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7国道张家坝段行车事故的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
1
作者 何觉 《湖南交通科技》 1992年第4期66-68,38,共4页
关键词 行车安全 事故分析 交通事故
下载PDF
广东木鱼歌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何觉 《南国红豆》 2002年第2期23-23,共1页
木鱼——本为佛徒诵真经、唱宝卷时必备之乐器,和尚化缘也常常敲击木鱼。李汉枢在《粤调说唱民歌沿革》里说:"‘木鱼’这一名字,颇堪耐人寻味。相传和尚、尼姑们把宝卷传唱至粤,初期形式尚属简单,每唱‘唱落花’虽不一定要乐器伴之... 木鱼——本为佛徒诵真经、唱宝卷时必备之乐器,和尚化缘也常常敲击木鱼。李汉枢在《粤调说唱民歌沿革》里说:"‘木鱼’这一名字,颇堪耐人寻味。相传和尚、尼姑们把宝卷传唱至粤,初期形式尚属简单,每唱‘唱落花’虽不一定要乐器伴之,惟是他们随身的家伙,倒有一个木鱼。于是边敲边唱‘随物赞祝’(歌名),其唱法与粤曲的‘流水南音’极相似,久而久之,木鱼便成了说唱的标志;同时,既不是念经,也不是歌咏,故而无以名之,只有大家称之为‘唱木鱼’了。"尔后,"唱木鱼"逐步完善,形成以粤语方言演唱的"木鱼歌",也演变为粤曲的曲牌之一。其唱段长短不等,并无体制所限,风格雅俗共存。唱通俗故事称为"龙舟";唱《天雨花》、《笔生花》一类的叙事诗体系,称为"南音",而"木鱼歌"乃二者的统称。据查,木鱼歌是由广东"粤风"(粤调系列)中的"短调踏歌"发展而来。早期较著名的"粤风"有歌有调,抒情明快而不直露,例如:"东边日出西边雨,有情人在表痴心";"妹相思,不作风流到几时?只见风吹花落地,哪见风吹花上枝";"画船起离三江口,只为无风浪来迟,月明张网船头撒,情人水上诉相思。"以上曲词,均为使人回味之作。尔后,"短调踏歌"在曲文上开始衍生出有情节、有品味的演唱故事;"短调踏歌"的另一支则演化为长篇叙事的诗体称之为"南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鱼 南音 广东 宝卷 雅俗共存 叙事诗 踏歌 短调 故事 说唱
原文传递
武戏话今昔 被引量:1
3
作者 何觉 《南国红豆》 2002年第4期39-39,共1页
粤剧武打艺术,有南派与北派之分,南派以少林武功为基础,相传是少林寺至善禅师所传,他曾三次入粤,住于粤班红船中,据说武打绝技"六点半"棍法便是他传授的。南派武功比较粗犷、扎实,而招式"硬桥硬马",其动作刚劲、硬... 粤剧武打艺术,有南派与北派之分,南派以少林武功为基础,相传是少林寺至善禅师所传,他曾三次入粤,住于粤班红船中,据说武打绝技"六点半"棍法便是他传授的。南派武功比较粗犷、扎实,而招式"硬桥硬马",其动作刚劲、硬朗、火爆,全是硬功夫。但北派精于腿功,动作紧密,特点是快捷圆浑,招式优美。昔日,粤剧武功套路俱属南派,表演《罗成写书》一剧中,就有小武基本唱做功夫,长靠短打齐全,颇能体现南派武功特点,堪称为粤剧武戏中启蒙戏之一。然而,无论南派或北派,两者均有其优点,故此薛觉先主张"南北结合",集南北派之长处,以利于表演技艺能灵活运用。从前,粤剧的武打艺术,素以南派方为正宗,惟有上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许多著名粤剧艺人都趋向学北派技艺,致使舞台上的武打戏多是北派套路,或半南半北。原因是北派把式好看,造型美观,不像南派要下硬功夫那样吃力,因而从此纯南派的武功已极少见,连南派的武打锣鼓点也难免生疏了。追溯往昔,精通传统南派武功的名伶,曾经在舞台上各领风骚,屈指算来,香港有"武状元"陈锦棠,本地有"武探花"梁荫棠,还有大名鼎鼎的周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派 武功 北派 粤剧 武戏 灵活运用 动作 少林寺 艺术 武打戏
原文传递
小曲的演变
4
作者 何觉 《南国红豆》 2008年第6期52-,54,共2页
小曲,是指曲的体裁比较小,句、顿简单,乐调不长不繁的一种曲体。我国古代的文学和音乐作品,出现小曲这一名称和体裁,为时极早。据资料显示,汉代已面世了小曲,可见其长远历史。从元明戏曲剧本中。
关键词 小曲 我国古代 创作 演变 体裁比较 元明戏曲 音乐作品 戏曲音乐 民歌 流行
原文传递
“眼睛艺术”不容忽视
5
作者 何觉 《南国红豆》 2002年第5期33-33,共1页
在粤剧历史上,成功地以“眼睛艺术”名扬艺海的演员,往日是不乏其人。然而,纵观近代舞台上,因眼睛表演而闻名的艺人,却属凤毛麟角。尽管许多粤剧专家认为,戏曲要提高艺术水平,眼睛的表演应该是很重要的一环。惟是好多年青演员练功,多偏... 在粤剧历史上,成功地以“眼睛艺术”名扬艺海的演员,往日是不乏其人。然而,纵观近代舞台上,因眼睛表演而闻名的艺人,却属凤毛麟角。尽管许多粤剧专家认为,戏曲要提高艺术水平,眼睛的表演应该是很重要的一环。惟是好多年青演员练功,多偏重锻炼腰、腿、步,以及武打,对于眼睛的训练乃致苦练的艺人,似乎是一片空白矣。如果以为眼睛艺术是可有可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睛 艺术手段 演员 训练 艺术水平 艺人 粤剧 表演 练功 戏曲
原文传递
艺海曲坛称谓多
6
作者 何觉 《南国红豆》 2009年第5期56-,共1页
新中国成立之后,曲(艺)坛相继复兴,新人辈出如雨后春笋,当然值得庆贺。可是近代的新秀头角初露,名堂满目,称谓林总,确实令人莫衷一是。羊城曲(艺)坛称谓尤多,特别是曲坛之名衔称谓更是繁冗,论名目纷繁的,光是唱家之称谓就有许多"搭... 新中国成立之后,曲(艺)坛相继复兴,新人辈出如雨后春笋,当然值得庆贺。可是近代的新秀头角初露,名堂满目,称谓林总,确实令人莫衷一是。羊城曲(艺)坛称谓尤多,特别是曲坛之名衔称谓更是繁冗,论名目纷繁的,光是唱家之称谓就有许多"搭配",如子喉唱家、大喉唱家、三喉唱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唱腔 明星 说唱音乐 唱家 声腔 粤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