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吗啡酮联合帕瑞昔布钠对合并冠心病行非心脏胸部手术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许浬渊 何胤琰 曲丕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4期119-124,共6页
目的 探讨氢吗啡酮联合帕瑞昔布钠对合并冠心病行非心脏胸部手术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138例合并冠心病行非心脏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各46例。... 目的 探讨氢吗啡酮联合帕瑞昔布钠对合并冠心病行非心脏胸部手术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138例合并冠心病行非心脏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各46例。三组均在全麻下进行手术,A组给予氢吗啡酮+帕瑞昔布钠,B组给予帕瑞昔布钠,C组给予氢吗啡酮。比较三组拔管前5 min(T_(0))、拔管即刻(T_(1))、拔管后5 min(T_(2))、拔管后10 min(T_(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比较三组术后4、12、24、72 h咳嗽时、静息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三组术后24 h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有效按压次数;比较三组术前、术后12 h、术后72 h前列腺素E_(2)(PGE_(2))、神经肽Y(NPY)、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醛固酮(ALD)、C-肽(C-P);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整体比较:三组MAP、HR、RR组间、时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T_(1)~T_(3)时,三组MAP、HR高于T_(0)时,RR低于T_(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T_(1)~T_(3)时,A组MAP、HR低于B、C组,RR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比较:三组咳嗽时、静息时VAS评分组间、时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术后12、48、72 h,三组咳嗽时、静息时VAS评分低于术后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后4、12 h,A组咳嗽时、静息时VAS评分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24 h PCIA有效按压次数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比较:三组PGE_(2)、NPY、ALD、C-P、ACTH水平组间、时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术后12 h,三组PGE_(2)、NPY、ALD、C-P、ACTH水平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后12 h,A组PGE_(2)、NPY、ALD、C-P、ACTH水平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氢吗啡酮联合帕瑞昔布钠可缓解合并冠心病行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感,调节内分泌、循环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胸部手术 氢吗啡酮 帕瑞昔布钠 循环功能 疼痛介质
下载PDF
膝关节置换术采用股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盛 张莹 +1 位作者 阮立奇 何胤琰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3期593-596,共4页
目的 探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股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在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6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收治的6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患者的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 探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股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在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6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收治的6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患者的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全身麻醉的方法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前术后的疼痛情况和麻醉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前、插管时、拔管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数值,发现两组患者在各时间段的各项指标比较时,上述指标差异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疼痛情况,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而术后24 h的VAS评分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情况,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股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可以在不影响患者的呼吸循环的前提下,减少患者的疼痛情况,具备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股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血流动力学 超声引导
下载PDF
丙泊酚和氯胺酮对利多卡因致惊厥作用的影响
3
作者 申磊 李贺 +8 位作者 邢欢欢 何胤琰 龚海鹏 沈飞斌 陈旋 顾春淼 李伟 蔡军 武玉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3-444,共2页
利多卡因是临床常用的中效局部麻醉药,过量或误入血管可导致毒性反应,甚至引起惊厥。而NMDA受体拮抗药可显著减轻惊厥发作的程度,也降低了惊厥发生率和死亡率。氯胺酮麻醉效应与拮抗NMDA受体有关,但在惊厥反应中的作用仍尚无定论。丙泊... 利多卡因是临床常用的中效局部麻醉药,过量或误入血管可导致毒性反应,甚至引起惊厥。而NMDA受体拮抗药可显著减轻惊厥发作的程度,也降低了惊厥发生率和死亡率。氯胺酮麻醉效应与拮抗NMDA受体有关,但在惊厥反应中的作用仍尚无定论。丙泊酚作为静脉麻醉药,有实验也表明,其能有效控制局麻药毒性反应引起的惊厥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惊厥 丙泊酚 氯胺酮 潜伏期 持续时间
下载PDF
超声引导腰方肌前路阻滞联合全麻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作用研究
4
作者 李盛 何瑾 +2 位作者 管婷 倪虹津 何胤琰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12期2380-2383,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引导腰肌前路阻滞联合全麻在腹腔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58例结直肠癌患者,研究人员根据患者选择的麻醉方式不同将58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行超声引导腰...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引导腰肌前路阻滞联合全麻在腹腔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58例结直肠癌患者,研究人员根据患者选择的麻醉方式不同将58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行超声引导腰方肌前路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照组28例,行单纯全身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肛门开始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手术治疗后3 d,观察组患者的IL-6、IL-8指标水平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IL-10指标水平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手术治疗3 d,观察组患者E、AOPP指标水平均小于对照组,但CAT指标水平略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手术治疗后1 d、观察组患者PT、APTT、FIB指标水平均大于对照组患者,而D-二聚体水平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时,应用超声引导腰方肌前路阻滞联合全麻方式,可有效减轻别人术后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术后病人恢复更快,安全性较高,适合临床选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超声 腰肌前路阻滞 全身麻醉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反应
下载PDF
经腰方肌阻滞在腹膜内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张莹 何胤琰 杜倩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7期1375-1378,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腰方肌阻滞在腹膜内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行腹膜内手术的患者136例的临床资料,依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单纯组与联合组,各68例。单纯组行单纯全身麻醉,联合组于全身麻醉诱... 目的探讨经腰方肌阻滞在腹膜内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行腹膜内手术的患者136例的临床资料,依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单纯组与联合组,各68例。单纯组行单纯全身麻醉,联合组于全身麻醉诱导之前在超声引导下实施腰方肌阻滞。比较两组手术静息时、切皮时、切开壁层腹膜时平均动脉压(MAP)与心率(HR)、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24 h麻醉恢复质量及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静息时,两组MAP、HR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与切开壁层腹膜时,联合组MAP、HR水平明显低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2 h、6 h、12 h与24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认知、生理、情感、感受伤害、日常生活评分均明显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5%,明显低于单纯组的3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腰方肌阻滞在腹膜内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应用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显著减轻术后疼痛,同时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方肌阻滞 视觉模拟评分 血流动力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手术应用右美托咪定的临床效果
6
作者 何胤琰 陈珊 封江标 《浙江创伤外科》 2020年第6期1160-1162,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133例于医院行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手术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66例、67例;两组均于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下行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于麻醉诱导...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133例于医院行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手术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66例、67例;两组均于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下行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于麻醉诱导前给予生理盐水;观察组麻醉诱导前给予1.0μg/kg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不同时刻心率和血压、唤醒时间、唤醒成功人数及躁动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3分钟时血压水平、心率(HR)较麻醉诱导前10分钟明显下降,且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后1分钟、3分钟时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唤醒试验开始后15分钟、唤醒时血压、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唤醒时间、唤醒成功率比较,P>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为28.36%明显低于对照组46.97%,P<0.05。结论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患者唤醒时间和成功率无明显影响,但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小,且不良事件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手术 右美托咪定 唤醒 躁动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自制低压吹氧装置对胸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7
作者 陈珊 刘胜强 何胤琰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自制低压吹氧装置对单肺通气(OLV)胸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60例胸腔镜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非通气侧管空置,通大气;观察组采用OLV后将venturi管低压吹氧装置用于非通气肺吹氧(... 目的探讨自制低压吹氧装置对单肺通气(OLV)胸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60例胸腔镜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非通气侧管空置,通大气;观察组采用OLV后将venturi管低压吹氧装置用于非通气肺吹氧(氧气流量表5L/min,venturi管旋至30%的刻度处连接非通气侧导管)。在麻醉诱导前(T0)、OLV即刻(T1)、OLV 30 min(T2)、OLV 90 min(T3)及术毕(T4)时点测定血浆白介素-1(IL-1)浓度、中性粒细胞核因子κB(NF-κB)DNA结合活性、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_2)、氧合指数(OI)和肺顺应性(CL)指标。结果观察组T2、T3及T4时刻的IL-1和NF-κB DNA结合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T2、T3、T4时刻PA-aDO_2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T2、T3及T4时刻OI和CL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自制低压吹氧装置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因子NF-κB和IL-1的活性减少OLV围术期的肺脏损伤,改善患者的肺脏功能,降低外科治疗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白介素-1 核因子-ΚB 肺保护
下载PDF
麻醉科高效率与患者安全的探讨
8
作者 宋潇潇 王玲 +1 位作者 何胤琰 徐文强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7年第14期154-155,共2页
随着手术数量的增加,科技的发展,麻醉学也在飞速发展。提高诊疗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是近年来医务工作者的重要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科室人员与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患者安全就成为了重中之重。文章从提高麻醉医师... 随着手术数量的增加,科技的发展,麻醉学也在飞速发展。提高诊疗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是近年来医务工作者的重要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科室人员与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患者安全就成为了重中之重。文章从提高麻醉医师工作质量、完善麻醉流程、控制麻醉用品质量等3个方面,分别探讨了提高麻醉科效率、保证患者安全的方法。作者认为不仅要提高麻醉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工作素质,还要建立完整的麻醉流程与紧急预案,还要保证麻醉用品的质量安全,才能降低手术风险,保证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高效率 患者安全
原文传递
自动程序性控制间歇脉冲注入技术对足月顺产产妇分娩镇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何胤琰 陈珊 全佳丽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0年第14期2717-2720,共4页
目的探讨自动程序性控制间歇脉冲注入技术对足月顺产产妇分娩镇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5月该院接诊的89例足月顺产产妇的麻醉情况。根据不同分娩镇痛方式,将产妇分为观察组(45例)... 目的探讨自动程序性控制间歇脉冲注入技术对足月顺产产妇分娩镇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5月该院接诊的89例足月顺产产妇的麻醉情况。根据不同分娩镇痛方式,将产妇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输注镇痛,观察组采用自动程序性控制间歇脉冲注入技术镇痛。比较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记录两组产妇产程、出血量、镇痛次数、麻醉药物用量、妊娠结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统计两组产妇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产妇镇痛后1 h、镇痛后3 h及产后1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产妇的镇痛次数、罗哌卡因用量、舒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恶心呕吐等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满意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程序性控制间歇脉冲注入技术用于产妇分娩镇痛效果明显,可减少麻醉药物使用量,安全性高,对新生儿无影响,提高产妇满意率,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程序性控制间歇脉冲注入技术 分娩镇痛 妊娠结局 新生儿 满意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