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
1
作者 何飞彪 《中国信息界》 2023年第3期82-83,共2页
在信息化时代,大数据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活动特征可以用数据的方式加以描绘。公安机关担负着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治理、服务群众等重要使命,在公安信息化建设上务必要从全局的视角、战略的高度,充... 在信息化时代,大数据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活动特征可以用数据的方式加以描绘。公安机关担负着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治理、服务群众等重要使命,在公安信息化建设上务必要从全局的视角、战略的高度,充分利用基于系统工程的方法去思考,构建完备的社会安全防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信息化建设 打击犯罪 生命财产安全 大数据 系统工程 公安机关 重要使命 信息化时代
下载PDF
皖南事变后蒋介石的对苏策略 被引量:3
2
作者 何飞彪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7-87,共11页
皖南事变发生后,如何应对苏联关切、避免中苏关系受国共关系牵连是蒋介石面临的重要课题。作出强硬处置的决策前,面对苏方询问,蒋介石推诿搪塞。决定撤销新四军番号后,他反复向苏方作出解释,试图淡化事变的政治意义。事变告一段落后,他... 皖南事变发生后,如何应对苏联关切、避免中苏关系受国共关系牵连是蒋介石面临的重要课题。作出强硬处置的决策前,面对苏方询问,蒋介石推诿搪塞。决定撤销新四军番号后,他反复向苏方作出解释,试图淡化事变的政治意义。事变告一段落后,他继续通过多种途径向苏联示好,希望缓和双方关系。皖南事变后蒋介石的对苏策略显明地体现了抗战时期中苏关系的特殊性以及中国内政与外交的关联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事变 蒋介石 苏联 中苏关系 国共关系
下载PDF
中国社会各界对伪满洲国问题的反应
3
作者 何飞彪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31-39,共9页
领土是构成现代民族国家的核心要素之一。在民族主义情绪高昂的20世纪30年代,维护领土完整是中国民众的重要诉求,也成为国民政府保持政权合法性的基本条件。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操纵成立伪满洲国,并加以承认,将东北三省从中国分裂出... 领土是构成现代民族国家的核心要素之一。在民族主义情绪高昂的20世纪30年代,维护领土完整是中国民众的重要诉求,也成为国民政府保持政权合法性的基本条件。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操纵成立伪满洲国,并加以承认,将东北三省从中国分裂出去,破坏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引起了中国社会各界的高度瞩目。从伪满洲国成立到日本正式承认伪满洲国的整个过程中,中国社会各界在不同阶段分别作出了反应,并且相较伪满洲国成立,对日本承认伪满洲国反应更为激烈。与民间的反应相比,国民政府在外交上可供选择的策略有限,与民意期待尚有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伪满洲国 中国 反应
下载PDF
威尔基访华述论
4
作者 何飞彪 《人文论丛》 2019年第1期322-333,共12页
威尔基访华处在战时中美关系的重要节点,上承居里第二次访华,下启宋美龄访美。太平洋战争后,中美两国因战略分歧衍生出许多具体矛盾,而居里访华非但没有缓和中美矛盾,反而加深了蒋介石对美国的不满,使中美关系更趋恶化。威尔基访华是中... 威尔基访华处在战时中美关系的重要节点,上承居里第二次访华,下启宋美龄访美。太平洋战争后,中美两国因战略分歧衍生出许多具体矛盾,而居里访华非但没有缓和中美矛盾,反而加深了蒋介石对美国的不满,使中美关系更趋恶化。威尔基访华是中美两国政府及其个人意愿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威尔基以其个人特质及亲华言行赢得了中国各界的好感,在两国间营造了友好亲善的氛围,为后续宋美龄访美作了很好的铺垫。威尔基访华基本实现了中美两国政府及其个人等三方的意图,有利于战时中美关系的平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威尔基 居里 中美关系
下载PDF
基于公安数字集群(PDT)系统的智能快速联动探索
5
作者 何飞彪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2年第24期58-61,共4页
随着公安巡防改革的深入推进,屯兵街面、智能联动、快速响应、迅速处置的时空化巡防新格局逐渐成熟,基于公安数字集群(PDT)系统的智能快速联动就能达到精准指挥街面警力、智能布防和极速反应的要求。文章针对以上问题,从警务实战应用出... 随着公安巡防改革的深入推进,屯兵街面、智能联动、快速响应、迅速处置的时空化巡防新格局逐渐成熟,基于公安数字集群(PDT)系统的智能快速联动就能达到精准指挥街面警力、智能布防和极速反应的要求。文章针对以上问题,从警务实战应用出发,对基于350 MB PDT的智能布防快速联动,及PDT系统集成和应用拓展进行了深入探索,在服务于巡防实战方面,对其他兄弟城市建设350 MB公安数字集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集群 快速联动 PDT
下载PDF
1932年《申报》禁邮案缘由新探
6
作者 何飞彪 《民国研究》 2020年第1期98-111,共14页
1932年7月13日,《申报》遭蒋介石直接下令禁邮。其中缘由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申报》未照原文刊登蒋介石否认在中国推行法西斯主义的谈话稿;第二,《申报》时评主撰陈彬稣在九一八事变后对国民政府的全面批判;第三,《申报》背后的上海... 1932年7月13日,《申报》遭蒋介石直接下令禁邮。其中缘由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申报》未照原文刊登蒋介石否认在中国推行法西斯主义的谈话稿;第二,《申报》时评主撰陈彬稣在九一八事变后对国民政府的全面批判;第三,《申报》背后的上海地方精英不支持国民政府的方针政策。第一点是导火索,后两点则是深层原因。1932年1月蒋介石第二次复出之后,极力强化对舆论的管控,而《申报》禁邮案只是其中一个突出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报》 蒋介石 禁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