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及可动流体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何云 王瑞飞 +5 位作者 张占杨 王濡岳 尹帅 何维领 陈瑞娜 肖雪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4-102,共9页
核磁共振(NMR)及CT扫描技术对致密砂岩储层评价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杭锦旗地区下石盒子组盒1段致密砂岩储层为例,基于NMR及CT扫描系统探讨了致密砂岩中不同类型孔隙的响应特征及流体识别能力。结果表明,测试样品的孔隙度主要分布... 核磁共振(NMR)及CT扫描技术对致密砂岩储层评价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杭锦旗地区下石盒子组盒1段致密砂岩储层为例,基于NMR及CT扫描系统探讨了致密砂岩中不同类型孔隙的响应特征及流体识别能力。结果表明,测试样品的孔隙度主要分布在1.7%~10%,气测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1×10^(-3)~1.4×10^(-3)μm^(2),T_(2)弛豫时间截止值主要分布在1~14 ms,平均值为6.11 ms,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型致密砂岩储层。根据离心前饱和分量T_(2)弛豫时间曲线,盒1段储层孔隙类型为双峰型(左峰为主,右峰不明显),包括3个亚类:微孔-小孔型、小孔-中孔型、微孔-小孔-中孔型,所对应的T_(2)弛豫时间区间分别为0.1~10,1~100,0.1~100 ms。三维CT扫描结果显示,小孔-中孔型储层的物性特征最好,其次为微孔-小孔-中孔型储层,而微孔-小孔型储层的物性相对较差。T_(2)截止值与样品可动流体含量负相关。盒1段可动流体孔隙度与渗透率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反映可动流体含量受储层渗透率与喉道显著影响。盒1段致密砂岩储层中可动水饱和度主要分布在4%~9%,平均值为5.8%。开发实践显示,盒1段原始可动水饱和度较低,具有较大开发潜力,从侧面证实了NMP和CT扫描技术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锦旗地区 核磁共振 CT扫描 下石盒子组 致密砂岩 储层性质 孔隙结构 可动流体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罗顺社 潘志远 +2 位作者 吕奇奇 何维领 文硕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56-574,共19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晚古生代山西组1段和下石盒子组8段碎屑锆石进行LA-ICP-MS U-Pb测年分析,结合周缘地层年龄结构和地质历史事件,进而追寻盆地沉积物物源,推断盆地与造山带的盆山耦合过程。研究表明105个岩浆成因的碎屑锆石可分...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晚古生代山西组1段和下石盒子组8段碎屑锆石进行LA-ICP-MS U-Pb测年分析,结合周缘地层年龄结构和地质历史事件,进而追寻盆地沉积物物源,推断盆地与造山带的盆山耦合过程。研究表明105个岩浆成因的碎屑锆石可分为4个年龄组段:(1)260~340 Ma,占总数的21.9%,推断物源主要来自北秦岭和西秦岭构造带;(2)370~470 Ma,占总数的24.8%,反映物源主要来自北秦岭、西秦岭构造带和北祁连造山带;(3)1600~2000 Ma,占总数的32.4%,指示物源来自北秦岭造山带、北祁造山带和华北板块;(4)2300~2600 Ma,占总数的15.2%,物源分别来自华北板块基底结晶岩系、北祁连构造带、北秦岭构造带和西秦岭构造带。研究区总体上具有来自北秦岭造山带、西秦岭造山带、北祁连造山带、兴蒙造山带及华北板块基底五个物源区,其中兴蒙造山带、北秦岭造山带和北祁连造山带为主要物源区。古生代碎屑锆石年龄证实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奥陶纪被动大陆边缘形成,志留纪—泥盆纪转化为陆-陆碰撞造山带,石炭纪—二叠纪逐渐由造山带转化为沉积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 碎屑锆石LA-ICP-MSU-Pb年龄 物源区 盆山耦合
下载PDF
基于水槽沉积模拟实验的不同类型辫状河心滩坝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何维领 李少华 +3 位作者 王军 张以根 于金彪 史敬华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22,82,I0001,I0002,共13页
辫状河具有较多的沉积类型和复杂的形成机理,易形成优质储集沙体。为研究不同类型辫状河心滩坝发育特征及其主要控制因素,结合不同地区的辫状河类型,以底形坡度、河道宽度及河岸类型为地质变量,基于水槽沉积模拟实验,设计3种类型辫状河... 辫状河具有较多的沉积类型和复杂的形成机理,易形成优质储集沙体。为研究不同类型辫状河心滩坝发育特征及其主要控制因素,结合不同地区的辫状河类型,以底形坡度、河道宽度及河岸类型为地质变量,基于水槽沉积模拟实验,设计3种类型辫状河,即开阔型辫状河、限制-开阔型辫状河和限制型辫状河;控制不同水流大小和加沙量,根据水槽沉积模拟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类型辫状河心滩坝沉积特征及定量表征参数。结果表明:开阔型辫状河心滩坝长宽比介于3~11,平均为6,以纵向沙坝为主;限制-开阔型辫状河心滩坝长宽比介于2~5,平均为3,以纵向沙坝和侧向沙坝为主;限制型辫状河心滩坝长宽比介于1~3,平均为2,以侧向沙坝和横向沙坝为主。底形坡度、水流强度与河岸类型是影响不同类型辫状河心滩坝沉积差异的主要因素,其中,不同因素引起辫状河心滩坝形态特征及几何规模的差异,可为古辫状河心滩坝沉积的精细表征提供定量参数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槽沉积模拟实验 辫状河 开阔型河道 心滩坝 纵向沙坝 主控因素
下载PDF
斜坡背景下沉积物变形构造时空展布规律——以鄂尔多斯盆地镇原地区长7油层组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何维领 罗顺社 +3 位作者 李昱东 吴悠 吕奇奇 席明利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72,共11页
为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长7油层组沉积物变形构造时空展布规律,对盆地西南部镇原地区20口井的岩心进行了精细观察与描述,综合分析了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形态特征和形成机制,共识别出7种常见的沉积物变形构造类型,即滑塌变形、液化卷曲变形、... 为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长7油层组沉积物变形构造时空展布规律,对盆地西南部镇原地区20口井的岩心进行了精细观察与描述,综合分析了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形态特征和形成机制,共识别出7种常见的沉积物变形构造类型,即滑塌变形、液化卷曲变形、泥质撕裂屑、液化砂岩脉、球枕构造、火焰构造和重荷模等。垂向上,沉积物变形构造在长72小层最为发育,长71小层次之,长73小层较少;平面上,在镇原地区中部集中发育,西部和东部局部发育。斜坡背景下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形成机制和展布规律为:①盆山耦合激活了沉积物变形构造的触发因素;②湖进与湖退转换期是沉积物变形构造最为集中发育的阶段;③不同类型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分布与坡折带的发育关系密切,随着向半深湖—深湖沉积区推进,其类型发生规律性演化。该研究成果对于探讨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分布模式、重力流砂体分布预测及事件沉积等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变形构造 火焰构造 分布模式 长7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镇原地区延长组长8段致密砂岩油藏差异油气充注历史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悠 王海红 +3 位作者 罗顺社 吕奇奇 李昱东 何维领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3-159,共7页
受多种成藏要素控制,鄂尔多斯盆地镇原地区延长组长8段致密砂岩油藏在研究区不同地区油藏面貌和勘探成果均存在较大差异。运用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的技术和方法,从微观上探究了镇原地区长8油层组油气充注历史,并结合宏观上油气成藏条件特... 受多种成藏要素控制,鄂尔多斯盆地镇原地区延长组长8段致密砂岩油藏在研究区不同地区油藏面貌和勘探成果均存在较大差异。运用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的技术和方法,从微观上探究了镇原地区长8油层组油气充注历史,并结合宏观上油气成藏条件特征,综合分析了研究区长8段致密砂岩油藏差异油气充注历史。研究结果表明,镇原地区东部长8段油充注较为活跃,油充注成藏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早期(133~124Ma)、早白垩世中期(115Ma)以及晚白垩世早期(95Ma);镇原地区西部长8段油充注较弱,气充注成藏主要发生在晚白垩世早期(96 Ma)。镇原地区长8段致密砂岩油藏东、西部成藏差异性主要受距盆地生烃中心距离、储层成岩作用以及构造调整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充注历史 致密砂岩油藏 流体包裹体 延长组长8段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强制水退背景下湖盆古水深变化特征探讨:以涠西南凹陷西部渐新世早期湖盆为例
6
作者 邹敏 孙莉 +4 位作者 王鹏 严曙梅 何维领 赵刚 卢志远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2-139,共8页
强制水退在地质历史时期普遍存在,但由于物源供应不匹配,地质记录较少,研究案例更少。以南海西北部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渐新世早期涠四段湖盆为研究对象,利用地震反射结构法开展了湖盆古水深恢复研究,明确了强制水退背景下古水深变化特... 强制水退在地质历史时期普遍存在,但由于物源供应不匹配,地质记录较少,研究案例更少。以南海西北部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渐新世早期涠四段湖盆为研究对象,利用地震反射结构法开展了湖盆古水深恢复研究,明确了强制水退背景下古水深变化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利用三角洲前积结构法研究古水深的恢复方法。研究表明,渐新世早期涠四段沉积时,涠西南凹陷物源充足,周缘发育大型下切河谷,凹陷内发育大型斜交前积反射结构,具有典型的强制水退特征,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强制水退体系域。通过对典型前积剖面的精细解剖,识别出了强制水退体系域中的6个典型前积反射层。结合地震、钻井与砂泥岩压实系数,恢复出湖盆古水深介于111.2~286.5 m,平均为218.5 m。自湖盆边缘向中心方向,前积层的高度和倾角呈先缓慢增大后快速减小特征,表明湖盆古水深具有相似的变化特征。其中水深方面早期在230 m左右,至中晚期逐步加深至280 m左右,末期快速下降至110 m,相较最大水深变化幅度达61.5%;前积层倾角早期在10°左右,至中期达14.5°后逐步下降,末期快速变化至2.9°,倾角变化幅度达79.8%。结合区域地质研究认为涠四段沉积时经历的地质时期小于2 Ma,古水深与前积层倾角在不到2 Ma内快速剧烈变化,与强制水退特征基本一致,印证了地震反射结构的响应特征。从理论模型和恢复参数优化方面探讨了利用三角洲前积结构进行古水深恢复的可行性与未来研究方向。上述研究成果为丰富和完善强制水退背景下湖盆古水深变化特征的认识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水退 古水深 渐新世早期 涠西南凹陷西部 湖盆
下载PDF
演武-镇原地区长7油层组孔隙结构特征分析
7
作者 何维领 罗顺社 +2 位作者 李昱东 李梦洁 刘章浩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21-24,共4页
为了更详细和系统地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演武-镇原地区延长组长7油层组储层质量进行评估和预测,运用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物性、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及压汞等实验室数据为基础,对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描述、分析和... 为了更详细和系统地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演武-镇原地区延长组长7油层组储层质量进行评估和预测,运用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物性、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及压汞等实验室数据为基础,对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描述、分析和精细解剖,并讨论其对储层储渗能力的控制与影响作用。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长7油层组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其次为长石溶孔和岩屑溶孔;孔隙结构以中、小孔-细喉组合的为主,微孔-微喉型组合次之;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微裂缝共同控制了储层的储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孔隙结构 成岩作用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在岩相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周传友 李少华 +2 位作者 何维领 丁芳 黄鑫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20年第6期743-751,共9页
N气田花港组上段H3气层组为主要的“甜点”分布区,H3b砂层组最为显著,属于低渗气层。该区域储层非均质性强,目前仅有四口探井。为了建立相对可靠的岩相模型,需要利用地震属性约束井间岩相的预测。研究区单一地震属性与井上岩相的相关性... N气田花港组上段H3气层组为主要的“甜点”分布区,H3b砂层组最为显著,属于低渗气层。该区域储层非均质性强,目前仅有四口探井。为了建立相对可靠的岩相模型,需要利用地震属性约束井间岩相的预测。研究区单一地震属性与井上岩相的相关性均较差,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利用多种地震属性组合,提高了单井岩相预测的准确性。对BP神经网络中的隐含层数、训练集和验证集样本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确定了适合研究区的计算方案,为三维岩相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预测 模式识别 BP神经网络 地震属性 H3b砂层组
下载PDF
镇泾地区中侏罗统延安组低幅度圈闭成因类型与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邹敏 云金表 +6 位作者 王濡岳 于岚 伍岳 吉圆圆 成立 何维领 赵刚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3-318,330,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低幅度圈闭广泛发育,但成因类型复杂,成藏富集条件苛刻。为了明确其评价重点、控制勘探风险,文中以镇泾地区延安组低幅度圈闭为例,通过开展平、剖面形态、构造等值线响应、地层厚度变化等特征研究,探讨了低幅度圈闭...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低幅度圈闭广泛发育,但成因类型复杂,成藏富集条件苛刻。为了明确其评价重点、控制勘探风险,文中以镇泾地区延安组低幅度圈闭为例,通过开展平、剖面形态、构造等值线响应、地层厚度变化等特征研究,探讨了低幅度圈闭成因类型及关键控藏要素。结果表明:低幅度圈闭成因以构造作用为主、沉积压实为辅,根据二者在低幅度圈闭主体形成中的作用,分为早期继承型、多期改造型和晚期扭动型3种类型,其中以多期改造型低幅度圈闭为主。早期继承型低幅度圈闭存在构造与砂体的空间不匹配性,评价重点为圈闭主体储层发育情况;多期改造型低幅度圈闭进一步划分为旁侧断裂型和断裂贯穿型2个亚类,关键评价要素分别为横向输导体系与圈闭保存条件;晚期扭动型低幅度圈闭勘探风险较大,需要加强圈闭落实程度和保存条件研究。文中厘清了低幅度圈闭成因类型与评价思路,为镇泾地区延安组滚动勘探评价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幅度圈闭 成因类型 圈闭评价 延安组 镇泾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演武-三岔地区长8油层组物源分析
10
作者 李昱东 罗顺社 +2 位作者 何维领 吕奇奇 孙雨轩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5年第4期12-14,153,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演武-三岔地区是多油层叠合的含油富集区,但区块开发程度低,地质条件复杂,近年来油气勘探一直未能取得较大的突破。物源分析基于长8油层组三角洲沉积体系,对区内轻矿物组分、碎屑岩特征、重矿物特征、石英阴极发光及粒度特... 鄂尔多斯盆地演武-三岔地区是多油层叠合的含油富集区,但区块开发程度低,地质条件复杂,近年来油气勘探一直未能取得较大的突破。物源分析基于长8油层组三角洲沉积体系,对区内轻矿物组分、碎屑岩特征、重矿物特征、石英阴极发光及粒度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演武-三岔地区主要受到西南部物源控制和影响,其母岩来自于西南部陇西古陆及南部秦岭的变质岩和酸性岩浆岩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8油层线 物源分析
下载PDF
一种基于目标的非贯穿型河道建模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少华 卢昌盛 +4 位作者 何维领 陆嫣 段冬平 丁芳 黄鑫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5-311,共7页
基于目标的随机建模方法能够较好地刻画地质体展布规模和几何形态,在河流相储层建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商业化建模软件中,基于目标的河流相建模方法默认是贯穿整个研究区的。在N气田存在某一物源方向的河道在研究区内部终止的情况,此... 基于目标的随机建模方法能够较好地刻画地质体展布规模和几何形态,在河流相储层建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商业化建模软件中,基于目标的河流相建模方法默认是贯穿整个研究区的。在N气田存在某一物源方向的河道在研究区内部终止的情况,此前为了对此类河道建模,常采用一些约束方法,但经过多种尝试,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的河道在研究区内终止的建模方法。具体的做法是:根据地质认识确定的河道分布范围,对于非贯穿型河道在研究区内设置相应的终止边界;对河流相储层建模方法 Fluvsim进行改写,令河道延伸到边界时终止,并且厚度逐渐减薄;对于贯穿型河道,则不做改变。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较好解决了同时存在贯穿型和非贯穿型河道的建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建模 河道 基于目标建模方法 多物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