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皂苷Rg1对寡聚肽Aβ_(1-42)增加JNK活性及诱导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黄天文 何饶丽 +2 位作者 周梦 张静 陈晓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在寡聚肽Aβ1-42诱导的神经元凋亡过程中,探讨人参皂苷Rg1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运用寡聚肽Aβ1-42来诱导原代培养的皮层神经元损害,把神经元分为空白对照组、Aβ组、sp600125与Aβ共同孵育组以及人参皂苷Rg1与 Aβ共同孵育... 目的:在寡聚肽Aβ1-42诱导的神经元凋亡过程中,探讨人参皂苷Rg1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运用寡聚肽Aβ1-42来诱导原代培养的皮层神经元损害,把神经元分为空白对照组、Aβ组、sp600125与Aβ共同孵育组以及人参皂苷Rg1与 Aβ共同孵育组,然后观察 JNK、p-JNK、caspase-3活性和TUNEL细胞数的变化。结果寡聚肽 Aβ1-42作用15 min,皮层神经元的JNK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经过预先孵育24 h人参皂苷Rg1(2.5~10μmol·L^-1)后,再与寡聚肽Aβ1-42共同孵育15 min,JNK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寡聚肽Aβ1-42孵育24 h,caspase-3活性和TUNEL数明显升高;人参皂苷Rg1(10μmol·L^-1)预处理24 h后,再与Aβ1-42共孵育24 h组中caspase-3和TUNEL阳性数目明显下降。结论人参皂苷Rg1可通过JNK通路减轻寡聚肽Aβ1-42诱导的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RG1 皮层神经元 磷酸化 寡聚肽Aβ1-42 caspase-3 凋亡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对寡聚态Aβ_(1-42)增加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活性诱导神经元损伤的可能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何饶丽 林楠 +1 位作者 方丽君 黄天文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β-淀粉样蛋白1-42(Aβ_(1-42))增加皮质神经元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活性、诱导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经神经元特异性抗体检测C57BL/6胎鼠来源的皮质神经元为研究对象,运用寡聚态Aβ_(1-42)...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β-淀粉样蛋白1-42(Aβ_(1-42))增加皮质神经元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活性、诱导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经神经元特异性抗体检测C57BL/6胎鼠来源的皮质神经元为研究对象,运用寡聚态Aβ_(1-42)诱导神经元损伤,把神经元分为空白对照组、Aβ_(1-42)单独作用组(模型组)、SB203580处理组、人参皂苷Rg1处理组、人参皂苷Rg1单独作用组。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p38、磷酸化p38(p-p38)的蛋白水平,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元形态,采用TUNEL染色和caspase-3活性检测神经元凋亡相关指标。结果(1)在寡聚态Aβ_(1-42)作用5和15 min时,皮质神经元中p-p38蛋白水平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Rg1处理组中,不同浓度(2.5、5.0和10.0μmol/L)的人参皂苷Rg1作用后,寡聚态Aβ_(1-42)诱导升高的p-p38/p38水平均明显回落,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仅予以10.0μmol/L的人参皂苷Rg1也可降低皮质神经元的p-p38/p38水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5)。(3)在皮质神经元的形态学观察中,10.0μmol/L的人参皂苷Rg1处理组的皮质神经元突触的完整性、流畅性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在TUNEL染色及caspase-3活性检测中,10.0μmol/L的人参皂苷Rg1处理组TUNEL阳性的凋亡神经元比例及caspase-3活性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p38 MAP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人参皂苷Rg1减轻寡聚态Aβ_(1-42)诱导的皮质神经元的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人参皂苷RG1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下载PDF
肝性脊髓病1例报告并文献回顾 被引量:1
3
作者 何饶丽 刘昌云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2-64,共3页
肝性脊髓病(hepatic myelopathy,HM),又称门-腔分流性脊髓病,是一种罕见的以颈髓以下病变为主的神经系统综合征,主要是由于慢性肝病晚期自然形成广泛的门-体静脉侧支循环或门-体静脉分流[1]。HM由Leigh和Card于1949年最先报道[2]。笔... 肝性脊髓病(hepatic myelopathy,HM),又称门-腔分流性脊髓病,是一种罕见的以颈髓以下病变为主的神经系统综合征,主要是由于慢性肝病晚期自然形成广泛的门-体静脉侧支循环或门-体静脉分流[1]。HM由Leigh和Card于1949年最先报道[2]。笔者医院于2013年8月1日收治1例HM病例,现查阅相关文献,对其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讨论,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并发症 脊髓 脊髓疾病/病因学 肝硬化 截瘫 神经系统疾病/并发症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Aβ25-35诱导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天文 何饶丽 +4 位作者 周梦 张静 林智颖 叶钦勇 陈晓春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2701-2704,共4页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凝聚态β淀粉样蛋白毒性片段25-35(Aβ25-35)诱导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运用凝聚态Aβ25-35来诱导皮质神经元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Aβ组、NAC与Aβ共同作用组...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凝聚态β淀粉样蛋白毒性片段25-35(Aβ25-35)诱导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运用凝聚态Aβ25-35来诱导皮质神经元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Aβ组、NAC与Aβ共同作用组,采用荧光酶标法检测氧自由基(ROS),用Western印迹方法测定p35/p25亚基、cdk5亚基、磷酸化Thr205和磷酸化Ser404位点水平.结果 凝聚态Aβ25-35(20μmol/L)作用12 h可使得ROS明显升高(218±28比371±31,t=-6.35,P<0.05)以及tau蛋白在T205(1.00±0.20比1.67±0.12,t=-5,P<0.05)和S404(1.00±0.02比1.70 ±0.26,t=-4.57,P<0.05)位点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与Aβ处理组相比,NAC(10 mmol/L)预先作用24h然后再与凝聚态Aβ25-35共同作用12 h,ROS水平下降至286±29(t =3.47,P<0.05)和tau蛋白在T205(1.23±0.12,=3.88,P<0.05)和S404(1.13±0.06,t=3.64,P<0.05)位点磷酸化水平皆明显下降;另外,与空白对照组(1.00±0.19)相比,Aβ处理组中的p25水平明显升高(1.83±0.15,t=-6.20,P<0.05);而与Aβ处理组相比,NAC预处理组中的p25水平下降(1.23±0.06),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t=4.72,P<0.05).结论 NAC可通过CDK5信号通路减轻凝聚态Aβ25-35诱导的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Β-淀粉样肽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5 TAU蛋白 磷酸化
原文传递
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起病侧对睡眠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何饶丽 陈丽娜 +3 位作者 蔡国恩 王迎青 陈晓春 叶钦勇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41-1248,共8页
目的评价不同起病侧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情况,分析帕金森病运动症起病侧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帕金森病专病门诊收治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共658例,按运动症状的起病侧... 目的评价不同起病侧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情况,分析帕金森病运动症起病侧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帕金森病专病门诊收治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共658例,按运动症状的起病侧分为左侧组(313例)和右侧组(34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评估其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采用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NMSS)]、抑郁状态及认知功能,并采用帕金森病睡眠量表-2(PDSS-2)、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RBD)筛查量表(RBDSQ)评估、分析其睡眠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左侧起病组帕金森病患者在NMSS评估中白天疲劳[2.00(0,4.00)分]、难以解释的肢体疼痛[4.00(0,4.00)分]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右侧起病组[分别为1.00(0,3.00)分,Z=-2.545,P=0.001和2.00(0,4.00)分,Z=-2.797,P=0.005]。两组患者在PDSS-2总分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肢体不宁状态、周期性肢体活动、肌肉痉挛、早期困倦等方面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RBDSQ的评估中,左侧起病RBDSQ总分[2.00(0,4.00)分]显著高于右侧起病组[1.00(0,3.00)分,Z=-4.363,P<0.001],左侧起病组在梦境内容、夜间行为、夜间运动、梦中自伤与伤害床伴、部分夜间异常行为、夜间觉醒、醒后梦境记忆以及睡梦紊乱等方面的发生率也高于右侧起病组。此外,帕金森病相关睡眠障碍与高龄起病(OR=1.037,95%CI 1.018~1.057,P<0.001)、病程(OR=1.014,95%CI 1.010~1.018,P<0.001)、以姿势步态异常起病(OR=1.505,95%CI 1.058~2.141,P=0.023)相关。帕金森病患者合并RBD与左侧起病(OR=2.215,95%CI 1.395~3.515,P=0.001)、高龄起病(OR=1.045,95%CI 1.019~1.072,P=0.001)、病程(OR=1.014,95%CI 1.009~1.019,P<0.001)相关。结论左侧起病的帕金森病患者更容易出现肢体不宁状态、周期性肢体活动、肌肉痉挛、早期困倦等睡眠障碍的表现。同时,左侧起病的帕金森病患者RBD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也明显高于右侧起病的帕金森病患者。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起病侧是影响睡眠障碍的重要因素,左侧起病可能是帕金森病患者合并RBD的一个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非运动症状 运动症状 睡眠障碍
原文传递
美金刚治疗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何饶丽 潘晓东 +2 位作者 黄天文 叶钦勇 陈晓春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0-684,共5页
目的 系统评价美金刚对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AD)的疗效. 方法 采用Cochrane 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森林实验室中有关美金刚治疗中、重度AD的随机、双盲... 目的 系统评价美金刚对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AD)的疗效. 方法 采用Cochrane 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森林实验室中有关美金刚治疗中、重度AD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检索时间截至2013年2月,并采用Revman 5.2软件分析美金刚在总体功能、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行为方面的疗效. 结果 共纳入8项试验(2 527例中重度AD患者).Meta分析显示,美金刚在总体功能、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疗效均优于安慰剂(总体功能:MD=-0.24,95% CI:0.34~0.15;认知功能:SMD=-0.26,95%CI:-0.34~0.18;日常生活能力:SMD=-0.13,95% CI:-0.21~0.05),在精神行为方面,美金刚与安慰剂间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亚组分析显示,在病情较轻的中、重度AD患者中,美金刚仅在认知功能方面的疗效优于安慰剂(SMD=-0.22,95%CI:-0.37~0.06);在病情较重的中、重度AD患者中,美金刚在总体功能(MD=0.29,95%CI:-0.40~0.18)、认知功能(MD=-0.31,95% CI:0.46~0.15)、日常生活能力(SMD=-0.16,95%CI:-0.25~0.06)、精神行为(MD=-3.13,95%CI:-4.88~1.39)方面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安慰剂. 结论 美金刚对可改善中、重度AD患者的总体功能、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在病情较重的AD患者中疗效有更显著的改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金刚 阿尔茨海默病 META分析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转甲状腺素蛋白基因Ala117Ser突变所致家族性淀粉样多发性神经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7
作者 何饶丽 潘晓东 +3 位作者 张健 陈滢 叶钦勇 陈晓春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16-821,共6页
目的探讨转甲状腺素蛋白基因Ala117Ser突变引起的家族性淀粉样多发性神经病(FAP)患者的临床表现,提高临床上对FAP的识别水平。方法分析1例2014年11月25日就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FAP患者的临床表现、电生理检查、病理及基因突变... 目的探讨转甲状腺素蛋白基因Ala117Ser突变引起的家族性淀粉样多发性神经病(FAP)患者的临床表现,提高临床上对FAP的识别水平。方法分析1例2014年11月25日就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FAP患者的临床表现、电生理检查、病理及基因突变特点,并结合文献所报道的Ala117Ser突变型FAP病例进行复习、总结。结果本患者为59岁福建籍男性,首发症状为四肢远端麻木,随后出现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运动障碍,疾病后期出现致死性心功能障碍,皮肤活组织检查可见淀粉样病变,转甲状腺素蛋白基因分析提示c.349G>T p.Ala117Ser突变。文献报道的Ala117Ser突变所致FAP的临床表现与本例基本一致,且国内报道的FAP病例集中在福建、广东等南部地区。结论Ala117Ser突变引起的FAP患者分布具有显著的地域特点,通常起病较晚,临床表现为多发性感觉运动周围神经病,多伴有突出的自主神经症状。组织病理和基因检测对于FAP的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淀粉样多发性神经病 转甲状腺素蛋白 Ala117Ser突变
原文传递
人参皂苷Rg1对寡聚肽淀粉样β蛋白抑制蛋白激酶A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天文 何饶丽 +2 位作者 周梦 张静 陈晓春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6-318,共3页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A信号通路在寡聚肽淀粉样p蛋白(Oligo Aβ1-42)毒性作用下的改变和人参皂苷Rg1对该通路改变的影响. 方法 运用Oligo Aβ1-42来诱导皮层神经元的损伤,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谷氨酸处理组、Aβ组、人参皂苷Rg1与Aβ共...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A信号通路在寡聚肽淀粉样p蛋白(Oligo Aβ1-42)毒性作用下的改变和人参皂苷Rg1对该通路改变的影响. 方法 运用Oligo Aβ1-42来诱导皮层神经元的损伤,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谷氨酸处理组、Aβ组、人参皂苷Rg1与Aβ共同作用组,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总CREB蛋白(t-CREB)、蛋白激酸A(PKA)Ⅱα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蛋白水平. 结果 Oligo Aβ1-42作用2h可降低谷氨酸诱导的p CREE/t-CREB的水平(P<0.001);与Aβ处理组比较,不同浓度(2.5,5,10μmol/L)预先孵育的g1组p-CREB/t-CREB的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β组中PKAⅡα水平升高(P<0.001);与Aβ组比较,不同浓度的Rg1可降低PKAⅡα水平(P<0.001);与Aβ组比较,不同浓度的Rg1组中BDNF水平升高(P<0.05). 结论 寡聚肽Aβ1-42对神经元PKA/CREB信号通路有抑制作用;人参皂苷Rg1可减轻寡聚肽Aβ1-42对PKA/CREB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淀粉样Β蛋白 蛋白激酶类
原文传递
22q11.2缺失所致早发型帕金森病一例
9
作者 蔡国恩 陈凤仙 +5 位作者 何饶丽 陈枝挺 黄天文 张健 陈晓春 叶钦勇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5-589,共5页
早发型帕金森病目前已经鉴定出多种致病基因,但22q11.2缺失相关的早发型帕金森病国内尚未报道。我院收治1例早发型帕金森病患者,通过基于全外显子测序的拷贝数变异检测确诊为22q11.2缺失相关的早发型帕金森病。文中就其临床特征进行报道... 早发型帕金森病目前已经鉴定出多种致病基因,但22q11.2缺失相关的早发型帕金森病国内尚未报道。我院收治1例早发型帕金森病患者,通过基于全外显子测序的拷贝数变异检测确诊为22q11.2缺失相关的早发型帕金森病。文中就其临床特征进行报道,并从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管理方面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染色体22q11.2缺失综合征 全外显子测序 基因拷贝数变异
原文传递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3
10
作者 薛晓静 何饶丽 +4 位作者 李伟兴 辛佳蔚 叶钦勇 陈晓春 潘晓东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5期2030-2036,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EMBASE、theCochraneLibrary、Medline、万方数字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CNKI),截至2016年2月为止的有关非典型抗精神病... 目的系统评价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EMBASE、theCochraneLibrary、Medline、万方数字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CNKI),截至2016年2月为止的有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随机、双盲、非安慰剂对照试验。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本系统评价共纳入16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727例患者(奥氮平组672例,喹硫平组395例,利培酮组660例)。结果显示:(1)奥氮平组嗜睡发生率高于利培酮组[OR=1.49,95%C1(-1.01~2.21),P=0.05],在头晕、激越、意外受伤、体质量增长、步态异常、乏力、睡眠障碍、锥体外系症状等不良反应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利培酮组锥体外系症状发生率高于喹硫平组[OR=0.11,95%CI(0.04—0.27),P=0.64],嗜睡发生率低于喹硫平组[OR=0.03,95%CI(1.06—3,51),P=0.03],在意外受伤、头晕、疲乏、失眠、便秘等不良反应方面,两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奥氮平组锥体外系症状发生率高于喹硫平组[OR=11.10,95%CI(3.35~36.75),P〈0.0001],在嗜睡、睡眠障碍、便秘、激越、体质量增长、头晕等不良反应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中国人群与欧美人群问的亚组分析结果提示,在中国人群中利培酮组在激越、睡眠障碍方面的发生率高于奥氮平组[OR=0.26,95%CI(0.08~0.82);OR=0.31,95%CI(0.10~0.99)],奥氮平组在体质量增长方面,其发生率高于喹硫平组[OR=6.8,95%CI(2.00—23.14)]。结论在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三者中,利培酮嗜睡症状发生率最低,喹硫平锥体外系症状发生率最低。中国人群与欧美人群相比,利培酮激越、睡眠障碍发生率高于奥氮平,奥氮平体重增长发生率高于喹硫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 痴呆 荟萃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