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密度猕猴种群的种内食性生态位分化
1
作者 何远思 樊宇轩 范朋飞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90-1698,共9页
种间生态位分化是物种维持共存的重要机制之一.为减少资源竞争,部分物种在种内也出现一定的生态位分化.但是与种间生态位分化相比,关于种内生态位分化的研究很少.猕猴是全球分布最广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其食性泛化,能够适应多样的环境.位... 种间生态位分化是物种维持共存的重要机制之一.为减少资源竞争,部分物种在种内也出现一定的生态位分化.但是与种间生态位分化相比,关于种内生态位分化的研究很少.猕猴是全球分布最广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其食性泛化,能够适应多样的环境.位于深圳内伶仃岛的野生猕猴种群数量庞大、密度极高,近1000只个体生活在不足5 km^(2)的小岛上,不同猴群间家域重叠度高,且岛上食物资源丰富、无猕猴天敌,为探讨种内生态位分化提供良好条件.本研究基于对内伶仃岛四群猕猴食性观察,发现猕猴共取食来自120种食源植物的350种食物(同一种植物的叶、芽、花、果被作为不同食物),但不同群体无论是全年还是同一个月份取食的食物存在一定差异,该结果说明岛内猕猴可能出现种内食性生态位分化.多样化的觅食策略或许是食物资源丰富而缺少竞争者的小岛上能存在如此高密度猕猴种群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Macaca mulatta) 生态位分化 食性 觅食策略 高密度种群
原文传递
配偶行为相容性对动物繁殖的影响
2
作者 何远思 张轶宣 王代平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3-174,共12页
配对相容性(mate compatibility)常用于解释动物为何具有不同的配偶选择倾向及繁殖成功率,涉及两性间基因、性状等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配偶之间的基因、形态、行为相容性,且直接或间接影响动物的繁殖。其中,行为相容性受到越来越广泛... 配对相容性(mate compatibility)常用于解释动物为何具有不同的配偶选择倾向及繁殖成功率,涉及两性间基因、性状等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配偶之间的基因、形态、行为相容性,且直接或间接影响动物的繁殖。其中,行为相容性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研究,主要原因是其对动物个性差异的维持与进化、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均有深远影响,但国内尚缺乏相关研究。本文主要基于以往的代表性研究结果,对配对相容性的研究历史、定义、内容及其对动物繁殖的影响进行了简单总结和梳理,并着重阐述了配偶行为相容性的研究进展、在进化与保护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潜力,体现了其在动物濒危机制、种群数量恢复与维持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有助于通过对旗舰种、伞护种的保护带动对区域内整个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同时,我们对动物配偶行为相容性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工具技术革新、多学科融合以及更合理全面的实验设计可推动该领域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相容性 繁殖成功率 动物个性 配偶选择 配对相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