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枳术便秘通丸成型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
1
作者 何英蒙 赖慧 +4 位作者 米晓琴 蒲清荣 赵春妮 梁刚 赵福兰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4期39-43,共5页
目的优化枳术便秘通丸的成型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以丸剂溶散时限和含水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糊精浆体积分数、药粉与水质量比、干燥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L_(9)(3^(4))正交试验法优选枳术便秘通丸的成型工艺参数。采用薄层色谱... 目的优化枳术便秘通丸的成型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以丸剂溶散时限和含水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糊精浆体积分数、药粉与水质量比、干燥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L_(9)(3^(4))正交试验法优选枳术便秘通丸的成型工艺参数。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麸炒枳实和麸炒白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制剂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结果优选的成型工艺参数为,以30%糊精浆为黏合剂,药粉与水质量比为5∶3,混匀后烘干24h。麸炒枳实和麸炒白术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大黄素、大黄酚质量浓度分别在0.848~34.01μg/mL和0.864~34.56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2.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2%和97.08%,RSD分别为1.88%和1.87%(n=9)。结论枳术便秘通丸成型工艺合理,所建标准可用于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术便秘通丸 成型工艺 质量控制 正交试验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西红二冬膏制备工艺
2
作者 何英蒙 赵福兰 +2 位作者 赖慧 梁刚 殷文贤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8期49-55,共7页
目的优化西红二冬膏的制备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西红花苷Ⅰ,Ⅱ得率为考察指标,以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西红花药材饮片的提取工艺;以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以液料... 目的优化西红二冬膏的制备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西红花苷Ⅰ,Ⅱ得率为考察指标,以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西红花药材饮片的提取工艺;以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以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同法优化二冬膏制备工艺。综合确定西红二冬膏制备工艺。结果西红二冬膏最佳提取工艺为,取处方量西红花药材饮片,按液料比1000∶1(mL/g)加入45%乙醇,90℃提取2.0 h,挥去乙醇;取处方量天冬、麦冬药材饮片,剪碎,按液料比18∶1(mL/g)加纯化水,加热提取2.5 h,重复3次,再与西红花提取液合并、浓缩得清膏。结论优化所得西红二冬膏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二冬膏 西红花苷 Box-Behnken响应面法 醇提工艺 制备工艺 工艺优化
下载PDF
雷公藤类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何英蒙 姚媛媛 +3 位作者 陈一龙 励娜 高芳 张小梅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1-554,共4页
目的:为雷公藤类制剂的二次开发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雷公藤""制剂""质量标准""制备工艺""Tripterygium""Preparation"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1991年1月-2015年1月在... 目的:为雷公藤类制剂的二次开发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雷公藤""制剂""质量标准""制备工艺""Tripterygium""Preparation"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1991年1月-2015年1月在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以及谷歌学术中的相关文献,对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的制剂、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35篇,其中有效文献32篇。雷公藤类制剂的主要剂型为片剂,主要质控指标为雷公藤甲素和总生物碱,片剂存在毒副作用大、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雷公藤微乳凝胶、雷公藤微囊片、雷公藤滴丸、雷公藤巴布剂等雷公藤类新剂型采用现代药物制剂新技术,降低了雷公藤类制剂的毒副反应,提高了生物利用度。但采取新技术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进一步对雷公藤类制剂的剂型、制备工艺、质量控制进行系统研究,以充分发挥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药材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制剂 乳凝胶 微囊片 滴丸 巴布剂 制备工艺
下载PDF
粉体粒子的物理性质对片剂压缩成型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何英蒙 皮超 魏郁梦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8-489,共12页
近年来,粉体粒子的物理性质对片剂压缩成型性的影响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粉体粒子的各物理性质对片剂压缩成型性的影响通常是通过影响粒子间的结合面积和结合强度来实现的。一般情况下,粒径较小、比表面积大且表面粗糙、不规则... 近年来,粉体粒子的物理性质对片剂压缩成型性的影响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粉体粒子的各物理性质对片剂压缩成型性的影响通常是通过影响粒子间的结合面积和结合强度来实现的。一般情况下,粒径较小、比表面积大且表面粗糙、不规则的颗粒压缩成型性较好。但粒径小、表面粗糙、不规则等因素会增大粒子间的摩擦力和黏着力,降低粉体粒子的流动性,从而影响片剂的质量。本文通过查阅、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分别从粉体粒子的粒径及粒度分布、粒子形态、比表面积、晶型等方面对药物粉体粒子物理性质与片剂压缩成型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片剂的生产制备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剂 粉体粒子 物理性质 压缩成型性 制剂工艺 结合面积 结合强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