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5kV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处理的思考
1
作者 何见强 《大科技》 2013年第2期88-89,共2页
小电流接地系统的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判断比较困难,从而影响故障快速定位和检修。本文主要就线路设备单相接地及如何组织故障排查进行分析。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系统 接地故障 排查
下载PDF
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力学特性分析
2
作者 董皓 张鸿亮 +2 位作者 何见强 刘煦元 王立峰 《山西建筑》 2017年第12期135-137,共3页
以30 m跨径波形钢腹板桥的设计图纸为依据,进行了试验梁的设计与制作,通过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的力学特性,分析了组合箱梁的正应变分布以及钢腹板的剪切破坏形式,并总结了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的受力性能,为波形钢... 以30 m跨径波形钢腹板桥的设计图纸为依据,进行了试验梁的设计与制作,通过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的力学特性,分析了组合箱梁的正应变分布以及钢腹板的剪切破坏形式,并总结了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的受力性能,为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结构的分析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钢腹板 组合箱梁 力学特性 预应力
下载PDF
45钢小模数齿轮氮化+超音频复合处理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阎生贡 张自华 +1 位作者 何见强 刘恩荣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1-213,共3页
45钢小模数齿轮液体氮化+超音频加热淬火复合处理层中,含有1.13%的残余奥氏体,有利于阻止齿轮表面淬火时产生裂纹。而且含氮马氏体具有较高的强韧性、较高的残余压应力、较高的硬度、耐磨性、耐蚀性、耐疲劳性、较好的回火稳定性及自润... 45钢小模数齿轮液体氮化+超音频加热淬火复合处理层中,含有1.13%的残余奥氏体,有利于阻止齿轮表面淬火时产生裂纹。而且含氮马氏体具有较高的强韧性、较高的残余压应力、较高的硬度、耐磨性、耐蚀性、耐疲劳性、较好的回火稳定性及自润滑性能,并有较理想的硬度梯度分布,强韧性配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模数齿轮 复合处理 残余奥氏体 含氮马氏体
下载PDF
谈如何有效降低送电线路施工中的接地电阻 被引量:2
4
作者 何见强 《广东科技》 2011年第16期178-179,共2页
山区电力送电线路施工中,技术人员较为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降低线路接地体的接地电阻。本文重点从增加接地体与土壤之间的接触面积和降低土壤的电阻率阐述了如何有效降低送电线路的接地电阻。
关键词 送电线路 接触面积 电阻率
下载PDF
装配式T梁桥车辆疲劳荷载模型及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何见强 张林凯 《工程与建设》 2021年第5期975-978,共4页
本文以某装配式T梁桥为背景,基于桥梁所在路段的车流量调查情况,建立起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车辆疲劳荷载模型,并基于ANSYS建立其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通过车辆作用下找出横向联系受力薄弱位置作为疲劳分析关键点部位,采用随机车流影响线... 本文以某装配式T梁桥为背景,基于桥梁所在路段的车流量调查情况,建立起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车辆疲劳荷载模型,并基于ANSYS建立其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通过车辆作用下找出横向联系受力薄弱位置作为疲劳分析关键点部位,采用随机车流影响线加载方法获得关键点部位受力钢筋的应力谱,然后基于编制的疲劳损伤评估程序,开展车流量对装配式T梁桥横向联系关键点部位疲劳损伤的影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桥梁 横向联系 疲劳荷载模型 疲劳损伤 P-M准则
下载PDF
机械支撑板开裂分析
6
作者 阎治铭 阎生贡 +2 位作者 张自华 何见强 刘恩荣 《热处理》 CAS 2016年第1期53-55,共3页
45钢机械支撑板在调质后发现严重开裂。为此对开裂的支撑板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和金相检验。结果表明,造成支撑板开裂的原因,一是原材料中存在气孔和非金属夹杂物缺陷,二是支撑板的实际材料为T9钢而不是45钢。
关键词 机械支撑板 淬火 开裂 气孔 非金属夹杂物
下载PDF
基于LS-DYNA的桥墩防撞装置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林凯 何见强 陈忠宇 《工程与建设》 2021年第5期873-875,881,共4页
随着车桥碰撞事件的发生,桥梁防车撞理论随即提出,防撞装置不仅要对桥墩起到保护作用,还应考虑车辆和驾驶人的安全。本文以荆州市215省道毛市段某实心圆柱墩为工程背景,提出泡沫铝、橡胶混凝土和泡沫铝外包橡胶混凝土三种材料的防撞装置... 随着车桥碰撞事件的发生,桥梁防车撞理论随即提出,防撞装置不仅要对桥墩起到保护作用,还应考虑车辆和驾驶人的安全。本文以荆州市215省道毛市段某实心圆柱墩为工程背景,提出泡沫铝、橡胶混凝土和泡沫铝外包橡胶混凝土三种材料的防撞装置,运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三种防撞装置模型,从能量转化、撞击力和装置撞深三部分进行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泡沫铝外包橡胶混凝土防撞装置具有良好的缓冲吸能特性,兼具泡沫铝材料和橡胶混凝土的受力特点,可在产生较小的变形的情况下吸收更多的能量,能有效减小桥墩所受撞击力,对桥墩和车辆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碰撞 防撞装置 动力响应分析 吸能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