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语用学的拓荒者和坚守者——何自然教授访谈录
1
作者 吴亚欣 何自然 《英语研究》 2020年第1期1-8,共8页
本访谈主要包括语用学方向博士生培养、语用学理论引介、语用学研究的本土化和应用性三方面的内容。何自然教授认为,语言哲学和语言逻辑是语用学方向博士生必修的两门课,它们是弄清楚语用学的渊源和读懂语用学经典文献的基础;“语用三论... 本访谈主要包括语用学方向博士生培养、语用学理论引介、语用学研究的本土化和应用性三方面的内容。何自然教授认为,语言哲学和语言逻辑是语用学方向博士生必修的两门课,它们是弄清楚语用学的渊源和读懂语用学经典文献的基础;“语用三论”(关联论、语言顺应论、语言模因论)是众多语用学理论中对国内学者较有吸引力的三个理论,也是对语言的使用和理解以及社会语用现象具有较强解释力的理论;人际语用学研究要突出在中国的本土化,展示中国文化在人际关系构建中的体现;社会语用学研究要能够对国家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制定提供建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自然教授 语用学 语言模因论 人际语用学 语言政策 语言生态
下载PDF
评Georgia Green的《语用学与自然语言的理解》
2
作者 何自然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7-11,共5页
继S.Levinson的《语用学》(1983)之后,一度曾为西方语言学教学界广为使用的一本语用学教科书就是本文要评价的《语用学与自然语言的理解》。这本书篇幅不大,但涉及的题材十分广泛,按作者的说法,本书的目的是要对人们的“交际技巧”,而... 继S.Levinson的《语用学》(1983)之后,一度曾为西方语言学教学界广为使用的一本语用学教科书就是本文要评价的《语用学与自然语言的理解》。这本书篇幅不大,但涉及的题材十分广泛,按作者的说法,本书的目的是要对人们的“交际技巧”,而不是人们的“说话技巧”(p.1—2)作一概略的介绍。我们说本书的论题广泛是因为它所谈论的题目涉及到好一些学科领域:语言学、认知心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学 自然语言 指称功能 言语行为 不确定性 教科书 西方语言学 语境 GRICE 关联理论
下载PDF
新媒体中网络语言的语用问题
3
作者 何自然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1-9,110,共10页
数字媒体将一些表征为文字、图像、声音的数字化信息转化为可视、可听、可交流的现实媒体,是数字技术在信息传播媒体中的应用。文章讨论了作为数字媒体的新媒体中的网络语言在网络平台上的语用表现。网络语言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盛行... 数字媒体将一些表征为文字、图像、声音的数字化信息转化为可视、可听、可交流的现实媒体,是数字技术在信息传播媒体中的应用。文章讨论了作为数字媒体的新媒体中的网络语言在网络平台上的语用表现。网络语言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盛行,新媒体中的网络语言其实是网络语言应用的进一步发展。新媒体中的网络语言分为两大类:正式场合使用的规范语言和随意的、通俗的、非规范性的“网言网语”。文章讨论的是后一类网络语言的语用表现。我们认为,引领这种网络语言的是一些语言模因,模因是“网络语言的动力阀”。文章通过实例分析一些新媒体网络平台上引领网络语言的模因现象,并对网络语言中一些值得关注的语用表现进行评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网络语言 语言模因 动力阀
下载PDF
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被引量:293
4
作者 何自然 于国栋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5-95,共11页
本文首先讨论语码转换的定义问题,然后总结现有文献中几个典型的语码转换类型的分类方法以及这些分类的角度。本文把现有的语码转换研究划分为四大类: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语码转换的语法研究、语码转换的心理语言学研究和语码转... 本文首先讨论语码转换的定义问题,然后总结现有文献中几个典型的语码转换类型的分类方法以及这些分类的角度。本文把现有的语码转换研究划分为四大类: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语码转换的语法研究、语码转换的心理语言学研究和语码转换的会话分析研究,并且讨论这四种研究方法的贡献和不足。文章最后提出要寻求一个更为全面的研究方法,以便能够囊括语码转换所涉及的语言、社会、文化和认知等因素,从而加深我们对于语码转换这个语言和社会现象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码转换 社会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 语法限制
下载PDF
内地与香港的语言变异和发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何自然 吴东英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82-87,共6页
本文初步考查了近二十年来内地和香港的语言变异和发展,对两地的词汇创新和外来语借用的共性和差异作了初步的比较和分析。笔者发现,两地在语言变异和发展所存在的共性包括词汇创新的形式相似和外来语借用的某些形式相似。然而,两地... 本文初步考查了近二十年来内地和香港的语言变异和发展,对两地的词汇创新和外来语借用的共性和差异作了初步的比较和分析。笔者发现,两地在语言变异和发展所存在的共性包括词汇创新的形式相似和外来语借用的某些形式相似。然而,两地在词汇创新的结果方面有明显的地域差异,而且,两地在向英语借用的差异包括:内地的借用只局限于在词汇方面,而香港却出现不仅是词汇而且是语法方面的借用现象。笔者最后指出:(1)未来对两地语言变异和发展的研究需要更系统地更大量地收集语言资料,并对资料做语言类型、规限、共性、关系等重大问题的分析,努力与国外语言学的学术研究接轨,(2)中国未来的语言规范工作应注意语言的可变性和规范的可变性、语言的描写性和规范的描写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变异 内地与香港 外来词 香港社会 外来语 《广州日报》 语言规范 粤方言 词汇 修辞效果
下载PDF
中国高等院校英文校名问题刍议 被引量:41
6
作者 何自然 麦胜文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9,共3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高校跟外界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因此,很多高校就在其中文校名的基础上,增加了英文校名,以便于对外交流。但是,由于没有相应法律规章的指引,所以高校英文校名的命名就由高校自行决定;由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高校跟外界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因此,很多高校就在其中文校名的基础上,增加了英文校名,以便于对外交流。但是,由于没有相应法律规章的指引,所以高校英文校名的命名就由高校自行决定;由于没有相应的命名标准,我国高校的英文校名也就五花八门,很容易产生歧义,引起误解和产生不必要的尴尬。本文就中国高校英文校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修改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高校英文校名 综合性大学 专业性院校
下载PDF
话语标记语与语用照应 被引量:68
7
作者 何自然 莫爱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1-6,共6页
本文应用关联理论解释话语标记语在语用照应方面的制约功能。由于话语标记语可以提示话语中的语用照应对象,弄清这两者之间的互补作用和话语标记语所起的制约功能将有助于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正确理解话语。分析话语标记语与语用照应的关... 本文应用关联理论解释话语标记语在语用照应方面的制约功能。由于话语标记语可以提示话语中的语用照应对象,弄清这两者之间的互补作用和话语标记语所起的制约功能将有助于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正确理解话语。分析话语标记语与语用照应的关系可以为研究和理解话语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标记语 语用 照应 关联理论 言语交际 理解 提示 中正 途径 应对
下载PDF
关联理论是一种“因错而‘对’”的理论吗?——关联理论是非谈 被引量:18
8
作者 何自然 山西大学 吴亚欣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96,共8页
本文介绍了黄衍博士认为关联理论“不可证伪”,是一种“因错而‘对’”的理论。他指出,除非关联理论最终有可能找到证明它不能解释的反例,除非人们不靠直觉而靠其他手段就能估量理解的过程,关联理论才算站得住脚。本文同时介绍了Francis... 本文介绍了黄衍博士认为关联理论“不可证伪”,是一种“因错而‘对’”的理论。他指出,除非关联理论最终有可能找到证明它不能解释的反例,除非人们不靠直觉而靠其他手段就能估量理解的过程,关联理论才算站得住脚。本文同时介绍了Francisco Yus博士和Dan Sperber教授对黄衍言论所作的评述。Yus认为,关联理论根本就不是经验性的,至少不具备词典给“经验性的(empirical)”这个词所下的定义。关联理论是一个理论模式。它旨在解释人们理解话语的过程。Sperber针对黄认为关联理论“不可证伪”、不容存在反例的观点,说这这个批评是错误的。他认为正确的论证恰恰与此相反:允许例外情况存在的概括性理论是很难被驳倒的,因为任何反例都可以作为例外而不被看成是反例;另一方面,他申辩说,不容例外的概括性理论(如一些硬科学理论)一旦发现它们是错时.就很容易被证伪了。关联理论与所有概括性科学理论一样,它并不会为迎合某些数据而没完没了地去重新解释自己。本文在回顾Popper证伪论的基础上,较全面地阐述了该理论与关联理论之间的关系,旨在通报有关关联理论的一些争鸣,以便扩大国内语言学界对关联理论发展动向的认识和了解,吸引更多的学者关注关联理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理论 不可证伪性 概括性 经验性证据
下载PDF
外语教学中的语用路向探索 被引量:133
9
作者 何自然 张巨文 《山东外语教学》 2003年第4期3-8,共6页
为改进外语教学,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学路向的创新势在必行.语用学研究特定语境下话语的产出和理解,提供了重新审视外语教学的视角,为外语教学指出新的路向.外语教学中的语用路向即外语教学中的语用学方法论,它包括语用行事说、语用推理... 为改进外语教学,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学路向的创新势在必行.语用学研究特定语境下话语的产出和理解,提供了重新审视外语教学的视角,为外语教学指出新的路向.外语教学中的语用路向即外语教学中的语用学方法论,它包括语用行事说、语用推理说、语用文化说、语用语境说和语用效能说等构成要素,旨在培养和提高学习者具有言有所为、言蕴所含、含则能解、文化相知、言必达效等语用能力.作者指出,语用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作用和应用价值不容低估,语用学与当前二语习得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学的语用路向 语用行事说 语用推理说 语用文化说 语用语境说 语用效能说
下载PDF
语用学概略 被引量:79
10
作者 何自然 吴亚欣 《外语研究》 2001年第4期10-16,共7页
本文追溯了语用学的发展过程 ,概括了语用学的两大流派和主要的研究面 ,并对现有的语用学定义进行分类 ,阐明语用学的研究宗旨。此外 ,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语用学的学科基础及其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 ,本文对语用学领域内各... 本文追溯了语用学的发展过程 ,概括了语用学的两大流派和主要的研究面 ,并对现有的语用学定义进行分类 ,阐明语用学的研究宗旨。此外 ,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语用学的学科基础及其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 ,本文对语用学领域内各个分支的不同研究内容作一简要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学 语用语言学 跨文化语用学 社会语用学 认知语用学
下载PDF
语言中的模因 被引量:1787
11
作者 何自然 《语言科学》 2005年第6期54-64,共11页
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仿照基因而得名,它指一些思想或观念通过人类文化加以散播,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模因实际上指文化基因,它靠模仿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也靠语言得... 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仿照基因而得名,它指一些思想或观念通过人类文化加以散播,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模因实际上指文化基因,它靠模仿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也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自然语言中的模因是从三个方面体现的:教育和知识传授、语言本身的运用和通过信息的交际和交流。本文认为,语言模因信息的复制和传播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内容不变但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复制,或者形式不改却以不同的内容加以扩展。前者称为模因的基因型,后者则为模因的表现型。文章接着分析了语言模因对翻译研究、文化研究以及语言教学的影响,最后用实例说明模因在这些方面的实际意义,并指出语言模因将有助于促进语言的进化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因论与模因 基因型 表现型 模因与翻译 模因与文化 模因与语言教学
下载PDF
推理和关联──认知语用学原理撮要 被引量:79
12
作者 何自然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10,共10页
关键词 语境效果 语境假设 认知语用学 关联理论 语言交际活动 认知环境 说话人 最佳关联 语境信息 关联性
下载PDF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离格”现象刍议 被引量:43
13
作者 何自然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7,共7页
1987年,比利时语用学家、国际语用学会(IPrA)秘书长J. Verschueren在语用研究方面提出了语言顺应理论。他认为,人们进行语言交际时,必然牵涉到语言各个层面。牵涉到社会和现实的环境,以及谈话双方的社会关系和背景。因此,人们为了顺应... 1987年,比利时语用学家、国际语用学会(IPrA)秘书长J. Verschueren在语用研究方面提出了语言顺应理论。他认为,人们进行语言交际时,必然牵涉到语言各个层面。牵涉到社会和现实的环境,以及谈话双方的社会关系和背景。因此,人们为了顺应复杂的局面,运用语言时就会因移情作用而出现千差万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英语国家 汉族人 语言顺应 第二层面 语言交际 移情作用 问卷调查 第二语言 语用移情
下载PDF
我国近年来的语用学研究 被引量:50
14
作者 何自然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3-17,12,共6页
此稿是何自然教授于1993年10月向全国第三届语用学研讨会(山西临汾)提交的论文。其中对新格赖斯语用机制的研究提得不多,是可以理解的。这方面的研究论文,近一年多以来,在《现代外语》、《外国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学刊》... 此稿是何自然教授于1993年10月向全国第三届语用学研讨会(山西临汾)提交的论文。其中对新格赖斯语用机制的研究提得不多,是可以理解的。这方面的研究论文,近一年多以来,在《现代外语》、《外国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学刊》等外语学刊上发表已近20篇之多了,可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学 跨文化交际 《外语教学与研究》 中国英语 语用学研究 CHINGLISH 语用失误 语用移情 英汉语言 语言学
下载PDF
语言模因及其变体的应用 被引量:53
15
作者 何自然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2-139,2,共8页
文本从"什么是语言模因"及"什么是语言模因变体"开始,谈论语言模因的定义和语言模因变体在变异过程中的不同表现。语言模因变异后,有仍然保留原模因信息的基本意义,只在形式上或词语运用上出现变化;但更多的是在变... 文本从"什么是语言模因"及"什么是语言模因变体"开始,谈论语言模因的定义和语言模因变体在变异过程中的不同表现。语言模因变异后,有仍然保留原模因信息的基本意义,只在形式上或词语运用上出现变化;但更多的是在变异后原模因的信息意义不复存在,却保持着与原模因相同或相近的发音或形式。文本还论述语言模因变体的形成过程,分析社会及公共话语交际中语言模因及其变体到底能发挥一些什么样的语用功能,研究它们在语用中是否合适的问题。文本最后的结论是,语言模因与语言模因变体的合理运用与广泛传播是社会及公共话语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使用,促使当今社会及公共话语获得与时俱进的发展,从而不断丰富和更新我们的语言以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模因 语言模因变体 变异过程 语用功能 合适性
下载PDF
流行语流行的模因论解读 被引量:166
16
作者 何自然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13,共7页
流行语作为语言信息,在人们之间不断被复制成各种信息表征,在社会中被广泛接受,成为流行语模因。我们过去对流行语模因的复制和传播的方式做过比较全面深入的探讨。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为什么最常见的模因是流行语?语言模因具有什么样... 流行语作为语言信息,在人们之间不断被复制成各种信息表征,在社会中被广泛接受,成为流行语模因。我们过去对流行语模因的复制和传播的方式做过比较全面深入的探讨。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为什么最常见的模因是流行语?语言模因具有什么样的触发机制?要选择什么样的语言信息来复制、传播,使之成为语言模因?本文着重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力图从模因论的角度对流行语为何会是语言模因提出新的解释,并讨论流行语模因的触发机制以及流行语在社会人群和媒体中间能被广泛接受的各种因素;本文也讨论模因宿主主体性在流行语模因复制、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因论 语言模因 模因触发机制 流行语 主体性
下载PDF
语用学方法论刍议 被引量:19
17
作者 何自然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1999年第4期1-3,128,共4页
语用学研究语言的使用和理解,研究对象是动态的语言,与语境关系密切;语用学所涉及的领域广阔,与之相应的研究方法也多种多样。就语用学涉及的某些课题,首先介绍语用学的5大研究面:句子意义、句子使用意义、说话人意义、听话人意... 语用学研究语言的使用和理解,研究对象是动态的语言,与语境关系密切;语用学所涉及的领域广阔,与之相应的研究方法也多种多样。就语用学涉及的某些课题,首先介绍语用学的5大研究面:句子意义、句子使用意义、说话人意义、听话人意义和话语意义;然后再从数据的来源、收集与分析等3个方面介绍语用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最后得出一项结论,即结合语用学的研究面,可以以某一理论作为依据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无法或难以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情况下,也可以用第二手资料作为原始数据,再按研究的需要,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学 方法论 语用学研究面 数据来源 数据收集 数据分析
下载PDF
国际互联网信息拾零——关于 Grice 会话含意学说和“常规含意”的来历 被引量:6
18
作者 何自然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常规含意 会话含意 关联理论 互联网信息 日常语言学派 功能语言学 GRICE 语用学 语用意义 符号逻辑
下载PDF
社会语用问题 被引量:7
19
作者 何自然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2-77,共6页
社会语用问题何自然语言的使用在社会人际交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上涉及语言使用和语言交际的场合都必须讲究语用,因此语用学同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里奇(Leech,1983:11)将普通语用学(generalprag... 社会语用问题何自然语言的使用在社会人际交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上涉及语言使用和语言交际的场合都必须讲究语用,因此语用学同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里奇(Leech,1983:11)将普通语用学(generalpragmatics)分为语用语言学(p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语用 语用功能 经济社会用语 汉语 语言规范
下载PDF
语言模因中的元语用意识 被引量:13
20
作者 何自然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21年第1期41-47,共7页
语言模因在社会人际交际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信息传递作用。隐含和明说信息的传递往往受交际者不同的意识凸显程度所支配,而涉及语言使用意识凸显的研究是语用学顺应理论的重要课题,它推动着元语用学的发展。本文试图在元语用学理论的指引... 语言模因在社会人际交际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信息传递作用。隐含和明说信息的传递往往受交际者不同的意识凸显程度所支配,而涉及语言使用意识凸显的研究是语用学顺应理论的重要课题,它推动着元语用学的发展。本文试图在元语用学理论的指引下,基于汉语模因在社会人际交际中的表现,分析交际者在传递语言模因时凸显的元语用意识,探讨这些意识表现的方式和意图。作者在此首先对元语用意识与语言模因的关系作一概述,然后分类探讨语言模因在信息传递中元语用意识凸显的不同维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模因 元语用意识 不同维度的意识凸显 信息传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