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食罪者》中的主体生存焦虑 被引量:1
1
作者 何璐娇 刘明录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9期55-57,共3页
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食罪者》描绘了后现代语境下叙述者面临的精神危机,而这种精神危机源于自我的生存焦虑。从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角度来阐述叙述者的生存焦虑,可以揭示阿特伍德在小说中对自我本质和后现代主体... 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食罪者》描绘了后现代语境下叙述者面临的精神危机,而这种精神危机源于自我的生存焦虑。从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角度来阐述叙述者的生存焦虑,可以揭示阿特伍德在小说中对自我本质和后现代主体状况的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罪者》 主体 自我 精神分析 生存焦虑
下载PDF
萨拉·凯恩戏剧中的疾病叙述与自我诊疗
2
作者 何璐娇 刘明录 《怀化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12-115,共4页
英国当代著名剧作家萨拉·凯恩的两部剧作《摧毁》和《4.48精神崩溃》,以其极具爆发性的戏剧张力对英国当代戏剧进行了冲击。凯恩在剧中使用惊悚的"疾病"意象来表达对个人内心情感和社会秩序的焦虑。通过对人物生理和心... 英国当代著名剧作家萨拉·凯恩的两部剧作《摧毁》和《4.48精神崩溃》,以其极具爆发性的戏剧张力对英国当代戏剧进行了冲击。凯恩在剧中使用惊悚的"疾病"意象来表达对个人内心情感和社会秩序的焦虑。通过对人物生理和心理疾病叙述,凯恩揭露了人类的无助和绝望状态,从而释放心灵的焦虑和压抑情感,激发人们思索现实社会的存在,在极惨烈、极痛苦的境遇中实现自我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叙述 《摧毁》 《4.48精神崩溃》 自我诊疗
下载PDF
后现代社会的文学表征——解读理查德·福特的小说《体育记者》
3
作者 何璐娇 《大连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76-80,105,共6页
后现代主义质疑被中心化、一统化、等级化的封闭体系,其小说的结构情节不再是固定统一、连贯一致的,而是非连续的、碎片化的、不确定的、多元的。美国当代作家理查德·福特在其小说《体育记者》中使用这一独特的艺术手法解构了传统... 后现代主义质疑被中心化、一统化、等级化的封闭体系,其小说的结构情节不再是固定统一、连贯一致的,而是非连续的、碎片化的、不确定的、多元的。美国当代作家理查德·福特在其小说《体育记者》中使用这一独特的艺术手法解构了传统的南方小说模式,颠覆历史感、地方感等传统价值观,揭示后现代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向。他关注人们如何应对城市生活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以及消费文化的影响,传达了主动求变、把握当下的生活态度和与时俱进的价值理念,调和了物质和精神间的矛盾关系,深刻地表现了他对后现代社会问题的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查德·福特 美国南方 《体育记者》 后现代社会
下载PDF
萧伯纳戏剧中的女性观研究
4
作者 何璐娇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第2期66-69,共4页
萧伯纳主张女性和男性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其作品也常常把女性作为主角,为女性争取话语权。在《华伦夫人的职业》和《圣女贞德》所塑造的女性角色中,华伦夫人和贞德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前者是堕落的女性,从事"不道德的职业&quo... 萧伯纳主张女性和男性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其作品也常常把女性作为主角,为女性争取话语权。在《华伦夫人的职业》和《圣女贞德》所塑造的女性角色中,华伦夫人和贞德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前者是堕落的女性,从事"不道德的职业";后者是贞女,是历史上的女性民族英雄。两者的女性形象形成强烈的对比,反映了萧伯纳矛盾的女性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伯纳 《华伦夫人的职业》 《圣女贞德》 女性观
下载PDF
后“9·11”时期的家国焦虑——理查德·福特小说《大地之貌》中的恐惧景观
5
作者 何璐娇 刘明录 《当代外国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在当代美国作家理查德·福特小说《大地之貌》中,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事件如报纸上的谋杀案、老建筑倒塌、餐厅外的恐怖袭击、枪击血案以及家庭分裂形成恐惧景观,引发大众对秩序崩溃的隐形担忧,折射出“9·11”灾难带来的精神创伤... 在当代美国作家理查德·福特小说《大地之貌》中,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事件如报纸上的谋杀案、老建筑倒塌、餐厅外的恐怖袭击、枪击血案以及家庭分裂形成恐惧景观,引发大众对秩序崩溃的隐形担忧,折射出“9·11”灾难带来的精神创伤。福特并非从对立的角度探察“9·11”事故产生的根源,指责他者对美国的威胁迫害,而是从内部角度审视难以察觉的政治制度痼疾,在回溯2000年的政治语境中深刻揭露种族歧视、阶级分化、枪支管控等社会沉疴,解构历史、战争和政治话语的宏大叙事。这些反映出福特对后“9·11”时期内忧外患的国家安全形势和政治恐惧景观的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查德·福特 《大地之貌》 后“9·11”小说 恐惧景观 情感共同体
原文传递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广西桂剧外译 被引量:2
6
作者 何璐娇 刘明录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5-159,共5页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桂剧"走出去"提供了良好契机。桂剧蕴含丰富的戏曲文化内核,融合广西特有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特点,承载着本土精神和文化内涵。在进行桂剧外译时,译者应以读者接受为导向,把海外受众置于中心地...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桂剧"走出去"提供了良好契机。桂剧蕴含丰富的戏曲文化内核,融合广西特有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特点,承载着本土精神和文化内涵。在进行桂剧外译时,译者应以读者接受为导向,把海外受众置于中心地位,注重译作所表达的思想与受众原有的审美观念的互动,并使译作与受众的期待视野相互融合,缩短两者之间的审美距离,让受众通过译作更深入地了解桂剧内容,理解桂剧的文化特点,领略桂剧的韵味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戏曲翻译 桂剧 期待视野 审美距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