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己酮二腙致C57BL/6J小鼠脑白质脱髓鞘病变及髓鞘再生的雌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覃建蓓 何进娣 +3 位作者 何任红 吴红瑛 范建中 尹瑞雪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24期3615-3620,共6页
目的探讨环己酮二腙(CPZ)诱导C57BL/6J小鼠脑白质脱髓鞘病变及自发性髓鞘再生的雌雄差异。方法 48只C57BL/6J小鼠,雌雄各半,随机选取32只为造模组,16只为对照组(A组),对照组常规饲养,造模组用含CPZ饲料饲养6周,造模成功后再随机分为脱... 目的探讨环己酮二腙(CPZ)诱导C57BL/6J小鼠脑白质脱髓鞘病变及自发性髓鞘再生的雌雄差异。方法 48只C57BL/6J小鼠,雌雄各半,随机选取32只为造模组,16只为对照组(A组),对照组常规饲养,造模组用含CPZ饲料饲养6周,造模成功后再随机分为脱髓鞘组(B组)和髓鞘再生组(C组)。A组和B组于6周末行运动协调能力测试后处死取脑组织,C组继续常规饲养6周后行运动协调能力测试后处死取脑组织,所有脑组织均行卢卡斯快蓝(LFB)染色,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BP)和脑细胞凋亡比值。结果与A组比较,B组运动协调能力及MBP含量明显降低(P <0. 05),脑细胞凋亡比值及脱髓鞘病变程度评分明显增加(P <0. 05)。C组运动协调能力及MBP含量较B组显著提高(P <0. 05),脑细胞凋亡比值及脱髓鞘病变程度评分较B组低(P <0. 05)。B组组内雌雄比较运动协调能力、脱髓鞘病变程度评分、脑细胞凋亡比值、MBP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C组组内比较,雌组比雄组运动协调能力好、脱髓鞘病变程度评分低及MBP含量高,脑细胞凋亡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CPZ致C57BL/6J小鼠脑白质脱髓鞘病变无雌雄差异,在髓鞘再生期,雌性小鼠具有更好的髓鞘再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酮二腙 脑白质脱髓鞘 髓鞘再生 雌雄差异
下载PDF
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抗氧化应激通路在多发性硬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苏玲玲 郑碧娥 +2 位作者 何进娣 范建中 尹瑞雪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0-333,共4页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是由T淋巴细胞引起,可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氧化应激反应,导致脱髓鞘等病理改变。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抗氧化应激通路是体内最重要...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是由T淋巴细胞引起,可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氧化应激反应,导致脱髓鞘等病理改变。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抗氧化应激通路是体内最重要的内源性抗氧化应激通路,激活该通路可启动下游解毒酶、抗氧化蛋白,参与清除氧自由基,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系统平衡,从而对神经退行性疾病起保护作用。通过药物或各种康复治疗手段激活该Keap1-Nrf2/ARE通路,减轻MS疾病进展的作用及未来MS治疗靶点是目前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氧化应激 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抗氧化反应元件 信号通路 综述
下载PDF
磁疗对双环己酮草酰二腙诱导脱髓鞘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郑碧娥 何进娣 +3 位作者 缪晓影 苏玲玲 范建中 尹瑞雪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81-1186,共6页
目的:探讨磁疗对双环己酮草酰二腙(cuprizone,CPZ)诱导脱髓鞘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PZ组和磁疗组,每组10只。CPZ组和磁疗组喂养0.3%CPZ的混合饲料建立脱髓鞘模型,磁疗组小鼠在实验... 目的:探讨磁疗对双环己酮草酰二腙(cuprizone,CPZ)诱导脱髓鞘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PZ组和磁疗组,每组10只。CPZ组和磁疗组喂养0.3%CPZ的混合饲料建立脱髓鞘模型,磁疗组小鼠在实验第2周开始接受磁场(50Hz,10mT,每天20min,每周6d,共4周)的干预。每周称重记录各组小鼠的体质量。实验第5周末,利用转棒试验评估小鼠的运动功能;处死小鼠,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海马区的髓鞘碱性蛋白(MBP)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结果:第5周末,CPZ组和磁疗组小鼠体质量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磁疗组小鼠体质量有增长趋势,但与CPZ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与正常组相比,CPZ组小鼠运动功能明显下降(P<0.05),海马区发生明显脱髓鞘改变、表现为MBP含量显著减少(P<0.001),BDNF表达下降(P<0.01)。与CPZ组相比,磁疗组小鼠的运动障碍得到改善(P<0.05),髓鞘脱失有好转,MBP含量和BDNF表达均明显增多(P<0.05,P<0.01)。结论:磁疗具有改善CPZ模型小鼠的神经功能缺损和促进病灶内髓鞘修复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脑内BDN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疗法 脱髓鞘疾病 双环己酮草酰二腙 神经保护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