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柯萨奇病毒A组6型全基因组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名 冯昌增 +6 位作者 刘红波 王晓辉 许丹菡 丛山日 何陆涛 张光贤 马绍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22-927,共6页
目的分析2015年云南省4株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CV-A6)分离株的全基因组特征。方法取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粪便样本,制备悬液,接种至人横纹肌肉瘤细胞,CV-A6致细胞病变(CPE)后,收集病毒液,提取... 目的分析2015年云南省4株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CV-A6)分离株的全基因组特征。方法取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粪便样本,制备悬液,接种至人横纹肌肉瘤细胞,CV-A6致细胞病变(CPE)后,收集病毒液,提取RNA,经RT-PCR分段扩增获得全基因组片段,并进行测序。采用Geneious 9.1.4和Mega 7.0、Simplot等生物学软件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比对、系统进化及重组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4株CV-A6分离株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4.8%~97.9%和97.3%~98.4%,与近几年国内流行的CV-A6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4.6%~97.9%和97.4%~99.1%;分离株在5′UTR、2A、2C、3A、3D、3′UTR区可能存在与毒力和临床表型相关的12个位点。结论4株云南分离株属于CV-A6血清型,为D3a基因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组6型 全基因组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甲型肝炎病毒H2快速复制株在人二倍体细胞中的增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东宝 马忠飞 +7 位作者 刘泽 宋盛波 卢志敏 施红进 何陆涛 李燕 李卫东 廖国阳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27-634,共8页
研究甲型肝炎病毒H_(2)快速复制株在人二倍体细胞中的生长特性,并缩短甲肝病毒的培养周期。将甲型肝炎病毒H_(2)株感染人二倍体细胞(KMB_(17)细胞株),采用高病毒感染复数(MOI)将病毒培养时间从26d缩短至10d后收获病毒,并通过连续传代进... 研究甲型肝炎病毒H_(2)快速复制株在人二倍体细胞中的生长特性,并缩短甲肝病毒的培养周期。将甲型肝炎病毒H_(2)株感染人二倍体细胞(KMB_(17)细胞株),采用高病毒感染复数(MOI)将病毒培养时间从26d缩短至10d后收获病毒,并通过连续传代进行适应研究,建立H_(2)株快速复制毒种库,在不同培养时间检测病毒抗原、感染性滴度,绘制病毒生长曲线,进行传代稳定性验证和病毒形态学的观察。甲肝H_(2)株快速复制病毒株在KMB_(17)细胞上培养10d后收获,连续传代从第5代至第9代,抗原含量均在512~2048之间,感染性滴度均在8.33 lgCCID_(50)/mL±0.125lgCCID_(50)/mL,H_(2)株快速繁殖至5代病毒和9代病毒在电镜下观察到多为成熟的实心颗粒。在5批次的重复试验中,病毒培养至10d、16d、22d时,收获的病毒感染性滴度无显著差异(P>0.005)。筛选后的甲型肝炎病毒H_(2)株的快速复制株缩短了甲肝病毒的培养时间,且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肝病毒 H_(2)快速复制株 连续传代
原文传递
2016年云南省埃可病毒7型分离株K1641/YN/CHN/2016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3
作者 张名 许丹菡 +4 位作者 冯昌增 郭伟 王晓辉 何陆涛 马绍辉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 对2016年云南省埃可病毒7型(echovirus 7,E-7)的分离株K1641/YN/CHN/2016(简称K1641)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并分析其分子变异和遗传进化特性。方法 利用KMB17细胞分离病毒,提取病毒RNA,进行RT-PCR,并测序拼接获得全基因组序列。利用... 目的 对2016年云南省埃可病毒7型(echovirus 7,E-7)的分离株K1641/YN/CHN/2016(简称K1641)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并分析其分子变异和遗传进化特性。方法 利用KMB17细胞分离病毒,提取病毒RNA,进行RT-PCR,并测序拼接获得全基因组序列。利用Mega 5、Geneious Basic 5.4.1和SimPlot 3.5.1等软件分析全基因组序列。结果 获得的K1641株全基因组序列长度为7 428 bp,编码含2 193个氨基酸的多聚蛋白。K1641全基因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与中国分离株40/Longyou/ZJ最为同源,分别为95.9%和98.9%;而与其他中国E-7流行株VP1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5.1%~99.7%和82.5%~99.3%;与原型株VP1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为78.4%和93.1%。K1641与其他E-7毒株的各区段核苷酸一致性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3.5%~97.3%和85.3%~100.0%,K1641与40/Longyou/ZJ的各区段核苷酸一致性和氨基酸同源性均超过90.0%,并且,氨基酸的同源性要高于核苷酸一致性。基于E-7全长VP1序列的种系进化分析,可分为8个簇,本次分离株K1641与2013中国分离株40/Longyou/ZJ关系较近,属于进化树上的一个分支。进行相似性分析,在位置350~600,与E-6/RO-24-9-79(LS451294)显示出99%的高相似性;其他位置与中国分离株40/Longyou/ZJ有较高(>92%)的相似性。结论 K1641分离株为E-7,与E-6/RO-24-9-79株可能存在重组事件发生,对E-7遗传特性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可病毒7型 全基因组 序列分型 种系发生
原文传递
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与不同包材的相容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平玲 牛杰 +5 位作者 张铭润 何陆涛 唐靖月 卢振攀 赵冠华 蔡玮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75-781,共7页
目的评价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sabin 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s,sIPV)与3种玻璃包材的相容性。方法将3批sIPV半成品分别分装至同批中性硼硅玻璃管制西林瓶(2 mL)、预灌封注射器及中性硼硅玻璃管制西林瓶(4 mL),将1批sIPV... 目的评价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sabin 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s,sIPV)与3种玻璃包材的相容性。方法将3批sIPV半成品分别分装至同批中性硼硅玻璃管制西林瓶(2 mL)、预灌封注射器及中性硼硅玻璃管制西林瓶(4 mL),将1批sIPV半成品分别分装至3批上述不同的包材中。分别于(37±2)℃保存14 d、(25±2)℃保存6个月、28℃保存36个月,对疫苗的外观、装量、pH、无菌试验、细菌内毒素、D抗原含量等指标进行检测。计算3种包材sIPV于不同温度下保存不同时间的D抗原回收率,并进行比较。结果3种包材分装的sIPV于不同温度下保存不同时间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均合格,且Ⅰ、Ⅱ、Ⅲ型D抗原回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PV与3种不同玻璃包材均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包材 相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