820%(157/178);各类型分类准确率在小细胞癌为9143%(32/35);鳞状细胞癌为8353%(71/85);腺癌为9176%(44/48);鳞腺癌10例,细胞学分为腺癌8例,鳞癌2例。若以小细胞与非小细胞癌两大分类计算,则小细胞癌分类准确率为9143%(32/35),非小细胞癌为9790%(140/1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支气管镜 细胞诊断 分类 准确率
下载PDF
CD44v6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及其癌变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何洁华 梁小曼 +3 位作者 郝亚萍 侯景辉 肖永波 梁建中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255-1257,共3页
目的 比较CD44v6及HHF35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及其癌变组织的表达,探讨CD44v6在两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9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组织的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在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状瘤癌变组织... 目的 比较CD44v6及HHF35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及其癌变组织的表达,探讨CD44v6在两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9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组织的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在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状瘤癌变组织中,肌上皮细胞的CD44v6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7%,33.3%,相互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上皮性肿瘤细胞的CD44v6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6.5%,83.3%,相互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HHF35在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状瘤癌变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9%,41.7%,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肌上皮细胞CD44v6及HHF35呈双阳性的导管内乳头状瘤中,34/42例CD44v6在上皮性肿瘤细胞呈阴性;在肌上皮细胞CD44v6及HHF35呈双阴性的乳头状瘤癌变中,4/4例CD44v6在上皮性肿瘤细胞呈阳性。结论通过免疫组化检测CD44v6蛋白表达对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合HHF35的检测,可提高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鉴别诊断的有效性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别诊断 乳腺肿瘤 乳头状瘤 CD44V6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鼻咽原发性乳头状腺癌并无EB病毒感染 被引量:2
6
作者 何洁华 宗永生 +2 位作者 张敏 罗容珍 梁英杰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 2003年第3期200-203,共4页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鼻咽原发性乳头状腺癌的病理特征及其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在广州地区约3万例鼻咽癌活检中收集到鼻咽原发性乳头状腺癌5例,除H—E和Alcian蓝染色外,用核酸原位杂交、巢式PCR及免疫组化技术进行了EB病毒相关指...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鼻咽原发性乳头状腺癌的病理特征及其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在广州地区约3万例鼻咽癌活检中收集到鼻咽原发性乳头状腺癌5例,除H—E和Alcian蓝染色外,用核酸原位杂交、巢式PCR及免疫组化技术进行了EB病毒相关指标及上皮性标志的检测。结果 5例鼻咽原发性乳头状腺癌均位于顶后或/和侧壁,呈外生性生长,除1例外均无颈淋巴结转移。光镜下肿瘤由分支复杂的乳头构成,被覆柱状或立方上皮,胞浆可见粘液,2例可见砂粒体,5例均见癌组织与鼻咽粘膜被覆上皮相过渡。EMA阳性信号位于癌细胞的近腔面胞膜。所有病例的癌细胞均无EBERs及LMPl的阳性表达,也未检测到HPV抗原。结论 在鼻咽癌高发区,鼻咽原发性乳头状腺癌非常少见。这是一种具有独特生物学行为的低度恶性肿瘤,起源于鼻咽粘膜上皮。与鼻咽非角化性癌不同,鼻咽原发性乳头状腺癌并无EB病毒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原发性乳头状腺癌 鼻咽肿瘤 EB病毒感染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44例肾上腺皮质外检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
7
作者 何洁华 宗永生 +2 位作者 林汉良 梁小曼 吴秋良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200-1202,共3页
目的 分析肾上腺皮质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和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近 10年来 44例肾上腺皮质外检组织切片及资料。结果 ① 2 2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平均年龄 40 8岁 ,其中大部分 (占 82 %... 目的 分析肾上腺皮质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和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近 10年来 44例肾上腺皮质外检组织切片及资料。结果 ① 2 2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平均年龄 40 8岁 ,其中大部分 (占 82 %,18/ 2 2 )为单侧肾上腺皮质腺瘤 (醛固酮瘤 )。醛固酮瘤瘤细胞主要为所谓的杂交细胞和类似于束状带细胞的瘤细胞 ,见个别核大甚至怪异的细胞 ;除 1例外 ,其余均小于 2 0cm。② 10例内源性皮质醇增多症 ,平均年龄 2 5 7岁 ,其中 7例为肾上腺皮质增生 (占 70 %,7/ 10 ) ,皮质增生细胞主要为浅染富含脂质的细胞和少脂质的致密细胞。③ 12例无功能性皮质病变 ,平均年龄 60 0岁 ,其中 9例为无功能性皮质腺瘤 (占 75 %,9/ 12 )。无功能性皮质腺瘤均大于 2 0cm ,除 1例嗜酸性腺瘤外 ,8例无功能性腺瘤的瘤细胞类似正常的皮质细胞 ,间变性不明显。结论 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和瘤细胞间变程度是区分功能性和无功能性肾上腺皮质腺瘤有价值的参考指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多由单侧皮质腺瘤引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特征 肾上腺皮质病变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皮质腺瘤 组织切片
下载PDF
术中印片细胞学快速诊断的价值
8
作者 何洁华 梁小曼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18-118,共1页
关键词 细胞学 诊断 印片 术中病理诊断
下载PDF
术中压片细胞学快速诊断的价值
9
作者 何洁华 梁小曼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8-109,共2页
压片细胞学的制片方法快速,简单,不需特殊设备,可在各种设备条件的病理科进行。为了探讨这种方法的实用价值,本文对一组术中压片细胞学诊断的病例进行分析,并与冰冻切片及术后石蜡切片诊断结果进行对照。1材料和方法自1995年10月至... 压片细胞学的制片方法快速,简单,不需特殊设备,可在各种设备条件的病理科进行。为了探讨这种方法的实用价值,本文对一组术中压片细胞学诊断的病例进行分析,并与冰冻切片及术后石蜡切片诊断结果进行对照。1材料和方法自1995年10月至1997年6月期间在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细胞诊断 压片
下载PDF
乳腺穿刺细胞学诊断报告方式的探讨——1999年761例次乳腺穿刺细胞学诊断分析
10
作者 何洁华 梁小曼 +4 位作者 吴秋良 饶慧兰 林素暇 张惠忠 邵建永 《江西医学检验》 2002年第4期209-212,240,共5页
目的评价细胞学报告方式对临床的指导价值。方法本文对我院1999年乳腺肿块穿刺细胞学761例次的报告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们使用的5组分类法,采取文字描述的报告方式,能恰当反映穿刺的质量、细胞学涂片所见、细胞学诊断与对临床的建... 目的评价细胞学报告方式对临床的指导价值。方法本文对我院1999年乳腺肿块穿刺细胞学761例次的报告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们使用的5组分类法,采取文字描述的报告方式,能恰当反映穿刺的质量、细胞学涂片所见、细胞学诊断与对临床的建议。260例有细胞-组织病理学对照的病例中,乳腺癌细胞诊断的敏感性为79.5%。①类报告(涂片见癌细胞)病例的术中冰冻切片率仅为10.5%,大大低于其它报告类型的病例组,恶性预测值为100%,无假阳性报告。良性病例组细胞学诊断的特异性为100%,良性预测值94.7%。结论乳腺FNA用于可扪及肿块的诊断,应严格掌握阳性诊断标准,尽量避免假阳性的发生。认为确有必要将一些难以确定性质的增生性病变归为一类,与可疑癌的报告同属提示临床有必要作进一步检查的类型。诊断报告也有必要对穿刺涂片质量进行评价,对取材不满意的涂片应予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穿刺细胞学 报告方式
下载PDF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鼻咽癌微血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智 林素暇 +2 位作者 梁惠珍 梁英杰 何洁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migrationinhibitoryfactor,MI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关系,探讨细胞因子在鼻咽癌细胞侵袭转移过程中...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migrationinhibitoryfactor,MI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关系,探讨细胞因子在鼻咽癌细胞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999-2003年期间45例确诊未治的鼻咽原发癌活检组织标本,用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鼻咽癌组织中MIF和VEGF表达,计数癌组织中新生血管热区的CD34阳性微血管密度(intratumoralmicrovesseldensity,IMD),并将各检测指标与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相联系。【结果】鼻咽原发癌组织中,癌细胞MIF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35/45)和71%(32/4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MIF和IMD水平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P =0.029,P=0.026,MIF阳性组的IMD计数为(35.1±13.3)/高倍视野,明显高于MIF阴性病例的(20.9±10.2)/高倍视野,P=0.003。以Schmincke型生长方式分布的癌细胞MIF表达水平(67.4%±35.2%)高于以Regaud型方式分布的癌细胞(32.9%±29.7%),P=0.007。癌细胞MIF与VEGF表达以及IMD计数均显示正相关关系,P<0.05。但癌细胞VEGF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组织学分型以及临床分期无统计学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F 癌细胞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VEGF表达 癌组织中 微血管生成 淋巴结转移 IMD 热区 生长方式
下载PDF
鼻咽癌变过程生物学特性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宗永生 钟碧玲 +6 位作者 梁英杰 张敏 林素暇 何洁华 梁小曼 吴秋良 曾益新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86-695,共10页
作者总结所在研究小组近5年来在鼻咽癌变过程生物学特性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结合国内外这一领城的进展,提出作者对鼻咽癌变机理的看法。为了研究鼻咽癌变,本课题组对20000多例鼻咽癌活检和600多例EB病毒血清学阳性并已随访12年以上的鼻... 作者总结所在研究小组近5年来在鼻咽癌变过程生物学特性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结合国内外这一领城的进展,提出作者对鼻咽癌变机理的看法。为了研究鼻咽癌变,本课题组对20000多例鼻咽癌活检和600多例EB病毒血清学阳性并已随访12年以上的鼻咽活检材料,进行了除组织病理学染色外,还采用动物实验、分子生物学方法(如原位杂交和PCR等)的研究,至今,完成论文26篇,并正式发表在国内外医学生物学杂志上。综合得到的结论是:(1)鼻咽癌变过程中所见的形态发生学顺序为鳞状化生、上皮异型性变、原位癌和微小浸润癌。(2)这种形态发生学顺序常可见于鼻咽粘膜上皮的一定范围,因此鼻咽癌变是一种区域性癌变。(3)EB病毒DNA和小RNAs在上皮呈异型性变时即可被检测到,且若干病毒基因编码产物,特别是LMP1,可在异型上皮、原位癌和微小浸润癌中表达,因此EB病毒在鼻咽癌变过程中可能起着关键的作用。(4)EB病毒基因编码产物与上皮细胞内、由逐步变异了的调节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异常表达产物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鼻咽癌变过程中的一系列分子事件。(5)由于EB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不但可在癌巢中观察到,且可在周围血液中检测到,因此个体的细胞免疫状态也是影响鼻咽癌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生物学特性 癌变 形态发生 EPSTEIN-BARR病毒 细胞免疫
下载PDF
鼻咽癌癌前病变和组织学类型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21
13
作者 宗永生 吴秋良 +5 位作者 梁小曼 梁英杰 何洁华 林素暇 李智 钟碧玲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7-127,共11页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癌前病变 组织病理学 分类
下载PDF
细针抽吸、粗针切割和病灶染色切除三种方法诊断非扪及性乳腺疾病的比较 被引量:12
14
作者 伍尧泮 蔡培强 +6 位作者 张伟章 唐军 顾仰葵 李立 欧阳翼 何洁华 林浩皋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6-349,共4页
背景与目的:提高乳腺癌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关键在于早期诊断。而早期乳腺癌多为隐匿性,临床无法扪及,实验室检查也不能提供有效的检测方法,诊断困难。本研究旨在探寻有效的检查手段,以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选择钼靶照片发... 背景与目的:提高乳腺癌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关键在于早期诊断。而早期乳腺癌多为隐匿性,临床无法扪及,实验室检查也不能提供有效的检测方法,诊断困难。本研究旨在探寻有效的检查手段,以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选择钼靶照片发现有可疑恶性病变而临床未扪及肿块的患者24例,对每一病例进行计算机辅助钼靶立体定位,并分别行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粗针穿刺活检、病灶染色手术切除冰冻切片活检术,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本组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粗针穿刺活检和病灶染色手术切除冰冻切片检查的符合率分别为75%、92%和100%(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钼靶立体定位病灶染色手术切除冰冻切片活检术是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率的理想诊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针抽吸 粗针切割 病灶染色 诊断 乳腺疾病 手术 肿瘤
下载PDF
EB病毒相关性疾病病理学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27
15
作者 宗永生 吴秋良 +2 位作者 林素暇 何洁华 张昌卿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1-487,492,共8页
报告作者及其同事在鼻咽癌高发的广州地区所做EB病毒相关性疾病病理学研究的进展。内容包括:①EB病毒病理生物学;②EB病毒相关性疾病病理学;③检测组织中的EB病毒;④EB病毒血清学。重点是EB病毒相关性疾病的病理学以及评估各种检测EB病... 报告作者及其同事在鼻咽癌高发的广州地区所做EB病毒相关性疾病病理学研究的进展。内容包括:①EB病毒病理生物学;②EB病毒相关性疾病病理学;③检测组织中的EB病毒;④EB病毒血清学。重点是EB病毒相关性疾病的病理学以及评估各种检测EB病毒相关性疾病患者组织和血清中EB病毒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EB病毒相关性疾病 病理学 血清学
下载PDF
乳腺派杰氏病4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杨名添 龙浩 +2 位作者 何洁华 王曦 谢泽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1-133,137,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乳腺派杰氏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5例经病理诊断的乳腺派杰氏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中有乳头和/或乳晕区糜烂、出血等湿疹样表现者40例(其中伴乳头下方肿块11例);单纯表现为乳... 目的:研究分析乳腺派杰氏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5例经病理诊断的乳腺派杰氏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中有乳头和/或乳晕区糜烂、出血等湿疹样表现者40例(其中伴乳头下方肿块11例);单纯表现为乳头下肿块5例;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13例。本组25例作根治术,20例作改良根治术。派杰氏病不伴深部肿块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5.5%和78.6%,而伴有深部肿块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53.8%和36.4%,两者的5年和10年的生存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其P值分别为<0.01和<0.05);无乳头下方浸润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88.9%,而有乳头下方浸润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69.6%和43.8%,前者亦优于后者(P<0.05);腋窝淋巴结阴性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2.0%和76.5%,而阳性者则分别为50.0%和25.0%,前者同样优于后者(P<0.05)。结论:乳腺派杰氏病多数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凡有湿疹样表现者均要考虑本病的可能性;本病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治疗。不伴深部肿块、没有深部浸润和腋淋巴结阴性者的手术治疗有很好效果,伴有肿块、有深部浸润和腋淋巴结阳性者的预后差,且均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派杰氏病 乳腺切除导管内癌 浸润性导管癌
下载PDF
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对早期宫颈鳞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严鸣 张彦娜 +2 位作者 何洁华 孙学明 孙晋瑞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8-474,共7页
背景与目的:近10年来,虽然宫颈癌治疗方法有所改进,但5年生存率无明显变化。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来探讨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 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对早期宫颈鳞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995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 背景与目的:近10年来,虽然宫颈癌治疗方法有所改进,但5年生存率无明显变化。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来探讨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 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对早期宫颈鳞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995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初治为手术治疗的ⅠB+ⅡA期宫颈鳞状细胞癌病例111例,重新评价LVSI、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分析LVSI对早期宫颈鳞癌预后的影响。LVSI是指在光学显微镜下在扁平的内皮细胞围绕成的间隙中看到至少一簇肿瘤细胞。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1例病例中LVSI阳性者为62例(55.9%)。单因素分析表明LVSI阳性(P=0.019)和淋巴结转移(P=0.002)是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危险因素;LVSI阳性(P=0.029)、淋巴结转移(P=0.002)、SccAg(P=0.018)、浸润深度(P=0.022)和手术切缘阳性(P=0.002)是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淋巴结转移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5);淋巴结转移和手术切缘阳性是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6,P=0.006)。LVSI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1)。结论:尚不能确定LVSI是早期宫颈鳞癌的独立预后因素。LVSI是转移和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淋巴脉管间隙浸润 预后
下载PDF
154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 被引量:18
18
作者 罗容珍 梁小曼 +2 位作者 何洁华 侯景辉 饶慧兰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44-246,共3页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 (GIST)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及危险度参考指标。方法 应用光镜观察 1 5 4例GIST的形态特征 ,用免疫组化L -SAB法检测CD1 1 7,CD34,vimentin ,HHF35 ,S1 0 0蛋白及bcl2在GIST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 5 4例G...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 (GIST)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及危险度参考指标。方法 应用光镜观察 1 5 4例GIST的形态特征 ,用免疫组化L -SAB法检测CD1 1 7,CD34,vimentin ,HHF35 ,S1 0 0蛋白及bcl2在GIST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 5 4例GIST占同期消化系统间叶肿瘤的 88 0 % ,年龄 2 0~ 92岁 (平均 5 5岁 ) ,男女之比为1 5 7∶1。镜下梭形细胞为主型 1 38例 (89 6 % ) ,上皮样细胞为主型 7例 (4 6 % ) ,混合细胞型 9例 (5 8% )。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D1 1 7及CD34的阳性率分别为 6 8 8%和 92 9% ,HHF35部分有灶性的表达 ,S1 0 0蛋白一般不表达 ,bcl2阳性率较高 (70 1 % )。结论 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 ,CD1 1 7,CD34,vimentin ,HHF35 ,S - 1 0 0蛋白联合使用可协助鉴别诊断GIST。肿瘤直径大于 5cm、核分裂数大于 5 /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危险度参考指标
下载PDF
82例胸腺瘤新组织学分型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苏晓东 戎铁华 +4 位作者 龙浩 何洁华 张兰军 张旭 赵进明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63-1366,共4页
背景与目的: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9年制定了新的胸腺瘤组织学分型标准。本研究探讨胸腺瘤WHO组织学分型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经外科治疗的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有经验的病理科医生按WHO组织学分型标准重... 背景与目的: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9年制定了新的胸腺瘤组织学分型标准。本研究探讨胸腺瘤WHO组织学分型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经外科治疗的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有经验的病理科医生按WHO组织学分型标准重新做出诊断,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胸腺瘤A型5例(6.1%),AB型21例(25.6%),B1型14例(17.1%),B2型12例(14.6%),B3型14例(17.1%),C型16例(19.5%)。根据Masaoka临床分期,Ⅰ期29例(35.4%),Ⅱ期13例(15.8%),Ⅲ期32例(39.0%),Ⅳa期8例(9.8%)。临床分期与组织学分型的相关性有显著性意义(χ2=47.29,P<0.001)。肿瘤外侵的程度与组织学分型的相关性也有显著性意义(χ2=30.78,P<0.001)。A﹑AB﹑B1和B2型胸腺瘤合计切除率较B3和C型胸腺瘤合计切除率高(84.6%vs.50.0%,χ2=11.29,P=0.002)。临床Ⅰ、Ⅱ、Ⅲ、Ⅳa期胸腺瘤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00%、69.5%和37.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8.1%、57.1%、47.5%和0。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生存率的差异(log-rank=40.31,P<0.001)与组织学分型间生存率的差异(log-rank=16.0,P=0.007)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WHO组织学分型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胸腺瘤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特征,对临床诊断和治疗胸腺瘤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病理学 组织学分型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前、中、后SOD和MT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初探 被引量:7
20
作者 苏勇 夏云飞 +4 位作者 杨惠玲 何洁华 吴秋良 郑芹 侯景辉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9-633,共5页
背景与目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OH·)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和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是和OH·的主要清除酶。目前有关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 背景与目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OH·)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和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是和OH·的主要清除酶。目前有关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与SOD和MT关系的研究报道极少。本研究旨在了解NPC放疗过程中患者血清SOD活性和肿瘤组织MT表达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从2000年12月至2002年1月,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46例NPC患者放疗前、中、后外周静脉血T-SOD活性及肿瘤组织MT表达的动态变化。取26例确诊未患癌症者作为正常检测对照。结果:32例患者完成了3次T-SOD动态检测,放疗前T-SOD活性为(83.9±19.6)UN/m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的(96.8±23.6)UN/ml(P<0.05)。放疗前、中、后血清T-SOD活性变化:早期(Ⅰ期)患者分别为(77.6±19.1)UN/ml、(87.1±18.6)UN/ml和(96.3±31.6)UN/ml(P>0.05);晚期(Ⅳ期)为(80.1±15.0)UN/ml、(78.0±35.4)UN/ml和(110.6±72.0)UN/ml(P>0.05);放疗近期疗效达CR患者为(79.8±18.2)UN/ml、(87.2±31.7)UN/ml和(94.8±36.3)UN/ml(P>0.05);PR为(98.5±18.6)UN/ml、(62.9±35.3)UN/ml和(79.2±27.3)UN/ml(P>0.05)。其中,27例NPC患者完成了3次MT检测,放疗前NPC组织MT表达率为(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疗法 超氧化物歧化酶 金属硫蛋白 临床意义 早期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