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园暴力防治委员会之逻辑证成与框架设计
1
作者 张建军 何越扬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8-72,共5页
校园暴力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危害严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建立综合治理格局的过程中,虽然各方主体在各自领域内已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不同领域之间各自为战,难以顺畅衔接,不能形成防治校园暴力的合力。对实践、理论、经... 校园暴力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危害严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建立综合治理格局的过程中,虽然各方主体在各自领域内已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不同领域之间各自为战,难以顺畅衔接,不能形成防治校园暴力的合力。对实践、理论、经验三重逻辑进行验证可知,我国现存的校园暴力治理体系存在阙漏,表现为无规模化的信息收集追踪系统、校园暴力预防教育不充分、校园暴力事件处理不协同等。建立校园暴力防治专门机构与社会互赖理论相契合,也符合域外治理经验,势在必行。将该机构定位为中立的学校附属机构,对人员组成进行科学且灵活的设计,对工作职责进行周密划定,为该机构的基本轮廓。为保障该机构顺利运转,建立配套的监督考核制度也是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防治机构 校园暴力防治委员会
下载PDF
特定义务关系人自杀时拒绝救助的刑事责任研究——以夫妻关系为例
2
作者 何越扬 史利民 《法制与经济》 2021年第12期27-33,共7页
我国司法实践中大多把夫妻间一方自杀另一方能救助却不予救助的行为判定为不作为故意杀人罪。由于当前我国刑法暂时未设立类似于“见危不救罪”这样将不纯正不作为犯进行明确规定的罪名,所以故意杀人罪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替代这种罪名... 我国司法实践中大多把夫妻间一方自杀另一方能救助却不予救助的行为判定为不作为故意杀人罪。由于当前我国刑法暂时未设立类似于“见危不救罪”这样将不纯正不作为犯进行明确规定的罪名,所以故意杀人罪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替代这种罪名的作用。但是这种替代存在诸多问题,此时通过目的解释等方法以及实质解释论等立场对现行刑法进行更合理的解释成为一种更合适的途径,而社会相当性理论的再运用也能为此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夫妻间的救助义务 不作为 社会相当性理论 作为义务来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